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西瓜散文
炎炎夏日,瓜類家族眾弟兄各展風(fēng)姿,幾度品嘗品評之后,我把西瓜稱為“老大”大概不算過分。理由起碼有四個:一為它個頭大,汁水多,宰開一個,全家解渴;二是歷史悠久,自漢代引進(jìn),兩千多年,長盛不衰,《史記》、《漢書》中皆有記載;三是模樣順眼。看外皮,有墨綠的、淺綠的、黃綠相間的。綠皮皮上畫著黑條紋,簡直可以入畫。切開來看看瓜瓤,水靈靈的瓜瓤,紅艷艷的,瓤里還點綴著黑珍珠似的西瓜籽,似乎就像是一個絕妙的藝術(shù)品了。第四是營養(yǎng)豐富,甚至可以入藥。。
據(jù)測試,西瓜瓤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蘋果酸、果糖、氨基酸、胡蘿卜素等營養(yǎng)物質(zhì)。它的皮、瓤、汁、籽均可入藥。中醫(yī)認(rèn)為它有甘涼、清暑、解渴、利尿的功效。俗話說:“暑天半只瓜,藥物不用抓。”
據(jù)考證,西瓜原產(chǎn)南非中部卡拉哈里沙漠地帶,后傳入西亞,再后通過“絲綢之路”,由阿富汗傳入新疆。歐陽修《新五代史·西夷附錄》載:胡嶠至契丹境,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去契丹破回紇得此種。以牛糞覆棚而種,大如中國冬瓜而味甘。文中提到的胡嶠,曾當(dāng)過同州合陽縣令,居契丹七年,帶瓜種入中原繁育,故稱之為西瓜。
炎熱的夏天里,把西瓜放在冰箱里,過一會兒拿出來,只要一看到那鮮紅滿汁的瓜瓤,你就會立即咬上一口,那滋味嘛。甭提有多甜了,為此瓜早為文人墨客所關(guān)注,從古至今,留下許多詠西瓜的詩句也同西瓜一樣膾炙人口!爸貙O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xué)種瓜”,以及“碧蔓凌霜臥軟沙,年來處處吃西瓜”的詩句,都是宋代詩人范成大寫的。可以看出宋時西瓜種植已很普遍,但不能說西瓜自宋代起或略前一些五代傳入。因為《史記》中有“邵平清,家貧,種瓜于長安東!薄稘h書》中亦有這樣的記載:“敦煌,古瓜州地,有美瓜!苯夥藕,考古工作者在吐魯番等地發(fā)現(xiàn)的漢代瓜籽,亦可作為佐證。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的很實在:“蓋五代之先,瓜種已入浙東,但無西瓜之名,未遍中國爾!
西瓜不僅歷史悠久,又有“夏季水果之王”的美稱。醫(yī)學(xué)上有詩云:“青青西瓜有奇功,溽暑解渴勝如冰,甜汁入口清肺腑,玉液瓊漿遜此公!遍e來翻看古詩集,其中以西瓜為詠題材的不下三十首,又有不少名人,如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西瓜吟》、元代方夔的《西瓜行》、清代《四庫全書》總編紀(jì)曉嵐的《詠西瓜》等等。
西瓜在瓜類家族中既已秀出于林,且于七月流火之日常常登于高朋滿座的`大雅之堂,身價高貴,老百姓們很難吃得起;厥琢甏,我才十幾歲,跟著父親第一回進(jìn)城,也才第一次看見西瓜攤兒。實在耐不住焦渴,父親才買了兩小塊西瓜,似乎沒品嘗出什么滋味兒,那塊西瓜就入肚了。那時家鄉(xiāng)不種西瓜,城里的瓜攤兒也很難找。賣瓜人一桌、一刀、一扇,邊趕著小蟲,邊吆喝。盡管行人汗流如注,前來買者甚少,大概是錢包癟癟,西瓜不吃也罷之故。
如今的故鄉(xiāng)大地,處處瓜棚豆架。大運(yùn)河畔的西瓜雖然比不上大興龐各莊的西瓜有名,但在京城也小有名氣。且看通州街頭,瓜攤兒、瓜車鱗次櫛比任你挑選。今年雨水勤,種瓜人滿心歡喜,賣瓜時卻有幾分苦相。鄉(xiāng)下的表弟來賣瓜,一天下來,賣了不到一半,一下子送我十幾個上好的大西瓜。我問:“這么好的西瓜怎么賣不出個好價錢?”他答:“物以稀為貴,瓜多了價還不下來!蔽矣謫枺骸懊髂赀種嗎?”他答的很干脆:“今年越賤,明年越種,也許明年行市就上來了。另外也得增加品種,研究技術(shù),過幾天便去大興,好好向人家學(xué)習(xí)……”
吃著美味可口的西瓜,其樂融融中突發(fā)奇想:沒有古代的開放引進(jìn),便沒有今日西瓜的洋洋大觀;沒有20年前的改革開放,便沒有今日西瓜這么多、這么甜……
【且說西瓜散文】相關(guān)文章:
關(guān)于西瓜的謎語集錦04-17
關(guān)于西瓜的謎語大全04-09
描寫西瓜的好詞好句03-29
西瓜為什么會爆炸06-03
小松鼠賣西瓜故事02-12
描寫西瓜的好詞好句12-11
西瓜簡筆畫畫法11-11
西瓜的風(fēng)波700字04-19
關(guān)于西瓜的謎語附答案06-23
關(guān)于西瓜的謎語帶謎底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