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蹈覆轍的成語典故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成語重蹈覆轍的典故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用到成語的地方還是很多的,成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從其起源,經(jīng)過演變,直至在漢語中沉積下來,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成語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成語重蹈覆轍的典故,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典故1:
成語:重蹈覆轍
發(fā)音:chong dǎo fu zhe
解釋:蹈:踏;覆:翻;轍:車輪輾過的痕跡。重新走上翻過車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訓,重犯以前的錯誤。貶義。
出自:《后漢書;竇武傳》:今不慮前事之失,復循覆車之軌。
相近詞:重蹈前轍、蹈其覆轍、覆車繼軌、老調(diào)重彈。
反義詞:改弦易轍、改弦更張、前車可鑒、前車之鑒、覆轍勿蹈。
成語故事:東漢時,桓帝寵幸宦官,導致宦官互相勾結(jié),壟斷朝政,陷害忠良。李膺和杜密等忠良大臣糾集太學生郭泰等人竭力鏟除宦官。公元一六六年,宦官們在桓帝面前誣告李膺等人造反,桓帝聽信讒言,下令把李膺等忠良大臣關(guān)進大牢,人數(shù)多達幾百人,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黨錮之禍。當時,竇武的女兒是皇后,竇武受封為侯爵,他為人正直,從不仗勢欺人?吹交鹿俚暮鞣菫椋謶嵖,上書對桓帝說:如果再讓宦官這樣胡作非為下去,陛下將會像秦朝二世一樣,因為給寵臣太多的權(quán)力,一定會導致其造反作亂,最終失去江山,陛下應該吸取教訓,千萬不能重蹈覆轍!桓帝經(jīng)過竇武提醒,體會到自己的錯誤,于是就放了李膺等人,結(jié)束了黨錮之禍。
典故2:
蹈:踏上。覆:翻,倒。轍:車輪碾壓過的痕跡。意謂又走上翻了的那輛車所走的老路。源自《后漢書·竇武傳》:“今不慮前事之失,復循覆車之軌,臣恐二世之難,必將復及,趙高之變,不朝則夕!
東漢時,有一個人叫竇武,字游平,扶風平陵(今陜西咸陽西北)人,少習典籍,很有學問。延熹八年(165年),他的長女被選入宮廷,做了漢桓帝的貴人。因此,竇武被拜為郎中。這年冬天,他的長女被立為皇后,竇武升遷為越騎校尉,被封為槐里侯,食邑5@000戶。次年冬天,竇武被拜為城門校尉。
當時,朝廷內(nèi)外宦官的勢力很大,幾乎達到獨霸政權(quán)的地位。耿直派官僚、名士、太學生等,結(jié)成廣泛的士人集團,與宦官展開斗爭。
166年,漢桓帝將士人集團的代表人物李膺、杜密等定為叛亂的黨人,下令逮捕入獄。竇武上書桓帝,進行勸諫。他說:“開明的君主,要虛心聽取那些批評時政的逆耳忠言,認真研究和解決社會中存在的嚴重弊端;忠誠的大臣,要敢于直言勸諫,幫助君主處理好紛繁復雜的事務。只有君臣一心,共同努力,才能治理好天下。陛下即位后,這本是使?jié)h朝中興的大好機會?上,至今并未實行多少善政;鹿賯兝^續(xù)為非作歹,欺騙陛下,弄得朝政日衰,奸臣猖獗。這樣發(fā)展下去,漢朝的江山就會毀于一旦!
竇武指出:“如今,如果不考慮以前在重大問題上的失誤,還按著翻車的老路向前走,我擔心,當年秦朝的奸臣趙高殺死秦二世胡亥的災難,一定會再次發(fā)生,趙高之流的政變,早晚之間就會到來!
接著,竇武說:“近來奸臣牢修制造冤案,逮捕了司隸校尉李膺、太仆杜密等數(shù)百人,使天下百姓感到寒心。希望陛下主持正義,信任忠良,貶斥奸佞,消除李膺、杜密等人的災禍。”
漢桓帝接受了竇武的建議,下令釋放了李膺、杜密等人。這就是桓帝時期發(fā)生的第一次黨錮之禍。
“重蹈覆轍”即由此而來,用來比喻不汲取失敗的教訓,又走上失敗的道路,以致再次失敗。
典故3:
一、重蹈覆轍的意思
釋義:重:再一次;蹈:踏上;覆:翻倒;轍:車輪軋出的痕跡。再走翻過車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敗的教訓;重犯過去的錯誤。
語出:《后漢書·竇武傳》:“今不慮前事之失;復循覆車之軌!
正音:重;不能讀作“zhònɡ”。
辨形:重;不能寫作“從”;覆:不能寫作“復”。
反義:前車可鑒前車之鑒
用法:一般用于勸說、希望和警告的場合。一般作謂語、賓語。
二、重蹈覆轍的成語典故
東漢時,桓帝寵幸宦官,導致宦官互相勾結(jié),壟斷朝政,陷害忠良。李膺和杜密等忠良大臣糾集太學生郭泰等人竭力鏟除宦官。公元一六六年,宦官們在桓帝面前誣告李膺等人造反,桓帝聽信饞言,下令把李膺等忠良大臣關(guān)進大牢,人數(shù)多達幾百人,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黨錮之禍”。
當時,竇武的女兒是皇后,竇武受封為侯爵,他為人正直,從不仗勢欺人。看到宦官的胡作非為,十分憤慨,上書對桓帝說:“如果再讓宦官這樣胡作非為下去,將會像秦朝二世一樣,因為給龐臣太多的權(quán)力,導致龐臣造反作亂,最終失去江山,陛下可要吸取教訓,千萬別重蹈覆轍呀!”桓帝經(jīng)過竇武提醒,體會到自己的錯誤,于是就放了李膺等人,結(jié)束了“黨錮之禍”。
【成語重蹈覆轍的典故】相關(guān)文章:
重蹈覆轍的成語典故12-07
重蹈覆轍的成語故事04-30
成語典故07-25
成語典故09-08
古代成語歷史典故成語06-17
吳牛喘月成語典故07-26
李代桃僵成語典故12-08
暴虎馮河成語典故08-17
得魚忘筌的成語典故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