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語有感15篇
讀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chǎn)生了許多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論語有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論語有感1
《論語》這本書主要記載了孔子與其弟子對話的內(nèi)容,它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一部重要典籍。在《論語》簡短的語言中,體現(xiàn)了儒家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對后代政治、思想、文學藝術等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被西方人稱為中國的“圣經(jīng)”。書中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們后人借鑒、學習。
《論語》傳遞的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tài)度。儒學所倡導的那種品德和功能,于今亦有積極效用。
其實一開始讀《論語》時,我自身的感受就是:看不懂,頭大。就算看了注釋也很焦躁,不想看。
第一節(jié)語文課讀《論語》時,我便浪費了12分鐘多。
但慢慢撫平自己的情緒后,慢慢地、細細地品讀,你會不由自主的去拿自己的行為對比書中的行為,進而獲得一個很有用的道理,并把此道理銘記于心。并且還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這本書真正讀進去了,才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一些毛病漸漸地被這本書磨的消失了。
《論語》對我而言是一本十分神圣的書,因此我對它充滿了敬畏之心。所以我每次在讀它之前都會先深吸一口氣,再長呼一口氣,來撫平自己的內(nèi)心,讓自己沒有任何雜念了再來讀這本書。
《論語》真的帶給了我很多感受。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边@次的讀《論語》活動雖然結(jié)束了,但我會一直溫習這本書中的道理,讓它來指點我的生活中的行為。我與《論語》同行,一生同行!
讀論語有感2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中國的水墨山水畫世界獨一無二,墨色與宣紙的幻化中千山萬壑一筆呼出。蔣勛對這一門黑白的藝術說過這樣的話:“全世界都在用顏色畫畫,我想中國人有一天一定要解答,為什么我們大膽到不用顏色只用水墨來畫。我想其原因在于:彩色的東西比如彩色的照片常常是當下的,黑白的照片給人的感覺是回憶的。因為繁華去盡之后,在回憶中,生命有一個安靜下來的力量來看山、看水、看自己……”這種安靜的力量只有智者與仁者才能擁有,他們懂得:萬物靜觀皆自得,他們懂得在萬籟俱寂之中修煉儒雅、修煉智慧、修煉仁德,因而他們才能在一動一靜中擁有樂于壽。
對于“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我們既可以分開來解釋,也可以理解為“智者”與“仁者”是同愛山水的。我更認同第二種理解。為什么中國人有如此深重濃厚的山水情懷呢?我想,最直白的原因是華夏大地山河壯麗,山川秀美,大河滔滔,峰巒迤邐,無論古人走到哪里,俯仰之間盡是碧水黛山,詩意的情懷便噴薄而出。再者,山水附著著中國人太多敏感的心靈和微妙的哲學:深山中的寺廟滿院禪意芬芳;竹篁中的陋室主人彈琴長嘯;仁人智者“于土山營墅,樓館竹林甚盛”。山水與仁人智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仁人智者也在山水之間悠然閑適地享受生活,釋放著生命最沉靜的光芒。
讀論語有感3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部書,書中充分體現(xiàn)了孔子的思想和主張,對后世的影響極為深遠和廣泛。
《論語》一個突出的特點是語言質(zhì)樸精練。其中有許多傳誦至今的名言,如“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任重而道遠”。它們所蘊涵的深邃的寓意膾炙人口。
讀《論語》,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不是一道晶亮跳躍、清澈見底的小溪,而是一條遼闊、深不可及的滾滾大江,它磅礴的氣勢深深打動了我們,讓人久久地沉思。
孔子將“禮”作為最完美的倫理規(guī)范和制度,同時,他又將“仁”作為最高的道德準則和品質(zhì)!叭省笔强鬃铀枷氲暮诵,在《論語》中被著重表達。它的內(nèi)涵是豐富的,其中體現(xiàn)之一為“仁者先難而后獲”,意思是:仁人是難事做在人前,收獲退居人后。相當于我們今天常說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這也是當今社會衡量人的道德水準、精神品質(zhì)的尺度之一,是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努力追求的一種境界。由此可見《論語》對現(xiàn)實社會的積極的影響和它強旺的生命力。
《論語》中有與當代思想相悖謬的地方,應該芟除。但它的菁華必然陶鑄我們。
讀論語有感4
在暑假里,我讀了《學庸論語》。《學庸論語》包括大學、中庸和論語。我覺得這本書里包含的的道理太濃厚了,而且不是一讀就懂的,要你細細地去品味,去理解,去反復閱讀才會明白其中的含義。
比如: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他做人孝順父母,尊重兄長,而喜歡冒犯長輩的人是少的,不冒犯長輩而愛作亂的是有的,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確定做人的道理,他是仁的根本。
還比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何以行之哉”意思是說,孔子說,一個人丟了誠信,他還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呢?就好似打車沒有輗,小車就沒有軏一樣。
孔子不僅僅是勤奮、樂觀大度的人,還是謙虛的人,孔子在述而第七中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意思是:“默默地記。ㄋ鶎W的知識),學習不覺得厭煩,教人不知道疲倦,這對我能有什么因難呢?”
《論語》中國文化導讀之一,值得我們用我們的一生去讀。
讀論語有感5
這個寒假,我拿出了媽媽給我買的“中華國學經(jīng)典”這套書。其中有《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guī)》《增廣賢文》《論語》六本書,每一本書都使我受益匪淺。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論語》。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被稱為中國人的《圣經(jīng)》。古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可見《論語》在我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而這本《論語》也根據(jù)當中的典故和內(nèi)容。選配了相應的故事、解釋。使我更好地弄通《論語》的意思,懂得其中的道理。
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生活中言行舉止、學習態(tài)度要怎樣做到最好。比如里面的“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币馑际牵嚎鬃诱f:古人不輕易開口許諾,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行為與自己的言語不相符合是可恥的。又舉了趙括“紙上談兵”這個事例,使我懂得了言出必行的道理。以前我總是制定了計劃而不切實實行,當我讀了這句論語后,我改掉了這個壞習慣,做事也勤快起來了。還有一句:“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弊屛叶茫翰荒芩雷x書,也不能不讀書而冥思苦想。意思是:只是讀書,就會受蒙蔽;只是冥思苦想學從不讀書,就會疑惑而一無所得?戳诉@句話,我讀書時都會邊思考邊讀,從中獲得了不少知識。
《論語》這本書還給了我許多道理,讓我在學習和生活中做得更好了。
讀論語有感6
在《論語·憲問》中有這么一句話:“不怨天,不尤人。”它的大意是,遇到挫折或出了問題,不埋怨天命,也不責怪別人。這僅有六個字的一句話,告訴我們的卻是一種待人處事的深刻哲理,所以,我們應更深的去體會它其中的含義。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么一些人,他們一遇到困難、挫折或麻煩,就牢騷滿腹,埋怨上天不給自己好運氣,抱怨他人有過錯,可就是不自查自己有什么過錯和責任。這就是典型的怨天尤人的表現(xiàn)。而孔子卻認為,我們應當“不怨天,不尤人!边@實際上就是把對自己的要求提高到一個更嚴格的標準上,即苛責的應該是自身。
記得我曾經(jīng)有過這樣一次經(jīng)歷。有一次,省里舉行作文大賽,我也報名參加了。我非常認真的對待這次比賽,用了一個星期來構(gòu)思,還上網(wǎng)、翻書查閱了很多資料,并用了三個小時認真地寫了這篇文章。當我拿到學校給同學們看時,大家也是嘖嘖稱贊,我心里比吃了蜜還甜。原以為這篇文章可以受到老師的好評,但很可惜的是,老師僅僅給了我85分。當我看到這個灼眼的分數(shù)是,心里“咯噔”一下,隨即,一種沉重的失落涌上心頭。看著別的同學拿著90分、95分、97分的作文歡呼雀躍時,我的心情跌落谷底。我很郁悶,也非常想不通:為什么我這么用心寫的作文老師會覺得有問題,為什么?而后,在當天下午的一節(jié)班會課上,老師講到這么一句話:“我們在生活中,應學會‘不怨天,不尤人’,當事情不是依你所想時,先不要怨天、怨地、怨別人,先好好反思自己,問題到底出在哪里……”聽了這番話,我覺得心里很慚愧,為我在作文得了低分時抱怨老師而慚愧,為沒有反思自己的錯誤而慚愧。我當即拿出我的作文,仔細的看了5遍,發(fā)現(xiàn)我的措辭、結(jié)構(gòu)安排等方面存在著缺陷;我又詢問了老師后,決定再寫一篇。真沒想到,這篇作文竟獲得了作文大賽的二等獎!我很感謝這句“不怨天,不尤人”,它不僅讓我獲得了榮譽,更令我明白了待人處事的深刻道理。
這句話不僅在我的身上得到了驗證,在古今中外的很多名人身上也可以體現(xiàn)。海倫凱勒——一位被世人廣為傳頌的偉人,被評為20世紀美國十大杰出人物之一,她用失明的雙目、失聰?shù)碾p耳譜寫了燦爛的生命樂章!當命運向她伸去可怕的魔爪后,她怨天尤人了嗎?沒有。她用她堅強的意志,克服先天的不足,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終于成為一位影響全球的傳奇女性!從《星光大道》走出的歌手楊光,雖然是從來沒有見過陽光為何物的盲人,但他卻用歌聲唱出了對人生幸福的追求與熱愛。他同樣沒有埋怨上天的不公,沒有埋怨父母給他的殘缺的身體,憑著自身的努力,實現(xiàn)了自己人生的價值……試問:我們相對一些身體有殘缺的人們,有著健康的身體,充沛的精力,那么我們還有什么理由去埋怨生活的不公呢?
我還讀過這樣一個故事,它講的是一位名牌大學生因求職屢屢碰壁,想要跳海結(jié)束自己年輕的生命,但被一位老者救下的故事。這位老者在最后的勸說時所說的話讓我頗為感動:“一粒沙掉到沙堆中就很難再找到,但一粒珍珠掉到沙堆中,卻更能令它顯得熠熠生輝!彼裕覀儾徽撛诠ぷ魃线是生活中,如果遇到不順或障礙、阻力,首先應從自身找出結(jié)癥所在,而不是抱怨沒有合適的機會,沒有賞識自己的“伯樂”。當我們真正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時,我們就會蛻變成那顆美麗的珍珠,很多的難題就會迎刃而解。
讓我們記住這句話——“不怨天,不尤人”。用平和的心態(tài),去面對人生百態(tài),不斷提高自身素養(yǎng),成為生活的強者!
讀論語有感7
不得不承認,我對孔子的認識總是被歷史強烈地影響著。只因為孔子先生真的應了那句話: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從秦到漢,他的主張被改造,被消滅,到最后成為統(tǒng)治中國兩千多年的正統(tǒng)思想。期間儒學變化了多少,適應了多少;再到后來在新文化運動中“被打到”,歷史不斷強調(diào)著儒學對于政治的適應,一談到儒學,也無非是兩三句話帶過:他的主張有利于人際關系的和諧……孔子當年的“克己復禮”是多么的不符合時代潮流……歷史會告訴我們時代,卻從來不會告訴我們什么才是真正的儒學。種種原因,孔子的形象在我心中,是那么地模糊,是個恪守舊禮的老人?還是真正的圣人?直到讀了謝然的書,我對孔子的看法才有了很大的改變。
對于孔子在歷史中不斷地被改造,以及現(xiàn)在國學熱的浪潮,謝然用了“發(fā)燒”的說法,“新文化的影響也在病態(tài)地膨脹,發(fā)燒。”但只是發(fā)燒是不夠的,謝然還說了“高燒后,發(fā)發(fā)汗,一定要給足夠的時間來發(fā)發(fā)汗!”,用這樣的一個角度說社會上由于文化斷層引起的一系列問題?赐赀@篇,咂味許久,我禁不住地想再讀下去。還有那“克己復禮”的古板,“因為周禮能使天下安定!”再在一篇篇中讓人漸漸了解到孔子為什么如此崇尚周禮……
是時候換個角度看問題了。謝然提醒著我。
謝然并非在一個有多么高遠的角度來對待孔子,她很真誠,真誠地就像把孔子把圣壇上請了下來,坐在你的旁邊,但這樣的`孔子又不是淺薄的,他哪怕說一句話,也是一句有利的話,讓你思索良久。又因為他坐在你的身邊,所以他的話可以很貼近生活,又可以是“治國平天下”用的。在生活中,孔子可以是“天下第一情圣”,可以是“帥哥”,是個好學者,是個會火大罵人的老頭,是那個不想見別人而耍小心思的人,但這小心思耍的,又是那么的有意思。而孔子關于社會、關于人際的大道理呢,謝然放在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里,如孔子的“敬鬼神”,謝然不那么簡單地看,她把孔子的“敬”和現(xiàn)代人的“敬”分開,孔子的“敬”是心中敬畏,不是歷史講的逃避、恐懼,相比起現(xiàn)代人的“敬”,那不是真正的“敬”,而是一種臨時抱佛腳的心態(tài)。書中還有許多這樣的例子,暗示著我們,孔子的話到今天依舊是格言,依舊有著它無窮大的作用。
也正是這種真誠,謝然在整本書中也并沒有對一些正處于變化中的事物做很肯定的判斷,她不強求你知道,她做的只是引起你的思考,而這不也恰恰切合著孔子“中庸”的道理?正如謝然說的:“這一個‘中庸’之道或多或少地影響了我的行事和處世”。
孔子在論語中并沒有告訴我們他的思想核心“仁”到底是什么,謝然也沒有告訴我們,而只是用她的筆,讓我們漸漸地接近答案,但與此同時,我們卻更產(chǎn)生無窮盡的思考,就像一次次回到原點,卻又是新的原點,每一個結(jié)束都像是開始。我對孔子的誤解,對《論語》的不了解,像一條冰封的河,因為謝然的書而開始解凍,重新認識。這并不是結(jié)束,而是我對孔子理解的入門級,推著我去成為一個真正的少年,只因為《不讀論語枉少年》。
讀論語有感8
《論語》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所著?鬃觿(chuàng)立了儒家學派。而《論語》所講的全都是儒教中的精華。
孔子基于親身體會,他提出學習首先要有學而不厭的精神。而要做到學而不厭,首先要有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又體現(xiàn)在如下的幾個方面:做學問的第一條就是誠實,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第二條學習要謙虛,不恥下問,就像“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保钪杏性S多人值得自己虛心求教。而三呢,就是要敢于自我反省,學習“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這樣才能發(fā)現(xiàn)并改正自身缺點,促進自我完善。孔子還注意到了時光飛逝,就像日夜奔騰不息的河水,轉(zhuǎn)瞬即逝,人們一定要抓緊時間,珍惜時光。
《論語》這本書,言簡意賅,富于哲理意味。而其中提出的觀點也很正確。可是為什么在新文化運動中,魯迅,陳獨秀他們又有反儒思想呢?原來,孔夫子主張“學而優(yōu)則仕”。歷代的封建統(tǒng)治階級都拼命宣揚這個教育主張,從而來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西漢的漢武帝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然而,到了明代,儒家思想便與八股制度結(jié)合起來。與孔夫子時的儒學不同,這時已成為封建主義束縛人們思想的教條。而當時的中國人追求民主,當然要反對這種儒家思想了。
可見,每種事物都是一把雙刃劍,只看你把這劍鋒用在什么地方。
讀論語有感9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鬃诱f:說得多,做得少,君子以為恥。今天我喜歡這一句話,感覺孔子說的很有道理,對自己也有幫助,而且還可以在平常通過這句話來提醒自己,并加以反省。
在這句話中給大家詳細解釋一個字恥,這個字的意思是羞愧,慚愧,指有缺點但是未能盡責而感到羞恥。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給我的第一感受和懂得的道理是:不要把決心下在嘴皮子上,而是要付出真實的行動,就像孔子說的,說的多而做得少的人,君子認為這是很恥辱的。我也把這句話當做我的座右銘,這也讓我反省了以前每次考完試后在作文里下的決心,可最后碌碌無為一個月過去了,期中考試來臨了,可這次結(jié)果又讓人失落,于是再一次下定決心期末要考好請大家相信我!我一定會繼續(xù)努力的,下次用實力來證明自己。這樣一系列的話相信大家都見過、讀過也聽過,但是畢竟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承諾的很好,結(jié)果啪啪打臉,這些也都是我之前的老路,也用自嘲的一種方式來告誡大家要靠行動去證明自己,而不是嘴上說的那么簡單。
也許當你努力去想奮斗時,會被某些人翻出以前的舊歷史來打擊你,給你潑涼水,但是請一定不要氣餒,因為通往成功的路沒有哪一條很通暢,都要經(jīng)歷磨難,只有經(jīng)過風雨才能有陽光出現(xiàn),而且努力分解開來拼成的是成功二字,也讓我們知道努力背后是成功,決心背后要靠行動,我們一定要少說多做就如孔子所說,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讀論語有感10
《論語》是凝聚我們中國人智慧的一本書。四年級的時候,爸爸就給我買了一本孔子的論著《論語》,并語重心長的對我說:《論語》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它能夠教給我們很多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我聽后迫不及待的翻開《論語》,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意思是說:做個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就務必做到隨時隨地都在學習中,內(nèi)心充滿著掌握真理的愉悅。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知。這句話是令我感悟最深,受益最多的。它的意思是說:要學習別人的長處,用別人的短處來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且改正。讓我明白了善于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是自己變得更加優(yōu)秀。別人的缺點呢,就用來當一面鏡子,看一看自己身上有沒有這些缺點,有,就要把它及時改正。沒有,就用來告誡自己,以后不要犯這些錯誤。這句話一向伴著我健康快樂的成長,無時無刻的給我警示,指引我如何去做。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論語》應當是階梯中十分重要的一級,學習《論語》,收獲的不僅僅僅是知識,還有好多做人的道理。
讀論語有感11
我讀完《論語譯注》,也算是對《論語譯注》侑了些了解,還侑了些興趣,感孔老夫子既侑學問又侑思想,一部《論語注釋》流傳至今好幾千年,被人們捧若圣經(jīng),怪不得譽為“半部論語治天下”。
都說孔子弟子三千,賢士七十二,孔子最喜歡的莫過于德行優(yōu)異的顏回了。而我和孔子的品味就偏偏不一樣。我喜歡的既不是以德行見長的顏淵、閔子騫、冉伯牛和仲弓,也不是以一言語見長宰我、自貢,更不是大政治家冉侑、季路和文學家——老挨批評的的子游、子夏。我印象最深刻的除孔子外,也就是公西華了。別看祂的筆墨不多,但祂絕對是最受歡迎的一位了?鬃訉Φk的評價是:
“赤也,束帶立于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就是說公西華很善言辭,如果祂生活在現(xiàn)代,應該是一茖出色的外交官弄不好當尙外交部長了。據(jù)說祂當年白凈的臉尙長著侑型好看的絡腮胡子,比現(xiàn)在的電影明星還帥啊。像祂這樣儀表堂堂能說會道的男人,即使沒侑得孔子的重用,在當時,怎么著也算得尙是特別得體的了吧。
“子華使于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庚!阶优c之粟五秉。子曰:赤子活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從這段故事里可看出,當年公西華在那茖大家庭中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了吧。受歡迎,那是不用說的。不然分米的人怎么主動要求給祂家那么多米?富貴,那更是顯而易見的。既然祂已經(jīng)了“乘肥馬,衣輕裘”的程度,在那時還侑幾茖比祂更富的?現(xiàn)在又侑多少人開著寶馬穿著裘皮大衣的?在史書尙,似乎沒侑記載公西華家世的。也就是說,祂絕對不是“富二代”。公西華的富貴,應該與祂的能力與才干是分不開的吧。
“自貢問曰:‘鄉(xiāng)下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薄班l(xiāng)下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xiāng)下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這是我在這本《論語譯注》中最喜歡的一段話。像顏淵那樣,唯唯諾諾,誰都喜歡的弟子雖然缺乏爭議,但是過得很是不爽。倒是公西華,淋漓盡致地享受了自己的人生。在生活中,我更像公西華,反正也是“善者好之,不善者惡之”,何必那樣束縛自己呢?
讀論語有感12
《論語》,是一本由我國古代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和他的弟子們一起著作的文學著作。素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可見其對當時的社會和人類以及當今的社會產(chǎn)生的深遠影響。文學價值之高,實用性之強,影響之久遠,無可比擬!墩撜Z》的原文是古文,本來我們小學生是不容易看懂的,而現(xiàn)在,于丹老師把它用白話文的形式進行了寓意解釋,使我們對《論語》里面蘊藏的深奧的哲理有了通俗的理解。于丹老師的《于丹論語心得》一書,開卷第一頁便是一句于丹心語:“道不遠人,讓我們在圣賢的光芒下學習成長!彼选鞍氩俊墩撜Z》治天下”轉(zhuǎn)意為“半部《論語》修自身”,給我們娓娓講述了《論語》里面包含的許多為人處事的道理。
比如在“天地人之道”中,讓我懂得了我們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要盡自己能力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所謂“予人玫瑰,手有余香”。關愛別人,就是仁慈,了解別人,就是智慧的道理;在“君子之道”中讓我懂得了:一個人的內(nèi)心如果沒有了憂、惑、懼,自然就減少了對外界的抱怨和職責,也就增強了把握幸福的能力;在“處世之道”中讓我懂得了:“言寡尤,行寡悔”這六個字的含義,讓我知道了一個人在說話時要少一些指責和抱怨,行為中少一些讓自己后悔的經(jīng)驗,那么我們做人做事就離成功不遠了。里面于丹老師舉例了一個壞脾氣的小男孩犯了錯誤往籬笆上釘釘子的事例,用不犯錯誤一天拔掉一個釘子的方法改掉了壞脾氣。然而釘子留在上面的洞洞好象我們向親人、朋友心里打了一個洞一樣,不容易消除,她告訴了我們這個六字做人道理:做人做事一定要多想后果;在“交友之道”中,讓我懂得了人要謹慎交友。不能交《論語》中的三種損友:諂媚拍馬的朋友,兩面派的朋友,夸夸其談的朋友,這樣的朋友只會讓我們迷失,甚至帶來慘重的代價;在“人生之道”中,讓我懂得了:當所有好的規(guī)矩都已經(jīng)成為你生命里的習慣時,你就能夠做到從心所欲,這是我們每個人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
《于丹<論語>心得》一書,讓我有一種被清洗心靈的感覺,也改變了我在學習生活中的許多習慣:讀書的習慣、與老師同學相處的習慣、言行的習慣。使我懷抱理想,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尊敬師長,團結(jié)同學,樂于助人,說話做事三思而后行,不做不說傷害他人的事和話。讀了此書,我的心態(tài)平和了許多,我還推薦給媽媽一起和我讀,《于丹<論語>心得》一書,使我和我的家人都受益匪淺。感謝于丹老師!讓我們多讀好書!
讀論語有感13
中華文化一直是一個神奇而美麗的存在,歷史風塵不斷地洗滌和沖刷,但那漢字里墨香溫存的一筆一劃,那世代傳承的表達,仍然矢志不渝地堅持流傳,我相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華文化有一種人性的支撐——中華美德。說孝,自有“戲舞學嬌癡,春風動彩衣。雙親開口笑,喜色滿庭鬧! “親老思鹿乳,身掛褐毛衣。若不高聲語,山中帶箭歸。” “母指才方嚙,兒心痛不禁。負薪歸未晚,骨肉至情深!,《論語別裁》的作者南懷瑾先生也忍不住要問一句:“孝道是怎樣一個東西?”它是中華美德的根本,一個人如果連父母也不愛,我們還奢望他去愛別人?說師,自有“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都說尊師重道尊師重道,又怎能讓它僅僅成為一個口號?
尊師重道,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叵朊恳粋在我們生命中走過的老師,我時常會想,如果沒有他們,如今的我們會長成怎樣的人?老師的恩情,不只是教師節(jié)的一張賀卡就能作為感恩的體現(xiàn),老師有那么多的學生,我只是那茫茫人海中的一個,可是師恩如山,無論對于我,還是對于那茫茫眾生,老師,總是左右我們?nèi)松壽E,領你走向更為成功的終點的那個始終無怨無悔的人,所以尊師重道,應是在中華美德熏陶下的一種本能。說義,自有趙氏孤兒的震人心魄,也有東漢末年桃園結(jié)義“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感人至深。中華兒女骨子里都有一種義薄云天的豪氣。孔子云:“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于比!睘碾y中,我們看到的一次又一次義氣兒女的冒險救人,深海,火房……他們不是不怕危險,他們不是不珍惜生命,但是他們還是選擇了舍生取義,那是刻在他們骨血里的“義”讓他們選擇了比生更華美更動人的死亡。說利,自有泰伯“棄天下如敝履,薄帝王將相而不為”的那份超脫……說韌,自有謝婉“永初十年冬,周帝崩,朝野翻覆,諸王皆謀自立。時有亂軍夜襲,見婉披發(fā)執(zhí)槍于城上,肝膽俱裂,乃退。”的這份堅守……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已經(jīng)成了亙古千年的不可磨滅的存在,它隨著長江黃河奔流不息,隨著喜馬拉雅山逼視太陽的光芒,最重要的是,它成了每一個中華兒女血液里跳動的神話,塑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傳達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讀論語有感14
《論語》的經(jīng)典語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講的就是君子之道。
先說學習了知識,時;貋頊亓,難道不是快樂的一件事情嗎?這句話就充分強調(diào)了自主學習的重要性。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獲得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保持這個良好習慣,便能夠提升自我的氣質(zhì)。
同時,孔子也并不提倡韓非、荀子等人的思想,而是認為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以學習為樂趣,賦予自己所習得知識的價值,這才是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
孔子又說有朋友從遠方道來,這難道不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嗎?
人類是群居性動物,總會有三兩個是好友。曾子云,“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說的也就是此意,彼此之間互相學習交流共同學習探討,這也就是孔子所廣為推崇的一種朋友之道。
孔子還說別人不怎么了解你你也不生氣,這樣難道不才是君子嗎?
這里就提出了君子的核心概念,孔子希望人能夠做到溫柔、謙遜、和氣,別時常跟人斤斤計較,心胸狹窄。
別人不是很了解你,那又如何?不要過于在意別人的眼光,“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總要如玉,有更高的生活趣味、更廣的視野眼界,終有伯樂。
經(jīng)讀這部儒家思想經(jīng)典著作《論語》,個人閱讀收獲良多,受益匪淺,讓我領探出了其中隱隱暗含的許多人生大道和智慧,更加堅定了我們學習、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堅定信心和奮斗決心。
《陋巷》:“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這是當年孔子稱贊他的弟子顏回的話。揭不開鍋的困境,被升華為一種浪漫的想象。在安貧樂道中,把貧苦的生活過得情趣情趣盎然。如今身臨其境,看到當年顏回居住的街道,卻怎么也抵擋不住那份穿越千年的溫情和安寧。在寒冷的冬季,街道干凈而整潔,人平靜而溫暖。
讀論語有感15
小時候,很小我們就開始接觸啟蒙教育讀本,從“人之初,性本善”,背到“弟子規(guī),圣人訓”,有接觸了《千字文》、《論語》等等。然而,在這眾多書中,《論語》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論語》可是一部經(jīng)典著作,大家都知道這部書。可是,你真的了解這部書嗎?
《論語》,春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是孔子死后,由其弟子編寫,是一部記錄了孔子與其弟子言行和思想的書。而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開創(chuàng)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鬃釉軜I(yè)于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游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jīng)。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此部經(jīng)典?鬃釉诠糯蛔鸱顬椤疤熘捐I”,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后世統(tǒng)治者尊為孔圣人。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論語》這部書,是邊讀邊悟的,小學時,只是搖頭晃腦地看似津津有味地讀,其實心里一點想法也沒有。而現(xiàn)在,已經(jīng)長大,自然對這部書的理解更深了,這本書,從學習,到人格的修養(yǎng),再到政治,都予以讀者深刻的道理,無論是從做一個君子,還是做各種職業(yè),無論是教書,還是做各種事情,孔子的思想,都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堪稱是一部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現(xiàn)在透過這部書,更多的是學習孔子教學中的學問。
記得小學期末考試前的一次國旗下講話,有我來介紹一些學習上的方法,而現(xiàn)在學子們也都在為中考,高考忙這忙那。在學習中,孔子給了大家很大的啟發(fā)。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边@一句我們最熟悉不過,我們要做到預習,復習等等。還有“吾日三省吾身……”等等,都使我收獲頗多,所以,孔子也是我們的最好的老師
孔子這位偉大的人,提出了許多思想,最主要的兩個字就是“仁”和“禮” 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而這和如今一點也不矛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是為了治國。我相信將來,會振興中華!
不管怎樣,記住“仁”。
【讀論語有感】相關文章:
讀《論語》有感11-03
讀《論語》有感11-19
讀論語有感10-27
讀《論語》有感12-13
讀《論語》有感04-28
讀《論語》有感12-26
讀《論語》有感08-23
讀論語有感09-01
讀《論語》有感08-09
讀《論語》有感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