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不開的過年情結散文
一直以來,緊鎖著我心頭的情結,就是過年。這是一個多少來的情結,一直鎖著,沒有解開,也不想去解開。過年,每個人都會想同一個話題,那就是回家。祖輩人總是說,過年不回家,視為不孝。我不孝,因為我已經(jīng)十五個年頭沒回家過年了,也許,回家過年,成為一生的結。無論是這樣,我的心里一直覺得很值得,很幸福。
少小離家,懷揣家人的夢想,憧憬著自己的理想,離開了家,來到了這邊塞要地,十八年,一直在這里,一直沒離開,扎根很深,深得讓我無法離開,因為我與這個邊塞早已是融為一體,也許,這就是靈與肉的結合。
當我成為一名軍人,坐了兩天兩夜的火車,來到這里。從來沒見過火車,更沒坐過火車,想不到,這一次,上車就是兩天兩夜,那是多么的興奮和驕傲,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可以向家人顯耀自己的地方。也許是坐得太久的火車,需要讓我在這里停留一下,這一停,就是十八年。
早先的農村娃,跳出農門,離開臉朝黃土,背靠天的那片土地,兩條路,讀書和當兵,我是后者。離開家的那一天,鄉(xiāng)親們囑咐我,離開了,不要再回來。我也就記著“不要再回來”這幾個字,想不到成為現(xiàn)實,說不清,這現(xiàn)實是殘酷,還是值得慶幸。
出門在外,一個未曾離開父母的農村娃,最難過的,大概就是過年。
邊塞的營門,就是國門。雖是辛苦,卻是一種榮耀。早些時侯,端著那桿與自己差不多高的步槍,著實有一種牛氣的味道,就像小時電影里看到的,要是能抓到壞人,叫上一聲“不準動”,那壞人乖乖地舉起手來,那是更神氣了。第一年在外面過年,想家,委屈,那是自然的事。只是,在那國門的營區(qū)過年,是家里無法體會到的味道,那味道是濃濃的,厚厚的,深深的,那是一種情懷,一種無法忘懷的情懷。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連隊里每年都會有人離開,也會有新人進來,在冬季征兵的`歲月里,新人來到這里的第三個月就是過年的日子,雖然對部隊還處于一知半解,但無論怎樣,這年還是要過的,只是過的方法不一樣。有些人會在哨所里度過,有些人會在邊防線上度過,只是我們這些新人還不知道其中的年味罷了。
除夕這一天,連隊首長會早早準備起來,也會掛些燈籠,貼些口號性的標語,還會包些餃子,準備些湯園,炒上些年糕,以滿足來自東西南北中的士兵。晚餐是豐盛,只是動筷子的熱情不高。連隊首長早已是習慣了這樣的場面,為放松大家想家的情緒,一般會讓來自不同地區(qū)的士兵講家鄉(xiāng)過年的事情。連隊首長有意會選幾個口音有特色的,既是娛樂,又是交流。廣東、福建的,普通話講不好,那些地方口音特別重,還有湖南、四川的,電影里聽到還多一些。有些是講了半天,也沒幾個字能聽懂,還會鬧出許多笑話來,引得大家一片笑聲。也有的因為想家,沒講幾句就開始哽咽起來,掉起了眼淚,眼前豐盛的菜肴,只是看著。剛到部隊的新人,不掉眼淚的,是不會有的,只是有些人把眼淚掉在餐桌上,有些人把眼淚掉在哨所里,有些人則把眼淚灑落在行進的邊防線上,也有些人躲在被窩里默默地掉眼淚。在邊塞的營門內,無論是多高的職務,都與士兵同吃、同住、同訓練。部隊還有一個特別的傳統(tǒng),那就是除夕晚上,首長代替士兵站崗放哨,為的是讓士兵可以看春晚,說是看春晚,也只是坐著而已。因為沒有一個士兵會情愿讓連隊首長去替自己站崗放哨,只是連隊首長的決定,不得已而執(zhí)行罷了。作為新人,第一個年是最難過的,十七、八歲的年輕人,很多人是從來沒離開過父母,何況在外面過年。坐著看春晚的每一個人,想著的就是早一點天亮,想著的是這一夜早一點過去。
過年與眼淚總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這不僅是新人,老兵也同樣會有思鄉(xiāng)之愁,思親之情。
有一年除夕,大家坐著真想著動筷子的時候,有一位已在這里服役五年的士兵,也算是老兵了,突然嚎淘起來,那種傷心,那種委屈,那種無盡的思鄉(xiāng),仿佛似長江之水,奔騰不止。除夕的夜,這里看不出是那種威武勇敢的軍人,倒是有些像幼兒園的孩子,見不到爸媽就會掉眼淚。而且,一個人抹眼淚,很快會汪洋一片,帶起大家的思鄉(xiāng)思親。那個時候,我已經(jīng)是連隊指導員,這樣的場合,這樣的情景,我能做的,只能是家里親母一樣,哄著這些看上去鋼鐵般的士兵。只是這一次,我無論如何,也沒能讓大家安靜下來。我翻動著內心的酸,強忍著內心的痛,走過去,拍著每一個人的肩膀,說不出一句話。鋼鐵般的意志,在這里,看到的,卻是深深的柔情。就是在這一年,我向大家講述了自己的過年情結,講述了自己整整十五年沒回家過年的情結。
來到這里的第三個年頭,連隊安排我回家過年,以后再也沒回那個生我養(yǎng)我的村子過年,算來整整十五個年頭。事實上,士兵與干部回家探親都是有正規(guī)制度的,除了部隊防務需要,都會輪流安排士兵與干部回家,與家人團聚。有時,符合回家探親的人多,需要全年分批安排,分批,即是等待,碰到部隊有任務,不要說是回家過年,平時回家探親也是難說的,這也屬正常之事。
十五年前的除夕,那是一個團聚的日子,那是一個想著回家的日子。這一天,本是我上邊防線巡邏。那一年除夕,連隊干部照例替士兵站崗執(zhí)勤,指導員則代替我上了邊防線。那是一個嚴重暴風雪的夜晚,邊防線上,只要有大雪,基本看不清前面的是路,還是深溝,走在邊防線上只能憑平日的印象。指導員帶著另外三名士兵,走上了邊防線,只是,誰也沒想到,行走在邊防線上的指導員,一腳踩空,掉進山澗的深溝,在暴風雪天氣,一旦掉入深溝,很難有生還的。當消息傳來的時候,我瘋一樣沖出營門,連隊也迅速派出人員搜尋,未有結果。到了第二天天氣放晴,找到的指導員已經(jīng)犧牲。
這一夜,這一個風雪夜,默默記下了,記下了這個成為我一生情結的除夕夜。后來我也成為一名干部,成為這個連隊的指導員,我請求組織上把我安排在這個連隊,并許諾,只要我不離開部隊,就要與犧牲的指導員一起過年,無論過去多少年,我堅守著,與英雄同在。
歲月的流逝,連隊的變遷,難改我的初心。有些人說,忠孝難以兩全,而我說,忠孝總是兩全。對國家的忠,才談得上對家人的孝。多少年過去,兩位白發(fā)蒼蒼的雙親,一年又一年,盼著兒子回家團聚,盼著兒子一起守歲,那是一種等待,一種遙遙無期的等待。只是,雙親知道,我是因為與犧牲的指導員一起過年,堅守自己的初衷,又能怎樣。“至少我還好好地活著”,多少年來,父母總是這樣安慰自己的思兒之苦。
堅守國門需要付出犧牲,堅守初心需要付出真情。一個人,無須太多的承諾,因為有責任,所以有信念,因為有信念,所以有堅持,一切只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