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讀后感三篇
美學讀后感(一)
《華夏美學》關于歷史的文化的書籍。還是第一次這樣去閱讀這樣一本經(jīng)典的關于我國的思想文化的發(fā)展。之前有看到同學抱著滿滿是字的國學類的書籍還是很欽佩他們的耐心。這次讀一讀,還是終于領會到了一點我國家華夏思想文化的特點以及發(fā)展脈絡。我有點喜歡國學。但是,也沒有多少時間去通讀或去研究,總是粗略的讀一讀,也看不到文章背科學后的思想,只是單純的喜歡,也不是很了解內(nèi)涵,不知如何領略。作者從審美角度來分析,能讓我們更容易理解華夏文化在追求心靈自由的過程中不斷體會社會和大自然的道理。我一開始是懷著好奇和不了解去看這本書,一方面我認為中國人自己去研究,可能缺乏比較和客觀性,并且也缺乏西方人做研究時的科學精神和方法,往往主觀意識較強。
另一方面,中國歷史的封建制度很長,歷史很長,沒有西方的各種教對權利的制約作用,所以中國的思想文化的發(fā)展往往有消極避世的特點。剛開始閱讀時,作者在介紹禮樂文化時,往往把結果當過程來說明,我個人覺得還好有點體會了。后來到在孔孟還有對統(tǒng)治階級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以后,到后來莊子完全避世,屈原被權利流放,似乎印證了中國士大夫只是在追求自己個人的心靈解脫與廣大人民的脫節(jié)。后來隨著作者的進一步的敘述,特別是講當禪被中國文人消化后在思想文化上的發(fā)展改變,開始又體會到在儒家文化逐漸融合莊、屈、玄、禪之后,華夏文化思想上是那么的美。當歷史進入明朝時,華夏文化開始進入近代,更加注重對個人欲望或者是個人感情的合理辯護。
華夏美學是指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的中華傳統(tǒng)美學;它的悠久歷史根據(jù)在于禮樂傳統(tǒng)之中,它的一些基本觀點、范疇,它所要解決的問題,它所包含的內(nèi)容,早已蘊含在傳統(tǒng)根源里。從而,如何處理社會與自然、藝術與政治、天與人等等的關系,成為華夏美學的重心所在。作者依次論述遠古的禮樂、孔孟的人道、莊子的逍遙和禪宗的形上追索,得出結論:中國哲學、美學和文藝,以至倫理政治等,都是建立在一種心理主義上,這種心理主義是以情感為本體的哲學命題。這個本體,不是道德,不是理智,而是情理相融的人性心理。它是為審美的形而上學;撕芫貌抛x完,這確實是一本既要踏下心來,還要細細品味的書籍。
美學讀后感(二)
閑閑的`碎語,但字字珠璣,品味雕琢的文字,暢游美學的境界,仿佛美玉一般,絢爛之極歸于平淡。體會一份清閑的淡泊,感悟一遭情景交融,寧靜的心中,獨戀一份美的意韻。
宗白華先生美的態(tài)度即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書中為我們展示了一個美的人生和宇宙,這里充滿了親切感與家園感。宇宙之大,無非虛實相生,美無處不在。
宗先生從一丘一壑一花一鳥中發(fā)現(xiàn)了宇宙是無盡的生命,豐富的動力學,也發(fā)現(xiàn)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圓滿的和諧。
英國詩人勃萊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就是這種描述的最景致的詩句。沒有一種以天地為廬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懷,沒有一種能澄情以觀道的空明澄澈。新鮮活潑的心境,是不可能發(fā)現(xiàn)這種生動與清和的美的統(tǒng)一。
而宗白華先生似乎輕而易舉的領悟到了美的神韻,如在拈花微笑間頓悟了一切聲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動和氣韻。這種境界是一內(nèi)在自足的境界,無待于外而自成意義豐富的小宇宙,啟示著宇宙人生的更深的一層真實。
它不是從無邊的空間指向無限,而是從無邊回到萬物,返回自身,回歸小宇宙。它屬于有限之中,又讓人從有限中發(fā)現(xiàn)永恒?梢哉f,宗先生中的美學思想已然把中國傳統(tǒng)的哲學、美學儒佛道三合而一了。
在閱讀中思考,我感到書中的每一篇文章皆是一顆珍奇的寶石,它們折射著理性與感性的光芒;蛘撛姰嬇c書法,或論音樂與舞蹈,或論建筑與雕塑,自然與藝術的乃至整個人生宇宙之美的事物。凡宗先生所論及的,他總在直觀的把握后,欣賞它,贊美它,評判它。他以散文的抒情方式,以詩人靈感閃現(xiàn)時的思維方式,表達自己精辟的美學見解。
如他在評羅丹的雕刻時這樣寫到:我這次看到了羅丹的雕刻,就是看到了一種光明你看那自然何等調(diào)和,何等完滿,何等神秘不可思議!這大自然的全體不就是一個理性的數(shù)學,情緒的音樂,意志的波瀾么?一言以蔽之,我感到這宇宙的圖畫是個大優(yōu)美精神的表現(xiàn)。讀了這樣的文字,誰會以為他是在評價藝術作品?而又有誰能說這不是在評藝術作品呢?
清代王船山在論詩時說:以追光躡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是詩家正法眼藏。好一個以追光躡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這正是可用來總結《美學散步》中所體現(xiàn)的宗先生的美學追求。其篇幅短小,其筆墨簡淡,而微言大義昭著。他是真理的探尋者,他是美學的醉夢者,他是精神和肉體的勞動者。宗先生對羅丹的評語又可恰如其分的用來評價他自己。
藝術的欣賞就是對美的發(fā)現(xiàn)和感情,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的心中。畫家詩人創(chuàng)造的美,就是他們心靈創(chuàng)造的意象,獨辟的靈魂,那么什么是意境呢?因人于世界接觸關系層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xiàn)。
或是為滿足生理的物質(zhì)的需要而有功利的境界;或是因人群公共互愛的關系而有倫理的境界;或是因人群組合互制的關系而有政治的境界;或是因研究物理追求智慧而有的學術境界;或是因欲近本人歸真,冥合天人而有的宗教境界。
功利境界主于利,倫理境界主于愛,政治境界主于權,學術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化實景而為虛境,創(chuàng)形象而為象征,使人類最高的心靈具體化,肉身化。
對藝術的投入,就有美感的誕生;對藝術的展示就有美麗的縮放!或許一切美的光都來自心靈的源泉。
一個意韻,我想就應該是一個情與景的結晶,深入了才可得鏡中花,水中月。散步于美學中,亙古不變的芳香泗溢!
美學讀后感(三)
在《美學散步》一書中,作者宗白華對審美現(xiàn)象的價值本性進行了深入挖掘。作者從人的本質(zhì)與價值的本質(zhì)入手,論證了審美活動本質(zhì)上是一種價值活動的思想,論證了作為審美現(xiàn)象的美與價值現(xiàn)象的相關性與本質(zhì)聯(lián)系,作者令人信服地將審美界定于價值范疇內(nèi)。作者在強調(diào)審美現(xiàn)象的精神性和文化性的同時指出,審美的秘密可能隱藏于主體客體的關系之中,表現(xiàn)于那可感受、可體味的意義、意蘊、意味之中。它是一種特殊的價值形態(tài)。
讀宗先生的《美學散步》,感到撲面而來的生命氣息,是生命的節(jié)奏和對人生的關懷。就像劉小楓總結的:作為美學家,宗白華的基本立場是探尋使人生的生活成為藝術品似的創(chuàng)造在宗白華那里,藝術問題首先是人生問題,藝術是一種人生觀,‘藝術式的人生’才是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
當我們用審美的眼光看學問時,學問已不再是學問,而是藝術,是人生。
【美學讀后感三篇】相關文章:
贊美學校詩歌07-23
最美學生優(yōu)秀演講稿04-07
《曾國藩日記》讀后感 【讀后感】08-14
《口哨》讀后感10-11
《化身》讀后感10-09
酒店讀后感09-16
武器讀后感09-16
《變量》讀后感09-13
《烏托邦》讀后感09-07
孝敬讀后感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