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步原來是向前散文
佛經(jīng)中有一種頌詩或唱詞叫作偈,一般是四句,每句五言或七言,相當于古詩中的五言絕句或七言絕句。偈也用來表達僧人的思想和觀點,叫作示法偈,有的是大師的感悟及對門徒的指點迷津,有的則是門徒學習的心得體會。有這樣一則偈,寓意挺深刻,是布袋和尚寫的: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凈方為稻,
退步原來是向前。
也有寫作“心地清凈方為道”的,意思直白也對,但總沒有“六根清凈方為稻”更耐人尋味。
詩里寫的原是莊稼人田里插秧的情景,滲透的卻是禪機和生活中的道理。你看插秧的人,雖然是低著頭,卻可以從水中看見明亮的天空,意味著腳踏實地的低調(diào)做人是一種超然處世的態(tài)度。雖然低頭做事不事張揚,心里卻似明鏡一般!人們感知世界的方式是多樣的!稻在這里是諧音,暗含的是道,即六根清凈沒有雜念了才算是修了正道。
六根為佛家用語,是指:眼、耳、鼻、舌、身、意等。根是生長之本,萬事萬物自由根生,學問知識自由根長。
眼睛是視根。目司明。因為看得見,能看見美好的,也能看見丑惡的,就會生心生意,行善作惡。怎么辦,總不能閉上眼睛裝瞎裝清凈吧!這就需要修煉,能夠把持自己,見善行善揚善,見美贊美譽美,見惡抑惡制惡,抑制自己內(nèi)心的惡,也勸諫他人的惡,更不會助人作惡。
耳是聽根。耳司聰。因為聽得到,能聽見好話、贊譽的話、奉承的話、勸諫的話、讓人舒服的話,甜甜蜜蜜的話,也能聽得見背后的壞話、黑話、諂媚的話、罵人的臟話、粗話、挑撥是非的話、傷人心的話,也會擾亂心境,有時迷惑,有時憤懣難平。怎么辦,也不能塞上耳朵裝聾吧!這也需要修煉,能分得清是非,能控制得住心魔。贊美你的,你應(yīng)報之以善良的微笑,傳達心中的謝意;說人長短的不插嘴、不評論、不傳閑話,就當沒有聽見,警惕就行,敬而遠之;批評你的、罵你的,看看對不對,錯了就承認,對了再堅持,如果是泄私憤、人身攻擊,也大可不必一般見識,只當犬吠罷了,不是怯懦而是不屑!你跟人家對著罵,一是你罵不過,人家平時修的就是那個臟功夫;再是弄臟了自己的嘴,自降人格,一張嘴你就輸了!就當他不懂事情吧。
鼻是嗅根。鼻司嗅覺;ǖ姆曳迹谰频南愦,煙草的微醺,還有青春期異性身上特有的迷人氣息。這些都足以亂性,會令人沒了分寸,喪失了意志,耽誤了時光。但人不能不呼吸吧!這也要修煉。鮮花如美女,只為成功者開放,但在成功者的道路上,你要經(jīng)得起鮮花美色的誘惑,不要迷亂了心性忘卻了自己的使命和前進的方向;好酒壯英雄,貪杯就是爛泥扶不上墻。才高八斗能寫《洛神賦》、《七步詩》的'曹子建才有何用?本應(yīng)繼承大統(tǒng),只因貪杯爛醉如泥,誤了國事也誤了自己!
舌是味根。舌司味。因有味覺,所以人得知美味佳肴,得有口腹之欲,如果沒有味覺到了茶飯不思的地步,恐怕人也活不成了!還得修煉。人要吃飯但不能貪得無厭,不能暴殄天物、不能糟蹋糧食、不能把食物的精華都集中起來吃。凡事有度,過猶不及。基本的溫飽滿足之后,人的欲望其實都是過分的,有害的,都是為了舒適安逸享受,是為了滿足更多的欲望。食欲過分滿足的結(jié)果就是食而不化,就是各種機能的消受不起。人體的創(chuàng)造是很神奇很合理的,當不能承受之時就會報警,這就是疼痛疾病與紊亂失能,如果不知收斂限制自己的欲望,就會被欲望所毀滅。
舌還是言根,司言語。語言是心靈的鑰匙,或木訥或善辨,都為交流思想表達情感。有話就說,沒話就不要說。說讓人舒服的話、令人愉悅積極向上的話,不說傷人的話,消極的話,更不能在人家的背后說閑話。不愛說話的女子不一定是淑女,但太愛說話的女子一定不是淑女!男人也一樣,當說則說,點到為止,話不投機半句多?诓攀且环N能力,但為了乘口舌之欲或所謂的心直口快,而不管受眾的感受就是話癆甚或是傷人的毒藥!
身是觸根。身體司觸覺、司行動。人有肢體,肢體能行動,人對許多事物的認識、夢想必須行動。蝶采花蜂釀蜜,收獲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知還要行,只知不行、美夢不成;行促進知,知又使行。
意即心即腦,在思想上古人認為心腦一體,是思根。腦生意。人的思想意識是在大腦里形成的。當然人的意識不會無緣無故的產(chǎn)生,意識是客觀事物的反映,是其它各根的總成。總體來說,修行修的是心意,是要把控各種感覺系統(tǒng)的欲望,是把控自己的心意。萬事萬物是客觀的,心態(tài)心境是主觀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然做到六根清凈何其難也!六根是知識之根、欲望之根、煩惱之根、痛苦之根、也是快樂之根。如果不能快樂,人就不會欲望,欲望得不到滿足,人又會產(chǎn)生無盡的煩惱憂傷和痛苦。人生在世總要追求快樂幸福,這是本性。但每個人的感覺不一樣,并不是生在豪門就一定感覺幸福,普通人家就一定感覺不幸福,幸與不幸各有不同,幸福實在是一種暫時的感覺,F(xiàn)在社會的物質(zhì)和文化都已經(jīng)很發(fā)達了,為什么許多人反而找不到幸福的感覺了呢?是欲望的朝三暮四不斷膨脹沒有止境!
人生六根其實是天生六根。身在紅塵不可能完全清清凈凈,而且很難清凈、清而不凈。試想天地造化萬物如此美好,六根本質(zhì)也是自然的屬性,真的清凈了也絕非自然之道,既然是自然屬性,那就是合理合道可用的。所以修為之道、清修之道絕不是存天理滅人欲,失去了欲望一切有生命的東西何以繁衍?社會又如何發(fā)展進步?但是因有六根而生煩惱,又是人們不希望的,如何去除煩惱?當然是要修行修煉。這個不是讓人都去做苦行僧,而是要學會坦然面對,盡可能的克制一些自己的欲望,持之有度不奢靡,做到六根清而不凈:清是修得內(nèi)心透明、眼界開闊;凈不是絕,凈絕了人生也變得沒有趣味,而是修得儉用不貪、少染雜塵。身在塵世一塵不染肯定做不到,但“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被驖嵣碜院蒙偃緣m埃卻是可以的。還有一句,“退步原來是向前”,限制和減少欲望及雜念上的進取,看似無為保守退步,實際上大的方向和總體上卻是在健康正確的向前走。o為不是消極的無所作為,而是積極的有所為而有所不為!這就是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