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見蔡桓公的讀后感
《扁鵲見蔡桓公》是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韓非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講述了蔡桓公諱疾忌醫(yī),最后病入骨髓、體痛致死的寓言故事。意在告誡世人特別是為政者,應(yīng)該勇于正視現(xiàn)實,直面?zhèn)人災(zāi)難、社會危機,及早采取救治措施。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扁鵲見蔡桓公》的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扁鵲見蔡桓公的讀后感一
最近,我讀了一篇寓言故事,叫做《扁鵲見蔡桓公》。這個故事講述了春秋時期一位非常有名的醫(yī)生——扁鵲去給蔡桓公看病的故事。
這個寓言故事告訴大家,一個人的錯誤和缺點應(yīng)該及時發(fā)現(xiàn)并改正,如果讓這些錯誤和缺點越來越大,由小變大,最終的結(jié)果就會像故事里的蔡桓公一樣,由于自己不聽醫(yī)生的勸告,最后就會因為病情惡化到無法控制的地步,而去世。
從這個故事中,我體會到了:
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不要諱疾忌醫(yī),對于別人提出的好的建議,要虛心接受,否則,吃虧的還是自己。
扁鵲見蔡桓公的讀后感二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群雄逐鹿,諸侯爭霸,齊桓公身為一國之主,其必是一代英才,卻死于疾病之中,實令人費解。
細讀《扁鵲見蔡桓公》,便會發(fā)覺桓公之死,扁鵲難逃其責。話說桓公本沒有什么大病,扁鵲第一次見時也是這般承認,頂多是個亞健康狀態(tài),可扁鵲錯在了言語上面,見面即說桓公有病,不治會死。任誰聽了這種近似詛咒的話都不會開心的,桓公正是因此而不悅,才不答應(yīng)接受治療的。此后幾次同樣是扁鵲出言不慎,結(jié)果桓公一代英才喪命于此。
由此可見,成大事者必慎于言。
《三國演義》即是一很典型的例子,其時劉備出道不久,僅靠一“皇叔”名分處世,對孔明來說自然沒什么投靠的興趣?蓺v史正是因此而精彩,劉備見到孔明之后,并沒有直言相邀,因為這只會引起孔明的反感。劉備聰明地先向孔明問好,將其稱贊一番,然后向其懇求天下大勢!盎适濉比绱藨┣,孔明自然不好推辭,一番治世名言說得孔明自己也熱血沸騰,多年來出山的`心愿也有所觸動。但劉備更為高明的是以德服人,他請孔明為了天下蒼生出山,這倒和抗震救災(zāi)時總理“人民養(yǎng)了你自己看著辦”有異曲同工,孔明就在劉備曉之以理之下踏入三國的舞臺。
同樣,因為語言誤事的情況也有所發(fā)生。一位華裔留學生在美國當警察,工作是效力于轄區(qū)居民。一次一個小孩掉入河中被救,需要通知家長,他便打電話說:“夫人,您的孩子掉河里了……”話還沒說完,對面就已經(jīng)暈過去了。后經(jīng)同事指點方知,正確說法是“夫人,您的孩子獲救了……”,這樣家長即使不知道發(fā)生什么事,也一定會先放心孩子安全。僅僅是一句話的順序,也蘊含著極其深奧的門道。
故而,成大事者必慎于言。
扁鵲見蔡桓公的讀后感三
“今人有過,不喜人規(guī),如護疾忌醫(yī),寧滅其身而無悟也!边@出自《周子通書·過》。它告誡人們要正視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不能一味堅持自己的意見和想法。
在《扁鵲見蔡桓公》一文中,蔡桓公諱疾忌醫(yī),不聽扁鵲多次的勸告從而死亡。由此可見,蔡桓公——一個諱疾忌醫(yī)的人是多么的可鄙,可悲。
但是,如果一個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后,聽取了別人的意見,那么你就能從這次錯誤中吸取經(jīng)驗,逐漸獲得成功。我們上學期學的《孫權(quán)勸學》中,呂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呂蒙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因為他聽取了孫權(quán)對自己的建議,發(fā)奮讀書,從而由一介武夫成為一個學識淵博的人,等到魯肅到尋陽的時候刮目相看,與之深交。試想,如果呂蒙沒有聽取孫權(quán)之勸告,那么將會怎么樣呢?呂蒙只會仍然我行我素,永遠都只能作為一介武夫,魯肅當然也不愿與他深交,因為呂蒙沒有學問,甚至會看不起他。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一旦有了缺點與錯誤,就要及時聽取大家的批評,認認真真地改過。否則,一誤再誤,那么錯誤將會越來越嚴重,以至于發(fā)展到無法挽救的地步。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作為一名學生,錯誤就更在所難免了。如果你犯了錯,有人指出了,那么這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但是,如果你拒絕了別人的幫助,不肯面對錯誤,只越陷越深,錯誤也會慢慢變大,以致于無法挽救,后果十分可怕。
有時,錯誤也許只是一個不經(jīng)意的動作;有時,錯誤也許是一句不經(jīng)意間吐露的話語;有時,錯誤也許是解題時的粗心大意。錯誤是以不同形式存在于你身邊的。也許,沒有人會發(fā)現(xiàn)它,但大多數(shù),會有生活中的“孫權(quán)”來提出你的錯誤、缺點和不足。他們不是想要來為難你,只是想讓你及時發(fā)現(xiàn)并糾正,不想讓你繼續(xù)墜入錯誤的深淵。
每個人都會犯錯誤,關(guān)鍵在于你怎樣來看待它。是讓它變得無法挽救,還是轉(zhuǎn)換為你成功的又一個“墊腳石”,完完全全取決于你對它的態(tài)度。
犯過錯的人不一定成功,但是成功的人肯定犯過錯,然而,他們會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作為衡量自己的一個標桿,使自己成功。
一個諱疾忌醫(yī)的人是不會成功的,他們離成功總有一段距離,倘若不及時糾正,只會使自己繼續(xù)停留在失敗中。想要成功,聽取別人的批評建議,認真彌補自己的不足是最重要的。
聞過則喜,知錯就改。朋友,你做到了嗎?
點評:文章以兩個事例說明接納他人建議的重要性:蔡桓公因為不聽扁鵲的勸告,拖延回避,最終病死;呂蒙聽取并采納孫權(quán)建議,廣泛涉獵,了解歷史,由一介武夫成飽學之士?梢娐犎∫庖姴⒏恼e誤對人生的重要性。細節(jié)決定成敗,而這細節(jié)就在于是否會虛心接受批評。對待他人的批評,虛心接受才是明智之舉。否則諱疾忌醫(yī),后患無窮。
【扁鵲見蔡桓公的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扁鵲見蔡桓公課文教案設(shè)計10-02
扁鵲見蔡桓公_韓非的文言文原文賞析及翻譯08-27
八年級語文下冊《扁鵲見蔡桓公》ppt06-12
九年級語文上冊22扁鵲見蔡桓公教案01-09
七年級語文扁鵲見蔡桓公教案11-28
關(guān)于初三語文《扁鵲見蔡恒公》的教案設(shè)計09-10
扁鵲治病說課稿11-25
扁鵲的醫(yī)術(shù)勵志故事04-03
齊桓公是哪個朝代的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