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一区,夜色福利少妇专区,亚洲日本va中文字带亚洲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年味的散文

    時間:2024-05-21 08:50:03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年味的散文

      在平日的學(xué)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知道散文吧?散文的特點是通過對現(xiàn)實生活中某些片段或事件的描述,表達作者的觀點、感情。想要學(xué)習寫散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年味的散文,歡迎大家分享。

    年味的散文

    年味的散文1

      說年,已經(jīng)是老話題,三百六十五天一圈的輪回后,便是一年,周而復(fù)始。每一次過年都相似,又有些許的不同,那兒不同?對,是“味道”!

      關(guān)于年的傳說,流傳至今,始終如一靜候在那。四季暗換,一闕闕的歌聲飄過,不知不覺還是遺忘了些什么,是丟失了溝通,偏離了情感的橋梁,是友情、親情、愛情……不知什么時候,走著走著就散了,再也不相見;聚著聚著就淺了,回不到原點;擁著擁著就冷了,忽而就心寒。人情冷暖,唯自知,任憑“一江春水向東流”,自說自話罷了!

      特別向往兒時的過年,記憶中的流沙,灑在一方的凈土,深情以待回溫著,予以重現(xiàn)故里,魂牽夢繞千百回的,那時那刻的味道。

      每逢進入臘月,便開始為年做著準備,大掃除,買東西。年集上,熱鬧的很,琳瑯滿目,讓人眼花繚亂,母親會買一些煙花回來,給我和弟弟。特喜歡跟隨著母親去趕年集,樂不知疲,即便什么也不買,看看也是好的,當時總是這么想。童年里,不論日子過的怎樣,母親盡量還是給兒時的我,扯一塊新布,縫紉一件新衣服,喜喜慶慶的過年。

      臨近過年,每家每戶便要準備面食,做煎餅,蒸饅頭,有時還要蒸一些年糕,或花饅頭,放入紅棗,捏成花樣,或捏成可愛的小動物,比如小刺猬。

      過了小年,母親開始做豆腐,豆子是自家地里種的,挑揀干凈后,將其碾碎,浸泡它一天一夜,再把它放在石磨中,磨成糊糊,如此就可以做豆腐了,自家做的豆腐,入口滑軟,味道很正。每次母親會把熱乎乎的豆腐,切它一盤,蘸上自制的醬,犒勞我這幫忙的小饞貓,我呢,也是樂在其中,美滋滋的!

      除夕前幾天,寫好對聯(lián)。疊了紅紙,按尺寸分成一幅幅,父親執(zhí)筆,我來做幫手。心愿在希望的田梗上漫游過,祝福日子甜甜蜜蜜;期望來年有個好收成;一家人健健康康的,祈望的祝福語,都在這一幅幅對聯(lián)上,寫下最美好的字符。張張的喜慶,句句的愿望,灑在一頁晴好的星空。

      臘月二十九左右,要盤雞,自家養(yǎng)的大公雞,盤成造型,備著除夕夜用。還要煮肉,豬肉切成大方塊,與各種大料,在灶上用木柴細火慢煮。骨頭上的肉一直是剃不凈的(始終明白,那是母親故意沒有剃干凈,為了讓我和弟弟解饞),記憶里,這可是一年中,挺奢侈的`時候。豬肉湯從不浪費,切入一些海帶和白菜,一起燉煮,這道菜的味道和口感,自然而然是不同尋常的。

      除夕夜,在一片忙碌氣氛中,一步步,緩緩走來,母親做好了年夜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火爐燒的正旺,煮一壺酒,蘸著年味,煮一行向往,遙寄著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小品相聲,喜劇總動員,其樂融融的氛圍,這頓大餐,已是甜美無比的回憶!

      年夜飯過后,剁餡子,包水餃,要包兩種餡子的,一種是拜祭用的素餡,另一種是為初一準備的,初一吃的這餃子,里面會包進幾個硬幣,誰吃到了,那是一種好兆頭,寓意著來年有好運氣。包完餃子,在門外放一個鞭炮,示意著已經(jīng)包完。剩余的時間僅有等待,也是嗑瓜子,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的時間,等零點的鐘聲響起,迎接新春的到來!

      零點一到,拜祭開始,當時不懂大人們做的這些事,記得每次過年都相同,安置好拜祭的菜肴,點香,燒紙,磕頭,放鞭炮,跟著父母拜祭,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那時只是一味地,覺得很有意思,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懂得了這種祈求的愿望!

      大年初一,串門送祝福,去幾位爺爺、大伯家,家堂上拜祭一下,互相嘮嘮嗑,拉拉家常。在彼此的拜訪中,感情忽而近了一些,有什么隔閡,多少嫌隙,都在初一相聚中,漸漸地煙消云散了。

      記得母親講,正月十五以前,可以都算過年。年前的準備,雖有些繁瑣勞累,但始終記憶猶新,回味不盡,感覺過年,是最美好,最快樂的時光!

      現(xiàn)如今,快節(jié)奏的步伐,刪繁就簡了很多步驟,也淡了很多該有的情懷。打個電話,拜個年;送些禮物,作祝福;微信語滿天飛,祝福話一串串,悄悄地,慢慢地感情線斷裂了,細碎了一地!

      有些事情,是親臨其境的感受;有些情義,是面對面的碰撞。雖現(xiàn)代文明,快捷了我們的生活,簡單了復(fù)雜,豐富了匱乏,卻無法代替一種純樸的,情深意長的表達。

      過年,是一家人相聚在一起,不僅僅是吃年夜飯,拉個家常。過年是心與心的貼近,如春溫暖的感覺,是實實在在的團聚,是裊裊炊煙繚繞小灶,一家人圍坐一起,慢煮新年,特有的味道!

    年味的散文2

      從北方看冰燈、逛廟會,到南方逛花市、鄉(xiāng)村游;從鄉(xiāng)村大集演出、自辦“春晚”,到城市看電影、進書店;

      從短信拜年、電子賀卡,到微信傳情、網(wǎng)購年貨……每一年的春節(jié)長假,都會讓文化消費火一把。據(jù)估計,20xx年春節(jié),休閑娛樂文化消費還會延襲20xx年而成為主流。

      中國的年文化,正在回歸春節(jié)的文化本位。這是一個值得欣喜的現(xiàn)象。不過,“消費主流”的同時,也聽到另一種“感嘆”——“年味兒越來越淡了。”為什么日漸紅火的春節(jié)文化消費市場,仍然驅(qū)散不了人們對年味兒遠去的擔憂?

      這背后,折射的其實是一種文化焦慮:年文化的“體”五彩紛呈,年文化的“魂”是否安好?特別是在經(jīng)濟全球化背景下,洋節(jié)日不斷沖擊,人們的生活方式趨同,怎樣過年才算有“年味兒”?

      不同的人對“年味兒”有不同理解,也不斷變化。20xx年春節(jié),北京清東陵曾舉行過一場“穿越”廟會,試圖“完整再現(xiàn)原汁原味的大清文化”,里面混雜著“穿越版”的阿凡達、機器貓,有人認為是創(chuàng)新,很喜歡;

      有人則覺得是褻瀆,很反感。又如,沒有鞭炮喧天的春節(jié),算不算有年味?有的城市先“禁放”,后順應(yīng)民意解禁。如今,隨著環(huán)保意識增強,一些人再次提出“禁放”……

      春節(jié)是萬家團圓的日子,個體選擇怎么過本無可厚非,但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說,不讓年文化的“魂”溜走,是必須正視和解決的文化命題。

      因為,每一個春節(jié),都包含著中國現(xiàn)代化轉(zhuǎn)型過程中的豐富故事,交織著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鄉(xiāng)村與城市的復(fù)雜內(nèi)涵,成為中國當代文化的一個鏡像。

      “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贝汗(jié)根植于中國農(nóng)耕文明的時序觀,是調(diào)節(jié)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重要節(jié)日。

      重人倫與重儀式是其核心。“人倫”聯(lián)系著親情友情,勾連著代際關(guān)系,所以,人們不遠萬里、跋山涉水,只為和家人朋友吃頓團圓飯;

      “儀式”則鉤沉著集體記憶,培養(yǎng)著神圣感、凝聚力,所以,掃塵、寫春聯(lián)、包餃子、守歲、祭祀祈福,強化的是一個家庭、一個民族的集體文化記憶。

      許多人之所以感覺年味越來越淡,恰恰緣于春節(jié)的情感性與儀式感在弱化。有中學(xué)生這樣寫道:“春節(jié),就是你家親戚喊你去吃飯?晌沂仟毶优,親戚很少,見了面也沒什么話說!

      網(wǎng)上流傳“中國年輕人最討厭的長輩春節(jié)問候語”,諸如“期末考試怎么樣?”“你什么時候結(jié)婚?”讓長輩們很是尷尬。與此同時,新的文化娛樂方式的興起,也沖擊著春節(jié)的傳統(tǒng)儀式感。

      應(yīng)該承認,這些“沖擊”是必然。但反過來也提醒我們:要想留住年味兒的“魂”,恐怕既需要增進代際溝通,讓情感的力量更獲得認同感,也需要使節(jié)日的儀式感更具吸引力和傳播力,成為不斷凝聚家族民族的紐帶。

      這不僅需要我們的文化生產(chǎn)與傳播更好地擔負起責任,也需要我們每個人讀懂“春節(jié)”的文化內(nèi)涵。

    年味的散文3

      過了元旦,新的一年便開始了。雖然元旦也算過年,但鄉(xiāng)親們叫它陽歷年。上學(xué)的孩子放一天假,上班的人們也放假,也只有放假,才想起來是元旦了。年味并不濃。在鄉(xiāng)村,真正的年味是從臘月初開始的。

      殺年豬當是鄉(xiāng)村迎接新年的一道獨特風景。交了臘月,村頭就支起了殺鍋。也只有臘月,這些殺鍋才現(xiàn)身。在鄉(xiāng)村過年殺豬是必不可少的事情,仿佛不殺條豬,這年就過得不夠肥實,不痛快,也不夠喜慶。一般的人家都喂豬,富不離豬,窮不離書是老一輩傳下的規(guī)矩。就是不喂豬的人家,也要從外地買頭豬回來殺。一個臘月下來。殺豬師傅忙得不亦悅乎。聽到豬垂死掙扎的嚎叫聲,便有鄉(xiāng)親們相邀:走,看殺豬去。三三兩兩的人走到殺鍋旁,一邊看殺鍋師傅麻利的身手,一邊議論豬的大小肥瘦。豬的主人在忙著給大伙抽煙,打招呼,滿臉喜氣洋洋。圍觀的人仿佛占了他的喜氣,快樂的互相打趣。嬉笑聲,贊嘆聲,問好聲,夾雜著偶爾幾聲豬的嚎叫或嘶鳴。鄉(xiāng)村迎接新年的大幕徐徐拉開了。

      男人們忙著殺豬迎接新年的時候,女人們也開始為過年忙碌起來。交了臘月,張羅的第一件事就是做米酒。先把米蒸熟,晾溫,拌上酒曲,然后再輔以適宜的溫度,兩三天后,香甜的米酒就做成了。好酒不出缸,壞酒滿屋香,真正的好酒甘甜綿醇,是待客不可少的。酒做得好壞,是老一輩評價俏媳婦的標準。有可能誰家的媳婦因為米酒做的好揚名鄉(xiāng)里,也有可能誰家的媳婦米酒做的不好,成了大伙飯余茶后的笑柄。米酒做好后,放入陶瓷壇,一般可以保存到來年夏天,隨時想喝都可以舀來一些。米酒有大米做的,也有小米做的。都是收獲的糧食蒸煮發(fā)酵后的芬芳,都有農(nóng)作物特有的.醇香。如果少了米酒,鄉(xiāng)村的年味就淡了許多。在我的家鄉(xiāng),在臘月半之后,正月半之前,你隨意走進一家,主人都會端上一碗米酒,或者臥著荷包蛋,或者米酒里泡油饃。米酒洋溢著主人的厚道和熱情。

      做好了米酒,就該忙著清洗,從廚房到臥室,從用具到穿戴,女人們用勤勞的雙手操持著,到處都干干凈凈,閃著亮光,她們美麗和微笑都印在了她們勞動過的地方。生活因為她們的忙碌溫潤而幸福。年味被她們用雙手烘烤的香甜起來。做豆腐,蒸年饃。熱氣騰騰的灶間,人們興奮的操持著。年年有余,一年的豐捻落到實處就是吃,穿,用的體現(xiàn)。也只有過年的時間樸素的鄉(xiāng)親們才如此富足,如此奢侈,如此心滿意足。平時他們總是積谷防饑,有錢也要算記著花呢。平日的他們總有忙不完的活計,地里,屋里,人的,家禽家畜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分內(nèi)分外的活。過年了,終于可以歇幾天,快快樂樂耍一耍。會唱的唱起來,會拉的拉起來,咿呀聲中自有自己的粉絲和樂趣。什么也不會也沒關(guān)系,隨便走走,滿眼的喜慶,心里也有一種快樂。

      最不甘寂寞的是孩子,向大人要了零用錢,不去買棒棒糖,也不買辣包包。就沖著鞭炮。擦炮,響炮等等,叫得上來名字的,叫不上來名字的,因為鞭炮相聚在了一起。噼噼啪啪,這里響聲剛落,那邊忽又響起,伴著孩子們清脆的笑聲,給寧靜的鄉(xiāng)村添了許多生機。

      咚咚咚,鏘鏘鏘,鑼鼓嗩吶響起來,龍燈獅子舞起來,踩高蹺的,劃彩船的,大家都歡笑著,忙碌著,把年味攢的濃濃,在鄉(xiāng)村蕩漾開來。寧靜的鄉(xiāng)村因為年味變得熱鬧了,干凈了,香甜了,更讓人懷念和留戀了。

    年味的散文4

      我的家鄉(xiāng)在華亭,在我們家鄉(xiāng)進入臘月門,傳統(tǒng)節(jié)日一個連著一個,年味一天濃過一天,傳統(tǒng)的地方民俗文化活動也就更更加豐富多彩起來。

      臘月初八這是華亭過年的前奏,這天要吃臘八粥,還要在臘八粥中放用肉餡包成的“雀頭”餃子。臘八粥用大米、谷米、玉米、紅豆、黃豆等混煮而成,表示祈求來年五谷豐登之意;“雀頭”餃子用大肉作餡包成圓形雀頭狀,表示能消滅危害莊家的麻雀(據(jù)傳說臘八這天見不到危害莊家的麻雀)。

      臘月二十三是灶王爺升天奏事的日子,傳統(tǒng)的小年,又名辭灶。華亭人對過小年非常重視,這天早飯要吃攪團,有盼望團圓之意。街面上有售賣的麥芽糖汁做成的灶糖,又又粘,相傳送灶時給灶王爺吃甜得粘住嘴,就不會向玉皇大帝告人間的狀。送灶的時間大約在傍晚,家家都要擺祭品,放鞭炮,意味著過年開始。

      臘月的日子長翅膀,一飛而過。轉(zhuǎn)眼已到除夕之夜,家貼對聯(lián),掛紅燈,張燈結(jié)彩;戶戶圍著餐桌、抱著電視守歲,放開肚量喝酒吃肉,毫無顧忌縱情歡樂,一年中所有的辛勞、煩愁在這晚煙消云散,所有的豐收、喜悅在這一刻被無限放大。

      正月初一是新年第一天,家鄉(xiāng)的人都有“迎喜神”的傳統(tǒng),吃過“拉魂面”之后,村里的人個個穿戴一新,喜笑顏開,牽著或趕著身上披掛彩紙折疊的紙扇的牛羊騾馬,浩浩蕩蕩的'向預(yù)先估算好的喜神方位進發(fā)。這是為驅(qū)除兇煞和病魔,乞求喜神保佑一方平安吉祥,沒病沒災(zāi)。

      元宵節(jié)那天,大街小巷馬社火、高芯子、車社火排成長隊、綿延不斷,鞭炮、鑼鼓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又一次將過年推向高潮。晚上,家家戶戶點燃用玉米、蕎面捏的燈盞,小孩挑著紙糊的燈籠盡情玩耍,燈光、月光、星光融為一體,相映成輝。

      正月二十三日已是過年最后一個節(jié)日,這天華亭農(nóng)村有“燎”的習俗。婦女們使出渾身解數(shù)提早用雞蛋殼、五色紙糊好“疳娃娃”,男人們則割足枯蒿茅草為“燎疳”做準備。二十三日白天,小孩挑著“疳娃娃”玩耍,看誰的“小媳婦”、“小相公”好看;晚上,每家門前都堆起柴草,上面插上“疳娃娃”,當?shù)谝欢佯岵蔹c燃,聽到有人大喝“燎疳嘍——”,家家戶戶便都點燃疳草,霎時間熊熊焰火映紅村子,照亮天空。人們爭搶著從火焰上一躍而過,以求燎去病災(zāi),燎紅日子。

    年味的散文5

      我怕那啪的一聲爆竹的清脆

      童年的歡樂

      依稀嬈戈在了夢中

      留戀張然

      哀嘆時光的流逝

      爆竹成了那驚心的.一擊

      不屈的靈魂里

      在背靜處

      咀嚼著心中的不安

      天空中清脆的爆竹

      拉開了年味的序幕

      爆竹讓人歡樂

      爆竹讓人驚魂

      這是一個節(jié)點

      從此開始了新的年輪

      翻著老舊的日歷

      回味過往的歷史

      依稀繞戈在夢中

    年味的散文6

      歲月,從桃花灼灼,到寒梅暫放。光陰流轉(zhuǎn),四季更替,花開葉落又是一年。不知道何時起已經(jīng)沒有了過年的期盼和喜悅了?有的只是感懷和唏噓著時間猶如白駒過隙!

      ——題記

      驀然回首,才驚覺時光如流水,一年的時間又凝固在了身后。呆望著街道上川流不息的人群,竟然有麻木的感覺。春節(jié)對于商家而言是賺錢的節(jié)日,各大商場促銷標識絢爛多彩。大小商家吆喝聲此起彼伏。春假,對那些回家的兒輩們是購物的節(jié)日。團聚,太多也僅限以我回家了,如是而已!即便是聚在一起,也是刷不完的屏,聊不完的微信。看不完的朋友圈。他們是,我又何嘗不是?再也找不到曾經(jīng)的歡樂了!找不到了!

      兒時的過年,那可是板著手指盼望的日子。年前一個月,母親就會給我們姐妹籌備過年穿的新衣服了。時鐘咔擦咔擦的走著時光,煤油燈忽閃忽閃的。外婆戴著老花眼鏡,我和妹妹一人一邊跪在藤椅里,趴在桌上看著外婆手指靈巧的做著蝴蝶盤扣,然后一針針的縫在衣服上;抟律蟻砹藥字缓鸟v足停留,瞬間就靈動起來,似乎有了花的香氣!以后的日子,我和妹妹會無數(shù)遍偷著試穿,又脫下。那是要大年初一才能穿的。新的襪子,新的棉鞋,新的頭花,每一樣都是新的。除夕夜整齊的疊放在枕邊。

      家里要蒸年糕啦,那就意味著過年了。清楚記得大盆子里雪白的米粉,里面伴有切碎的紅棗肉,和香香的桂花。別人家都用很大的蒸籠,且是幾家合在一起專門有師傅蒸的。我家則不同,小巧玲瓏的蒸籠是父親自己做的。而且也是父親自己操作。我和妹妹就在那米粉盆里玩,把雙方的臉糊弄的像唱京劇的花臉。母親也不罵我們,隨我們瘋?锤赣H蒸年糕也是件樂事,拿個板凳站著才能看見,一層粉,一層紅糖,我小時候比較調(diào)皮,會時不時的擠上去抓一把撒撒。剛出籠的年糕是松松的那種,五顏六色的,煞是漂亮,也是我的最愛。父親就會切下好大一塊放著歸我,其余的用一塊布罩上再用手摁,把整個摁成圓形滑溜狀。

      做包子也是過年必不可少的`,那時候家里不富裕,純?nèi)怵W是不可能的。父親就會在肉里參合進一些糯米,我們家里戲稱為假陷包子。到現(xiàn)在我一吃那燒賣就會想起小時候的假陷包子,仍會開心一笑。

      各類過年吃的炒貨都儲備好了。不到過年也只能偷著吃。哈哈!

      年三十晚上是最激動也是最忙的夜晚了,媽媽要把餛飩包好,那可是我們大年初一早上的美味。爸爸忙著剪裁紅紙,寫春聯(lián),我和妹妹負責刷漿糊,桌子和地上鋪滿了一屋子的紅色,那么多的春聯(lián)可不單單是自個家的,還統(tǒng)包了左鄰右舍的,那些父親的原創(chuàng)春聯(lián)都是前一個月就開始擬好并一一篩選出來?粗従觽冊诠笆值乐x聲中把一幅幅春聯(lián)拿出去,那份愉悅和滿足滿溢著幼小的心靈。

      大年初一早上,母親說那可是我們一年中最自覺早起的一天了,姐妹倆爭相爬起,激動的穿上新衣服,箭一般的沖到后院找棵直直的小樹背貼著樹干說:樹長我也長。也不知道那里聽來的傳說,反正我們這里的孩子都會那么去做,希望自己隨著樹噌噌的長,F(xiàn)在和妹妹聊起那事還會竊笑出聲,好在沒用,假如真和樹一樣的長,那不成野人啦?嘿嘿!然更開心的莫過于去奶奶家拿壓歲錢,雖然只有幾元錢,可那開心勁是現(xiàn)在的孩子無法想象的。吃完早飯,用我母親的話是:子彈也打不著的飛出去啦,最喜歡的惡作劇莫過于買點鞭炮結(jié)伴三五伙伴躲在路邊,看見大人經(jīng)過偷偷扔下一個,大凡有人驚跳,就會開心大笑。

      看著大人們見面相互鞠躬作揖,互道著新年好,恭喜!恭喜!小伙伴之間也會效仿,然心里默默期盼著快快長大。家家紅燭高照,戶戶喜慶祥和。那點點記憶中的年味,伴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年味的蛻變。仍固執(zhí)的在本該塵封的記憶里,回味無窮!

      當桌上的臺歷翻過元旦的時候,我就有種莫名的失落。農(nóng)歷新年離我越來越近了,早已沒了兒時的那份無所適從的開心了?只是感覺過年也就是徒增年齡罷了!當下的交通,再遠的路亦如同咫尺?萍嫉陌l(fā)達,網(wǎng)絡(luò)讓遠在天涯的朋友也就一屏之隔。可年味已不再濃烈。除夕夜,會收到親人的電話。朋友的微信,平時沒聯(lián)系的朋友也會出現(xiàn)在手機上。最多的還是群發(fā)。我實在不屑群發(fā),我真的想問問對方,你知道你發(fā)給誰了嗎?很多時候想回一句:你若真的想起我,能否單獨給我一個祝福?然~靜下再想也就算了,“他們可能朋友太多。只是想一視同仁罷了”。如此理會也就釋懷了。真的是多了開心,也不少感懷!

      周邊友人談及過年。最多的話莫過于一個累字,“年關(guān)等同于公關(guān),太多的拜年模式都要經(jīng)過一番深思熟慮和利益親疏的公式演算,濃縮著生存智慧和現(xiàn)實謀略。即便一條短信也會斟酌再三是否貼切。一個紅包的厚重關(guān)乎來年的生存籌碼。過年自然就演變成了各行各業(yè)的公關(guān)匯演!

      看著網(wǎng)絡(luò)上,火車站那些差點擠成人餅的民工們。感慨之情油然而生。他們才是真實的。是真真切切帶回家年味的人們。他們才是只有過年才能離開拼搏的城市和車間,亦或是塵土飛揚的工地。過年讓他們從遙遠的電話那頭近身貼近了家人,靠近了母愛!過年真真切切的給了他們溫情的機會。也只有他們才得以維系著那份濃濃的年味!

      時光悠然,年復(fù)一年,也許自己真的老了,抑或脫軌了時代的節(jié)奏。思維豐富了,煩惱也多了?物質(zhì)富裕了,心情煩躁了?我似乎必須在回憶里才能找到幸福。記憶中逐漸斑駁泛黃的日子。濃烈而多彩的年味,讓我跳躍的思維塵封在那個年代了?亦如傳說一樣遙遠而古老!可更清楚的是,我必須散開遲緩的思緒去接受當下淡淡年味。去慢慢的適應(yīng)、體會、和融入!

    年味的散文7

      臨近年邊,小區(qū)里晾曬的咸魚臘肉格外多了起來。不由的我也分外思念起老家的各色年味,特別是小時候十足的年味。那會,殺年豬該是其中特別熱鬧、極為喜慶的傳統(tǒng)年俗了。

      多年以前,老家人生活條件普遍不好,能夠宰殺一頭自家養(yǎng)的肥豬過年,那可是很讓人羨慕,也是很奢侈的事。記憶中,家里的豬欄修葺不少,母親親手喂養(yǎng)的大小豬也不在少數(shù),但自家殺年豬的次數(shù)卻屈指可數(shù);蛟S是經(jīng)歷的少,留存腦海的記憶反倒深刻。

      大概在姐姐訂婚的那年,我剛滿九歲。母親足足喂養(yǎng)一年多的兩頭大白豬很是爭氣,長得肥頭大耳、膘肥體壯,體重早已超標,走在路上慢慢悠悠、左右擺動,像一對雙胞胎似得。那一年,家里還清了積壓多年的債務(wù),莊稼也有了好的收成。母親尋思了好久,與父親幾經(jīng)商量,決定趕在年邊奢侈一回,殺一頭肥豬過年,另一頭放在來年開春時賣個好價錢,這樣家里買化肥、娃娃們交學(xué)費的錢大抵是夠的。

      殺年豬的頭天晚上,村里的“一把刀”根叔再三囑咐要讓豬空腹,方便殺豬時取下水(內(nèi)臟)。母親親手喂養(yǎng)多時,對大白豬心生不舍,便忍不住還是往豬槽里舀了些米糠剩飯。

      次日一大早,根叔帶著三個年輕小伙來到我家,母親早已燒好了一大鍋滾燙的開水候著。根叔不急著殺豬,而是在門前空地上先架好兩張長條凳,搭好剁肉用的門板,再將帶來的橢圓形木桶安放妥當,這才領(lǐng)著大伙向豬欄奔去。大白豬從沒見過眾人圍觀的陣勢,似乎覺得情況不太妙,便一改往日溫柔溫馴的模樣,開始繞著圈舍亂竄。根叔人高馬大,掄起胳膊一下將肥豬掀翻在地,年輕小伙們連忙上前幫襯。在眾人連拉帶推下,大白豬被請到了門前空地,并迅速摁倒在長條凳上。幾個壯小伙有抓豬腿的、有抓尾巴的,根叔兩腿交叉牢牢摁住豬頭,左手抓住豬嘴巴,右手持一把長長的殺豬刀,直接捅向豬脖頸的中央部位。大白豬聲嘶力竭的嚎叫,我和幾個要好的小伙伴站在旁邊傻傻看熱鬧。根叔不愧是村里的“一把刀”,動作麻利而熟練,殺豬刀循著大白豬的身體迅速插向心臟位置,只剩刀柄在外面。此時,父親早已端著裝了鹽水的大木盆弓腰站在豬頭前接豬血,大哥待在不遠處忙著燃放鞭炮。只見一股鮮血噴薄而出,大白豬瘋狂的嚎叫,使勁扭動著身體,無奈血流的太快,一股一股的往外涌。不到一支煙的功夫,豬的叫聲漸弱,四肢開始伸直,尾巴耷拉下來,脖頸刀口往外涌著血泡沫,大白豬死了。

      根叔和眾小伙直起腰來松了口氣。稍稍歇息后,大伙掄起大白豬扔進橢圓形的木桶,母親忙著不停往桶里倒著滾開水。根叔用舀子往豬身上挨著澆,邊澆邊用手拽豬毛。如果能用手拽下來就可以用刮豬刀刮毛了。長長的殺豬刀和帶卷的刮毛刀都是根叔的專用工具,也是殺年豬的'終極利器。刮毛刀在豬身上上下翻飛,根叔一邊叼著煙,一邊在豬身上不停的刮刮拔拔,刮完毛用凈水一沖,只消半個時辰,一頭白白胖胖的大“白”豬即刻展現(xiàn)在眾人面前。

      接下來,根叔開始使出“庖丁”式的功夫?qū)讞l豬開膛破肚,再分割解肉。當時那個場面,如今想起來總覺有些血腥,但年幼無知的小伙伴們顧不了那么多,只當是現(xiàn)場看熱鬧,盡享年俗的味道。根叔取出一根鐵鉤,將豬身體倒掛在靠墻邊的木梯上,然后卸下豬頭,剖開豬肚子,割開胸膛取出豬下水。整個開膛破肚的過程,根叔用刀的力度恰到好處,豬油、肥肉、內(nèi)臟逐一分開割好,斷然不會浪費一丁點。清理完內(nèi)臟,再用刀斧沿豬的脊背位置劈成兩半,然后平放在剁肉的門板上。根叔的刀工極好,經(jīng)他的斬切解肉,兩扇豬肉分成前后腿子、里脊、排骨、豬蹄兒等,分門別類放置在各個盆里。

      殺年豬的那一天,全家上下都很開心,也格外的忙碌。根叔和青年小伙上門忙活了大半天,自然是要恭恭敬敬、好生的招待一番。此外按老家的習俗,當天中午或晚上,還要燒上一大桌的殺豬菜,邀請本村的長者和親戚朋友來家中吃上一頓,俗稱“殺豬飯”。

      那些年,村民的生活條件艱苦,但民風淳樸,重視禮節(jié)。宰殺年豬的人家,必然會向家中的長輩,以及娘舅家里贈送一些上好的豬肉,以示孝敬和尊重。即使是家境不好,也寧肯自家少留一些,亦或少賣一些豬肉,饋贈定然是不能免的。

    年味的散文8

      大山里還是大霧茫茫的,清晨的光亮似乎在努力掙扎,卻掙扎不過濃重的霧水,只好一絲一絲地慢慢投在那幾座大山環(huán)繞的村莊上。村莊靜悄悄的,偶爾的幾聲雞啼,讓山谷都似乎有了回音。

      “哈欠!哈欠!哈欠!”這三個噴嚏一個比一個響亮,雖然不及以往的震撼,畢竟中氣還算充足。臨近的人聽到,便知道這時候是六點半,村里的三爺起床了。三爺終究是有了一把年紀,早起被山村清早的風一吹,就忍不住打噴嚏,只是這噴嚏的聲音,跟以往相比,漸漸是弱了。

      三爺在門口洗漱的時候,老伴已經(jīng)把早餐做好了,正在喊才上小學(xué)五年級的小孫子起來吃早餐好去上學(xué)呢。上學(xué)的第一天,遲到可不好。孫子揉著朦朧的睡眼,磨磨蹭蹭地起床了,拿著臉盆走到門口的水龍頭旁,喊了一聲:“阿公,早!

      “嗯。洗漱趕緊點,別磨嘰磨嘰的,等會就遲到了!比隣斦f完,喝了一大口水漱口,又“噗”一聲,大力吐了出來,再用濕毛巾擦一把臉,人就整個地清醒了。這個年,天氣一直很好,冬天的尾巴已經(jīng)比春天還暖和了。

      孫子吃完早餐,跟三爺和老伴說:“公,奶,我去學(xué)校了!闭f著就背著書包跟鄰居的一群孩子跑了。老伴在后面說:“走路要靠邊,看車呀!放了學(xué)早點回家!”遠遠地傳來孩子“哦”的回答,似乎也不怎么上心。

      三爺在門口看著遠去的孩子的背影,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也不知道歲月把他當成藝術(shù)品還是普通的練手作品,總之是在他臉上刻下了不少的痕跡。皮膚皺了,頭發(fā)白了,腰板也沒有那么直了。

      小孫子去了學(xué)校,家里就剩下三爺和老伴兩個人了。一大家子的人,過完年后,又像蒲公英,被吹到了各個地方。今天才正月十七,這年,就算過完了。舊時,大家都不會往外跑,這新年,便非得過了正月才算過完。現(xiàn)在到了年初五,就有年輕的人開始往外跑了,對于他們來說,年也過完了。時代不同咯!

      也許是人老了,三爺對于離別,心里不自覺就感到越發(fā)沉重了。家里十多口人,他在背后看著他們,一個個背起行囊,去往遠方,打工,上學(xué),離他越來越遠。三爺?shù)男,微苦,微澀,無奈。

      三爺從來不曾開口說過不舍,山村的人,感情表達總是比較含蓄的,誰會像電視里面的人那樣又摟又抱,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表示自己的不舍呢?但是三爺?shù)男难,卻真真切切地感到不舍。他不會說,就像嘴里含著一顆發(fā)苦的橄欖,獨自忍耐著。

      新年,對于在家上小學(xué)的最小的孫子來說是最開心快樂的日子,對于三爺和老伴來說同樣也是最開心快樂的日子。小孩子可以盡情吃好吃的盡情跟哥哥姐姐們玩耍,高興是必然的。而三爺和老伴,可以看著一大家子團聚,圍在他們身邊,說著笑著,甚至吵吵鬧鬧,他們就感到心滿意足了。

      什么是天倫之樂?這就是呀!兒子兒媳婦們,孫子孫女們,大家健健康康的,都整整齊齊地坐在他們兩老身邊,這一年到頭,沒有哪個日子比新年更值得全家人舉杯慶祝呀!什么是年味?這也是呀!聽著電視機里祝福新年的歌聲,聽著村里鞭炮和煙花喜慶的爆炸聲,聽著兒孫說“祝阿公阿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的祝福聲,三爺覺得,這年味濃極了,讓他覺得幸福黏稠得撥不開,他在這幸福里,直開心得想躲開眾人抹一把眼淚。

      三爺不懂什么叫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在農(nóng)村,哪家哪戶都這樣,太多像三爺這樣的人了,他們也早就習慣了。但是三爺懂一年到頭寂寞的盼望和無邊的守候那種感覺,三爺懂一個電話的問候帶來的喜悅可以讓人高興三天那種感覺,所以在那喜慶的當口,三爺喝一口剛剛跟兒子碰過杯的酒,覺得這酒太辣,他一下子就嗆出了眼淚。老伴幫他勺了一碗湯,說:“少喝點!不能喝就別逞強!”誰說他三爺不能喝的?只是這些年因為身體問題,他不怎么沾酒了而已。

      三爺知道,老伴是懂他的。一年到頭,對出門在外的兒孫們長長的思念總不能全部埋在心里頭呀,平日里跟老伴兩個人絮叨絮叨的,不自覺就流露了:“老大說中秋節(jié)也許有空回家一趟,也不知道他老板放不放人回來……”“老二上次打電話回來是什么時候了?多久也不見打個電話回家!”“哎,大丫頭今個兒打電話回來了,問有沒有豆角干呢,咱明天就去摘點豆角曬起來吧,這丫頭,就愛吃這個!”“還有竹筍干也是,那二小子喜歡!”

      兩個老人相對的時候,除了聊聊兒孫,一遍又一遍地彼此分享各自接了兒孫電話之后那一點點的信息,還有什么好說的呢?家里的雞鴨狗牛,天天見,沒什么可談的。村里的家長里短,早就像嚼過的口香糖,沒有味道了。

      大孫子夾了一塊雞肉給三爺,也夾了一塊雞肉給奶奶,說:“阿公阿奶,你們多吃點,辛苦了一年,你們最該吃這雞肉!”這小子,現(xiàn)在懂事多了,還懂得給爺爺奶奶夾肉了。前些年,他鬧著不讀書要出去打工,還狠狠地跟三爺吵了一架,把三爺氣得血壓一下子升上去了。

      三爺邊吃飯邊看著身邊圍坐的一大桌兒孫們,既感慨又欣慰。兩個兒媳婦如今也和和睦睦的,剛剛他還看到小兒媳婦跟大兒媳婦悄悄地說著什么體己話,偷偷笑了呢。這幾年,年夜飯都是她們兩個做大廚一手弄出來的。想想多年前她們劍拔弩張針鋒相對的爭吵,再看看而今的妯娌和睦,這是三爺覺得最難得的事情。

      新的一年,是在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響開始的。大年初一的清早,每家每戶都會早起放鞭炮,放完鞭炮吃面,這一年便算開始了。三爺清楚地記得,在自己年輕的時候,年初一的鞭炮是自己跟父親一起在門前擺好點燃的,后來他有了孩子,年初一的鞭炮是父親和他還有兒子三代人一起擺好點燃的,F(xiàn)在,孫子也長大了,年初一的鞭炮,也變成三爺和兒子還有孫子,仍舊是三代人一起擺好點燃的。三爺知道,等自己再老一點,等孫子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年初一的鞭炮,就該有兒子和孫子,還有孫子的孩子三代人一起擺好點燃了。這一代代的傳承,讓三爺感到一股生生不息的希望在自己的心里澎湃。

      連續(xù)好幾年了,每年的大年初一吃完面之后,大孫女都會組織大家排好隊站好,給大家照幾張全家福。三爺不怎么習慣面對鏡頭,也不怎么愛照相,但是這一年,他終于不再那么拘束了,既然孩子們都想和他拍照,那就拍吧。

      所以這一年,大家都看到三爺為了拍照,穿上了那件女兒送的西裝。嶄新的,筆挺的西裝,三爺一穿,整個人就年輕了十歲不止。孫女開心地挽著三爺說:“阿公穿這件衣服就對啦,太帥了!”盡管鏡頭前的三爺還是不夠自然,但是誰都看得出三爺眼角眉梢都透露出高興。

      三爺叮囑孫女,照片曬出來給自己一份。年味年味,這新年第一天的美好記憶,就可以讓自己用一年去回味呀!家里只剩下兩個老家伙的時候,拿出照片來安靜看看,想想大家都在身邊的熱鬧時候,三爺覺得,日子也就那樣了。

      生活不容易呀,孩子們怎么可能不出去,一輩子守在這個偏僻的小山村守著他們兩個老家伙呢?兒女們終究要生活下去,他們的壓力三爺很清楚,F(xiàn)在養(yǎng)孩子也不容易了,況且,大的幾個孫子孫女都上大學(xué)了,那費用呀,像水,嘩啦呼啦地流出去,要掙回來,就得兒子兒媳們用血汗去換了。為了減輕兒女們的負擔,三爺還在努力地自食其力,田地能種一點是一點,等年底他們回家,也不至于家里沒米要去買呀!在農(nóng)村,哪個老人有退休這樣的說法呢?無論年歲多大,只要還能動,就得勞動!

      像三爺這樣的農(nóng)村老人,也不盼兒孫能夠時常圍在身邊了,只盼著他們在外面無論工作還是學(xué)習都順順利利的,身體健康就好。三爺們也努力維持著自己的健康,免得讓兒孫們擔憂,也免得拖累他們,讓他們有后顧之憂。

      正月十一是三爺?shù)纳,這一天三爺也是喜悅的,盡管過了這一天,自己的年紀又大了。親戚們大多會聚集在這一天到家里來,三爺和兒孫們都早早起來為他們的到來而準備了。茶水,零食,還有辦酒席的肉菜等等。堂侄和堂媳婦們被叫了來幫忙做菜洗碗什么的,畢竟客人不少,光是自己一家人根本忙不過來。

      親戚們陸陸續(xù)續(xù)來了,一年沒見,小孩子們都變了樣,如果不說,三爺都認不出哪個是哪個的孩子了。大人們看起來沒變多少,但生活的擔子讓他們老去,三爺還是看得出來的`。來的親戚那么多,大多是小輩,所以他們一進門,首先是問候三爺,然后給他塞紅包。三爺身為壽星,又是長輩,自然不好拒絕,紅包高高興興地收下了。私底下,三爺跟老伴說,等會他們回家的時候,給他們每個人一個大紅包。這是三爺?shù)膽T例,他知道小輩們也不容易,他能夠為他們做一點就是一點吧。

      生日這一天,熱熱鬧鬧地很快就過去了。盡管大家都累,卻也高興。一年就這么一天跟親戚們見見面聊聊天,多難得!三爺有點不高興,因為這一天吃完午飯,在市里上高中的兩個孫女就出發(fā)回學(xué)校去了。第二天她們就要上課,所以不得不選擇在三爺生日的時候離家回校。三爺給她們一人一個紅包,只說了句:“要好好學(xué)習,勤奮一點!”她們點點頭,也沒有說什么。孫女們對爺爺?shù)膼,都在心里呢,不說不代表沒有。孫女們坐上車,三爺看著她們,也沒有多想什么。只是晚飯的時候,看著本來坐得滿滿當當?shù)淖雷,現(xiàn)在寬了不少,三爺就開始惆悵了。從這一天開始,孩子們就要陸陸續(xù)續(xù)離家了。

      第二天,大孫子也出發(fā)去工廠了,餐桌上,又少了一個人。再過一天,小兒子和小兒媳也出發(fā)了,吃飯的時候碗筷又少了兩雙。然后又是在外省上大學(xué)的兩個孫女離家,大兒子大兒媳離家……沒幾天,熱熱鬧鬧的一大家子人,便散到五湖四海了。吃飯的時候,家里也安靜了下來。只剩下三爺和老伴還有小孫子三個人了。

      元宵節(jié)吃湯圓的時候,三爺才吃了幾顆湯圓就放下了碗。吃湯圓也代表著團圓呢,如今這冷冷清清的,三爺心里頭不暢快。似乎年紀越大,越容易因為離別而不暢快了。年紀越大,也就越珍惜團聚的時光,希望大家好好地在一塊。

      過了年,也剛剛過了生日,三爺就76了。到了這個年紀,三爺覺得自己多活一年是一年,多活一天賺一天。對于死亡什么的,倒也不覺得可怕了。只是,三爺還想努力地健康地活著,看到孫女出嫁孫子娶孫媳婦,兒子兒媳能夠松一松肩上的擔子。

      前幾年他胃不好,想到母親是因為食道癌去世的,三爺和孩子們都嚇到了,趕緊地去了大醫(yī)院檢查,擔心是癌癥。還好最終檢查沒事,三爺覺得那時候就像是撿回了一條命似的。不過打那之后,三爺要常常吃藥,身體開始沒有以往好了。

      “豬肉!賣豬肉!”賣豬肉的人開著車經(jīng)過三爺家門口,喊聲把三爺從沉思中拉了出來!叭隣敚粤藳]?”賣肉的人大聲問道。

      “還沒呢,這就準備吃了。你吃了沒?要不要吃了再走?”三爺答道。他看了看豬肉,決定買一點新鮮的肉,賣肉的人就按照要求幫他切了。

      老伴盛了一碗粥給三爺,就著前一天的剩菜,三爺吃起早餐來。老伴在外面喂雞喂鴨呢,一大群雞鴨吵吵鬧鬧的。三爺看看安靜的家,靜靜地吃下一大口粥。

      當三爺從牛欄里把牛放出來的時候,山村的濃霧已經(jīng)散去了,露出了清晰的大山的面貌。村子里逐漸也聽得到各種聲音了,仿佛村子徹底醒了過來。三爺跟在牛后面,走在田野里,清晨的陽光正好灑在大地上,春天的氣息正濃。

      年味,就這樣散了,又似乎還好好地放在什么地方。

    年味的散文9

      大年將至,年味好像離我們越來越遠。沒有和睦相處的鄰里關(guān)系,沒有兒時的歡樂與幸福,更沒有熱鬧的傳統(tǒng)習俗和刻骨銘心的記憶。

      兒時的年味消失的無影無蹤,殺豬、宰雞、宰羊,烙灶餅、磨豆腐、蒸饅頭、包包子、炸油餅;包紙、寫對聯(lián);穿新鞋、新衣,糊燈籠、貼窗花、蒸燈盞。孩子們好像聽故事,感覺很遙遠。為此,我心中難免有一些傷感。

      兒時的年味在我的腦海中巡回放映,父母忙碌的身影仍歷歷在目。小時候,家里雖窮,但過年很快樂。年貨都是提前準備好的。正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生活寫照。

      “臘月八,插米叉”,從初八開始,做豆腐。奶奶先要挑選黃豆,拿著簸箕,坐在院子里,一點點地挑出黃豆中的雜物(包括爛黃豆)。不時地上下扇動著簸箕,圓溜溜的黃豆?jié)L落在后面,雜物從簸沿口清理掉。一袋子黃豆需要挑選幾天,我和妹妹有時也來幫忙?粗S聰聰?shù)亩棺,撫摸著它光滑的身體,傾聽著莎莎的聲音,的確是一種美的享受。奶奶累得腰酸背痛,滿頭大汗,才把黃豆撿好。

      接下來父親背上黃豆去拉黃黃(把黃豆磨碎)。人很多,需要排隊,奶奶帶上水和干糧,耐心等待,終于輪到我家了。奶奶用盆子裝些黃豆,慢慢用手一點一點地放在石磨子上,一圈一圈地推,細細的黃粒整齊地排列在磨子的周圍,奶奶快速地把它們裝進袋子里,反反復(fù)復(fù),花費半天時間才磨完黃豆。奶奶的小腳既紅又腫,她上氣不接下氣地喝著水,稍作休息,趕快回家。把黃粒放進桶子里,倒上涼水,讓它好好浸泡著。一天一夜之后,又去磨豆?jié){。看著磨子上一層層豆?jié){,它好像一條條長龍蜿蜒盤旋,奶奶急速地把它們刮進桶子里。奶奶害怕浪費,有時用手指慢慢地捋,捋完之后,繼續(xù)勞作,看著不辭辛勞的奶奶,我多么想替她分憂!

      晚上回家,開始做豆腐。先燒一鍋開水,等著水沸騰時,用布袋子裝滿豆?jié){,使勁地往鍋里壓,直到豆?jié){沒了,才倒掉豆渣。豆?jié){會慢慢溢起,邊倒邊攪,鍋里會有一塊一塊的軟豆腐,把它們倒進竹籮子里,等到竹籮子非常滿時,蓋上木板,壓上大石頭。第二天,一竹籮子豆腐就形成了,看起來白白厚厚的,吃起來軟軟嫩嫩的,美味可口,這給過年帶來無限的樂趣,家人們坐在一起,分享著勞動的快樂。

      臘月二十三,開始殺豬。小豬仔是父親二月買來喂養(yǎng)的,一籃子一籃子的青草吃進它的肚子里,小豬仔吃得飽飽的,呼呼大睡,一天天長大。從十一月開始,增加食量,專吃面食,增加豬肉的香味和厚度。殺豬時,找來親房鄰居幫忙,奶奶負責燒水,爺爺殺豬,父親倒腸肚,母親盛豬血;我們小孩子搶豬尿泡,你追我趕,快樂極了!拿到它,讓大孩子吹大,放上幾顆玉米,曬干之后,當做足球玩具,踢來踢去?粗依锓胖髩K大塊的豬肉,饞著嘴里直流口水,盼望著大年三十能快點到來。

      晚上,煮好豬肉后,要給左鄰右舍端菜。土豆、蘿卜絲匯成的大鍋菜,上面放些豬肉片,撒些蔥花和辣椒,五顏六色,聞起來香噴噴的。端給鄰居的長輩,看著他們狼吞虎咽地吃完菜,心中暖意融融,鄰居回放些灶餅,表示感謝。鄰里關(guān)系和睦,尊老愛幼,互幫互助,至今還能回憶起慈祥的大伯、大爺、嬸嬸們的音容笑貌。

      殺豬能增添濃濃的年味,工序復(fù)雜,費時費力,但快樂無比,構(gòu)建著和諧的鄰里關(guān)系;每到過年時,我會深深地把它回憶,父母省吃儉用,用艱辛換來幸福的年味,讓童年留下難以磨滅記憶。

      臘月二十八,奶奶和母親開始蒸饅頭、包包子,她們提前發(fā)好面,放在大盆里慢慢進行發(fā)酵。等到面變得毛孔粗大時,開始放蘇打,蒸饅頭、包包子。把面滾成圓棒棒,切成等距離的矩形,放在粑粑子上蒸,蓋上草鍋蓋,鍋蓋周圍要圍上毛巾,以防露氣。一會兒功夫,一鍋鍋白白胖胖的饅頭就躺臥在一只大鋪籃子里。再包些地達菜包子(西北人把這種菜叫地軟子),我們姐妹們搶著吃。

      下午炸油餅,奶奶把握火候,往鍋里放油餅,我和母親搟面餅。先把面滾成細棒,切成小塊,開始團成圓坨坨。母親慢慢地搟開,中間要劃兩道口子,讓油通過餅中間的縫隙加熱,保證油餅?zāi)茏銐蚴焱。奶奶既要夾油餅,又要放柴火,她不急不躁,一鍋鍋油餅很快就做完了。母親還要做一些麻花、果果、麻葉子等不同的貢品,看著一缸油餅,心想:“過年多好!有這么多油餅吃,盼著天天過年!”

      臘月二十九,父親包紙、寫對聯(lián),爺爺印冥幣,爺爺把白紙割成小小的長方形,用毛筆刷上紅墨水,一張一張地印。我不解地問:“這是干什么的?能當錢用嗎?”爺爺笑嘻嘻地說:“這是死人用的,我有點害怕!睜敔敯堰^年用的冥幣全印完了,整齊地放在桌子上,等待父親包紙。父親割了幾張大紙,把冥幣分布均勻,疊好,包起來,再在中間貼上紅紙條,寫好收信地址。爺爺看著父親包的紙,笑容滿面。父親開始寫對聯(lián),找來老黃歷,看著后面的對聯(lián),寫了起來。他的字遒勁有力,恰似他倔強的性格。

      想著想著,我淚流滿面,再也看不到印冥幣的爺爺了,爺爺離開我們已經(jīng)九年了,每次與他在夢里相遇,他的臉頰依舊那樣慈祥,對我關(guān)愛有加。我心如刀絞,病床上的爺爺身影刻在我的腦海中,多么希望時間定格在那一刻,讓我好好伺候爺爺。

      三十下午,貼對聯(lián)、接紙(接先人),父親放鞭炮,濃濃的年味開始了。我和妹妹等待著穿新衣服,母親忙得不亦樂乎,我們嘰嘰喳喳吵個不停,一奔三尺高,母親匆忙地找出花衣花鞋,千叮嚀萬囑咐,不要往水里走,放鞭炮時要小心點。我們激動地穿上新衣新鞋,拿上香表,跟隨大人去接紙。小伙伴穿著新衣服,心靈樂滋滋的。

      晚上,母親在煮肉,他把雞肉和豬肉分開,泡上粉絲,手搟粉,切好豆腐,備好甜酒。一家人共進晚餐。我們坐在土炕上看春節(jié)晚會,笑聲不斷;母親一人在廚房里忙前忙后,她疲勞不堪,忙碌了整整一個臘月。給我們準備過年衣服和鞋子,每晚在昏暗的燈光下縫縫補補,納鞋底,白天要做家務(wù)。過年她也不能休息!我的母親是多么辛苦啊!

      看到母親額頭上增添一道道皺紋,這是辛苦的見證,是歲月的滄桑;她飽經(jīng)雨雪風霜,生活的壓力壓彎了她的腰,她有些駝背,但堅強的母親默默地挑起家庭的重任,用勤奮和淚痕書寫艱辛的一生。

      俗話說:“小年大十五”。不知不覺年過完了,母親又開始給我們糊正月十五鵝燈籠。它先用鐵絲編成鵝的身材,再把脖子套在上面,一個框架完成了。再用白紙剪成小小細絲,作為鵝的.羽毛,一層緊挨著一層,長短不一,整個鵝身毛茸茸的。母親在鵝的嘴巴上貼上紅紙,再貼一個黑色的眼睛,活靈活現(xiàn),懸掛在屋頂上,隨風舞動。我們正月十五搭著鵝燈籠,三只鵝排成長長的一條線,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別人贊嘆不已,投來羨慕的目光。

      母親提前要蒸燈盞,她和好面,用開水燙好米面,反復(fù)揉光滑,捏成燈盞模樣,中間留一個深窩窩。黑黝黝的燈盞整齊地站立在盆子里,吃起來軟軟甜甜的,真是美味佳肴?粗赣H松樹皮般的手,我心里在滴血,母親用勤勞的雙手,給我們創(chuàng)造著幸福的年味,給我們保駕護航,使我們自由自在地成長。

      現(xiàn)在的年味,就是訂年夜飯,微信QQ拜年、發(fā)紅包、祝福語,轉(zhuǎn)發(fā)搞笑視頻、淘寶購物、拼多多買過年衣服;超市人山人海,一襲如空。街道商品琳瑯滿目,商販叫喊不停。就連小孩子,提起過年,只知道壓歲錢、不寫作業(yè)、看電視、玩游戲、發(fā)紅包、搶紅包,跟隨父母瘋狂購物,大包大包的零食帶回家。

      相比之下,兒時的年味物質(zhì)貧乏,但精神富足,通過自己的勞動,換來成功的喜悅,追求生活的過程,體驗生活的艱辛,給孩子們增加生活閱歷,豐富生活知識,鍛煉生活能力,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而現(xiàn)時的年味,物質(zhì)充足,精神貧乏;孩子們對年味的理解一片空白,只知道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沉迷于網(wǎng)絡(luò),看電視、打游戲,好吃懶做,心理脆弱,沒有更多的傳統(tǒng)習俗,沒有刻骨銘心的記憶。

      漸行漸遠的年味,滿滿都是親人的味道,它充滿著沉甸甸的愛,滋潤著我的心田,足以我用一生去品嘗;它猶如一把傘,給我們遮風擋雨,讓我們無憂無慮地成長;它猶如一艘小船,載著我們乘風破浪;它是我的精神財富,讓我懂得感恩,銘記一生。

    年味的散文10

      又到一年春節(jié)。

      街頭巷尾,張燈結(jié)彩,陸續(xù)出現(xiàn)在大門上的“倒福”提醒著人們這個只屬于中國人的節(jié)日又將來臨。

      年,對于每個人來說都不一樣。

      對于無法歸家的游子,年是苦的,混合著牽掛與思念,難以下咽。

      對于輾轉(zhuǎn)千里終于回家的行人,年,是甜的。混合著溫暖與親切,令人迷醉。

      對于歷盡坎坷的探索者,年,是咸的。交雜著過去一年里受過的委屈,忍受的痛苦跟對未來的美好的憧憬與祝愿,神秘,復(fù)雜,刺激著味蕾。

      春節(jié),新年,不能明白道來它在我心中的份量,但隱約感覺它所承載的情義與感情不可估量。

      在我們家,一年到頭來,最忙的要數(shù)奶奶,炸藕夾,炸圓子,蒸豆腐圓子,曬臘肉,小小的空間里堆滿了奶奶為家人準備的年貨。奶奶已經(jīng)接近80歲了,爸爸勸奶奶休息,讓她不要再忙碌。奶奶有時也生氣地罵咧:“都要吃,又都不學(xué)著做,真是累死了,明年再也不做了!笨墒敲恳粋“明年”奶都拿著鍋鏟重操舊業(yè),又罵咧下一個“明年”,不再做了。我從來不勸奶奶休息,因為我知道一個這么忙碌了大半輩子的人,只能以這種方式,在羊的最末,表達對子女們的'關(guān)心。不勸,因為勸不動。

      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因為在外求學(xué),所以每半年才能回一次我在“城中村”的家。我總是開玩笑說,人家都是省際大春運,我是城內(nèi)小春運。放寒假,對很多人來說都沒什么,但對我來說意味著回家,意味著炸圓子,意味著“年”。圓子我只吃奶奶做的,一如今年從英國回來的哥哥,見到奶奶問的第一句話便是:“做了粉蒸排骨嗎?”

      于我而言,年,沒有久別重逢的熱淚盈眶,相聚有時又何必故作傷感?也不是爸爸一直教育我的“傳統(tǒng)”,“家庭”,那好像有點沉重了。它很簡單,是奶奶炸圓子的味道。重油,精廋,酥軟,咬下一口,那種嘴巴跟心都被填滿的充實是獨屬于“年”的味道,也是這世間不可多得的美妙味道。

      吃了十多年的圓子,只好這一口,是真的好吃。

      人的記憶很有意思,那些在腦海了頑固盤踞的東西都連接著一段段不可替代的經(jīng)歷或者事件。正如我,貪念圓子的味道,無非也是貪念那些過去的記憶。五歲,十歲,十五歲,吃著圓子,我數(shù)著年歲不斷成長。很多東西都在不斷剝落,外表漸漸模糊褪色,不再記憶。只有這玩意,與奶奶,與家人,與年,與希望融為一體,成為一年又一年里,只屬于我的牽掛,只屬于我的年味。

      去年年飯時,哥哥在英國,跟我們?nèi)巳硕荚陔娫捓锇萘四,可是人沒到,不能叫團圓。今年年飯,他回來,反而是我因為高三,最后回家。上桌時發(fā)現(xiàn)第一個菜是他的粉蒸排骨,第二個是我的炸圓子。

      奶奶坐在一邊傻樂,她什么都記得,一個不落。

      酒過三巡,興致正高,大家紛紛站起舉杯。特別熱鬧。聲聲祝福里,人人歡快的飲下各自杯中,那無法言說的,美妙的,年味。

    年味的散文11

      舌尖上的中國,這個名字大家應(yīng)該耳熟能詳,而我家,也上演了一出“舌尖上的中國”。

      聽說爺爺奶奶正在做餃子,我一個名副其實的大閑人,也是該露露手了,便趕過去幫忙。我摩拳擦掌,把時時刻刻不離手的手套都脫了,隨手抓一個餃子皮,學(xué)著爺爺?shù)臉,轉(zhuǎn)轉(zhuǎn)捏捏,往里頭添餡;最后像變魔術(shù)一樣捏了一道邊,餡就老老實實地“躺”在了里面。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餃子上會出現(xiàn)“皺紋”。我開始“加工”了起來,越捏越糟,適得其反,還破了一個洞。我把餃子扔給奶奶,想讓奶奶幫忙“整容”,“不行,你的自己做,”老爸喝止了我,“剛剛某人還說…”我的臉瞬間漲的像滴出血來,一把抓過餃子,道:“看好了,我會!我是清白的.!”“我看你的臉色的卻是青一塊白一塊!”表哥調(diào)侃我道。我冷哼一聲,學(xué)著奶奶的樣,把餃子放在水里滾來滾過去,一個光滑無比的餃子響當當?shù)卣Q生了!我向爸爸看去,他卻站在不遠處笑吟吟的看著我,頓時明白他用的是激將法,向他投一個堅定的眼神,我便繼續(xù)埋頭苦干。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子陽大師的手下,白白嫩嫩的餃子花樣百出,改頭換面,成了小兔子的形狀,愛心的形狀,成了我“蔣氏的創(chuàng)意餃子組!”

      “煮餃子嘍!”隨著爺爺一聲大喊,餃子被端到了廚房,我們把餃子放入了鍋里,餃子一個挨一個的在鍋里沸騰。

      等著,盼著,新出鍋的餃子來嘍!幾分鐘后,眾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魔爪伸向盤子,狼吞虎咽。我也不例外,辛苦了這么多時辰,就坐等這一刻了,我一人就占了一盤,不一會兒就吞了下去,這么幾個都不夠塞牙縫,便捅了捅表哥:“看!灰機!”趁表哥的目光在天空中飄蕩,我抓住機會奪過他盤中的蘿卜餡的餃子,迅速往嘴里一個接一個的送,滑溜溜的進了我的肚子,等表哥發(fā)現(xiàn)時,盤中已經(jīng)空了,我也早已逃之夭夭。

      奶奶家的餃子,香香濃濃,無比美味,有種清香直達人心扉,淡淡的清香環(huán)繞在舌尖上,更有種年味,舌尖上的年味!

    年味的散文12

      當收到一張張美觀精致的賀年卡,接到一個個祝福新年的手機信息,耳聞一聲聲叫賣年貨的吆喝,目睹一張張游子回家過年的笑靨,我知道,鄉(xiāng)村臘月的年味越來越濃,春節(jié)正款款向我們走來。

      走村串戶,家家都在為過年而忙碌著。那悠長、濃郁的年味,就從他們忙碌的雙手中流淌出來。雖然超市里、集市地攤上食品琳瑯滿目,應(yīng)有盡有,但人們還是喜歡親手制作。做年糕,灌香腸,蒸點心,薰臘肉,炸肉圓,炒花生,爆葵花籽,陣陣香味撲鼻誘人。人們的臉龐寫滿了忙年的喜悅。許多農(nóng)家庭院里早早地掛曬著臘肉、腌制的雞鴨鵝魚,成為令人注目的風景。接近過年,人們逛超市、趕集市的熱情高漲,置辦年貨,添買新衣,大包小裹,滿載而歸。冰箱里食物放得滿滿當當,等待春節(jié)全家團聚,大快朵頤。

      回家過年,是每位在外讀書或打工的游子的共同愿望。那甜蜜、溫馨的年味,就從他們匆匆的步履中散發(fā)出來。村頭、路口、車站,寒風中站著翹首盼望親人歸來的妻兒、父母。熟悉的身影走近了,驕兒撲進爸爸的懷抱,父母滄桑的臉上綻開笑容,妻子害羞地瞅著丈夫!盎丶疫^年的感覺真好”。一家人相擁著,一路上灑下歡聲笑語!澳辍彼脐疥蕉,溫暖著久別團聚的家人。

      除夕是新年的最后一道驛站。那芬芳、馥郁的.年味在五彩繽紛的年文化中拓展升騰。除夕貼對聯(lián),是辭舊迎新的開心時刻,也是忙年中最莊重、最細心的活。耐心地洗去陳聯(lián)舊對,去除灰塵污垢,心懷虔誠,帶著祝福,貼上嶄新、紅紅的春聯(lián)。頓時,春聯(lián)伴隨著喜紙、窗花、花燈,熠熠生輝。那時,鄉(xiāng)村處處流淌著暖暖的中國紅。豐盛的年夜飯后,是萬家團圓的“守歲”之夜。中央電視臺多年來為人們奉獻出的一臺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讓人歡樂開懷。新年的鐘聲敲響之時,鞭炮聲聲,此起彼伏,煙花繽紛,搖曳生姿。這是原汁原味的家鄉(xiāng)“年”味。

      在期盼、忙碌、守候中,在熱鬧、斑斕、溫馨中,“年”歌唱著、舞蹈著、酡醉著,走進云蒸霞蔚里,走向我們。

    年味的散文13

      我的家鄉(xiāng)在華亭,在我們家鄉(xiāng)進入臘月門,傳統(tǒng)節(jié)日一個連著一個,年味一天濃過一天,傳統(tǒng)的地方民俗文化活動也就更更加豐富多彩起來了。

      臘月初八這是華亭過年的前奏,這天要吃臘八粥,還要在臘八粥中放用肉餡包成的“雀頭”餃子。臘八粥用大米、谷米、玉米、紅豆、黃豆等混煮而成,表示祈求來年五谷豐登之意;“雀頭”餃子用大肉作餡包成圓形雀頭狀,表示能消滅危害莊家的麻雀(據(jù)傳說臘八這天見不到危害莊家的麻雀)。

      臘月二十三是灶王爺升天奏事的日子,傳統(tǒng)的小年,又名辭灶。華亭人對過小年非常重視,這天早飯要吃攪團,有盼望團圓之意。街面上有售賣的用麥芽糖汁做成的灶糖,又甜又粘。相傳送灶時給灶王爺吃了甜得粘住了嘴,就不會向玉皇大帝告人間的狀了。送灶的時間大約在傍晚,家家都要擺祭品,放鞭炮,意味著過年開始了。

      臘月的日子長了翅膀,一飛而過。轉(zhuǎn)眼已到除夕之夜,家家貼對聯(lián),掛紅燈,張燈結(jié)彩;戶戶圍著餐桌、抱著電視守歲,放開肚量喝酒吃肉,毫無顧忌縱情歡樂,一年中所有的辛勞、煩愁在這晚煙消云散,所有的'豐收、喜悅在這一刻被無限放大。

      正月初一是新年第一天,家鄉(xiāng)的人都有“迎喜神”的傳統(tǒng),吃過“拉魂面”之后,村里的人個個穿戴一新,喜笑顏開,牽著或趕著身上披掛了彩紙折疊的紙扇的牛羊騾馬,浩浩蕩蕩的向預(yù)先估算好的喜神方位進發(fā)。這是為了驅(qū)除兇煞和病魔,乞求喜神保佑一方平安吉祥,沒病沒災(zāi)。

      元宵節(jié)那天,大街小巷馬社火、高芯子、車社火排成了長隊、綿延不斷,鞭炮、鑼鼓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又一次將過年推向高潮。晚上,家家戶戶點燃用玉米、蕎面捏的燈盞,小孩挑著紙糊的燈籠盡情玩耍,燈光、月光、星光融為一體,相映成輝。

      正月二十三日已是過年最后一個節(jié)日,這天華亭農(nóng)村有“燎疳”的習俗。婦女們使出渾身解數(shù)提早用雞蛋殼、五色紙糊好“疳娃娃”,男人們則割足枯蒿茅草為“燎疳”做準備。二十三日白天,小孩挑著“疳娃娃”玩耍,看誰的“小媳婦”、“小相公”好看;晚上,每家門前都堆起柴草,上面插上“疳娃娃”,當?shù)谝欢佯岵蔹c燃,聽到有人大喝“燎疳嘍——”,家家戶戶便都點燃疳草,霎時間熊熊焰火映紅了村子,照亮了天空。人們爭搶著從火焰上一躍而過,以求燎去病災(zāi),燎紅日子。

    年味的散文14

      做糯米酒是母親的拿手好戲,她的手上把握功夫好,糯米飯蒸得爽,酒曲撒得勻稱,水灑得合適,所以做出的糯米酒格外的香醇,記憶中從未做糟過酒。

      但在貧窮的歲月,這種自家釀制的米酒,也是奢侈食物,不是平時能經(jīng)常享受得到的,收成好的年份,家里糯米多的時候,一年中母親會做好幾次米酒,讓我們孩子改善生活,增進營養(yǎng),滋補身體;年景不好的時候,吃糯米酒的次數(shù)就明顯減少了。不過,無論什么年景,過年時母親是必定要做糯米酒的,留著正月待客用。雖然這不是村子上的習俗,但極有細心的母親,每年都要獨樹一幟地認真地做這件事。

      過年做糯米酒,同平時的做法是一樣的,只是天氣冷,酒發(fā)酵慢些。然而,做過年的糯米酒,只要用心看還是能覺出母親是要慎重些的,份量比平時的也要多得多。她先把糯米淘洗好,浸上一段時間,倒出濾干水,再裝入木甑中打上汽眼,蓋好蓋,放入鍋中用大火蒸。糯米飯蒸熟后,滿廚房就飄散著一股誘人的香味,我們小孩聞著就垂涎三尺,從四處圍攏過來。但母親不準許我們吃,將糯米飯攤放在簸箕內(nèi)或臉盆里,讓其冷卻,然后將一團團的米飯弄散,使其均勻。糯米飯冷卻弄妥帖后,母親端來一個木桶,把糯米飯一層層的放入木桶中,放一層就勻稱地撒上酒曲和適量的冷開水。糯米飯全部裝入木桶內(nèi)撒完酒曲后,母親用手輕輕的將糯米飯壓平整,蓋上木蓋,將事先準備好的破棉衣將木桶焐得嚴嚴實實放入谷倉或火桶內(nèi),讓其發(fā)酵,囑咐我們小孩不要中途打開。過年做的糯米酒母親是算好時間的,三天后,也就是除夕那天,酒就釀造成熟了。母親將米酒端到堂屋內(nèi),揭開蓋,頓時,屋內(nèi)就散發(fā)著香醇醇的酒味。剎那間,我們小孩從房內(nèi)被酒“召喚”出來,臉上綻放著興奮的笑容,喜滋滋地齊聲道:“真格是香死個人了!”表達出想吃米酒的迫切心情。但母親不會讓我們吃原汁原味的米酒,一是原酒酒精重,怕小孩多吃了會醉,二是那時的糯米也是金貴的'東西,做的酒都是算著來的,怕小孩多吃了,正月招待客人不夠。然而,母親還是想辦法讓我們一飽口福的。她向鍋里舀些清水,煮沸,將濃稠的原酒舀些放入沸水里煮,水開后再放入足夠的白糖,香醇的乳白色的米酒就很快做成了,同樣的香醇,同樣的誘人。母親拿來大藍邊海碗,每人舀上一大碗,讓我們放開量吃個夠。米酒,其實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那時對我們小孩來說卻勝似美味佳肴。喝完米酒,我們個個臉上都泛起一層胭脂般的綺麗,仿佛春天的暖陽照射出的一抹嫣紅,甚是好看。但過不了一會兒,我們腳下就開始飄飄然,腦海里滿是過年的熱鬧情景的幻景。一碗米酒揮發(fā)了我們心中的許多苦酸,留下的盡是過年的甘甜與幸福。

      用米酒招待正月里的客人很撇脫?腿藖砹,母親就進廚房,將鍋里的水燒開,舀入一些原酒煮,同樣放些白糖,如果是珍貴的客人還打入三個土雞蛋,蛋九成熟了,就和米酒一同盛入碗中。那臥有白花花雞蛋的的米酒,就像瓊漿玉液能格外吸引人的味蕾,客人吃了,直稱贊母親做的米酒好吃、甘甜、味醇。

      米酒里飄出的年味特別的濃釅,使我家與村子上別的住戶相比多了份濃濃的香甜和美食,小孩也多享了份口福和快樂,那情景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腦海里。其實除米酒外,我打心底里不喜歡飲酒,無論是白酒、紅酒、啤酒,無論質(zhì)地好壞,我都不感興趣,但對米酒卻是個例外,盡興時能喝得醺醺然,我想這也許與母親會做米酒,我從小吃慣了米酒有關(guān)。

      現(xiàn)在過年沒嘗吃過米酒已有一二十年時間了。物資極大地豐富了,母親年紀大了,主要的還是因為我們兄弟姊妹成家后為了生計像小船離開溫馨港灣一樣漂離了母親的懷抱,家里顯得冷清了,故母親也懶得再做米酒了。沒有了母親做的糯米酒,但那香甜的米酒味,到了過年就會在腦海中漾升起來,令我不由得想起往昔過年的溫馨,想起母親的厚愛,心中隨之也泛起濃濃的鄉(xiāng)愁。

    年味的散文15

      村莊的年味是熱鬧、喧囂、喜氣洋洋的。

      離家只有一里地的村西頭集市,商販們早早準備了大批年貨,海產(chǎn)品、鞭炮、新鮮蔬菜,擺滿了路的兩邊。鄉(xiāng)親們買了紅襪子、紅襯衣,拎著筐,背著包,臘月剛過就開始采購了。村子的東山頭,有一棵長了許多年的大樹,要兩三個人才能圍抱過來。上面掛了許多紅布條,承載了鄉(xiāng)親們對年的企盼和美好憧憬。遠遠望去,像一片紅色的海。紅布條掛的越多,顏色越鮮艷,說明鄉(xiāng)親們的日子越紅火。小時候,我總是被母親扯著小手去掛紅布條,希望新的一年能夠萬事吉利。

      村莊過年是從臘月小年開始的。打掃除塵,做豆腐,蒸年糕,煎炸食物等等,到來臘月二十八,便放水洗澡,臘月二十九,掛上祖宗的`宗譜和香碗,臘月三十,封門,貼對聯(lián)、貼年畫,村莊里直到現(xiàn)在家家還會在墻上貼上年年有余喜氣洋洋的年畫。這天最忙,要把過年所有能想到的最好吃的東西都一樣樣的做好。早晨天還沒亮,大人就會起來殺雞、擇菜,為中午飯做準備。那天家家團圓,兒子一定是要帶著媳婦和孩子在母親家過年吃中午飯的。大人喝酒,小孩子也學(xué)著碰杯,他們眼大肚小,吃不了幾口就會著急的揣上糖果瓜子一溜煙跑得沒了蹤影。村莊只有山、樹、冰和雪,一堆小孩頭戴棉帽子,去冰上比賽。工具是兩塊木板和兩根粗鐵絲做成的冰車?凑l滑得快,做的冰車好。男人們喝完酒會打麻將,玩紙牌什么的。女人們則是準備晚上的年夜飯。年夜飯少不了魚,意思是年年有余。少不了餃子,表達團團圓圓的意思。大年初一,睡了一小覺的人們趕緊起來穿新衣,戴新帽,穿戴一新的拉著孩子,從村西頭走到村東頭,挨家挨戶的拜年問好。初一到十五,天天是大年,村莊的人,嘴甜的見誰都會作揖問聲過年好。串親戚,訪親友,提著糕點,哪天去誰家,是早就計劃好的。小孩子們的兜里還會被塞上三五元的壓歲錢,他們那高興兒真是串了東家想西家。

      離開村莊好多年了,很少有機會在村莊里過年了,我發(fā)現(xiàn)這種對鄉(xiāng)村年味的思念隨著年齡的增長愈加的強烈。城市過年也是熱鬧非凡的,商家的活動一撥又一撥,市民會買好整個春節(jié)的東西,然后窩在家里,不愿出門。上網(wǎng)、看電視,拜年是群發(fā)的短信,電話也懶得打了。我想自己強烈的想念村莊的年味是有原因的,因為我在城里過年是感受不到那淳樸、溫情和發(fā)自內(nèi)心的快樂。

    【年味的散文】相關(guān)文章:

    中國的年味散文09-29

    家鄉(xiāng)的年味散文欣賞09-10

    兒時的年味現(xiàn)代散文09-17

    故鄉(xiāng)的年味散文欣賞09-09

    散文欣賞:人味與文味09-10

    粽味留香散文欣賞09-11

    米酒中飄出的年味散文欣賞09-10

    墨香真味散文(精選15篇)10-18

    茶味人生隨筆散文(精選18篇)07-26

    文字里的煙火味抒情散文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