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里的通行證》讀后感
當讀完一本名著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紫禁城里的通行證》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紫禁城里的通行證》讀后感1
這本書《紫禁城里的通行證》里講述了古代的文物、古代人的習俗的故事。作者是明明哥哥,這本書里介紹的文物很多,所以我就舉兩個文物的例子。
大家應該不知道吧,古代人也會使用牙刷。一開始人們清潔口腔主要靠漱口,會用溫水、酒、茶甚至藥水來漱口。后來人們用樹枝來清潔牙齒,這些樹枝有"齒木"之稱。在1985年,中國第一支牙刷在成都出土,那時候,牙刷都是用動物的皮毛來制作的,這樣的牙刷刷起牙來一點兒也不舒服。之后人們不斷探索,用纖維代替動物皮毛變成了牙刷頭。這樣的牙刷大概就是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牙刷了。所以古時候的人也會使用牙刷。
我們再講一個故事,那就是主題紫禁城里的通行證的故事。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帝居住的地方,那里會有許多道門,每道門都有侍衛(wèi)看守。司鑰長會給侍衛(wèi)們大門鑰匙,只有侍衛(wèi)們才會擁有鑰匙,每天晚上會把大門鎖好。白天會把大門打開,每們平民都會有腰牌,平民想要進出都需要通行證。侍衛(wèi)會檢查腰牌,也就是通行證。因為通行證上會有平民們的基本信息,比如說長相,如面黃無須,也就是黃皮膚沒有胡子。但很多人的長相都差不多,所以會出現(xiàn)差錯。但通行證在古代很重要,這就是通行證。
這本書有很多豐富的知識,有趣的故事,彩色的插圖,能在知識的海洋快樂的欣賞,我希望大家也能看一看這本書。
《紫禁城里的通行證》讀后感2
這個假期我讀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紫金城里的通行證》這本書里邊可有50多個有意思的文物故事呢?這些故事妙趣橫生,令我百看不厭。 其中就有一個故事特別令我感動。讓我來分享給大家吧!
這個故事講的是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西藏的松贊干布勇士要像文成公主提親。
松贊干布派出了兩個聰明的使者。來到了國王的殿里提親,于是國王想考驗松贊干布的這兩個使者。就給他們兩個人出了兩道難題。結果都被這兩個使者解答了,于是國王決定把文成公主許配給松贊干布。文成公主正在去往西藏的時候。又遇到了一些難題但是都被文成公主給解答了。最后,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結為了夫妻。過上了美好的生活也就是這個時候西藏與內(nèi)地的更加密切了。這時西藏也就有了五谷,農(nóng)民有學會了耕田。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被文成公主的智慧、勇敢感動了我以后也要向文成公主學習。在社會上做一個有用的人。
《紫禁城里的通行證》讀后感3
我讀了鵬鵬哥哥的《紫禁城里的通行證——50個有意思的文物!肺疑钌畹乇贿@本書所吸引,他讓我體會到了古人是怎樣做到像我們現(xiàn)在一樣生活的,體現(xiàn)了古人的智慧。
我們拿過來書第一眼就十分的吸引著我,在左側下面有鵬鵬哥哥的解釋。書的大概講的是50個古人用的生活用品,第一個故事講的是《紫禁城里的`通行證》。紫禁城里有好幾扇門都有重兵把守,到了晚上守兵人會把門鎖好,然后會把鑰匙交給管理員,管理員會吧鑰匙放到一個小箱子里,到白天在給守兵。由于紫禁城里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所以每個人都必須配一個通行證,通行證是一個木頭做的,上面寫著姓名,出生年月日,還有一些號碼是用來記你是不是這個通行證的主人,還有年齡。這呢,就是紫禁城里的通行證。
第二個小故事是北京的冰窖,冰窖就是古人用來存冰的。古代人可不像我們有冰箱可以凍冰,而古代人是怎么凍冰的呢?沒錯,古人是在冬天的大河里弄的。之后,再放在冰窖里存冰,到了夏天,就會把冰拿出來吃,還可以拿去賣冰。
關于采冰的知識還有很多,第一采冰基本從農(nóng)歷臘月初八開始,第二,根據(jù)《大清會典》記載。北京城里皇家冰窖有18座?梢岳洳20萬兵塊,數(shù)量相當龐大。第三,為了避免冰塊兒粘連,儲存室中會放稻草。第四,為了預防冰塊兒因化掉不而夠使用的情況發(fā)生,人們會根據(jù)夏天預計的使用量,在冬天冷藏三倍冰。第五,公布會根據(jù)官員的等級分發(fā)冰票。第六,冰窖還可以當作冷庫,用于儲存水果。像北京城里用冰窖藏冰的故事還有許多,以后咱們接著說。
《紫禁城里的通行證》讀后感4
在暑假里,我讀了朋朋哥哥寫的《紫禁城里的通行證》,這本書妙趣橫生,讓我愛不釋手。
首先我來介紹一下作者,他叫朋朋哥哥,14年他做了三千多場博物館義務講解和講座。有人評價說,聽了他講解會愛上博物館。
這本書由幾個小故事組成,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鳩杖。鳩杖又叫作"王杖",是一種特別的拐杖,"鳩"指眾多小鳥的泛稱,斑鳩就是其中一種,這種拐杖之所以叫鳩杖,是因為杖首雕刻成鳩的形狀。早在周代,鳩就代表養(yǎng)老和敬老的意思了,這有可能和鳩的生活習性有關。鳩在吃東西時從來不會噎著。所以人們管它叫作不噎之鳥。把鳩杖贈給老人是希望老人飲食順暢,健康長壽。目前已知最早的鳩杖出現(xiàn)于江蘇一座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墓葬中。漢代有一位統(tǒng)治者頒布賜杖制度,不是所有人都能使用的,只有七十歲以上的男性才有資格獲得國家授予的鳩杖。關于鳩杖的記載不少。但是實物卻不多,為什么呢?有三個條件,第一,漢代的醫(yī)療條件不怎么好,能活到七十歲的人不多,第二,鳩杖只授予男性,女性沒有這樣的資格,第三,鳩杖大多是木頭制成的,時間一長容易腐朽損壞。
讀完這本書,我不僅寫作能力提升了,而且對文物故事有了深入的了解。以后我要了解更多的文物故事。也做一個像朋朋哥哥一樣講解員。
【《紫禁城里的通行證》讀后感】相關文章:
口袋里的爸爸讀后感11-24
《電話里的童話》讀后感(15篇)02-11
《電話里的童話》讀后感15篇02-10
《電話里的童話》讀后感(匯編15篇)02-12
《電話里的童話》讀后感(集錦15篇)02-12
《電話里的童話》讀后感集合15篇02-12
男生賈里讀后感(15篇)10-26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讀后感(通用15篇)04-22
《在西瓜糖里》讀后感600字10-16
《男生賈里全傳》讀后感600字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