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精選15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 1
自從榮升為媽媽,看書的范圍大多被圈了起來,主要圍繞育兒方面學習,F(xiàn)在孩子快三歲了,懂得事情越來越多,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會說的詞語和句子也越來越豐富,開始了理論上的“三歲第一個叛逆期”。初為人母,沒有經驗,如何引導孩子更好的發(fā)展她的語言、引導她的正確行為、激發(fā)她的語言敏感期、應對各種哭鬧及不合理的要求,還有家庭中各種教育孩子存在的矛盾。都需要學習過來人的做法,他們有各種生活中的事例,更有強有力地理論支撐說明,比如《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第一本和第二本非常喜歡的說,可謂是百讀不厭,尹老師的例子說的那么貼近生活,她的分析問題又是那么“入木三分”透徹并讓讀者信服。
在寒假里,《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第一本和第二本連續(xù)讀完,現(xiàn)在正在讀尹老師的第三本《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三本書給我很大的幫助和鼓勵,跟孩子相處的各種“不知所措”找到了很多解決方法。孩子馬上該入幼兒園,讀的第三本書更好涉及到孩子入園的各種準備和各種存在的問題。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路上學到了很多,同時對于對待學生也收獲很多。
做一個好媽媽,能讓孩子快樂地成長,是媽媽的幸福也是孩子的幸福。
做一個好老師,能讓學生快樂地成長,是老師的幸福也是學生的幸福。
要培養(yǎng)孩子有自信心,作為老師和家長就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信心。比如作者講到:她從女兒本子上找到一個錯誤,而這個錯誤是因為女兒在概念上不太清楚所致,然后她假裝驚訝地說“這道題好像做對了,老師怎么給打了錯號呢?“于是她招呼女兒,看看是她做錯了,還是老師判錯了。在這個過程中,母親既要裝糊涂又要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思維,女兒為了搞清楚是自己錯了還是老師錯了,她也會認真地和母親一起來分析,重新思考概念。結果當然證明是孩子把題做錯了,但是至少糾正了媽媽的“錯誤“。作者巧妙的引導讓孩子糾正了錯誤還有成就感;同時之前沒有把握好的.概念也基本上把握了。
尹老師在好多章節(jié)里談到一個關于培養(yǎng)孩子學習能力的問題。作者的感受是讓孩子從小學會閱讀,有良好閱讀習慣就像孩子學習有了“魔杖“,凡是從小有大量課外閱讀的孩子,他的智力狀態(tài)和學習能力就會更好;凡缺少閱讀的孩子,學習能力一般都表現(xiàn)出平淡;哪怕是寫作業(yè)的速度,一般來說他們也比那些閱讀多的同學要慢得多。閱讀量大的孩子在學習上有很強的爆發(fā)力。所以不重視兒童閱讀是早期教育中最糟糕的行為之一。
如果家長在任何事上都想說服孩子按大人的想法來做,整天要求孩子服從自己,就教會孩子在無意識間同樣地方法對待他人。幼小的孩子很快學會一套綁架家長的做法,“不聽話“就是他們慣用的繩索,消極但有效。這種事件積累的太多,會形成極端心理,發(fā)展為一種偏執(zhí)。
所以我們在管教孩子時,一定要小心,不要站到教育的對面去。遇到每件具體的事情都捫心自問一下;我是在教孩子,還是在操縱孩子。操縱的孩子不由自主地把心思用于反操縱上,他會漸漸變得豪不在乎大人的話,墮落,并且喪失理性和自愛之心。
看完這本書我到有種感覺在教學中當遇到學生為題時千萬不可隨便一處理,而是要靜靜地思考,選擇最佳解決方法,盡可能達到最好效果。真就像作者所說孩子事件件是大事,不僅強調了教師對變化的認識和行為的改變,而且還要從變化走向新的教學能力和習慣的養(yǎng)成。這也是體現(xiàn)了一個“人“字。由此可見,以人為本,或者說是更加人性化的教育對育人的重要意義,也是這本書讀來我最深刻的感受讓我們的孩子健康快
教育是一門學問,有其獨特的門路。拿起教育類書籍,如《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翻來閱讀幾頁,你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助孩子們美好的人生之旅一臂之力吧!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 2
因為喜歡暢游書海,所以不管走到哪兒,我都會先找到當?shù)氐膱D書館,辦一張圖書證,一逢周末便扎進圖書館,早出晚歸。
年少時,酷愛讀小說,有道兒女情長的言情小說,像《我為歌狂》《誰偷走了我的奶酪》;也有訴說刀光劍影的武俠小說,如古龍的《武林外史》;還有發(fā)人深省的世界名著,似《飄》。隨著年齡的增長,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心理、教育類書籍便成了案頭常見書籍,《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便是其中一本。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共包括七章,作者尹建莉女士既是一位媽媽又是一位教育工作者,而書中內容大部分取材于她和女兒的日常交流。在這部著作中,她經常從一個母親的角色進入問題,卻始終以專業(yè)工作者的學識和態(tài)度來看待問題和分析問題。閱讀此書讓我受益良多!
“如何提高愛的質量”是第一章,它讓我知道:對孩子要承受的痛苦應如實相告,盡量不夸大也不過分縮小,絕不通過哄騙或收買的方式達到目的。逗孩子應該是以兒童快樂為前提!捌獠缓谩痹诩议L身上可能只是個小毛病,可它給孩子帶來的卻會是個大惡果,書中所說的事情都是我已經親身經歷的事情,然而對比之下,相形見絀。比如,我會在孩子打針時,騙他“一點也不疼”;“逗”孩子時,可能開懷了自己,卻給孩子帶來了羞辱、擔憂和失落;因為自己的“脾氣不好”,不僅讓孩子變得脾氣暴躁,自卑怯懦,也讓孩子身心俱傷,而在犯錯后屢教不改,一錯再錯。作為母親,我不懂我的`兒子,而作為老師,我又不懂我的學生。
看完“把學習做成輕松的事”這一章的內容,我突然了然:孩子原本不需要為學習而苦惱。兒童學業(yè)落后的原因,常在于他沒有學會思考。小學,甚至初中,沒有真正的學業(yè)落后,也不存在絕對的成績優(yōu)秀,一切都是可逆轉的,使情況發(fā)生逆轉的神奇力量是:課外閱讀。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從心理學的視角分析:“缺乏閱讀能力,將會阻礙和抑制腦的極其細微的連接性纖維的可塑性,使它們不能順利地保證神經元之間的聯(lián)系。誰不善閱讀,他就不善于思考。凡是那些除了教科書什么也不閱讀的學生,他們在課堂上掌握的知識就非常膚淺。”關于這一點,我自己也深有體會。上小學時,我屬于那種不需要花費什么工夫在功課上也能考得好成績的學生,可年級越高越會力不從心,而這跟我那少得可憐的課外閱讀量不無關系。對于這一點,尹建莉老師在書中也提到過。
關于閱讀,尹建莉老師強調應該讓兒童感覺到閱讀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沒有任何其他目的。當然,閱讀有好壞之分,但這里的好壞絕不是以“有沒有用”為區(qū)分標準,而是以“孩子的的興趣”為核心要素。在書中,她談了自己心目中的好壞閱讀的幾個特點,其中說到“好閱讀在乎讀了多少,壞閱讀計較記住多少”時,她提到:書中的具體內容根本不需要孩子專門去記憶,即使他把三個月前讀的一本小說的主人公名字都忘記了,也不能說他白讀了。她打了一個既形象又讓我印象深刻的比喻,三個月前閱讀的書正如三個月前的一頓美餐,盡管我們可能根本不記得當時自己到底吃了什么,味道如何,可當時可口食物里的營養(yǎng)的確被我們吸收了。
此外,關于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她認為: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誘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強迫他。讀書亦然!而我亦深以為然。
著名學者、北京大學教授錢理群評價《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一本有勇氣、有思想、有智慧的書,能讓家長、老師以及那些關心教育的人從中得到教益。我想,的確如此。這正如我堅信閱讀不僅對孩子重要,還對作為家長和老師的我同樣重要一般。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 3
寫這篇連載文章時,我是一個8歲男孩以及一個2歲女兒的父親。對于尹建莉老師的名著《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多年來不但我自己反復閱讀,而且推薦了身邊的同事、家長購買閱讀。我是尹老師著作的忠實粉絲,我閱讀著、理解者、運用著、創(chuàng)新著、反思著。如今我想把自己體會和廣大讀者分享。
尹老師成功的養(yǎng)育、教育了一個女兒——圓圓。在閱讀尹老師的作品時,經常會感覺到,尹老師收獲的喜悅。尹老師分享的每個細節(jié),在我看起來都那么的真實和感同身受,讓我不由自主的想去在自家的孩子身上嘗試一二。我認為只要原理吃透,就能夠消化吸收。事實證明好用,管用。(參見《我的“尹氏”教育》一文)
但我也注意到了,尹老師的`女兒圓圓是尹老師自帶大的(參見尹老師:《自己不帶孩子就是瀆職》一文)。單就這一點,很多家庭就已經不合格了。所以尹老師的教育理念雖然大家愛讀,也認可,但難于消化吸收。好書最后當做看熱鬧。
當前孩子的父母很多是獨生子女,要養(yǎng)四個老人,在大城市經濟壓力下,只能選擇夫妻兩個人都上班,然后把孩子交給老人帶。育兒話題電視劇《虎媽貓爸》開始幾集就反映了這種情況。
拿我個人來說,大兒子是奶奶帶的,小女兒目前是姥姥帶。我們夫妻兩個均上班。我想中國的大部分70、80、90后情況和我差不多吧。往往越是大城市的工薪家庭,這種情況越是普遍。(在這里不談中國那些10%的富裕家庭,他們不涉及到培養(yǎng)孩子的困難問題,教育用錢是可以鋪出來的)再有就是工廠的普通職工,他們往往把孩子放在老家,自己或夫妻兩人都去外地打工。那就更是“瀆職”了。但沒有辦法,這就是國情。
所以尹老師的個人條件、家庭環(huán)境、圓圓的固有性格等方面來看,并不能代表中國廣大的家庭特點。(母親看了書,能馬上辭去工作的恐怕少之又少)再比如有的家里是男孩,主要是爸爸在帶,有的是女孩,卻是爺爺奶奶在帶等等各種情況。
我更喜歡把尹老師的著作看做哲學著作來閱讀,因為理念是通用的,確實給我很大的幫助和啟發(fā)。我也希望我能以個人淺顯的理解水平來注解《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以期全國的爸爸媽媽們對這本書有更透徹的理解和運用。為祖國的花朵,多添一捧好土。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 4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是教育學者、教育碩士尹建莉16年的教女手記,全書共分七個章節(jié),每個章節(jié)一個主題,從愛、學習、品格、習慣、家長的智慧、家教小事、教育誤區(qū)等多個方面向我們講述了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則。本書采用案例寫作的方式,呈現(xiàn)了一個優(yōu)秀孩子的成長軌跡,內容通俗易懂,操作性強,有獨到的教育觀念,強調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含有諸多教育智慧,里面教了一些教育方法,告訴媽媽需要注意的問題,遇到孩子的各種問題怎么處理等等。比如,青春期的孩子比較叛逆,你越講什么,他越不聽什么,這時候不應該指責他、批評他,而是想辦法和他成為“朋友”,了解他的真實想法,再擇機出手。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年輕的父母會得到一塊玉——可愛的孩子。多年后的結果卻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滿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著玉石的變化越來越失望。二者的區(qū)別,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鋤頭。”我們要求孩子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我們作為老師有沒有樹立起作為老師的理想;我們要求孩子從小認真學習,我們作為老師有沒有把“教育”作為一門功課來學習,如果我們沒有,又有什么資格去要求我們的孩子。作為一名老師,我們總是在強調一些客觀因素,小學老師說孩子沒有良好的家教,初中老師強調小學老師沒把孩子教育好,高中老師又抱怨初中老師無能,大學老師更是覺得沒有必要為學生的行為負責。如此,孩子便長大了,真的成為禍害別人的人了。誰為他負責呢?我們應該為此感到憂慮。沒有道德敗壞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我們沒法改變無法改變的事情,但我們可以讓每一個到我們手中的.孩子感覺到幸運,要知道他已經不幸很久了。
作為一名老師,我越來越感覺自己的無知和無能。回想自己十幾年的教師生活,許多事情感覺力不從心,我們總是寬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錯誤,可我們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們犯了錯誤可以改,可我們孩子的生活卻永遠不能夠從頭來過。書中說“現(xiàn)代家庭教育中一個很大的問題是,父母可以為孩子付出生命,卻不肯為孩子付出時間和心思。”我們從來不否認一個溺愛孩子的父母對孩子深深的愛,所以我們也從來不否認作為一個良苦用心的老師對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這遠遠不夠,如果我們真正能夠愛孩子,那就從改變自己做起,從加強自身的學習做起。
書中說“不是所有成為父母的人都會做父母!彼圆皇撬谐蔀槔蠋煹娜硕紩隼蠋。教育是一門永遠學不完的功課。作為一名老師,我越來越感覺自己的力不從心。我想只有更多的學習,不斷地提高才是我當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 5
暑假的時候有幸拜讀了尹健莉老師的《最美的教育最簡單》,知道尹健莉老師寫的書在對幼兒教育這塊有很大的見解,所以這次的寒假,趁著有時間,又再次拜讀了尹健莉老師的另外一本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看完這本書之后,也是感觸極深,尹健莉獨特的看法,深刻的筆觸,道出了很多關于幼兒教育的看法。
就如尹建莉老師之言,孩子都是一塊璞玉,他的成長需要很多的雕琢,而雕琢這塊璞玉的人就是與他最親近的人。其實媽媽在孩子的教育成長過程中起著無比重要的作用,媽媽是跟孩子最親近的人,也是跟他們在一起時間最長的人,雖然父親的作用也很重要,但是跟媽媽相比,媽媽對于照顧孩子更為細膩,更為照顧的周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最愛人的也是媽媽。
我覺得媽媽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對象,有的時候媽媽也是給孩子信心的最好對象。媽媽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被孩子看在眼里,孩子都在模仿著。首先尹健莉老師她自己本身就是一位好媽媽,書中她也是用自己的案例在告訴我們怎么樣才能做一位對孩子有幫助的好媽媽,雖然也有可能迷茫的時候,但她還是很努力,很堅強的去克服了,成功的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好媽媽的力量。最為映像深刻的就是關于圓圓打針的時候,孩子們小時候最怕的事就是打針,每當孩子們聽到要去打針的時候,也是不情不愿,會哭,會鬧,圓圓也跟大多數(shù)孩子一樣,害怕打針,去醫(yī)院也會哭,也會鬧,這個時候就需要媽媽的力量,尹健莉老師選擇耐心的去跟孩子解釋,為什么要打針,打針一點也不疼的就像蚊子叮一下那樣簡單。其實孩子會懼怕打針,有的時候是因為孩子給不了自己信心,尹健莉老師就一直在鼓勵著圓圓,你一定行,慢慢的圓圓開始接受,也不再抗拒。相信打針也是很多家長比較頭疼的事兒,每個月要打的'預防針,生病的時候要打的退燒針,掛水的時候要打的針,每次要打針的時候孩子哭的總是那么的讓人受不了,很多的媽媽肯定是一開始也是非常有耐心的去哄著自己的寶寶,可是寶寶如果還是繼續(xù)哭鬧,媽媽就會失去耐心,語氣中可能就會略帶嚴厲,媽媽們常常忘記了寶寶會抗拒,是因為寶寶沒有勇氣,媽媽也忘記了要給自己的寶寶帶去鼓勵,讓他們有勇氣面對。尹健莉老師就給我們很好的上了一課,不管是已經做了媽媽的,還是正準備做媽媽的人,這本書對于我們都有著非常深刻的映像。因為是通過自己發(fā)生的事兒,把自己當成案例寫的,特別會給人感觸,也特別容易讓人接受,看起來是真實可靠的,而不是紙上談兵,不牢靠。
孩子的成長過程也需要媽媽的陪伴,很多的媽媽也是忽略著這一點,覺得孩子的成長自己的參與無關緊要,也不注重去和孩子交流,去了解孩子的內心,這些不關心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其實孩子特別的依賴媽媽,他們需要媽媽的陪伴,他們需要媽媽的鼓勵,需要媽媽給他們信心,媽媽的這一角色真的對于孩子來講特別重要。有一些媽媽就始終沒有注重到這個問題,我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的去看看和本書,可以給你很大的啟發(fā),你會收獲很多的東西,你也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我希望每個媽媽都會陪在孩子身邊,陪伴著他們成長,在他們最無助的時候,可以第一時間就可以想到你,在他們有困難的時候,你就在他們身邊,在他們遇見一些事沒有信心的時候,你依然可以在他們旁邊給他們信心,鼓勵著他們。不管他們長多大,你都可以在他們身邊幫助他們,鼓勵他們。希望每個媽媽都會給自己的孩子一個快樂,有意思的童年。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 6
我讀到了尹建莉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自覺受益匪淺。尹建麗是首先是一位母親,其次是一位老師、教育學者,還是一位作家,所以此書寫來讓人感覺是親切感人,樸素生動。最重要的是,她給我們的不是抽象空洞、讓人看時心服口服、看完之后卻不知所從的理論。她沒有刻意夸耀自己的孩子多么優(yōu)秀,僅僅是站在一個母親的角度,以一位母親對孩子的應有的適度的驕傲和自豪去講述孩子成長過程中自己的探索和經驗總結。
在這個過程中,她也有過教育方式不當?shù)臅r候,她的`孩子也有“不聽話”的時候,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時候,她的教育方法才顯得那么真實可信。畢竟,沒有哪一位成功的母親是天生的,她也需要不斷學習、碰壁、夯實和成功,這與孩子的成長是一路同行的。只不過,尹建莉走得比很多家長要順利和坦然,因為她一直懷揣著對自己孩子的信心,一直懷揣著對正確教育理念的堅守和學習。
在這本書里,我學會了不少解決具體問題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作為一位母親所應擁有的心態(tài)。只有自己堅韌,孩子才能不畏艱險;只有自己上進,孩子才能努力要強;只有自己自律,孩子才能律己自控;只有自己單純,孩子才能善良無暇……此外,在此書中我除了看到一位偉大的母親形象,還隱約看到了一位偉大父親的身影。盡管作者著墨不多,但從文中提到的好些事例來看,我得知作者有一位好先生,孩子圓圓有位好父親。
他很好地扮演著父親的角色,積極與妻子配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當自己有錯時愿意低頭向孩子認錯——試問有多少父親能做到這一點?所以,家庭教育絕不單純是母親的事。因為職業(yè)的緣故,我閱讀過不少教育類的書籍,但是很少有像《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這樣綻放樸素的光芒、散發(fā)誘人的幽香。書中說“不是所有成為父母的人都會做父母!彼圆皇撬小〕蔀椤±蠋煹娜恕《紩觥±蠋。
教育是一門永遠學不完的功課,我們應該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的總結、總結再實踐,愿我們的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越來越融洽!。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 7
有幸拜讀了尹建莉老師的這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讓我這個已經當了9年媽媽的人茫然若失,不知道該怎么樣來教育孩子了,或者跟著孩子一起長大才是做個好媽媽的最高境界。
或許是因為孩子對我來說來的太不容易,從小開始我們全家就視他會寶,能滿足他的盡量滿足。后來慢慢大了,發(fā)現(xiàn)也養(yǎng)成了他的一些壞毛病,比如:有的時候太不拘小節(jié),什么事情都不放在心上。到現(xiàn)在的考試的時候別人都在認真的答題,他老人家卻在玩鉛筆,估計老師也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孩子吧。雖然我對分數(shù)看的不是很重,但說起來真的有點夸張吧。從這本書的封面開始我就已經糊涂了,“自由的孩子最自覺”,孩子都自由了沒人管了,他怎么可能自覺呢?他想干嘛就干嘛了,他還能想到今天的家庭作業(yè)還沒做,還能想到晚上要早點睡,明天要早起讀書的,還能想到--好吧,我承認我的世界里只有這個孩子!作者在書中說:“打孩子是一種陋習和惡習。一個用武力征服兒童的成人,無論財富多么豐厚,地位多么顯赫,學問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現(xiàn)。這一瞬間,你以為自己強大而正義,其實是缺少理智,恃強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防線全部失守,只能從體力上給自己找平衡。在愛的名義下施暴,此時此刻你的行為如此粗野,不過是個穿西裝的.野人。”“在愛的名義下施暴”這句話給我很強烈的感受,它讓我越來越深刻的反思。雖然我說孩子對我來說是塊寶,但我也承認我的脾氣不是很好,孩子犯錯時我會對他動手,看到他害怕的哭的那副樣子,我又很后悔,可是過不了多久,又犯錯了,我還是會再動手。我知道孩子只是一只小蝸牛,需要我們牽著慢慢走,讓他慢慢欣賞這沿途的美麗風景,也知道教育孩子不能急功近利,可是當他走的比別人慢時,總是想方設法地在他后面推著他走。在大人看來,小朋友的這些難題都是些沒什么大不了的,都是些不用腦子想就可以出來答案的題目,可是曾經幾時,自己也是這樣的孩子,現(xiàn)在做了媽媽卻以一個嚴厲的母親的角色,仗著一切都是為了你好,只有等你長大了才能懂媽媽的良苦用心。其實仔細想想,真的很可笑,這樣一代一代傳下去,到哪一代才能明白這所謂的“良苦用心”啊,還不是為了滿足家長自己的虛榮心!還好這一切我醒悟的還不算晚,我的孩子在我的打壓之下還沒完全被摧殘,我還能把他挽救過來,準確的來說是挽救我自己。
我感謝尹建莉老師,也感謝學校讓我接觸到了這位良師益友,今后我相信在教育孩子,更在教育自己的這條任重而道遠的路上我會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不再讓我的孩子因為我所謂的愛而害怕我!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 8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真的是本難得的家教讀本,作者尹建莉既是好媽媽也是好老師,書中內容既能直面教育問題,又深入地思考;有教育觀念,更有教育智慧,讀完讓我受益匪淺。
現(xiàn)在我還記得其中的一篇《“不陪”才能培養(yǎng)好習慣》,解決了現(xiàn)在很多家庭陪孩子寫作業(yè)的難題。原來我總是陪著孩子寫作業(yè)的習慣是錯的,真正意義上的“陪”是心理上的支持和信任。在培養(yǎng)學生習慣的過程中,如果總是制造孩子的主動性和成就感,他就會在這方面形成一個好的習慣;如果經常讓孩子又不自由感和內疚感,他就會在這方面形成壞習慣。對于孩子偶爾所犯的小過失不要大驚小怪,內心一定要堅定一個想法:它只是個“小事”,不是個“錯事”,孩子的成長需要經歷這些小事,他們甚至必做功課還重要。所以,只要鼓勵學生改正就可以了。不要責怪,也不要經常提起,不要讓孩子有內疚感和負罪感,否則的話它真能固定成一個難以改正的缺點了。
作為父母沒有誰不愛自己的孩子,沒有誰不想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我也如此,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于是總想多給兒子弄點家庭作業(yè)讓他多寫多練習,或許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學習好?墒呛⒆硬皇沁@樣的.,每天都不及時的完成作業(yè),邊寫邊玩磨磨蹭蹭的到九點多,更別說什么我布置的家庭作業(yè)了。有時候作業(yè)寫得潦草,我看了一氣之下全擦了重寫,孩子就會大哭起來,我更生氣,他邊哭邊寫,對學習產生逆反心理。從這本書中,我明白我的做法太過生硬了,有點拔苗助長了。我必須馬上改變自己的一些不好的習慣,來影響孩子一點點去改變她已經養(yǎng)成的不好的習慣。我必須想辦法使得他對學習感興趣,對自己有信心,讓他感到學習是一種享受,或許能改善這種狀況。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學語文不是學語文課本”讓我明白了:“我們語文教育最大的問題是用叫西方拼音文字的方法教中國的象形文字!薄案呖颊Z文試卷,除了一些古詩外,絕大多數(shù)內容與教材無關,它考查的基本是學生語文的真實水平。如果不關注閱讀,死抱著教材學語文,那學學生進入中學后就會越來越力不從心!薄皩W生的成績和閱讀量成正比關系!痹诮虒W中,一定要堅持閱讀教學,讓學生從海量閱讀中汲取營養(yǎng),而不是僅僅從教材中獲取知識。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細細品讀,每次都有新收獲。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 9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一直在當當網熱銷榜中居前不下,最近,我也買了一本。
看完之后,有些感觸,書中的確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尤其是對于沒有從事教育工作的家長較實用。本文由一。約四、五歲時讓孩子背優(yōu)美的古詩;重視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她有更多時間去看課外書,閱讀有用小說;正面鼓勵孩子:只設記功簿,讓孩子有快樂的童年;正確對待多動癥(有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有多動癥,我也建議若不是離譜得厲害,不要讓這個痕跡流經孩子的生活,當開始診斷和吃藥的時候,本有希望的病也會無力回轉了)等。
但我更多的是質疑,一個能將教自己小孩的老師公然用"蠢笨"等詞語形容,便將最起碼的溫情與敬意毀之一旦。難道說女兒考進了清華,這樣的個體就代表著她成功了嗎?她的教育實踐放之四海而皆準了嗎?我發(fā)現(xiàn)周圍活得幸福的人,都有個共同的特質:感恩。而不是某種利益驅使,對老師面上和諧,背后切齒。
老師現(xiàn)在難當,真正想要做個好老師,在學校的評價系統(tǒng),社會的評價標準和自我的認知中就需要有不一樣的水平,在橫向比較中,會讓你承受壓力,打擊你的自信;在縱向比較中,人們少有記起自己的啟蒙老師;自己在周遭一片懷疑的目光中,走得堅定,可有誰肯定過他們的付出。有素質的家長會評判你的種種行為,動不動就是破壞了學生幼小的心靈, 扼殺了她們豐富的想象力,可為什么不反思現(xiàn)在的年輕人那么脆弱,經不起一些風浪;缺少知識的家長卻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每個個體不同,每班有五十多個人。哪怕是五十多人一同去點菜,也無法取得一致的意見。如果,尹建莉處于小學老師的`處境,我相信她斷然寫不出如此的形容。不是說現(xiàn)在的教育不存在問題,只是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一個當過老師的人,一個肯定會為自己女兒選擇老師的人。我相信教她女兒的老師肯定不會很差。用周圍的親人、朋友、老師來襯托自己的高屋建瓴,讓人不由得唏噓。
這點是對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真的培養(yǎng)孩子成功的話,的確需要一位好媽媽,她堅持、豁達、上進、包容,和自己的孩子一同認識世界。
有心學習的人只需學習她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有她那樣一份心和毅力,你也會做得不錯。而且,要知道不少沒有讀過北大清華的人同樣過的很幸福。不凡自己去尋找快樂之泉吧。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 10
這本書的厚度與《捕捉兒童敏感期》相當,本書閱讀時間是一天半?磥韴(zhí)行力真是太重要了。當然,這是走馬觀花的看,篇中不乏精彩語句,就不一一例舉了。我想,更多的時間應該留給反芻,好好的消化和理解。
這本書是由衷的喜歡,強烈推薦給大家。
我喜歡這本書,是因為書中所秉承的理念是與我的所堅持的理念是一致的,只是她說的更加系統(tǒng),具體。也許,教育觀念不一樣的人,就不以為然了,不過,作為參考讀讀也無妨,就當看故事也不錯的。這是一本成功學的書,是一位實踐者成功后所總結的經驗。每個小孩都不一樣,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不能期望有某一本書,像說明書或者行動指南一樣,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就可以檢索目錄,翻倒某一頁,然后依樣畫葫蘆。如果那樣,當父母就省心了,呵呵。
這本書與《捕捉》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書中更加具體的給出了“自由”和“愛”的重要性,給予兒童自由生長,自由把握的空間。
我覺得家長的自我定位非常重要。應把自己定位為“有局限性”或者“有缺陷”家長,而不是全能的,事事要指手畫腳,要包辦,是權威,要孩子完全的服從。只有虛心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才能與孩子平等。
其次是要學會愛的能力。人人都會說自己愛孩子,但如何去愛,包括愛自己的伴侶,這都是一門最深刻的人際關系學。
第三是目的。培養(yǎng)孩子的目的,往往會本末倒置。我們首先是期望孩子成為幸福的人,然后才是成功的人,我們希望TA是愛學習,然后才是好成績,等等。但在心氣浮躁的社會,人們往往只看到表面,把目的與表象倒置,用錯誤的方法追求錯誤的目的。
第四是方法。不否認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我看這本書,也是抱著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去看的,盡管涵涵還很小,也是希望能獲得“行動指南”。但是看完之后,覺得只有家長的價值觀、方向正確了,方法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本書中的“不做穿西裝的野人”這節(jié),重點向大家推薦。其實是向脾氣火爆的自己重點推薦,書中較為深刻和形象的分析了父母體罰孩子的緣由。希望我自己能引以為戒。其實,說起來,自己也是這種“暴力”教育的受害者,雖然現(xiàn)在對父母已早不介懷,但當初的那種心境,尤歷歷在目?墒,到現(xiàn)在,為什么還常?刂撇蛔∽约耗?書中給出了答案。但,明白和做到真是兩回事,呵呵。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 11
在自己有小朋友之前,我就對家庭環(huán)境塑造個人成長非常認同,最近讀了尹建莉老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越發(fā)感覺到,一個孩子如何成長,非常大的程度取決于父母對其的教育、教養(yǎng)和影響。
我讀這本書的時候并不知道作者自己養(yǎng)育了一個多么成功的孩子,讀的目的也不是去學習如何培養(yǎng)一個可以考取哈佛的女兒。因為我自己的成長經歷以及性格,我知道家庭環(huán)境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是多么的重要,所以在有了點點之后,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讓小朋友在充滿愛的環(huán)境里長大,教育她、引導她,和她建立親密而自然的親子關系。但是,如何寵愛而不成為溺愛、如何教養(yǎng)而不成為控制,卻不是隨便說說就可以做到的。在讀完作者的這本書后,我更是發(fā)覺,做父母并不是簡單的順著或否定孩子,做一個合格的父母是一個非常艱巨的課題,需要強大的智慧,不斷的學習、反思、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長。父母的行為投射在孩子身上,然后就會收獲屬于你的孩子和親子關系。
培養(yǎng)閱讀的興趣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
減少批評和說教尋找問題根源以引導
智慧對待學校教育保護孩子自由天性和創(chuàng)造力
以身作則培養(yǎng)良好的自控力
尊重和理解孩子建立平等信任的親子關系
上面列示的內容是我讀完書籍后印象比較深刻以及認同的地方,我相信大部分的讀者也非常認可,但是難的是如何去做到,卻是需要父母花心思和心力的地方。在書里面,作者不僅樹立了世界觀,很多問題也給出了具有參考價值的方法論,供大家去借鑒和嘗試。孩子一旦出現(xiàn)問題,永遠不要孤立的看問題,如同作者所表達的,一定是“日積月累”的結果,作為父母需要不斷的嘗試、等待,給孩子足夠的信任,并且認真去反思在與孩子相處過程中自己的問題,是否是導致孩子出現(xiàn)某些問題的根源,永遠不要懷疑作為父母對于孩子的.影響力。
點點馬上一歲了,開始懂得大人說的話,也會咿呀咿呀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帶她從來沒有覺得辛苦或疲憊,但我知道,她的小小人生已經啟程,需要作為爸爸媽媽的我們來保駕護航。透出作者的這本書,我的最深感觸還是做父母最需要的還是用心,保持愛心、耐心和思考的心,然后是一顆平常的心,摒棄自己是個大人,所以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管教小朋友的觀念,陪伴著小朋友一起成長。啊,是任重而道遠啊。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 12
我們家有個剛上一年級的小孩,因為前段時間厭學情緒,現(xiàn)在好不容易能每天去上學,全家都很開心。姥姥更是精心照顧,尤其是到晚上的學習時間,姥姥多次警告我和草莓不準鬧動靜,電視要關掉,嚴陣以待。我略覺不妥,但是也無可奈何。
我覺不妥的原因是不該圍著孩子一個人轉,每個人都很重要,不是只有上小學的孩子重要。這樣特殊對待她反而給她很大壓力,同時也易養(yǎng)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tài),覺得別人理所當然該讓著她。
聽完昨晚的領讀后,我又學到一個新觀點。
先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有一個女生,上大學住宿,總是抱怨舍友們太吵,吵得她睡不好覺。舍友們很小心翼翼了也還是被抱怨。
有一次舍友們都回家了,只剩她一個人在宿舍睡覺,她又抱怨走廊里太吵。
原來是她的媽媽非常怕吵,為了保護女兒,從小給她營造了一個超級安靜的環(huán)境。所以她受不得一丁點噪音。
說她受不得一丁點噪音還不如說她的耳朵總是在尋找噪音。
與此相反的是另一個真實的故事。
尹建莉老師在孕期讀了一本美國的`育兒百科,上面提到一句話,大概意思是“新生兒睡覺的時候不用刻意營造安靜的環(huán)境,家里人該干啥干啥,最自然的狀態(tài)就好了!币驗楹⒆咏K歸是要適應世界,而不是世界適應她。
圓圓上學以后,尹老師把“睡覺不怕吵”的理念延伸為“學習不怕吵”。從不刻意制造安靜環(huán)境,也不刻意喧鬧,一切順其自然。圓圓也練就了在正常噪音中專注學習的本領。有一次他們家對面的工地施工,為了不打擾孩子,尹老師夫婦商定不提這個茬。過去很多天之后他們問圓圓,對面施工對你有沒有影響?圓圓說感覺聲音比平常大一點,但是沒顧上關注是在干什么。尹老師說,孩子成長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家長不可能為孩子營造出每一種理想的生長條件,培養(yǎng)孩子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就等于是為她提供了能隨身攜帶的好環(huán)境。
很多家庭在孩子學習時都像我媽媽一樣極其認真(不過,我小時候她咋沒有這么認真呢?),如臨大敵,嚴陣以待,甚至會去要求鄰居也配合。
圓圓學習拉二胡的時候,鄰居家就敲暖氣管,意思是吵到他們了,很多鄰居都被提醒了,因為他們家女兒要高考復習了。父母的注意力都在噪音上,他們的女兒能安心學習嗎?
我聽完深以為然。
我跟我媽溝通需要合適的時機,跟我姐隨時都可以。我馬上把我學到的知識理論發(fā)給我姐,晚上回家果然我媽要她關電視的時候她說了句,沒關系。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 13
今天花費3個小時把《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大概給看了一遍,整體感覺,這本書對小學生家長是必備的,他里面講到了關于寫作業(yè),暴力作業(yè),學習提升等方面都有介紹。對我震動最大的有2個點:
1、對學習成績的提升,在小學,乃至是初中,這些都是可以逆襲的,這個魔法棒就是課外瀏覽。這使我更加深信要陪孩子一起看書,將現(xiàn)在的看書時間再增加。而這個看書是孩子感興趣的書,不要給孩子任何功利性的行動。這些對他以后的爆發(fā)有很大的影響。對這2個孩子,現(xiàn)在要把陪他們的讀書時間擴大到每天的1.5小時,不要只是限制在他們的繪本上面,可以是任何的東西。在他們上小學以后就能夠讓他們去看長篇小說,這個對讀書習慣的養(yǎng)成,提升瀏覽速度很重要。里面講到“當瀏覽量上去了,瀏覽速度也會提升”
2、一個家長應有的智慧里講:最好的“管”就是“不管”,這讓我想到最近和兩個孩子之間的事情,特別是大寶,最近讓我很苦惱,早上起來開始哭,不愿意上學。自己不穿衣服,洗臉刷牙都是磨嘰的,沒有很干脆的完成。上學校之前有時還會鬧一場。在回來家以后,吃飯前看電視,吃飯后自己玩,在我的提示下,自己去整理玩具,洗臉刷牙,上床看書,玩玩具,聽故事,該睡覺時不愿意睡覺。
想一想自己給孩子定的'目標,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我其實也常常的在提示孩子,“我們應當......”,這個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管,這類管會讓孩子失去主觀能動性,不會去安排自己的事情,讓孩子成為一個很好的履行者,而沒有成為一個思考者和自控者。
那這類“不管”究竟是如何不管呢,這個和我給他制定的他需要做的事情之間是甚么樣的關系呢,我給他制定這么多他需要做的事情是對的呢還是不對的呢?如果是對的,那怎樣樣做,才能讓他們具有主觀能動性去自己做呢,解決這些問題呢?這些和自控力,之間是甚么關系呢?
突然之間覺得,自己是屬于管的比較多的家長了,這個到底對我們家的兩娃是甚么樣的呢。
今天如自己所愿,把書大概看了一遍,很多好奇心被滿足了,照舊值得把她買下來,花時間去看。也合適將它推薦給其他需要的人,這本書要比《完全的成長》少燒腦很多,那本相對是心理學的書,需要一句句去體驗。而這本給了很多現(xiàn)在家長遇到問題時的解決方案。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 14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給我的震撼很大,我認為尹建莉是位有心、有智慧的媽媽。和尹老師一樣,我也是一名老師,同樣也是一位媽媽,站在一個做母親的角度來講,在這本書里,我學會了不少解決具體問題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作為一位母親所應擁有的心態(tài)。只有自己堅韌,孩子才能不畏艱險;只有自己上進,孩子才能努力要強;只有自己自律,孩子才能律己自控;只有自己單純,孩子才能善良無暇……
讀這本書的體會:
一、犯錯很正常,理解勝批評。
作為家長就是容不得孩子有任何錯誤,所以批評一直貫穿在生活中,似乎家長不說,孩子就不懂得改變,不說就沒有盡到做家長的責任。事實上,犯錯誤是兒童成長的必修課。“不說”往往是最好的`“說”,孩子犯了錯誤心里已很難過了,家長給予理解,倒往往比給予批評更能讓孩子記住教訓。
對于孩子偶爾所犯的小過失不要大驚小怪,內心一定要一個想法:它只是個“小事”,不是個“錯事”,孩子的成長需要經歷這些“小事”,它們甚至比做功課還重要。不要責怪,不要經常提起,不要讓孩子有內疚感和負罪感,否則的話它真能固定成孩子的一個難以改正的缺點。
二、讀書給我的啟示
尹老師在書中談到第一次拿起一本書給女兒講故事,不是講,而是讀。逐漸地,由開始的媽媽指著一個字一個字地讀,改成由孩子指著,媽媽來讀。孩子指到哪,媽媽讀到哪。這樣,慢慢地使孩子理解了文字的作用,讀得多了,許多“白字”就自然解決了。把學習生字融匯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閱讀基本上。
三、讓孩子獨立自主成長。
作者書中談到了女兒9歲時單獨乘坐17個小時的火車從煙臺到北京的事例,讓我很感動,我很羨慕圓圓有這樣一位豁達的媽媽。有了獨立出遠門的經歷,對圓圓來說是一次難得的鍛煉機會,到后來她獨自去青島乃至周末逛街樂不思蜀,她的媽媽都持支持的態(tài)度,難怪在引言中談到她女兒的自主自立。這些都是媽媽的功勞!
現(xiàn)在我也為人母,兒子一歲半了,在他走路、吃飯、或做其他事的時候,總是不放心。和尹老師相比真是慚愧。
感受還很多,自己慢慢體會。書中說“不是所有成為父母的人都會做父母!彼圆皇撬谐蔀槔蠋煹娜硕紩隼蠋。教育是一門永遠學不完的功課。我們應該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總結再實踐,愿我們的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越來越融洽!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 15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當我翻開樸實的扉頁,我就被前言《我們的書中有塊玉時》深深的吸引,被尹建莉老師講的農夫的鋤頭和璞玉的故事所打動。前后一共讀了兩遍,真是值得一看的好書,對于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做一位“好”媽媽受益匪淺。每讀完一篇,我都會馬上對照一下我自己,發(fā)現(xiàn)我自己原來也在用著鋤頭一樣的工具在雕琢著自己手里的玉,想想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只不過用的次數(shù)多少而已。細讀下去,很多教育觀念使我受益匪淺。
學習不要"刻苦努力""一個人不可能既討厭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就是說要讓學生愛上某件事,他才能把這個件事做好。因此,我們要做的,是思考如何讓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小心呵護孩子的好奇心,激發(fā)孩子的求知欲,讓他們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學習為什么非得是苦的不可?我們都希望孩子喜歡學習,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歡;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苦藥,孩子又如何能喜歡?""人最難抗拒的`就是"誘惑",最討厭的是"強迫",大人和孩子都一樣。
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誘惑他;想要他拒絕什么,就去強迫他。凡達不到目的,做得事與愿違的家長,一定是把方法用反了!"尹老師強調要讓孩子們輕松學習,千萬不要用學習作為懲罰孩子的手段,引導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把所學的東西應用到生活中去,真正體會學有所用的樂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運用"逆向思維"。針對如何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作者提出了一系列與我們常見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不陪"才能培養(yǎng)好習慣;懲罰你,不讓你寫作業(yè);學習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獎勵",這些觀點聽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令人覺得不可思議,但是細讀之后,你會恍然大悟,你會發(fā)現(xiàn)尹老師在向我們講述一個樸素的道理:要做好一件事,先要愛上它。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相關文章: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10-25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09-20
好媽媽06-17
好媽媽10-04
好媽媽10-04
好媽媽06-13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范文03-21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精選7篇)12-14
好媽媽、壞媽媽07-02
好媽媽、壞媽媽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