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尋找生活為題的散文
黃昏的時候天邊有一抹金黃的彩霞。當一天就要過去的時候,一切都顯得很釋然。雖然塵世依舊喧囂如初,但一些精神,一些模糊的思想,會隨日落而沉入心里。
一天的忙碌,迎來短暫的?。空氣里陳俗的氣味漸漸消散。傍晚的倦怠,帶有一種意象。思想變得模糊,會游離到內心真實的想法。繁忙之余,似有種渴望去享受一種樸實到極點的平淡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踩著朝露而出,披一身月光而回;守望自己的一方苗田,享受自在輕松的生活。
似乎有一種最為本質的愿望,和陶淵明一樣,籬間采菊,悠望南山。足踩一雙草鞋,肩扛一把鋤,唱著一曲曲調蒼老而精神不老的山歌,踏過山間草地,讓冰涼的.露珠沾濕雙腿,讓雙腳享受踏在塌實泥土上的幸福,身心都舒展得如水般輕松自如。
在自然中生活,生活便也自然。拋棄了沉重的金錢,生活便回歸到靈魂的淳樸。人在自然中被洗禮,心如山間浮云。
思想意境的模糊已經(jīng)轉為一種姿態(tài),懷有朦朧的美好和簡約的美麗。
問君何能而,心遠地自偏。有悠遠的心,便可將俗世的生活變得不俗。人隨時能知滿足,始終帶著平淡的心走在傍晚的彩霞下,生活便妙不可言。
日復一日擔水劈柴,思想模糊在青山和綠水之間,這樣的生活,非不思進取之舉,而是在超越功成名就之上,人最終回歸的生活。
飛鳥與蝴蝶而戲,蛙聲與蟬鳴交映。快樂便是幸福,幸福便是這種傾聽自然的姿態(tài)。
自古,人生生不息,生于自然,息于自然。我們早已有了一種對自然的親和性,人心深入于自然中的每存土,仿佛千年不倒的樹根。而當我們在都市里長大,滿眼是物欲橫流的世界和冷眼相對的人們時,我們是先問為什么是這樣,然后才會被同化的。當我們真心未泯而又滿身壓力的時候,我們還有資格去幻想世外桃源,有機會閉上眼,靜下來,想想陶淵明灑脫的詩。
看山水潑墨,淡淡幾筆,青山綠水。品瑟瑟香茶,了了幾葉,濃香四溢。都市的人們,偶爾踏青,便已何等的喜悅,但依舊是背上重重的行裝,戴上黑色的墨鏡,匆匆趕來又匆匆離開。與山水相伴,是我們所做不到的。生活的思想在城市里太過清晰,太過輪廓分明。短暫的傍晚,心平靜下來的時候,似乎思想變得模糊,心回到山水之間,腳步放慢,可依舊禪悟不透,這了了兩字――生活。
人似乎太束縛自己,心便沒了舒緩的一天。當我們在教科書上看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的時候,我們也只能贊嘆作者筆法的精妙和思想的獨特,我們完全不敢去想象那樣的生活。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倘若一日有這等的機會,守望自己的一方苗田,享受自在輕松的生活,那該是何等的幸福。
年輪帶著蒼老的聲音緩慢轉動,晝夜悄無聲息地彼此交替。漸漸地,意象中的生活離我遠去。塵世依舊喧囂如初,我們早已漸漸曲解生活的意義。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漸漸成為空想的時候,當鋤被折斷,山水之意皆成為記憶的時候,生活的品位便無從談起,我們只能擁有紙醉金迷。
經(jīng)歷了很多很多,當真正發(fā)現(xiàn)快樂的源泉的時候快樂早已流走。每一個生活在都市里并都正為生活而奔波的人都應當有一個夢想去的地方,一個寧靜的,云霧繚繞的我們曾世代耕作的地方。到了那里,每個人都會知道生活的味道,生活精神的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