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詩文集》讀后感
林徽因,二十世紀杰出的女建筑家及作家,曾被譽為“中國一代才女”。世稱“礦石才情,風華絕代”,在她身上所透出的才氣、美質與她的作品一樣,都為當世仰嘆。
她的詩,視角靈犀,字行里生動、新艷。她給我的是一個性情激烈有度,一腔激情,收斂得往往正滿,半滴溢不出來的書寫印象。她的詩,用歡歌抒發(fā)惆悵,以睿智的思考,來代替汪著淚水的眼神。所有的詩軟得有硬度,穿著一根支撐的脊柱。不在她的詩里流眼淚,也不在她的詩里下雨,吹著清風,化風而去。
書信部分簡短。寫她與身邊朋友、親人的往來,以及她親歷的事件。資料的意義依我看大于文學意義。那不是為創(chuàng)作而寫的書信。當然,要肯定文筆尚好。我不認為有太多必要知道一個女作家的家庭瑣事,除非她把這些瑣事寫成了超越于瑣事本身的文字藝術。如果那可以是自傳的一部分的話,我愿意在它們成為自傳中的`情節(jié)的時候閱讀。
我最喜歡她的《蛛絲和梅花》這章散文。它泄露出她是一個多情善感的人。若不這樣,她是寫不了許多東西的。就兩根平常的蛛絲,繞上了一枝梅花,她發(fā)了一篇感慨。她內心中某個敏銳的情結,被觸動,被解開,使她沉寂的心思,不知覺地吐綠,長成了一只華蓋的大傘。把自己做為一個女人的心思,解放出來,口吐蓮花,一篇文章叫她著涂紅抹綠般,甚是恣意地揮毫一番,以致字里行間,花香彌漫,處處多愁,一時的暢快牽去她滿眼的浮云一樣。她這樣的散文倒寫得筆筆扎實,耐人尋味,從文中走了出來,卻把鼻子落在那里,還聞得到氣息,獲得的感受還在來回顫著,就像坐了幾回秋千,人下來,把腿還留在空中,而那秋千也在來回蕩著,速度很慢了,但一時半刻無法“消!薄
我倒認為她更應該多寫小說,從開頭讀到末尾,她一筆筆寫得別樣細致,然而看不到她有故意“精刻”的露痕。寫了詩,寫了散文,她的句子從她筆下一誕生就是“五官端正”的,且十分可愛?催^開頭幾句,以為她還在寫散文,接下來忽然就明白這是她的詩情畫意的小說,畫面唯美、漂亮,里面的人與情節(jié),像是電影特寫的鏡頭,本身她的文字就帶了濃郁的浪漫,色調柔和,結尾時著上淺淡的輕灰色——至少她這本文集里的幾篇小說是這樣寫的。她敘述的文字不緊不慢,那般緩急有序,如同織錦。可以叫急性子的人慢下來,叫慢性子的快起來。我真想說一句她這寫的不是小說,但看完了之后,這不是小說能是什么?淡雅的句詞,淡雅的人物對白,淡雅的故事,自己甘愿被她在小說中營造的意境牽著鼻子往下讀。意境這個詞是我特意找來,體現(xiàn)很想表達又無法道出的那層胸意。她的小說是淡雅的意境。她善于將像撿石子一樣拿來的漢字,粘在一處,粘成一個意境的巢穴。我還覺得她最好是寫成這些不要太長的小說,篇幅冗長后,意境可能就干枯了。像一條溪水,能從山澗中跳出來本身就夠可貴,不必再長途跋涉入海。經過拿捏,小說中的每個漢字和自己的前后左右組站在一塊兒,高高興興地,有說有笑,它們連在一起成就出一篇美文樣的小說。讀著的時候不用為主人公那么提心吊膽,讀過后像忽然走累了雙腳需要倒在稻草垛上閉目養(yǎng)神,她寫了一些叫你心里舒適,卻又隱約不安的文字。
最遺憾的是從她的文章中檢查不到不好的地方,她是一個很有才華和才情的人,篇篇寫得好,好得類似。若有一章突兀的,似乎叫人更滿足。
【《林徽因詩文集》讀后感】相關文章:
清代的詩文集04-19
臨江仙詩文集04-22
七夕詩文集錦04-21
古人詩文集命名八種方式04-22
《十月》精品散詩文集04-20
《曾國藩日記》讀后感 【讀后感】08-14
《口哨》讀后感10-11
《化身》讀后感10-09
酒店讀后感09-16
武器讀后感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