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見睫的典故
目不見睫,指自己看不見自己的睫毛,比喻看別人的缺點很容易,看自己的不足則很難。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目不見睫的典故,希望大家有所收獲。
目不見睫的典故:
楚莊王準(zhǔn)備去攻打越國,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他的謀臣杜子。杜子問:“不知大王出兵越國的理由是什么?”楚莊王說:“越國目前政治,兵力不足,正是攻打的好機會,我不想放過這個機會!倍抛佑謫枺骸按笸跤谐晒Φ陌盐諉?”楚莊王十分自信地說:“當(dāng)然有把握。越國眼下正不堪一擊,我出兵必定是馬到成功!”
看著楚莊王那盲目自信的樣子,杜子語重心長地說:“大王,您所說的情況并不全對。越國目前情況的確很糟,可是我們楚國的情況也很不妙啊。人的智慧跟人的眼睛一樣,一個人可能常常深謀遠慮,但往往想不到近憂,這就像人的眼睛常?吹煤苓h卻難以看清自己的睫毛一樣。大王您很清楚地看到越國的危機,卻對楚國的不足缺乏足夠的分析。您仔細想想,楚國的軍隊其實并不強大,曾被秦國、晉國打敗,還丟失了幾百里的疆土,這不是兵力不強的'表現(xiàn)嗎?楚國的政治也未必清明,像莊(足喬)(jue)這樣的大強盜,可以在國內(nèi)橫行霸道,肆意違法,而各級官吏卻對他毫無辦法,這不也是政治的表現(xiàn)嗎?依我看,楚國的情況要比越國更加糟糕,大王您看不到這些,卻還想著要對越國用兵,這不正像目不見睫那樣缺乏自知之明嗎?您是否想到別的國家也會像您對越國的考慮一樣而對楚國虎視眈眈呢?因此,大王的當(dāng)務(wù)之急應(yīng)是認真把楚國自己的事辦好才對呀!”
杜子的一番話,說得楚莊王如夢初醒,心服口服,他決定不去攻打越國,從此加強對楚國的治理,使楚國真正強大起來。
相關(guān)人物介紹:
1、楚莊王(公元前591年),又稱荊莊王(出土戰(zhàn)國楚簡作臧王),羋姓,熊氏,名侶(一作呂、旅),楚莊王,楚穆王之子,春秋時期楚國國君,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稱霸中原,威名遠揚。
楚莊王曰:夫文止戈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財者也。——《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是中華尚武第一人。
春秋末期,孔子曾到訪楚國,稱楚莊王的政治思想與儒家的"仁"的思想相符。在楚莊王之前,楚國一直被排除在華夏文化之外;自楚莊王始、使楚國強大,為華夏文化的傳播、和民族精神的形成,發(fā)揮巨大作用。
公元前591年,楚莊王去世,謚號莊。后世對其多給予較高評價,有關(guān)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鳴驚人等也成為固定的成語,對后世有深遠的影響。
楚莊王的故事:
莊王葬馬:
《史記·滑稽列傳》中說,楚莊王有一匹心愛之馬,莊王給馬的待遇不僅超過了對待百姓,甚至超過了給大夫的待遇。莊王給它穿刺繡的衣服,吃有錢人家才吃得起的棗脯,住富麗堂皇的房子。后來,這匹馬因為恩寵過度,得肥胖癥而死。楚莊王讓群臣給馬發(fā)喪,并要以大夫之禮為之安葬(內(nèi)棺外。4蟪紓冋J為莊王在侮辱大家,說大家和馬一樣。從而,眾臣對莊王此舉表示不滿。莊王下令,說再有議論葬馬者,將被處死。
優(yōu)孟聽說楚莊王要葬馬的事,跑進大殿,仰天痛哭。莊王很吃驚,問其緣由。優(yōu)孟說,死掉的馬是大王的心愛之物,堂堂楚國,地大物博,無所不有,而如今只以大夫之禮安葬,太吝嗇了。大王應(yīng)該以君王之禮為之安葬。莊王聽后,無言以對,只好取消以大夫之禮葬馬的打算。
莊王葬馬這則寓言,從原先莊王執(zhí)意以大夫規(guī)格葬馬,到最后莊王答應(yīng)放棄奢侈的葬馬之舉,映射了莊王從昏庸之君到圣明霸主的史實。“莊王葬馬”以及“一鳴驚人”是楚莊王人生的一個縮影。從最開始莊王昏庸無道,到最后大徹大悟做明君,都表現(xiàn)在這兩則寓言里。
后世也有類似莊王葬馬的事情。漢武帝時期,大宛向大漢進獻了一匹汗血寶馬。汗血馬一生為漢朝立過不少功勞(成語汗馬功勞即源自汗血馬)。它死后,武帝執(zhí)意要將汗血馬厚葬,同樣遭到了大臣們的反對。后來,武帝也同樣取消葬馬之念?梢娺@兩次葬馬的事情基本雷同。
問鼎中原:
【出處】出自《左傳》,春秋時楚莊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詢問九鼎的重量,大有奪取周朝天下之勢。公元前606年,楚莊王熊旅借伐陸渾之戎(今河南嵩縣東北)之機,把楚國大軍開至東周 的首府洛陽南郊,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派善于應(yīng)對的王孫滿去慰勞。莊王見了王孫滿,劈頭就問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言外之意,要與周天子比權(quán)量力。王孫滿委婉地說:“一個國家的興亡在德義的有無,不在乎鼎的大小輕重!鼻f王見王孫滿拿話擋他,就直接說道:“你不要自持有九鼎,楚國折下戟鉤的鋒刃,足以鑄成九鼎!泵鎸π垡暠狈降那f王,善辯的王孫滿先繞開莊王的話鋒,大談九鼎制作的年代和傳承的經(jīng)過,最后才說:“周室雖然衰微,但是天命未改。寶鼎的輕重,還不能過問啊。”莊王不再強求,揮師伐鄭,以問鄭背叛楚國投靠晉國之罪。“問鼎中原”這個典故,就是這樣得來的。
【釋義】問:詢問,鼎:古代煮東西的器物,三足兩耳。中原:黃河中下游一帶,指疆域領(lǐng)土。比喻企圖奪取天下。
絕纓之宴:
【出處】 楚莊王宴群臣,命美人行酒。日暮,酒酣燭滅。有引美人衣者。美人援絕其冠纓,趣火視之。王曰:“奈何顯婦人之節(jié),而辱士乎?”命曰:“今日與寡人飲,不絕纓者不歡。”群臣盡絕纓而火,極歡而罷。及圍鄭之役,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獲首,卻敵,卒得勝。詢之,則夜絕纓者也。(馮夢龍 《智囊全集》)
【釋義】 楚莊王寬以待人,饒恕調(diào)戲嬪妃的下臣唐狡,得到唐狡的拼死相報。比喻寬以待人、心胸開闊終能贏得人心。
【目不見睫的典故】相關(guān)文章:
目不見睫典故01-17
成語目不見睫的典故04-18
目不見睫的出處典故04-29
目不見睫02-27
目不見睫成語故事06-08
目不見睫文言文的翻譯01-04
目不見睫文言文閱讀試題03-02
讀《目不見睫》有感550字作文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