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讀后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書》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第一次讀《論讀書》是在中學的一堂語文課上,因當時年齡尚小且閱歷較少,心中雖產(chǎn)生過點點觸動,但并未產(chǎn)生太大的波瀾。今又重讀,感慨萬千,悔當時“只讀書不求甚解”,枉費了太多的讀書時間。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文章開宗明義指出了讀書的內(nèi)涵及讀書的作用。我們?nèi)粘榱舜虬l(fā)時間,填補心靈的空虛常會上網(wǎng)、聊天、游戲、看電視、聽音樂、觀碟、逛街、打麻將等等,但回頭想想,并沒有給我們留下長久的益處或產(chǎn)生持久的作用。培根一語撥開云霧,告誡我們唯有讀書可以。詩、詞、歌、賦,書、表、策、論,經(jīng)、史、子、集等等,好書可謂豐富,獨處幽居之時,會讀書者可陶冶情操;高談闊論之時,善用書者可舌戰(zhàn)群儒;處世判事之際,好學深思者可統(tǒng)籌策劃。當然,做到持經(jīng)達變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只有量變轉(zhuǎn)化成質(zhì)變時,才會享受到隨心所欲不逾矩的快樂。
既然讀書可使我們獲益,那么我們又如何在信息豐富、魚龍混雜的現(xiàn)代社會中,把握住有限的時間讀點好書呢?我們亦可以用“怡情、傅彩、長才”作為標尺,不足以怡情、傅彩、長才的書,我們便可大體涉獵,淺嘗輒止。對于可怡情、傅彩、長才的經(jīng)典之作,我們則須全讀并咀嚼消化,讀時還須全神貫注,推敲細思,孜孜不倦。讀書可以作為消遣,可以作為裝飾,也可以增長才干。獨寂寞時,閱讀可以消遣。高談闊論時,知識可供裝飾。處世行事時,知識意味著才干。懂得事務(wù)因果的人是幸運的。有實際經(jīng)驗的人雖能夠處理個別性的事務(wù),但若要綜觀整體,運籌全局,卻唯有學識方能辦到。讀書太慢的人馳惰,為裝潢而讀書是欺人,完全按照書本做事就是呆子。
求知可以改進人性,而經(jīng)驗又可以改進知識本身。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學問雖能指引方向,但往往流于淺泛,必須依靠經(jīng)驗才能扎下根基。
狡詐者輕鄙學問,愚魯者羨慕學問,聰明者則運用學問。知識本身并沒有告訴人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智慧在于書本之外。這是技藝,不體驗就學不到。
讀書的目的是為了認識事物原理。為挑剔辯駁去讀書是無聊的。但也不可過于迷信書本。求知的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而應該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
書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須淺嘗,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數(shù)需要仔細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書只要讀其中一部分,有的書只須知其梗概,而對于少數(shù)好書,則應當通讀,細讀,反復讀。
有的書可以請人代讀,然后看他的筆記摘要就行了。但這只應限于不太重要的議論和質(zhì)量粗劣的書。否則一本書將像已被蒸餾過的水,變得淡而無味了。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敏,寫作則能使人精確。因此,如果有人不讀書又想冒充博學多知,他就必須很狡黠,才能掩人耳目。如果一個懶于動筆,他的記憶力就必須強而可靠。如果一個人要孤獨探索,他的頭腦就必須格外銳利。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學習數(shù)學使人精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高尚,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傊,“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不僅如此,精神上的各種缺陷,都可以通過求知來改善——正如身體上的缺陷,可能通過適當?shù)倪\動來改善一樣。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背,射箭可擴胸利肺,散步則有助于消化,騎術(shù)使人反應敏捷,等等。同樣道理,一個思維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習數(shù)學,因為數(shù)學稍不仔細就會出錯。缺乏分析判斷的人,他可以研習而上學,因為這門學問最講究細瑣的辯證。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習法律案例。如此等等。這種心靈上的缺陷,都可以通過學習而得到改善。
成語高談闊論:高:高深;闊:廣闊。多指不著邊際地大發(fā)議論。如:唐·呂巖《徽宗齋會》:“高談闊論若無人,可惜明君不遇真!庇秩纾翰襁M高談闊論,一片言語,婁敏中大喜,就留柴進在相府管待!鳌な┠外帧端疂G全傳》第一百十六回
成語大發(fā)議論:發(fā):表達,傳達。盡情地發(fā)表各種意見和評論。如: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76回:“文琴便扯天扯地的大談起來,一會兒大發(fā)議論,一會兒又竭力恭維!庇秩纾核傁矚g在別人面前大發(fā)議論。
【《讀書》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讀書讀后感11-21
讀書的讀后感05-11
《讀書與做人》讀后感10-04
讀書讀后感范文11-25
憶讀書讀后感06-25
《憶讀書》讀后感06-22
《談讀書》的讀后感09-03
談讀書讀后感09-15
《談讀書》讀后感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