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學(xué)會和寂寞相處散文
和一些人聊天,大家不約而同地談到時下一種令人擔(dān)憂的:浮躁。浮躁大凡是和耐不住寂寞有關(guān)的,因此,學(xué)會和寂寞相處,對避免產(chǎn)生浮躁是非常有益的。
寂寞,是每一個人都不愿與之為伴的,但只要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你就逃不脫寂寞的糾纏。寂寞的這種矢志不渝的執(zhí)著精神實在讓人無奈。喧囂的人世使人們都希望自己遠離寂寞,可偏偏它時隱時現(xiàn)很難絕跡。當困難和重負壓彎了你的脊背,當希望和和你開個玩笑作個鬼臉逃跑時,當遙遠的在生活苦澀的顯影劑中變得虛無縹緲時,當心中的`種子拱不動現(xiàn)實板結(jié)的土地時,寂寞就會不約而至。它和你促膝談心,喃喃絮語;它撫慰你,萬般柔情?梢哉f,寂寞是人生旅途中始終和你結(jié)伴而行卻又無法擺脫的伴侶,是人生之旅一種驅(qū)之不散的狀態(tài)。它就像藤纏樹、樹繞藤,與人生相依相伴,互附終生。
然而,沒有寂寞的人生卻是有缺憾的人生,能戰(zhàn)勝寂寞的人生才可能是圓滿的人生。人有時是需要學(xué)會和寂寞相處的。辛棄疾在一首詞中自嘲自己家屋是:“笑我廬,門掩草,徑生苔”。這足見他當時身處的環(huán)境是何等孤獨寂寞。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他讀書寫作,潛心創(chuàng)作,生活雖然看來索然無味但他卻饒有興味:“味無味處求我樂,材不材間過此生!笨梢,成大事者大都善于和寂寞打交道,和孤獨交,這是一門藝術(shù),也是人生的一種境界。
和寂寞相處要神情專一?鬃釉谡劦娇匆粋人能否成就一番時總結(jié)出三種方式:“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意思是看他的所作所為,觀察其由來始末,了解他的內(nèi)心寄托。所謂“安”,按現(xiàn)代人的理解就是“心安理得”,心緒寧靜。寧靜,是一種厚積薄發(fā)的蓄勢,是與輕浮焦躁全然有別的人格修養(yǎng),“非淡泊無以寧靜,非寧靜無以致遠”,惟心境平和的時候,人才能專一,惟其專一,人才能隱默自守,從從容容,心無旁騖,才能真正做到可為世態(tài)炎涼所感,但不為人情冷暖所動,一心干自己的事。其實,人的智商沒有大的差別,差別往往在于專注事物的程度不一樣。投入精力不一,結(jié)果就會大相徑庭。
要耐得住寂寞,就要自覺抵制來自各方面的誘惑。《禮記》講:“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物而動,性之欲也!笨梢姼形锒鴦邮侨酥煨。人寂寞久了,更容易感物而動。寂寞常常在人想入非非時鉆空子。它不知深淺,你越是困惑煩惱、物欲萌動,它越是和你套近乎、拉關(guān)系,這就考驗?zāi)阍鯓影盐兆约,不給它可乘之機。因此,必須要保持心底的那一份純凈,守靜如一,安之若素;必須要保持對誘惑的一種警覺,鬧處不鬧,閑處不閑,靜處不靜,躁處不躁。這些對自己形成一種動處守靜的人格和習(xí)慣都是非常重要的。
耐住寂寞,是一種長期的修煉和磨礪,是曠日持久的自己與自己較勁,是自己戰(zhàn)勝自己的過程。古人稱五十歲是人的知天命之年,泛指此時是人的成熟黃金階段,對自己偶然的一生算是有個來龍去脈的理解和認識。古人在總結(jié)人生經(jīng)驗時總是把它和“命”聯(lián)系在一起,總結(jié)出“天命”、“立命”、“正命”等一系列的名詞并細說了它們的內(nèi)涵。人雖生活在無可計量的偶然性和變化中,但決不失去自己主宰自己的主動性,這叫“知天命”!柏矇鄄欢,修身以俟,所以立命”,“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孟子·盡心上》)。這種“立命”、“知命”、“正命”,一方面明確了人自身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也明確了人生的某種可能性,其意義都是在人們正確認識和對待自己的人生,把握住自己的決定權(quán)和主宰權(quán),而絕非聽命、任命、宿命。由此,消極地對待寂寞,囿于寂寞,不是積極向上的人生;善于和寂寞相處,戰(zhàn)勝寂寞,才是昂揚可取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