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野上的吆喝聲抒情散文
拂曉時分,沉睡在鄉(xiāng)村的大地和鄉(xiāng)親在公雞不住地打鳴中蘇醒了。村莊便開始喧囂起來。雞鴨撲閃著翅膀爭先恐后地飛出了柵欄,農(nóng)人扛著鋤頭和犁鏵相繼趕著耕牛下田,屋宇上的煙囪次第升起了濃煙,周而復始的鄉(xiāng)村生活和東方一道亮了。老懷叔提著煙袋,背著包,扛著一條長凳一路吆喝著出門了。“磨剪子啰,鏟排刀”。聲音響徹了山野,又從一個村莊飄向了另一個村莊。
我是聽著老懷叔的吆喝聲長大的,直到現(xiàn)在,我還依稀記得他的吼聲。他嘶啞的嗓子像是被煙熏火燎過的一般,吆喝起來的綿長和雄厚,顯得格外富有彈性。我曾無數(shù)次地猜想過,老懷叔的嗓子簡直就是為那聲吆喝而生的。吆喝給了他生活的希望和闖蕩江湖的勇氣。
老懷叔一臉的絡腮胡子,眉頭上鑲嵌著交錯如田埂的皺紋。他同許多真正的鄉(xiāng)村爺們一樣有著煙和酒的嗜好。煙不在好,酒不在貴。那時的煙多半是平嘴的,高級點的是帶把子的,黃嘴的,是我后來才知道的過濾嘴。老懷叔抽的'煙品種多,除了平嘴和帶把子的,還有自己種植的黃煙,那煙抽起來帶勁。把子煙也不是自己買的,常年在外,抽好點的多是東家給的散煙,自己半天磨一把剪子的工錢也僅僅能買一包過濾嘴香煙而已。打著算盤過日子的老懷叔是不舍得的。
老懷叔是背著長凳走街串巷地吆喝的。對他來說,這四條腿的凳子是寶貝。凳子一頭固定著兩塊磨刀石,一塊用于粗磨,一塊用于細磨,凳腿上還綁著個鐵罐,是用來裝水的。另一頭綁著坐墊,還掛了一只加鎖的箱子,里面是一些簡單的工具,錘子,鋼鏟,水刷,水布等等。這條板凳,有則謎語比喻得非常形象:騎著它不走,走著不能騎。老懷叔的手藝究竟和誰學的,我不得而知,但是讓我困惑已久是磨剪子鏟排刀這些簡單的活計還能稱得上手藝?直到我親眼目睹了老懷叔磨剪子的過程,才知道這活還真叫技術。
磨剪子最難的當然是剪刀。磨時剪刃與磨石的角度、剪刀中軸的松緊,都有相當?shù)年P系。剪刃兩片合在一起后,刀尖對齊,松緊適度,緊而不澀,松而不曠。磨好后,用破布條試試刃口,腕臂不叫勁,輕輕一剪,布條迎刃而斷,方為快。一般人自己磨菜刀,也能磨快,但磨起剪刀來,竅門沒有領會是不行的。外行人磨出的剪刀,剪東西肯定打滑?衫蠎咽迥コ龅募舻,雖沒有“吹毛立斷”的神奇效果,但將刃口放在指甲上,輕輕推一下,定能削下一小片來。更值得稱道的是,這所需的時間僅僅是一支煙的工夫。老懷叔就靠著磨刀石,逐漸把生活磨得亮堂了。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老懷叔在家的日子可以掐著指頭來算。每次回來他都要帶上一些糖果分給鄰里的小娃子。我們總是圍著他轉(zhuǎn),還跟在他的后面,學著他的樣子吆喝:磨剪子啰,鏟排刀。老懷叔樂呵呵地,抱起一個,就用胡茬使勁地咂他的小臉。一晃,幾十個春秋了,卻仿佛昨天。
初春的季節(jié),行走在草葉返青的田畈,耳畔不覺又響起了老懷叔曾經(jīng)的吆喝:磨剪子啰,鏟排刀……聽著,心里感覺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