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于學(xué)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guī)矩!
【評析】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學(xué)習和修養(yǎng)的過程。這一過程,是一個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就思想境界來講,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xué)習領(lǐng)會的階段;五十、六十歲是安心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huán)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作人的規(guī)則融合為一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道德修養(yǎng)達到了最高的`境界?鬃拥牡赖滦摒B(yǎng)過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擊,要經(jīng)過長時間的學(xué)習和鍛煉,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guī)范,而不是勉強去做。這兩點對任何人,都是適用的。
仔細想想,其實一個人能做到凡事既能克盡人事,又能安聽天命,我想這才是樂觀豁達的人生。如果一個人能安守天命(不是那種固守信天由命的那種),通樂達觀,把一切都看得很淡,不畏生活的瑣事而僅僅計較,自然會胸境開闊。失意泰然、得意也淡然,沒有憂慮也沒有煩惱,能夠保持一顆平常心來看待生活中的是是非非,我想這不能不說一種豁達的人生。
走在人群中或許一個只是它的一分子,天地之間,人是極為渺小的,所以應(yīng)以感懷的平常心去對待成敗得失,一件事,你想做并做成了,是天道酬勤,是上天對你的恩幸;失敗了,是天公不作美,是命運對你的磨練。所以,面對失意挫敗,要保持泰然自若,不必頺廢喪志,不要輕舉妄動,更不要逆天道而行。
“盡人事,知天命“,但凡人事,人力有時而盡,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盡我們最大的努力,而后的結(jié)果就看蒼天.就像有人回復(fù)這句話的意思中說的“我盡了我的努力,后事如何,則不是我所能左右的了,看命數(shù)如何了?兩者有先后承接關(guān)系?梢赃@樣表達:盡人事(而)知天命。先盡人所能做的,然后結(jié)果如何讓天來決定!
“盡,盡心誠意;人事,人在一生中所碰到的各種事情,包括“事君“、“待人“、“接物“等。盡人事,就是說要盡心誠意地對待一個人一生中所碰到的每一件事情。“
人生在世,凡事只要盡職盡力,盡本份盡良心去做,至于做到什么程度,成功與否,只要我們盡力了,倘若不成功或不盡如意,那也是問心無愧。人生中如果能保持這種心態(tài)那么我想人就不會活的那么累.態(tài)度決定一切,這樣的心態(tài)人只要心存高遠,自然不會怨天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