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坪民歌的變遷散文
有女莫嫁貓兒巖,又窮水來又窮柴。
一日兩餐毛米飯,檢的盡是刺巴柴。
這是千百年來流行在石堤鄉(xiāng)上坪村及其周圍地帶的民歌。因為這里水源缺乏、山高坡陡、交通閉塞,所以上坪村民一直在同貧困作斗爭。
1977年已經45歲的該村支部書記白仕平(1961年8月至1962年6月曾任共青團第四屆秀山縣委副書記)在支部會和支部大會上,與支部一班人、全村黨員經多次討論,找出了貧困的根源,于1977年作出水、電、路“三通”的決定,并帶領全村人一起實施。
經過十年苦戰(zhàn)、十年奮斗,全村土變田200多畝,由原來的400多畝增加到700畝。修塘2口,可蓄水83萬余立方米;修堰溝3條,全長3000多米,可提灌200多畝,自流灌溉100多畝。
生產條件一改變,年年糧食奪豐收。糧食總產量從1963年的26萬斤上升到1985年的93萬斤。
在他的`倡導下,上坪聯(lián)合貓巖、陽橋共3個村的干群自籌資金4萬多元,拉通了從三角灘電站到3個村的4千多米的高壓線路,于1981年實現了通電計劃,這就使3村19組511戶村民,戶戶都照上了電燈,同時為提灌、加工提供了動力。
1984年冬,他帶領全村人民奮戰(zhàn)一個月,修筑了7千多米的大(龍)上(坪)鄉(xiāng)村公路,1985年通車。1986年4月底,全村所需300多噸烤煙煤及時運到了該村。
1987年,水、電、路“三通”的規(guī)劃終于全部實現。
白仕平年近花甲不服老,事事帶頭前面跑。他帶頭搞科技興農,搞農業(yè)結構改革,以身作則。他帶領全家8口人,在全村第一個實現養(yǎng)豬收入超千元,第一個種苧麻2畝,第一個養(yǎng)長毛兔11只,第一個搞加工運輸,還種了烤煙4畝。
1985年,他家產糧1萬斤,人平1250斤;經濟收入5300元,人平660元。在他的帶動下,全村9組164戶人家1986年共種上烤煙480畝,苧麻200畝,多種經濟作物播種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的40%,長毛兔養(yǎng)殖業(yè)也發(fā)展得很快,到1986年底已達1000只。
土家苗寨今勝昔,山水路電換新顏。鄉(xiāng)親們把過去流傳的民歌改過來了,他們興高采烈地唱道。
改革春風進山寨,有女要送貓兒巖。
人平收入五六百,哪愁吃穿米和柴。
一日三餐白米飯,餐餐都有肉崽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