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十散文
竟然這么快就步入了中年,顧名思義,中年即是人生的一半。徐行至此,心有些許慶幸,些許悵惘,些許恍然。站在中途看向來路,多少悲歡離合的劇情我曾經(jīng)參與,多少天災(zāi)人禍的片段我曾經(jīng)旁觀,當(dāng)一切隨著時間成為過往,形成不可逆轉(zhuǎn)的歷史,真有恍如一夢之感,且這夢續(xù)夢醒之間,界線也亦真亦幻。
年四十,晨起推窗,看見的不再是跳動不安的晨光。目光所及之處,是一片安穩(wěn)沉靜的景象。晨練的老人入目來,趕早市的婦人入目來,枝上如洗的新聲在如云的'葉叢里響起,那種歡欣也顯得安詳。此情此景,總讓人想起陸游筆下的初夏: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太平,也曾有個負(fù)心漢矯情地說:愿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
年四十,不再有諸般訴求,直面著,經(jīng)受著,亦或拒絕,瑣事俗務(wù)。年輕的委屈像一片云,沉了就下成雨,人到中年的心情更多是像風(fēng),刮過就淡了。中年人已經(jīng)開不出花的燦爛,或有馨香,不過是枝葉間的儲存。掬水聽音兮,月照花影移。中年人體味的是一種心境,而不再注重視覺的沖擊。
年四十,孩子大的大了,陪同過她的踉蹌學(xué)步,經(jīng)歷過她情緒的狂風(fēng)暴雨,各種升學(xué),各種糾結(jié),各種矛盾,各種欣喜。為人母的酸甜苦辣逐一嘗過。小的還小,作為母親身份所需面對的種種元素正待我逐一重拾,卻不復(fù)當(dāng)年的手忙腳亂,內(nèi)心歡樂、沉著且坦然。面對各種名目的起點投資,亦能理智抉擇,任是滿天龍騰鳳舞,只求二女無憂自在。
年四十,年輪累積到了一定厚度,所識之人愈多,交際圈愈廣,交心者愈寡。中年人少有情緒外露,各自守著各自的心巢,各賞各的風(fēng)景,各療各的傷,沒有交流便沒有溝通,沒有交集便沒有碰撞,中年人的臉上掛著客套的笑容,內(nèi)心卻有隱形的距離。大約閨密都形成于三十歲之前。若人到中年還能存在于彼此的朋友圈,除了認(rèn)可更有深度信任。
年四十,珍愛一段書香年華,興起便讀,過目即忘。無求知之窘欲,無案牘之勞形。居一隅之幽靜,造濁世之清芬。
年四十,讀蘇翁詩云: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fù)計東西?東坡因和弟弟子由寄詩有此作,才子兄弟之間的書信往來,下筆便留傳千古。時年二十四歲的青年才俊,聊聊數(shù)語道盡人生虛無飄渺之境況,后知后覺如我輩,卻是在中年之際頻繁往返于詞句之間方覺恍然。雪泥之輕淺,鴻爪之偶然,生命如此,際遇如此,從螻蟻蜂蝶到家禽野獸,無不與此同。蘇翁一生屢遭迫害歷盡劫難,卻能始終超然自得,不改其度,想必與他對人生的洞悉是分不開的。且愚且魯如我輩,卻是奔走勞神輾轉(zhuǎn)半生方得絲毫。子曰:四十而不惑。于我輩,卻是四十而初惑。有惑,方得解,不惑,不過是不覺為惑。
子又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矣。年少時讀此句深覺平常,如今踩在四十的門檻上,卻如聞驚雷般惶恐,亦如看重自身妝容的少女聽聞臉上沾了臟物慌忙要照一下鏡子。一個人之所以人見人惡,無非是性情涵養(yǎng)不到位,涵養(yǎng)即修身養(yǎng)德。古有八德:勤、儉、剛、明、孝、信、謙、渾。曾文正公有文:“勤、儉、剛、明四字,皆求諸己之事,孝、信、謙、渾四字,皆施諸人之事。孝以施諸上,信以施諸同列,謙以施諸下,渾則無處不宜。”勤勞節(jié)儉,剛強明達(dá),孝順誠信,謙和平實。能做到這些就不會是人見惡了吧?少年人以我行我素為個性,以個性為榮,以鋒芒畢露為機(jī)敏,以機(jī)敏為傲。渾不知棱角過于分明既能傷了風(fēng)月,也能碎了流年。于順境中沾沾自喜,于逆境中妄自菲薄,種種劣態(tài)實非中年人所該持有。如此看來,年四十比功成名就更難卻更需達(dá)到的是一己之品德。
年四十,上有老,下有小,中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韶華漸褪,愿諸事安詳。
【今年四十散文】相關(guān)文章:
今年不能收麥散文05-02
卷四十07-11
《宋史》卷四十 本紀(jì)第四十07-02
卷第四十07-11
《北齊書》卷四十八 列傳第四十06-24
《周書》卷四十九 列傳第四十一07-02
《梁書》卷四十八 列傳第四十二◎儒林06-24
《梁書》卷四十七 列傳第四十一◎孝行06-24
《全唐詩》卷五百四十06-26
《全唐詩》卷五百四十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