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的父母散文
“每周定點到學校講課時都會路過一個小街口,經(jīng)常看見一個中年男子在街口東側的馬路上掃地,掃得很干凈。他掃的永遠是那條馬路的那一塊地方,看上去很神圣的樣子。掃完地,他收起掃把,很快就離開了,像是去趕車上班。不過,一直到了今天,我才聽人說,那是他的孩子遭遇車禍身亡的`地方。”這是毛丹青的一則微博,看過就再也忘不了。
《馬橋詞典》里說,“大躍進”的時候,糧食匱乏,一個叫本仁的人,從集體食堂領回一罐苞谷漿,那是全家人的晚飯。由于太餓,他忍不住把自己的一份先吃了。聽到村口傳來了孩子們的聲音,他便興沖沖地往碗里分漿,可一揭蓋子才發(fā)現(xiàn),恍惚中,自己竟將苞谷漿都喝光了。本仁覺得沒臉見人,無法向家人交代,就跑到屋后的坡上躲著。隱隱聽到妻子四處喊他,他不敢回答,不敢哭出聲音,從此再也沒有進自己家門。后來,他離鄉(xiāng)背井去了贛南的一個峒里砍樹,燒炭。
遇到一位70多歲的老人,聊著聊著,他說要趕回去看看父母。
想起“堂上椿萱雪滿頭”這句詩。對他來說,該是種喜悅了,70多歲的人了,雙親俱在,這該是怎樣的福分。
人年紀越大,越能體諒父母,可很多人,卻再也沒有報償?shù)臋C會。
豐子愷寫自己的小孩子:“小小的失意,像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頭了,小貓不肯吃糕了,你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兩分鐘!边@些細微的排比讀起來十分打動人,而經(jīng)由父親這樣觀察記錄出來,好似更不易。
有一次在火車上遇到一對母子。入夜,和媽媽一起睡的小孩子說:“媽媽,我想你了。”媽媽說:“我不是在這兒嗎?”小孩回答:“你在這兒我也想你了!彼麐寢屒昧怂幌抡f:“少廢話,早點睡!
小區(qū)里有位60多歲的老人,常見他早上領著個打扮得像小姑娘一樣的中年女子去坐公交車,那是他的女兒,可能有自閉癥。等車時她一遍遍沖過去撞樹,老人就在一旁笑瞇瞇地看著,只要不是撞得太重,就不會攔阻。有時我們坐同一趟車,我都見老人指著車和路教她一些簡單的常識,她有時聽有時不聽,不過總是開開心心的,一直笑。
之前車上有好多人感到詫異,后來也都慢慢習慣了,遇到好的時候,人們還能給讓出兩個座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因為人生的很多時候,我們都在別人的父母跟前,而我們的父母,都在別人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