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王陽明《傳習錄》有感 推薦度:
- 《傳習錄》讀后感 推薦度:
- 王陽明《傳習錄》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讀《傳習錄》有感(通用16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傳習錄》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傳習錄》有感 篇1
我不是學(xué)文科的人,之所以讀《傳習錄》,是因為看了《明朝那些事兒》,想了解了解明朝第一大能人,中國的又一圣人王陽明。
老實說,看完整本書,有些地方確實看不懂,特別是引經(jīng)據(jù)典之處。下面,我只是談?wù)勛约嚎赐陼蟮母邢肱c啟發(fā)。
第一點,陽明心學(xué)將求圣的方法從外在世界轉(zhuǎn)為了內(nèi)在世界,指出了圣人并不是無所不知(外在),而是內(nèi)心純乎良知(內(nèi)在)。我覺得這個理論最大的好處,就是讓人在這紛繁復(fù)雜的'世界,靜下心來,不貪多,而求精。在做一件事時,只要此心純乎天理,認認真真,那么就心安理得了。
第二點,看完書后,發(fā)覺陽明心學(xué)與朱熹的理學(xué),都是對四書五經(jīng)的理解上的不同,對孔子的話詮釋的不同。因次兩派就吵架,不可安寧。儒生缺乏了對客觀世界,對科技的追求。這也是統(tǒng)治階級愚民的政策造成的。
第三點,對書中關(guān)于“求靜”,“主專一”的看法很贊同,很警醒人。
讀《傳習錄》有感 篇2
十年前就有機會讀《傳習錄》翻了幾頁,實在讀不下去。本周(2015年3月底)終于看(聽)完了。感謝當當引入的訊飛語音,沒這個估計不可能完成本書閱讀——可讀性好差。
說下我對王陰明的認識,此公提倡“心學(xué)”意思是修心哈;對儒學(xué)和佛教都有研究,好像還練過瑜伽之類閉氣的'功夫,有次叫門人把自己埋起來幾天,后來挖出來還是活的。他格物致知整竹子這事兒,您抽空可以百度自己查下。
說下本書給我的幾個印象:
所謂心學(xué)四要就是出于本書的——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是王陽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王所說的”性“,所謂性本周全,人人都有啥的。怎么看怎么像佛教第八識,就是阿賴耶識——受熏持種根身器 去后來先做主翁,這個人空可以自己百度一下。
讓我最沒想明白的是——王認為佛教不究竟,呃……到于書里提到他對朱熹觀點的不同意見,簡直就不算什么了。
《傳習錄》里幾個因才施教的案例,我看著還是很有收獲的。
讀《傳習錄》有感 篇3
先生曰:“后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謂上達未當學(xué),且說下學(xué),是分下學(xué)、上達為二也。夫目可得見,耳可得聞,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學(xué)也;目不可得見,耳不可得聞,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達也。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學(xué)也;至于日夜之所息,條達暢茂,乃是上達,人安能預(yù)其力哉?故凡可用功、可告語者皆下學(xué),上達只在下學(xué)里。凡圣人所說,雖極精微,俱是下學(xué)。學(xué)者只從下學(xué)里用功,自然上達去,不必別尋個上達的工夫!薄秱髁曚洝
看完之后發(fā)現(xiàn)原來古人也和我們現(xiàn)在的人犯同樣的錯誤。我理解的上達功夫,就是知識里說的本體論。現(xiàn)在的人對于自己越是不了解的、感覺神秘的東西,就越是感興趣。
以前我也這樣,總是想追求一些形而上的知識,自己能不能理解是一回事,說出去讓別人聽不懂,自己感覺到很有面子,這也是其中的一個目的。
這里面王陽明講的很清楚,上達和下學(xué)是一個功夫,不追求下學(xué)的上達全是空中樓閣。下學(xué)就是上達,《中庸》里講“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辈粡幕A(chǔ)的理論開始,想直接到達哲學(xué)的頂峰,那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儒家,我們是入世的學(xué)說。追求的就是立功、立言、立德。所以儒家的一切知識都要以現(xiàn)實為出發(fā)點,學(xué)的東西要在現(xiàn)實當中可以應(yīng)用的上。只談理論,不落實到實踐上,就達不到知行合一。王陽明舉的樹生長的例子特別的實際。我們不能一開始就設(shè)定出樹長什么樣子,你只有不斷的去澆水、培育、養(yǎng)護,它才會向上生長。至于樹能長什么樣我們控制不了。就像儒家說的我們不可能改變?nèi)魏稳四菢印O胍非笊线_要從自己內(nèi)在做起,向內(nèi)求。心擦亮了,明德顯現(xiàn),仁義禮智,我固有之。上達也就實現(xiàn)了。
讀《傳習錄》有感 篇4
“愛因舊說汩沒,始聞先生之教,實是駭愕不定,無入頭處。其后聞之既久,漸知反身實踐,然后始信先生之學(xué)為孔門嫡傳,舍是皆傍蹊小徑,斷港絕河矣。如說“格物”是“誠意”的功夫,“明善”是“誠身”的工夫,“窮理”是“盡性”的工夫,“道問學(xué)”是“尊德性”的工夫,“博文”是“約禮”的工夫,“惟精”是“惟一”的工夫,諸如此類,始皆落落難合,其后思之既久,不覺手舞足蹈!薄秱髁曚洝
這是《傳習錄》中徐愛記錄的最后一段,有一部分情感我也深有體會。在同門聊天中我經(jīng)常說“后悔加入師門晚了。”沒像徐愛說的以前學(xué)的那些東西把自己耽誤了,是因為以前自己也沒學(xué)太多東西。加入師門之前,就覺得儒學(xué)只是高高在上的說教。加入師門,心中更多的是想跟師父學(xué)《周易》,學(xué)《周易》的思想也不純,是想用它來預(yù)測未來。隨著與師父相處的時間越來越長,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
師父發(fā)愿去傳播儒家修身方式這套東西,可不是簡簡單單的說教,和社會上很多的儒學(xué)培訓(xùn)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我結(jié)合著師父的`教誨,和我的人生相對比印證,才發(fā)現(xiàn)我的人生之所以沒有達到成功,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我以前總是喜歡怨天尤人,經(jīng)常對別人說沒趕上好時代,可實際上我趕上了中國最好的創(chuàng)業(yè)時代——互聯(lián)網(wǎng)爆發(fā)的時代。
儒家思想傳遞了幾千年,對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依舊有指導(dǎo)意義。在與人日常聊天的時候,更多的是說“反求諸己”、“格物”、“觀情欲念”……這些都是儒家修身方式在我們?nèi)粘I町斨械南率痔。入師門三年多,對我影響比較大的,修心初級三部曲、格物三重境界、念頭的分類、如何去除三大病根、行有不得皆反求諸己、敬慎不敗、至誠如神……有很多是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概念,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成了我日常生活當中不用思索就可以說出來的,甚至是成為了我的行為習慣。
有同門問我怎么可以更快更好的改變自己,我對大家的回答都是一樣的,“要堅信師父”。如果你心存疑慮,或者是朝三暮四,你不會有太大改變的。這套東西不是背就能會的。還是那句話,“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徐愛說的影響他的那些學(xué)說,《傳習錄》的后邊會逐條的說明,慢慢學(xué)習。
讀《傳習錄》有感 篇5
問:“靜時亦覺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生曰:“是徒知靜養(yǎng),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臨事便要傾倒。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傳習錄》
今天我徒弟在找我聊天兒的時候,也問到了這個問題。沒事的時候自己打坐,好像覺得心很靜。一有事的時候就找不到她打坐時的那種心境了。首先我們要清楚儒家是入世的學(xué)問。所有有關(guān)儒家的修煉都是為了在人世間過得更好。把關(guān)系處理得更明白,事情辦理得更妥當,才能更容易達到人生的成功。
剛?cè)霂熼T時,自己在靜坐思心的時候也特別容易達到一種狀態(tài),就是心很靜,感覺好像所有的`事情自己都想明白了。其實,要像王陽明說的那樣,儒家的修行是要克己,不能總是去拿定義規(guī)范別人,覺得別人做的哪里不妥,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克制自己的言行舉止,尤其是自己的情緒。要修到《中庸》里講的“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一定要清楚自己的情欲念,知道自己的情緒、情感是什么,知道自己的起心動念是什么,更要知道自己要達到的目的是什么。
我徒弟遇到的問題就是她和她女兒的問題。這個問題在每個有子女的家庭當中都會存在。只不過是她的問題出現(xiàn)的比較集中,比較有代表性,在一個方面爆發(fā)出來。在她復(fù)述整個事件的過程當中,我發(fā)現(xiàn)她所說的問題都是她女兒的問題,她根本沒有從自己的身上去找問題。儒家講“行有不得皆反求諸己”,我們沒有能力改變別人。當我們處理不明白一個問題的時候,是因為我們的心亂了。王陽明講“靜亦定,動亦定”,只要心不動,我們都會找到妥善處理問題的方法。聊到最后的時候,她發(fā)現(xiàn)實際上女兒就是自己的一面鏡子,把她隱藏起來的那一面全部的表現(xiàn)出來。所以她才很生氣。還是那句話“我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讀《傳習錄》有感 篇6
問:“寧靜存心時,可為未發(fā)之中否?”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氣。當其寧靜時,亦只是氣寧靜,不可以為未發(fā)之中!
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靜時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動時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寧靜不寧靜。若靠那寧靜,不惟漸有喜靜厭動之弊,中間許多病痛,只是潛伏在,終不能絕去,遇事依舊滋長。以循理為主,何嘗不寧靜?以寧靜為主,未必能循理!薄秱髁曚洝
問:“寧靜存心時……”這一段說出了現(xiàn)在人普遍容易犯的問題,靜心本來是方法不是結(jié)果,可修身修著修著就變成了喜靜厭動。身邊很多人在追求著靜心,特別喜歡待在那種狀態(tài)里。以前我也覺得在這種狀態(tài)里就是修行修到了,現(xiàn)在仔細一想還真是王陽明說的只是氣定而已。有事的時候氣一亂,就定不下來了,然后就從靜的狀態(tài)出來了。發(fā)現(xiàn)這種靜的狀態(tài)并不能指引我們把發(fā)生的事辦明白。王陽明把功夫說的就是念念去人欲,存天理,我認為關(guān)鍵處就是在“念念”上。存天理,去人欲有時我也能做到。隨著修行做到的幾率也很多。但要想念念都是存天理,去人欲這就太難了,每個念都是善的念,把邪念、惡念、雜念、妄念全都排除,每一念起都是天理。靜的時候,修的是存天理,去人欲。動的時候修的也是存天理,去人欲。如果只依賴靜的.時候,那所有的繁榮都只是虛假的繁榮,你覺得修行提高了,也只是假的。因為儒家是入世修行的學(xué)問。你要走修靜的路線,就偏離了儒家修行的方向。每天生活,豈能靜。追求存天理,去人欲是可以達到靜的。但反過來想通過靜,達到存天理,去人欲就難了。
讀《傳習錄》有感 篇7
問:“看書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義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為舊時學(xué)問。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為學(xué)雖極解得明曉,亦終身無得。須于心體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須反在自心上體當,即可通。蓋四書五經(jīng)不過說這心體。這心體即所謂道,心體明即是道明,更無二。此是為學(xué)頭腦處!薄秱髁曚洝
我也有這樣的問題,看書看不懂,看不明白怎么辦?我還是單單的從字面的意思去理解,這就說到了儒家的另外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我們?yōu)槭裁匆磿?我個人把知識分成兩類,第一類是對的知識。像我們從小到大在課本上學(xué)到的知識、公式都屬于對的。但這些對的知識對我們現(xiàn)實的人生并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它沒有幫助我們?nèi)ソ鉀Q任何的問題。第二類是有用的知識,也就是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能用得上的,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和處理人際關(guān)系的知識。看不懂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當成對的`知識去看了,還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沒有和自己的生活去結(jié)合,就沒有印到自己的骨子里,還停留在儲備上。
師父說過,和他學(xué)習主要學(xué)習的是新的思維方式,應(yīng)該拋棄舊有的模式,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系統(tǒng)。如果我們跟師父一邊學(xué),一邊沿用舊的套路,還不如不學(xué),耽誤師父時間,耽誤自己時間。
我們平時所說的“書讀百遍,其意自見”,指的也是用心讀,如果你不用心讀,就是讀一千遍也沒有用。所以不管是學(xué)習還是修行,都要先從修心開始。心在了,才有意識,有意識才能主動去解決這個問題。心不在焉,不僅僅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更是在浪費時間。沒有融會貫通的知識,即使是對的知識,對你來講也沒任何用。
讀《傳習錄》有感 篇8
問:“孔門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禮樂,多少實用。及曾皙說來,卻似耍的事,圣人卻許他,是意何如?”
曰:“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著一邊,能此未必能彼。曾點這意思卻無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無入而不自得矣’矣。三子所謂‘汝,器也’,曾點便有‘不器’意。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無實者,故夫子亦皆許之!薄秱髁曚洝
三種志向,三種人生態(tài)度。王陽明解讀的不是誰對誰錯,是前三個弟子在立志向的時候,有“意必固我”跟著,只有曾點在立志向的時候是沒有“意必固我”的。我以前在給自己立志向的時候都是想當然,認為自己肯定能達到。自己沒有評估自己的'能力,還沒有像孔子那三個弟子一樣,雖然說還在跟孔子學(xué)習,但本身實際上已經(jīng)具備這個能力了。
孔子認為他們可以達到那個境界,所以孔子沒有批評他們。曾點的境界就更高一點,沒有從自身的能力出發(fā),而是從自身的心境出發(fā)。自己現(xiàn)在也沒有達到曾點的境界,還是想很多世俗的東西,都是跟物質(zhì)利益有關(guān)。進入師門之后和很多人聊天,都會問到他們的愿景是什么,大家在談愿景的時候,不知不覺也會犯“意必固我”的毛病。比方會有人說我一定要成為一個百萬富翁,也會有人說我必須要成為一個慈善家,而且越說越覺得自己的事是真的,這樣就跑偏了。
而且后來說三人是器,把自己框住了。人生沒有變化是因為自己懂的少,所以才要“博學(xué)”。知道自己的半斤八兩,缺哪補哪。知道自己的位置,要素其位而行。我一直都認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盡人事,聽天命。做好自己,別有遺憾。
讀《傳習錄》有感 篇9
愛問:“昨聞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覺功夫有用力處,但與朱子‘格物’之訓(xùn),思之終不能合!边@一段說的是徐愛聽完王陽明的教導(dǎo),覺得好像是那么回事,但回家再仔細琢磨,發(fā)現(xiàn)與他以前學(xué)的這些朱熹的言論總是不能契合,所以他來問王陽明。
這一段對我有幫助的是“子夏篤信圣人,曾子反求諸己。篤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子非常有名的弟子。王陽明對這兩個人首先做出了肯定。子夏是堅信孔子的觀點,并篤定地去奉行實踐。曾子是聽完之后先反思,然后再去實踐。我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偏向于子夏的做法居多。師父說什么我都堅信不疑,然后努力在生活當中去踐行師父說的這些修行方法。也反思,但不是件件都反思。
然后王陽明對徐愛引的“《書》之精一,《論語》之博約,《孟子》之盡心知性”進行了講解,并對《中庸》說的“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學(xué)而知之,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勉強而行之”三種人分別說明!氨M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養(yǎng)性、事天是學(xué)知、利行事,夭壽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蔽易约簩φ樟艘幌,我勉強算第三種人。勉強是因為我覺得“夭壽不二”這點上我沒做到。
王陽明又通過徐愛的繼續(xù)提問,帶出了陽明心學(xué)的`一套核心概念!疤臁⑿、心、身、意、知、物”要想把陽明心學(xué)整明白,那王陽明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就很重要。我們可以把宇宙本源理解為天,天是性的源泉,性是心的本體,明德是性的體現(xiàn),肉身是由心主宰的,從心發(fā)出去的叫做意,真知才是意的本體,意放在哪,那就是物。這些概念到現(xiàn)在我都不是十分熟練,需要慢慢想才能捋清楚。
最后一段王陽明說出他對物的理解。物不是客觀事物,意從心發(fā)出去之后放在哪就是物。物可以是東西,可以是人,可以是事情,也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概念。從這個角度來講,物是和你的心有關(guān)系的,所以才說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
讀《傳習錄》有感 篇10
“陸澄問:‘主一之功,如讀書則一心在讀書上,接客則一心在接客上,可以為主一乎’”
先生曰:‘好色則一心在好色上,好貨則一心在好貨上,可以為主一乎?是所謂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專主一個天理。’”
——《傳習錄》
從這一段來看,路程對于陽明心學(xué)理解的并不是很透徹。如果沒學(xué)國學(xué),我也認為一心一意就是專一,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不被外界左右影響,這就是專一。王陽明從一個反向的例子告訴我們并不是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就是專一。
幾天前的修身訓(xùn)練,師父反復(fù)強調(diào)的就是專一專注。想專注必須持敬,對人有恭敬心,對事有敬畏心。做壞事的時候你會有敬畏心嗎?不會。只要你把心放在外在的事物上,就都叫逐物。
現(xiàn)在的社會發(fā)展的太快,新鮮的事物、我們沒有接觸過的事物數(shù)不勝數(shù),如果我們被每一件事物牽著鼻子走,我們就沒有了自我。每一天都需要接觸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如果你的心跟著每個人走,跟著每個事走,你就會心為物役。這些都是王陽明說的“枝枝葉葉外頭尋”。向外界去找一個答案,想獲得外在的肯定。外在的事物對心的'影響都屬于后天的習染,這都是人欲。我們的修行就是要存天理,去人欲。讓天理浮現(xiàn),我們才能致良知。尋找天理的這個過程,堅持不懈的修行,不斷的自我完善,才叫“主一”。
這一點我沒有完全做到,雖然道理明白,可放在自己身上有很多時候在自我安慰,這都是自欺。還是我們對于內(nèi)心真正的認知缺乏動力,空有一個向好的決心,實際行動跟不上。換個角度來說明這個問題,入師門就是讓我們?nèi)ふ颐鞯,尋找天理,師父把這條路已經(jīng)明明確確的指給我們,但依然有很多人入師門之后,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甚至有很多人中途退出。是他們沒想明白,還是他們做不到?其實做不到就是沒想明白,沒想明白也就做不到,人生也就不會如意。
讀《傳習錄》有感 篇11
問“子夏門人問交”章。
先生曰:“子夏是言小子之交,子張是言成人之交。若善用之,亦俱是!
——《傳習錄》
我覺得王陽明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正是體現(xiàn)出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年輕時候的交友哲學(xué)和成熟之后的交友哲學(xué)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我們想要的結(jié)果不一樣。年輕的時候喜歡特立獨行,喜歡與別人不一樣,喜歡個性,所以交朋友也是完全靠自己的喜好來評斷。王陽明這個回答是基于對人性的了解,因為年紀輕所以容易沖動,“對”不是我們?nèi)プ鍪虑榈囊粋重要的原則。儒家提倡不問喜不喜歡,但問應(yīng)不應(yīng)該?赡昙o輕輕的時候,他的行事準則完全是反的,先問喜不喜歡,再問應(yīng)不應(yīng)該。如果不喜歡,這件事情應(yīng)該干他也不干。如果喜歡,這件事不應(yīng)該干,他也會冒著風險去干。因為這就是年輕。王陽明年輕的時候經(jīng)歷過五溺時代,他更能清楚自己的喜好所帶來的結(jié)果。所以他說子夏的話是對的。
可人總是要長大的,當人逐漸成熟的時候,我們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不同了,我們想要的結(jié)果就不是光問喜不喜歡了。就像成家之后,你去超市買東西,只有100塊錢,你看到了自己特別喜歡的東西,但是你還要買菜,那你選擇買菜還是買你喜歡的東西?買菜一定是更重要的,這就是應(yīng)該,因為年齡的關(guān)系,他排在了喜歡的前面。所以當人處在這個年齡階段的時候,他交朋友的方式也就不一樣了。子張的交友原則“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就更重要了。我們在社會上奮斗就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社會資源,社會資源是離不開人際關(guān)系的。
不能說自己喜歡跟誰交朋友,就跟誰交朋友。你需要去想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可以為對方帶來什么。如果你光想著和對方交朋友去利用他,他肯定也不會和你交朋友的。如果你對不如你的人包容不了,比你行的也不會包容你。那就真的變成高不成低不就了,怎么還能有人脈資源,你的人生怎么能走向成功?所以王陽明說子張的觀點也是對的.。
用不同的階段去看待人際關(guān)系,這才是儒家說的中庸。人是活的,關(guān)系是活的,如果我們把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定義在一個標準范圍內(nèi),那這個社會還有什么可發(fā)展的未來?社會的成長是伴隨著人的成長不斷進步的。儒家提倡漸修,從小到大需要我們一步一步、一點一點的去改變自己。正因為人生有這種不確定的因素,我們才可以在挑戰(zhàn)中成長。
讀《傳習錄》有感 篇12
問:“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
先生曰:“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傳習錄》
有兩種人是改變不了的,第一種就是智者,屬于先天開悟的這種人,第二種是愚昧的人。雖然王陽明說的.簡單粗暴,但絕對是真理。第一種人是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們目標明確,并且會為達到自己的目標而不斷地努力。所以這種人是不會改變自己的想法的。最有意思的是第二種人,愚昧,不明事理,會堅定地認為自己想得也是對的。這種人有一個特點,特別的倔強。一旦他認定了一個道理,九頭牛都拉不回來。想讓這種人改變是不可能的。
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第一種人很少,第二種人越來越多。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很多人都會把無知當性格。遇到這種人,最好的選擇就是離開。不要嘗試去用道理說服他,如果那樣你只能自找苦吃。上智者是不需要改變,下愚者是不會改變。
如果我們既不是上智者也不是下愚者,那么你就要去改變自己。我更希望自己用這句話給自己做一個警句,當有一天我不愿去改變自己的時候,我要告訴自己,如果我不想作下愚者,就要馬上付諸行動去改變自己。只要不欺騙自己,你一定會有一個清楚的答案,你是哪一種人。那你還有什么原因去拒絕改變?強其所不能吧!
讀《傳習錄》有感 篇13
問題:“看不懂書,怎么辦?”
他說:“這只是文義上的穿求,所以還不清楚。那樣的話,不如為過去而學(xué)習。它看的更清楚,解得更清楚。只是他為學(xué)人解得明曉,卻一生也沒有得到。要在心體上用功,凡明不能、行不去的,要反在自心上體當,才能通。蓋四書五經(jīng)所說的只是這個心。此心即為道,心體明即為道明,更無二。這是為學(xué)習心靈而作的!薄獋髁曚
還有就是我的問題,讀書看不懂,看不懂怎么辦?但我仍然只是從字面上來理解,這也提到了儒家的另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我們?yōu)槭裁匆x書?本人將知識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正確的知識。從課本里學(xué)到的東西,從小到大,公式都是正確的。但是,那些“正確的”知識對我們真實的生活并沒有多大幫助,它們并不能幫助我們解決任何問題。另一種是有用的知識,即在現(xiàn)實生活中能夠用到的,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和處理人際關(guān)系的知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當作知識來看,還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沒有與自己的生命相結(jié)合,沒有印進自己的骨子里,還停留在儲備上。
大師說,和他一起學(xué)習主要是學(xué)習新的思維方式,要舍棄舊的思維模式,建立新的體系。假如我們跟師父學(xué),也照著老套路做,還是不學(xué)的好,耽誤了師父,耽誤了自己。
通常我們所說的“讀書百遍,意自明”,也就是要用心去讀,如果你不用心去讀,一千遍也就沒用了。因此,無論是學(xué)習還是實踐,首先要從心靈上開始。心中有了意識,有了意識就可以主動地解決問題。走神,不只是看不見,聽不到,吃不到,更多的是浪費時間。不能通融的知識,就算是正確的知識,對你來說也沒什么用。
第二部分:傳習錄的讀后感。
問題是:“孔門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禮樂,有多少實用性?以及曾皙說的話,不過是一種戲弄,圣人許他,是什么意思呢?”
「三子是有意的,有意的必偏于一邊,能此未必能彼!乖(jīng)這樣一句話卻不經(jīng)意地說:“我要做的,就是素其位子而行,不愿于其外;素其位子而行,不愿于其內(nèi);素其位子而行,不愿于其內(nèi)。三子所謂‘汝,汝也’,曾有點‘不器’意。凡有三子之才的人,都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無實者,夫子也都許之!
志向三重,人生三重。王陽明解讀的`不是誰對誰錯,就是前三個弟子在立志向時,都有“意中人”跟隨,只有曾經(jīng)點過志向時,沒有“意中人”跟隨。之前在給自己定下目標時,我總是想當然地認為自己一定能實現(xiàn)。自我并不評價自己的能力,還沒有象孔子的三個弟子那樣,盡管說自己還在學(xué)習,但實際上已經(jīng)具備了這種能力。
孔子認為他們能達到那種境界,所以他不去批評他們。高深的經(jīng)世致用,不是從自己的能力出發(fā),而是從自己的心境出發(fā)。本人目前還沒有達到曾經(jīng)的點滴境界,或者想很多世俗的事情,都是與物質(zhì)利益有關(guān)的。進了師門,跟許多人聊天,都會問他們的遠景是什么,大家在談?wù)撨h景時,不自覺地就會犯“意必固我”的毛病。比如,有人說我一定要成為百萬富翁,也有人說我一定要成為慈善家,而且越說越覺得自己的事情是對的,結(jié)果就走偏了。
然后又說三人為器,把自己關(guān)起來。生活沒有變化,是因為自己懂得少,所以要“博學(xué)”。了解自己的半斤八兩,哪里缺哪里。了解自己的位置,構(gòu)成它的元素。我總覺得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盡人之力,聽天由命。做好自己,不要后悔。
第三部分:傳習錄的讀后感。
問題:“延平云‘當理而無私’!袄怼焙汀盁o私心”怎么分別呢?”先生曰:“理即心。“無私心”即是“有道理”,“無道理”即是有道理。如果心與理都能斷定,恐也不是善的。”
又問:“釋氏于世間一切情欲之私,皆不染,似無私心,而外棄人倫,則非人倫也!痹唬骸耙嘀皇且患,皆不過成就了他的私心!
王陽明從朱熹先生的一句話來說明其“心即理”的思想,“理”就是天理顯現(xiàn),要想天理顯現(xiàn),就要去掉后天的習染。私生活是后天習染的體現(xiàn),去除私生活是無私生活。無私當然是一種天理。相反地,如果你的天理沒有顯露出來,那是因為你的心后天蒙蔽了,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單純的說理等于沒有原則,這兩點都是一樣的。如果將他兩人分開來說,那就是因果關(guān)系,這是朱熹的學(xué)說,王陽明不同意。
有趣的是陸澄又問到了佛家的無私心與正道的關(guān)系,他認為正道就是佛家的無私心,因為他拋棄了人倫,這個人一定要做孝子。當我們還沒有完成孝道時就離開了家,這是對人類道德的破壞。父母把我們生下來撫養(yǎng)長大,我們一定要盡孝。男人可以沒有伴侶,也可以沒有孩子,但必須有父母。看起來七情六欲四欲都是空虛的,那父母之情呢?當父母健在時,你去追尋佛教的無私心,這是沒有天理的表現(xiàn)。你們的心被你們追求佛教的無私心蒙蔽了,說白了,你們?yōu)榱俗约旱挠釛壛巳藗,因為私心所以不合理。它從反面論證了王陽明的心理之道。
第四部分:傳習錄的讀后感。
看過王陽明的《傳習錄》后,深深地感受到這句話意味深長,僅僅讀了一遍,我就不敢說完全理解王陽明的思想,但是讀了《傳習錄》,我確實有了一點自己的體會。王陽明先生的智慧,跨越了許多時代,的確值得人們?nèi)ゼ毤毱肺丁?/p>
首先是心靈的凈化。王陽明先生認為修身就是修身。萬事皆在心,只要心在省就能致良知。做一個不欺人、信良心、有良心的人。良心在人,永不消逝。那些不能產(chǎn)生良知的人,只不過是被物質(zhì)的欲望所蒙蔽,并非他沒有良知!案瘛笔峭庠诘墓Ψ,“格”就是改正錯誤,使之回歸正道。當欲望萌芽時就把它扼殺,防患未然以求修身養(yǎng)性。
其次是格物致知。將知性放在格物上,物格后知至,參透事物的本質(zhì),把握知識的來源。要斷案,就要從斷案中學(xué)習,這樣才是真正的格物。舉例來說,在判案的時候,不要因為對方的不禮貌而生氣,不要因為語言的婉轉(zhuǎn)而高興,不要因為對方的抱怨而屈從于寬容。怕心中有一點偏差,怕妄想與是非,這是格物致知。把事情放在一邊,學(xué)習就會不著邊際。
三是知行統(tǒng)一的問題。知者有為,行者有為,知之為行,行之決定行。讀以知為目的,知以行為目的,所以讀書必須用于引導(dǎo)行,從而知行合一,謂之“經(jīng)世之道”。光看不想,只會越看越糊涂,光看不想就會變得自我。每一個人都能從身邊的事物中體會到良心,這是一個物欲橫流的時代,當人們漫無目的,碌碌無為的時候,不妨看看《傳習錄》,探尋一些人生的真諦。
讀《傳習錄》有感 篇14
卷上主要闡釋知行合一、心外無物的觀點。卷中收集了八篇王陽明親筆寫的書信,除回答有關(guān)知行合一、格物說等問題之外,還講了王學(xué)的內(nèi)容、意義和宗旨。卷下主要是致良知,體現(xiàn)了王陽明晚年的思想。作為中國歷史上僅有的兩個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圣人之一,其著作《傳習錄》是一本較全面包含其思想的一本書。其中包含儒學(xué)、理學(xué)、佛學(xué)、心學(xué)等多種學(xué)問方向的理解和分析。
作為明代的大儒,王守仁有其獨特的哲學(xué)觀點,即“致良知”學(xué)說。他倡導(dǎo)的“知行合一”在日本很受推崇,日本人認為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我認為王守仁“知行合一”不止如此,以王守仁觀點,圣賢們教育人們知行,并不是簡單地教人們?nèi)绾握J識、如何實踐、其目的是要恢復(fù)知行的本體。知行如何分得開?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實踐;知識行的開始,行是知的成果。如果領(lǐng)會了這一點,就應(yīng)該明白,只說一個知,已經(jīng)自然有行存在;只說一個行,知也自然存在。只有領(lǐng)會到知行合一的宗旨,才會真的體會到知行的意義。這是需要不斷地磨練和自我反省才能夠了解的。王守仁這樣說的,別人教你終究不能領(lǐng)悟,只有自己琢磨思索找到符合自己的鍛煉方式才能不斷進步和提高。在王守仁的心中,圣賢的大體宗旨是相同的,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敘述罷了。或許我們達不到圣人的境界,但只要像王守仁這樣的不斷學(xué)習,不斷探索,我們也會不斷安定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能力和判斷力都有所提高。在如今時代里,人對本源的的探索不斷減少,人的心里也不斷浮躁而趨向于物質(zhì)。所以在如今的社會王守仁的精神看起來更加珍貴。
王守仁雖貴為圣賢,博覽群書,博學(xué)多才,屢立奇功。但為人謙虛而不焦躁,為人好學(xué),其為人正如其言,乃一正人君子。有道是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人,在他看來,在于態(tài)度而不在于才能也。引用其中一段話:“同朋友相交,一定要互相謙讓,就會得到好處;而互相攀比,互爭高低則只會受損”。
又如:“悔悟是去病之藥,然以改之為貴。若留滯于中,則又因藥發(fā)病”等等。諸如此類的話很多,但能做到的人卻很少。王守仁的許多言語都是人的'生活中的道理,樸實而又精深,王守仁正是因為這些近乎完美的素質(zhì)成就了他的功勞,而他也無私的將這些想法觀念傳播給他人,而現(xiàn)今社會的“雞湯”和他比較實在不知所云。他的精神正是他一生理念的體現(xiàn),其:“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他的一生都對得起“為善去惡”這四個字。他的人性的觀點難道不可以被我們借鑒嗎?王守仁,一個了不起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一個高尚的人,圣人之名,當之無愧。所以,王守仁的精深,更需要我們現(xiàn)代人的傳承與堅守,對這個幾百年前的人物,我們應(yīng)該向他致敬!
讀《傳習錄》有感 篇15
問:“你看不清楚,怎么看?”
老師說:“這只是字面要求,不清楚。所以,還是從舊社會學(xué)起比較好。他能看得多,理解得多。只是他雖然為了學(xué)業(yè)什么都懂,但是一輩子都得不到。你必須在身心上努力學(xué)習。做不到的,一定要轉(zhuǎn)向自己的心和身體,才能過。蓋四書五經(jīng),然說此身心。這種身心叫道,而身心則清明,沒有別的。這是為了學(xué)習心靈!薄 《傳習錄》
我也有同樣的問題。我不識字。我看不懂怎么辦?我還是照字面理解,這就把我們帶到了儒學(xué)的另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我們?yōu)槭裁匆x書?我個人把知識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正確的知識。像我們從小在課本上學(xué)到的知識和公式,都是對的。然而,這些知識對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并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也沒有幫助我們解決任何問題。第二類是有用的知識,即我們可以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使用的、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處理人際關(guān)系的知識。我之所以看不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當做正確的知識來讀,或者按照以前的方法和套路,如果不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我不會印在自己的骨子里,但我還是留在了儲備中。
大師說,向他學(xué)習主要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所以我們應(yīng)該摒棄舊的模式,創(chuàng)造新的'體系。如果我們在向師父學(xué)習的同時遵循舊的套路,還不如不學(xué),這樣會耽誤師父的時間和我們自己的時間。
我們通常說的是“一本書讀一百遍,但就是用心去讀。不用心讀,讀一千遍也沒用。所以無論是學(xué)習還是修行,都要從修心開始。有了心才能有意識,有了意識才能主動解決這個問題。心不在焉不僅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聽,更是浪費時間。沒有綜合的知識,即使正確的知識對你也是無用的。
讀《傳習錄》有感 篇16
問:“燕平云‘講理無私’!v道理’和‘無私心’有什么區(qū)別?”老師說:“心就是理!薄盁o私之心”就是“講道理”,不講道理就是自私。如果你分析自己的內(nèi)心和理智,你就不會好。”
他還問:“史的激情不染人間,這似乎是無私的,但拋棄人情往來是不合理的!彼f,“這只是統(tǒng)一事物,只是讓他成為一顆私人的心!
—— 《傳習錄》
王陽明用朱的話來解釋他的“心即理”,“理”就是正義的'表現(xiàn)。正義要體現(xiàn),就要改掉后天養(yǎng)成的習慣。自私是后天養(yǎng)成的體現(xiàn),無私是去除的。無私當然是正義。另一方面,如果你的正義得不到彰顯,那是因為你的心被后天蒙蔽了,自私就是自私。簡單來說就是無私。他們是一回事。如果兩者分離,就是因果關(guān)系,這是朱的理論,王陽明不同意。
有趣的是,陸成問及佛教的無私之心與理性的關(guān)系。他認為佛教無私的心是不合理的,因為他拋棄了人倫,這個人必須孝順。在我們沒有盡孝之前出家,首先是違反人倫的。作為一個人,父母養(yǎng)育了我們,我們必須孝順。一個人可能沒有伴侶,沒有孩子,但一定要有父母。似乎世俗的欲望被拋在一邊,一切都是空的。父母的愛呢?父母在世時,你追求的是佛教的無私之心,即沒有正義的體現(xiàn)。你的心被你對佛教的無私追求蒙蔽了。說白了就是你為了欲望拋棄了人際關(guān)系,因為自私而不理智。這是從反面論證王陽明心學(xué)是理性的體現(xiàn)。
【讀《傳習錄》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讀王陽明《傳習錄》有感(精選20篇)10-10
《傳習錄》讀后感04-30
王陽明《傳習錄》讀后感(精選28篇)09-02
讀《讀碑》有感12-09
讀《竊讀記》有感01-10
讀《少年讀史記》有感02-28
讀竊讀記有感03-02
讀《竊讀記》有感12-21
讀《竊讀記》有感【優(yōu)選】11-05
(優(yōu))讀《竊讀記》有感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