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齒間的妙味作文
逢年過節(jié),串門接客,干貨是總少不了的,葵花籽,西瓜籽,核桃,開心果,各色堅果最多,即便是頗為費(fèi)手,還是能奪得人們的寵愛。
嗑細(xì)長的葵花籽,要將瓜籽尖放在齒間,位置要恰到好處,力度更要十分火候,隨著瓜籽殼崩裂的脆響,用舌頭輕輕一卷,仁便滑入口中。不管是什么五香味、奶香味還是簡簡單單的原汁原味,果仁雖小,卻令人心滿。
嗑瓜籽切忌急躁,若是舍不得費(fèi)功夫,耐不住那瓜籽的誘惑,一口下去,準(zhǔn)保是殼毀仁亡,興掃了大半。嗑瓜籽講究一個“閑”字,無閑心自然嗑不了瓜籽,“醉翁之意不在酒”,這瓜籽便是酒,嗑瓜籽不是為瓜籽而嗑,所以人們的心意必定另有所鐘,或是談笑,或是喝茶,又或許是看春晚,于不念不想中嗑瓜籽,自然得其妙味。
說到底,“嗑瓜籽”無非在一個“嗑”字,嗑什么并不重要?梢浴伴W嗑”,速戰(zhàn)速決;可以“軟磨硬泡”,求其飽滿。初學(xué)者費(fèi)九牛二虎之力自感成就,吃得驕傲;老年人于云淡風(fēng)輕里下咽,吃得自在。瓜籽或本沒有什么大味,卻在“嗑”里醞釀了一份心理上的`甘甜。那小心翼翼的心思何嘗不是在細(xì)細(xì)的品味里成全了這一個“嗑”字呢?
當(dāng)今社會懶人盛行,有市場自然有商品。剝好的光溜溜的瓜籽、核桃,不用嘴嗑錘砸便能大把大把入肚;吃飯不用自己動手,一個電話便能送餐上門;地也不必拖了,買雙“懶人拖鞋”,一邊走一邊拖了地……我也算是拖過地的人,我喜歡那份胳膊的酸澀,我會為光潔的地板掬一捧明凈的水,用心好好擦拭;我見過父親做飯,在鍋碗瓢盆的碰撞里流走了時間,但換來了心情的柴米油鹽。我不是多么愛吃瓜籽,但我也知道,瓜籽還是要一顆一顆仔細(xì)琢磨的。
一幅好畫之所以動人,在于欣賞體味的過程;一首樂曲所以耐聽,在于作者對音符的慢慢組合。江南是美的,在漁舟上把歌聲唱老,在亭榭里把身姿舞瘦,唱過的年華,舞去的歲月才是美的。人生也是美的,它的結(jié)果并不美,但它美在我們游過的江南,看過的大雪,或者我們并不在意的點滴。
吃核桃的時候,因為難剝,總是會把核桃砸得很碎。待到吃完了大塊頭,又折回去找那些殼中遺漏的碎塊,直到桌上滿是碎碎的硬殼,還意猶未盡。這才是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