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得患失的成語解釋
成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患得患失的成語解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漢字書寫】:患得患失
【漢語注音】:huàn dé huàn shī
【成語出處】:春秋·孔丘及弟子《論語·陽貨篇》:“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何晏集解:“‘患得之’者,患不能得之。楚俗言!
【成語語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偏重于計較個人利益。
【患得患失的意思】:患:憂慮、擔心。既憂慮得到,得到后又憂慮失去。形容過多地考慮個人的成敗得失。
【患得患失的近義詞】:斤斤掰兩、斤斤計較、自私自利、錙銖必較;
【患得患失的反義詞】:大公無私、公而忘私、寵辱不驚;
【患得患失的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曾經(jīng)跟他的學生討論說:“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得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笨鬃右鷮W生們說的`道理是:對于那些可鄙的庸俗低級的人來說,怎么能跟他們共事呢?在他還沒有權利或者利益的時侯,他總是想著怎么樣才能得到;而當他已經(jīng)擁有這些的時侯又害怕失去。像這樣利欲熏心的人,總是害怕失去已經(jīng)得到的好處,總是時時刻刻為自已打算,像這樣的人總是不擇手段什么事都可能做得出來。
【患得患失例句】
宋·方勺《泊宅編·青溪寇軌》:“《容齋逸史》曰:‘甚哉,小人患得患失,貽禍之深也。初,元祐間,宣仁太后臨朝,天下大政事,皆太后與二三大臣議可而行!
宋·文天祥《御試策》:“奔兢于勢要之路者,無怪也;趨附于權貴之門者,無怪也;牛維馬縶,狗茍蠅營,患得患失,無所不至者,無怪也!
魯迅《兩地書》六:“既無‘患得患失’的念頭,心情也自然安泰,決非欲“騙人安心,所以這樣說”的:切祈明鑒為幸。”
傅雷《傅雷家書·1962年2月21日》:“你要是患得患失,就只能聽人宰割;要是怕難為情,剝削者更是正中下懷!
【患得患失造句】
個人利益在大局面前往往都是輕于鴻毛,因此不必為了九牛一毛而懷有患得患失之心。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杞人憂天,只在意自已的患得患失,那么幸福對你來說就是海市蜃樓。
【患得患失的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目亂精迷的成語解釋05-25
涸思干慮的成語解釋05-19
畫蛇著足的成語解釋05-19
分而治之的成語解釋05-19
鳳毛龍甲的成語解釋05-19
觀往知來的成語解釋05-19
不瞽不聾的成語解釋05-19
狐兔之悲的成語解釋05-19
狐朋狗友的成語解釋05-19
買犢賣刀的成語解釋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