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的味道散文
倘若心中存有思念,再長的分離也只是彈指一揮間,不是嗎?
在奧地利留學(xué)的時候,我住在林茨市一個叫做JuliusRaabHeim的國際學(xué)生公寓。
印象中,3月的奧地利就漸漸沒了寒氣,迎春花在剎那間一同綻放,沖上枝頭。4月底,迎春花漸漸凋零,新一輪的主角是黃色的油菜花和粉白色的蘋果花,開在路的兩旁。蘋果花散發(fā)著淡淡的香氣。路的盡頭,是一潭碧綠的湖水,倒映著藍天白云。這一切,宛如一首田園詩。
和國內(nèi)的大學(xué)不同,林茨大學(xué)沒有校門,只有一塊不起眼的石頭牌子豎在入口處,上面寫著大學(xué)的全稱:JohannesKeplerUniversityLinz。校園跟周圍沒有明顯的分界線,不熟悉的人很難分辨出走到哪兒算出了校區(qū),正應(yīng)了奧地利大學(xué)對于學(xué)生的管理模式——自由、隨性。
林茨大學(xué)的正中央有一個很大的池塘,里面的魚兒因為過于肥碩,游起來很費勁,只好在水中走著S路線。池塘邊的蘆葦叢是野鴨們的根據(jù)地,它們把家安在那兒卻終日不落戶,在校園里四處亂竄,橫穿馬路。多少次,我跟朋友被它們擋住去路。得逞后,校園的樹林里回蕩著它們嘎嘎嘎的得意的.笑聲。
公寓的每層樓有兩個公共廚房。一天下午,我將廚房里燉的雞湯轉(zhuǎn)為小火慢燉,就溜回宿舍改論文去了。忽然朋友氣喘吁吁地跑進我房間,大叫道:“趕緊去看看吧!有人正在偷喝你的雞湯!”我迅速沖去廚房,可那偷吃者已經(jīng)沒了蹤跡。據(jù)說那人40來歲,一副流浪漢的模樣。他在眾目睽睽之下直接下手抓起我鍋里的雞塊來,啃了個精光。
奧地利雖小,卻國泰民安,失業(yè)者每月都能領(lǐng)到生活救濟金,基本上能衣食無憂。我在奧地利遇到過不少流浪漢,大多頂著一頭蓬松的辮子,身后跟著一條大狗,一群人有事沒事在街頭閑坐,毫無窘迫之態(tài)。為何那人會落魄到溜進學(xué)生宿舍里找東西吃呢?而且,當時擺在桌上的餅干,他一樣也沒拿走。我估摸著,這只是他身體的一種本能吧。我靜靜地收拾完殘剩的雞湯,就當什么也沒發(fā)生一樣。
7月份,林茨正式邁入夏天。校園里郁郁蔥蔥的老樹下時常坐滿看書的人。斑駁的樹影映在密密麻麻的課本上,好像一出流動的熒光劇。圖書館門口的草坪上,總有幾位只穿著內(nèi)衣的女同學(xué)躺在那兒,一邊曬太陽,一邊溫書。林茨人喜歡把皮膚曬得黑黑的,覺得那樣才健康時尚。
盛夏的時候,天氣太熱,大家都不怎么做飯,就去學(xué)校的食堂就餐。食堂分為套餐區(qū)和自選區(qū)。套餐區(qū)每日提供兩種套餐,價格都在6歐元左右,包括了湯或沙拉、主食、甜點跟一杯飲料。自選區(qū)的菜式就豐富了許多,我點得最多的是土豆沙拉。夏天吃起來,那酸爽勁兒,越吃越對味。
再往后,奧地利就進入黃金時代。秋天的奧地利,經(jīng)常美得讓人忘記了呼吸。租一輛車去上奧州的薩爾茨卡默古特湖區(qū),在云霧飄渺的山間穿梭,是再愜意不過的事。
有一年我跟朋友去維也納的美泉宮游玩。那天天氣很好,皇家園林的上空飄滿了透明的云彩,美不勝收。從美泉宮出來,坐輕軌,半小時就到達斯蒂芬大教堂。其實醉翁之意不在酒,我們的最終目的地是教堂旁邊一家叫做Puerstner的餐廳。
這家餐廳的主打菜是維也納烤排骨。它的德語菜名是:SpareribsmitBraterdpfel,zweierleiSaucenundKrautsalat。這長長的名字把這道菜介紹得再清楚不過:烤排骨配炸土豆和兩種不同的醬汁,再帶一盤酸菜沙拉。剛出爐的烤排飄著濃濃的醬香,肉質(zhì)鮮嫩無比且極為入味,吃到微膩的時候來一口酸爽的沙拉菜,再沒比這更妙的搭配了!
11月的尾巴,白天越來越短。似乎只一小會的工夫,深秋便與初冬完成了交替。學(xué)生公寓的管理員很刻板,一定要到11月底才開暖氣,即使11月初天降大雪也一樣。因此,在暖氣來之前那段時間,我總是一起床就去找熱乎的地方。自習(xí)室跟圖書館暖氣十足,成為極好的選擇。
每年11月底,在奧地利和德國,各大城市的中心廣場上會搭建起許多臨時的店鋪,出售小吃、飲品、紀念品之類的,一年一度的圣誕市場就這樣拉開帷幕。無論天有多冷,市場上都是人滿為患。人們左手端著一杯熱騰騰的潘趣酒,右手捧著一盤酸菜配肉腸,能在寒風中站上兩三個小時,只為跟友人敘敘舊。
潘趣酒是一種加熱的酒精類飲料。它的做法是,將白糖在煮鍋里熬到顏色變深,加入百分百的純紅葡萄果汁,大火煮開后關(guān)火。接著,迅速倒入一大瓶紅葡萄酒,再放入帶皮的檸檬塊、橙子塊、桂皮、香葉、八角和杜松子,開火加熱到70至80度,關(guān)火靜置20分鐘,就可以倒出來飲用了。
一到初冬,帶著圣誕圖案的餅干盒就變得極為搶手,因為奧地利人的習(xí)慣是將自制的圣誕節(jié)餅干裝進其中儲存。我的好朋友小萱是天津人,跟我一樣在林茨大學(xué)讀書,她常在12月初給遠在天津的父母寄去一盒自己親手制作的圣誕餅干。她用保鮮膜將每片餅干裹得嚴嚴實實的,再用廚房紙巾將它們隔開,如此一來,寄到家里時里面的餅干一片也不會碎。每每想起此事,我的心里就能暖上許久。在她的影響下,圣誕節(jié)前我也精心做好兩盒餅干,叫我先生回國的時候帶給家人。
圣誕節(jié)的到來,意味著一年將盡。
奧地利人喜歡用四個詞語來表達再見,它們分別是:Tschüss、Ciao、Aufwiedersehen、bisbald。Tschüss跟Ciao多用于非正式場合。Aufwiedersehen是“再一次+相見”的組合,聽上去這樣的道別會少幾絲傷感,多一份期盼。bisbald是最溫暖的字眼了,它的含義是“一會見”。倘若心中存有思念,再長的分離也只是彈指一揮間,不是嗎?
過去的10年中,我在歐亞大陸間來回奔波,跟朋友、家人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的聚散離合。每到分別之時,我都會在心里對他們說:bisbald。
【四季的味道散文】相關(guān)文章:
四季的味道05-04
四季的味道10-20
四季的味道12-17
味道散文04-23
四季的味道作文04-27
散文:初秋的味道09-18
母親的味道散文05-19
散文:母親的味道05-20
微笑的味道散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