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之陰散文
不想用太過繁麗的文字為它套上華麗的外衣,它不過是純粹地留在記憶深處,在回味時,可以慢慢舔嘗它的美好。
槐花是一個平凡的小鎮(zhèn)。它處在特殊的位置上,東連板橋,西通太平,與蓬溪形成合抱之勢,勿自地勾勒出一個不規(guī)則的橢圓。
這里四面環(huán)山,一條清河溫柔地將槐花大街擁入懷抱。槐花街道由大橋相連,青苔細細碎碎地爬上河邊的大石,帶上一絲歲月的味道。街上房子新舊交錯,舊房打印上歷史的滄桑,新舍再添活力,讓它不至于沒入歷史洪流之中。
這里沒有都市的燈紅酒綠,木質(zhì)的板排上打著各個小店的名字,這足以讓都市之人產(chǎn)生恍惚之感,仿佛塵塵紅世之中,突然體會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靜美好。
街上小販的叫賣聲此起彼伏。穿梭其間的不僅有辛勤的農(nóng)民,更有逃課偷閑的學生、朝氣蓬勃的青年和那些穩(wěn)重的中年人,當然,更少不了甜蜜的戀人。
槐花小學坐落在街道盡頭。極盡“幽雅”。幾幢新式教學樓,一方小操場。籃球場上的比賽正是激烈。操場上看不過癮,于是教學樓上便露出了無數(shù)腦袋。加油聲,歡呼聲此起彼伏。
再往西行數(shù)百步,便隱約可瞧見那山頂?shù)乃聫R。那山便是遠近馳名的“小峨眉”,那廟,名曰“峨眉寨”。山勢高而緩,一條山間小徑掩映在翠綠之間,旋轉(zhuǎn)而上。山頂更是白云繚繞,寺廟隱現(xiàn)一角房檐,給人留下無盡想象,頗有“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的感覺。
峨眉寨乃是佛寺,香火鼎盛。又由于佛教自西漢傳入中國,并廣為發(fā)展,佛寺的建設(shè)自是不在話下。
讓我記憶最為深刻的,便是那堪稱雄偉的“黃荊閣”了。黃荊閣抱樹而建,閣內(nèi)是一顆巨大的黃荊樹,閣名由此而來。此樹之粗壯,即便三人合抱,也難將其圍住。老人們都說此樹生長幾百年了。
黃荊閣中樓梯高而危,讓很多人都望而卻步,也方有勇而無畏之人能登上閣頂。閣頂盡是文人墨跡,在此通過四方之窗,可俯瞰槐花全景,不同角度,領(lǐng)略槐花不同的美。周山更是環(huán)繞小峨眉,讓人產(chǎn)生“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之感。
寺廟的食堂更是幽雅別致。四周墻上的壁畫可謂技藝精湛,壁畫多以山水為主旨。畫中有“石泉淙淙若風雨,桂花松子常滿地”的生機,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的幽謐,還有“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的隱逸。畫都使人感到幽靜至極,卻又暗藏生機。
站在峨眉山頂,感受那獨立世外的安寧。
或有人愛極都市的繁華,而我獨愛槐花這種悠然寧靜的和諧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