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識大全
1、正式的科舉考試分三級,即鄉(xiāng)試、會試、殿試。鄉(xiāng)試通常是在省會舉行,每三年一次,考中的為“舉人”。鄉(xiāng)試中舉,第一名稱“解元” ,第二名至第十名稱“亞元”。
2、科舉考試,一般童生先在縣或府里參加“院試”,考取的稱為秀才,也叫生員、相公,還叫進學(xué)(取得入學(xué)資格的意思)
3、殿試由皇帝主持,殿試的前三名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 。
4、“初唐四杰”分別是王維、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5、蘇軾曾稱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6、魯迅稱《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7、《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六義”是指風(fēng)、 雅、頌,賦、比、興。
8、我們常聽人說“某人不會唱歌,五音不全!薄拔逡簟敝傅氖菍m、 商、角、徵、羽。
9、“文房四寶”指的是筆、墨、紙、硯!皻q寒三友”指的是松、竹、 梅。
10、在古代漢語中,常用“社稷”指代國家;用“鴻雁”指代書信;用“桑梓”指代家鄉(xiāng);用“巾幗(gu )”指代婦女。
11、風(fēng)騷,原指《詩經(jīng)》里的《國風(fēng)》和《楚辭》里的《離騷》。
12、“四書”是指《孟子》、《論語》、《大學(xué)》、《中庸》;《五經(jīng)》是指《詩》、《書》、《禮》、《易》、《春秋》。
13、古人詩文集常見的命名方式多種多樣:①以籍貫地命名,如《柳 河?xùn)|集》;②以書室名命名,如《聊齋志異》;③以謚號命名,如《歐陽文忠公文集》。
14、古代貴族或大臣死后,據(jù)其生平事跡所給予的稱號叫做謚(sh )號。比如:歐陽修的謚號為“文忠”,范仲淹的謚號為“文正”。
15、死后無余財,在朝庭敢于直言勸諫,被歐陽修譽為“立朝有本末”,雖屢遭貶謫,而全不在意的是北宋的范仲淹。
16、封建王朝官吏降職或遠調(diào)叫做“謫”。如“滕子京謫守巴陵郡”。降低官職調(diào)動,叫“左遷”如《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
17、封建時代對君王和尊長的名字避免直接說出或?qū)懗,用改字、缺筆、空字,用同義詞等方法加以回避,叫做“避諱”。如“以俟夫觀人風(fēng)者得焉”句中的“人風(fēng)”,應(yīng)作“民風(fēng)”,改“民”為“人”是避李世民的諱。
18、最早提出“民貴君輕”主張的是孟子,他是戰(zhàn)國時期儒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鬃邮侨寮覍W(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
19、“唐宋八大家”是韓愈、柳宗元、蘇洵、蘇轍、蘇軾、曾鞏、 王安石、歐陽修,其中唐代的兩位是韓愈和柳宗元。
20、《石壕吏》是以“安史之亂”為寫作背景,“安”指“安祿山”,“史”指“史思明”。杜甫的詩歌多寫現(xiàn)實生活,反映民生疾苦,因而有 “詩史”之稱。
21、古人的名、字、號:古人幼年時取名,成年(男20歲,女15歲)取字,均由父親或尊長取定,號,由自己取定,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fā)某種情感。對人稱字或號都表示禮貌或尊敬。
22、《水經(jīng)注》是一部有很高文學(xué)價值的地理學(xué)專著,作者酈道元。
23、《爾雅》是我國最早解釋詞義的專著。
24、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陰;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陽。如“ 河陽之北”句中的河陽是指黃河北岸;《望岳》詩中的“陰陽割昏曉”的“陰”指山北,“陽”指山南。
25、“五岳競雄奇,江河揚征帆”中的“五岳”指東岳泰山、 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26、“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敝 的“金陵”指南京。
27、“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廣陵”指揚州。
28、張繼《楓橋夜泊》中有“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如蘇”指蘇州。
29、“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薄板\官城”指成都。
30、《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京”指現(xiàn)在的西安。
31、“京口瓜州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中的“京口”指現(xiàn)在的鎮(zhèn)江。
32、李白與杜甫世稱“李杜”;李商隱與杜牧?xí)r稱“小李杜”;王維與孟浩然并稱“王孟”,是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岑參是著名的邊塞詩人。
33、蘇軾的詞風(fēng)屬豪放派,而李清照的詞風(fēng)屬婉約派。
34、陸游詩句“但悲不見九州同”中的“九州”后用作中國的代稱。
35、我國古代第一個采用“望聞問切”診斷疾病的名醫(yī)是扁鵲。
36、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中,級別最高的考試是殿試。
37、“而立之年”中的“而立”是三十歲的代稱。
38、嚴監(jiān)生是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中吝嗇鬼的典型。
39、“七略四庫,天子之書”中的“四庫”指經(jīng)、史、子、集。
40、從《社戲》中可知京劇或地方戲里,角色可分為生、旦、凈、末、丑這幾類。
41、中國道教神話中最高的神,叫玉皇大帝(也叫玉帝)。
42、我國過去用干支紀年,從漢武帝到清末又兼用皇帝的年號紀年,如“慶歷四年春”。
【古代文化常識】相關(guān)文章:
古代文化常識:學(xué)校06-16
趣味古代文化常識05-21
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05-24
常見古代文化常識05-19
古代文化常識集錦05-23
了解古代文化常識05-22
古代有趣的文化常識01-15
字號的古代文化常識05-20
古代時間的文化常識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