讀傾聽內(nèi)心的聲音有感
五年前初識克里希那穆提,全是因為我參加胡因夢老師在萬邦講堂中對他著作的講解,從那以后,我開始涉獵克氏的著作《重新認識你自己》《愛的覺醒》等等,看到克氏新書《傾聽內(nèi)心的聲音》上市,立即納入囊中,潛心閱讀。
《傾聽內(nèi)心的聲音》收集了克里希那穆提1933—1934年在意大利、荷蘭、挪威和印度各地所做的演講和討論。在書中,他以循序漸進的啟發(fā)方式,探討了真理、行動、選擇、欲望、宗教等多種話題,其主旨只在告訴人們:真理之路,不在他人或組織的指導中,而在個人身上,因為沒有人能描述真相。
他說:“你自己并不確定你真正想要什么?我發(fā)覺有很多人不理解我所說的話,因為他們帶著根深蒂固的觀念而來,他們帶著有傾向性的態(tài)度來聽,不去弄清楚我要說什么,而是只想從中找到他們私下里渴望的東西。”帶著目的而來,只會懷著失望而去,生活不是選擇而是經(jīng)歷,覺察自己,體驗每一個當下,與自我連接,就像周國平所言,每個人只有一個人生,她是一個對我們從一而終的`女子。我們不妨盡自己的力量引導她,充實她,做真實的自己,活出真性情,活出自我。
他說:“安全不過是逃避。是我們每個人自己建立了這些權(quán)威,他們并不是自發(fā)形成的!彼^的安全,不過是熟悉的模式,亦如固化的思維模式,將某些人認為權(quán)威,自己不敢超越,對其言聽計從,缺乏自我觀點,依賴性較強,是什么原因形成的?他們來自于幼年的生活經(jīng)歷,缺乏與父母的連接,只有突破制約,做好與父母的連接,說出自己的感受,平等的交流,逐步就會走出權(quán)威恐懼的影響,正所謂:境由我造,境由我破。
他說:“你們每個人都意識到內(nèi)心某種巨大的空白、空虛,意識到那空虛你要么想要填滿它。要么想要逃離它,這兩種行為都會導致同樣的結(jié)果!边@讓我看到一個人像陀螺一樣旋轉(zhuǎn),忙忙碌碌,無法靜靜的呆著,害怕面對自己,不能接受自己,就像電影《黑天鵝》中的女主人公,一直在尋找完美,用心理學的解釋,本我認為我具有黑天鵝毀滅性的一面,超我認為不應(yīng)該具備那一面,應(yīng)該擁有白天鵝的善良與美麗,正是這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導致自我混亂,在追求完美的路上,命喪黃泉,殊不知世間本沒有完美之物,只有接受不完美,心靈才會更自由……
克里希那穆提反對二元論觀點,這讓我想到人格發(fā)展的青年時期,正是產(chǎn)生對錯、黑白的二元觀點時期,隨著心理年齡的成熟,會產(chǎn)生三元、二元、一元等觀點,《道德經(jīng)》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讓我們看到無邊無際的道。
品讀《傾聽內(nèi)心的聲音》,體味克里希那穆提的箴言,覺察每個當下,書中提到“蠢人”一詞,讓我有些不舒服,不知是克氏原意,還是翻譯的問題,我個人覺得心靈導師應(yīng)該尊重每一個人,每一個生命,不應(yīng)戴有色眼鏡看人,用空杯心態(tài)包容萬事萬物,應(yīng)包容每一片葉子,包容每一粒沙子,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世界才會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