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母親的日志
母親老了。
似乎是一夜之間,母親頭發(fā)花白,牙齒殘缺,臉上松弛而干燥,布滿黃褐色的斑;步履緩慢小心,跟我記憶中的形象實(shí)在是大相徑庭。我知道這是自然規(guī)律,但每次回家探望母親,內(nèi)心深處都不免涌上陣陣悲涼和酸楚。
在古人眼里,我實(shí)在算不上孝子。母親熬到今天,我不知道她怎樣看待兒子出外謀生,只是我一直很想讓母親晚年過的舒心一些,可是我至今未能如愿。這倒不是我缺衣少吃,光陰過得不如人,其中的滋味也就唯有自己知曉。
更深人靜,想起小時候在母親身邊的情景,真是悲喜參半,終生難以忘懷。
母親是十七歲來到蘇家的。嫁給父親的時候,我不知道母親的心情如何,因?yàn)楦赣H家里那時候很窮,別說像樣的房子,就連生計也是很成問題的。就這樣母親前后共生了六個兒女:第一個孩子是個女孩,夭折了,第二個就是大哥,我是第三個,下來就是我的妹妹,妹妹后面是兩個弟弟。在一個國家極端困難的時代,母親能夠把我們五個姊妹拉扯成人,在今天是很難想象的。
說來也怪,我對童年的記憶十分模糊,幾乎可以說是一片空白,但對母親安排我們填飽肚子的事卻格外清楚。記得每天放學(xué)回來,母親便打發(fā)我們給豬拔草,回來才會分給我們每人半碗炒面。那是怎樣的美味佳肴!大家舍不得吃,小心翼翼地用舌頭舔,一會還要看看誰剩的多。我因?yàn)槟挲g比弟妹們大一些,總會想法子讓他們吃得快點(diǎn),早點(diǎn)吃完,然后我再戲弄他們,哄她們滿院子追我。這時候,母親總是流露出難過的神情,攏一攏頭發(fā),默默地轉(zhuǎn)身去做別的家務(wù)。
母親不識字,但記憶力很好,孩提時聽別人說書,總是聽一遍就記得清清楚楚,連舅舅也夸她記性好。我們小時候很喜歡聽母親說她童年的事,比如說外姑奶奶晚上說故經(jīng),什么王祥臥冰撈魚給生病的母親吃,什么畫上的美人兒走下來給下地干活的窮小子做飯;土匪又把誰家搶了,還放了火,差點(diǎn)把人燒死;在太陽底下和小伙伴比誰的眼睛好,能看見太陽婆婆;過隊伍的時候來到院子的軍人說話如何南腔北調(diào),如何“老鄉(xiāng)老鄉(xiāng)”叫個不停,如何等不得鍋里的水滾開舀起就喝……她常說的是那時候雨水好,莊稼好長,洋芋像枕頭大,駱駝最多駝四個——外爺怕把駱駝壓壞;山坡上到處是野沙蔥,順手捋一把塞在嘴里,真香,可是外爺總不讓她們吃,怕把肚子吃壞。我聽著聽著,禁不住問:“媽,那你咋不把枕頭大的洋芋給咱家拿來?”母親聽了直樂:“瓜子,那是媽小時候的事,咋拿?”我嘆一口氣,不知不覺進(jìn)入了夢鄉(xiāng)。這時,弟妹們早已經(jīng)響起了輕輕的鼾聲。
母親是個正直的人。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母親隔著矮墻和姓石的鄰居吵架,大意是說他做事情要過得去,不要把事情做絕,“遠(yuǎn)親還不如近鄰呢。”母親說。姓石的當(dāng)時是生產(chǎn)隊的隊長,為人癟賊勢利,常?丝刍蚬室鈮旱蛣e人的工分,沒少占生產(chǎn)隊的便宜,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但母親不怕,說話有理有據(jù),語氣鏗鏘有力,姓石的半天犯不上話來。不知為什么,從此以后,姓石的路上遇著母親,明顯客氣了許多。后來我回老家和母親聊天說到這事,母親笑笑:“那也是沒法的事情呢。”其實(shí)我心里明白,母親是很看不起那種人的。
母親很要強(qiáng)。在那樣艱難的歲月里,我從來沒有聽她說過半句氣餒的話,她看上去總是很樂觀,就算缸里的米面剩不多了,她也只是淡淡地跟父親說說,好像不算什么。但她對我們的上學(xué)十分看重,常常鼓勵我們要抓緊念書,“念書不成,一世受窮!北M管那時候我們并不懂母親說這話的含義,但知道不好好念書是不行的。我和弟妹們上學(xué)的時候,國家正處在困難時期,真可以說是全民皆餓,農(nóng)村就更不用說了。盡管那時的學(xué)費(fèi)很低,但每年要一口氣供四個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母親為了我們能按時到校報名,從老師手上領(lǐng)上新嶄嶄的'課本、作業(yè)本,偷偷養(yǎng)了兩三只母雞,等雞下了蛋,想法子賣了,再把錢存起來等我們用。
尤其是母親為了我念書,更是遭受了許多別人很難想象的考驗(yàn)和屈辱。我天資一般,雖說比《儒林外史》上的那個范進(jìn)強(qiáng)點(diǎn)(老范六十歲才中了個舉人),但也強(qiáng)不到哪兒去。我知道經(jīng)濟(jì)拮據(jù)對母親來說并不算什么,難就難在她得頂著不少人的閑言碎語,甚至輕蔑的眼神。這種壓力是可想而知的。即使是我后來上了大學(xué),這種壓力依然存在。一次母親接到我上學(xué)告急的信,就趕快給我找錢,無奈家里實(shí)在拿不出錢來,母親便出門向村里人借,這一借竟轉(zhuǎn)了二十幾戶人家,最后才在一位本宗的堂爺那里借了二十塊錢,說好方便的時候一定盡快還來。期間母親遭受到的勢利小人的羞辱令我終生難忘。可每逢我談及這事,母親卻總是淡淡一笑,說那算啥,令我心里不是滋味。在我的記憶中,母親沒有穿過一件新衣裳,常年身上是一件洗得褪了色的連襟外套。我相信天下的母親都是愛美的,可是在那樣遭罪的年月,天知道母親的心里究竟裝著多少委屈、辛酸和無奈。
母親天性賢惠,日子再難也要自己撐持。父親那時為了多掙工分,大部分時間都待在生產(chǎn)隊設(shè)在寶積山、大水頭、紅會等地的副業(yè)隊,一年當(dāng)中回不了幾次家,這樣家里的事情就全由母親一人承擔(dān),照顧我們、喂豬、進(jìn)自留地、抽時間掙工分等等,真是沒少受罪。但我從來沒有聽到半句母親埋怨或責(zé)怪父親的話,晚上吃完飯,煤油燈下總會說你爸回來給你們帶洋糖吃,于是我們就一次又一次眼巴巴盼父親快點(diǎn)回來。
父親回來了。母親最要緊的事似乎就是趕緊給父親做飯。父親這時靠墻坐在炕上,滿臉笑容,我們則圍著父親大聲嚷嚷,不是使勁從父親兜里淘洋糖,就是爭著站在父親的大腳背上左右“倒拉”。母親看我們鬧得厲害,父親又不制止,才會假裝生氣叫我們消停。
扯白面拉條子是母親的拿手好戲,扯好面,下在熱氣騰騰的鍋里,撈在碗里,放上清油蔥花,拌上踏好的蒜泥,滴點(diǎn)醋和醬油,然后端給父親——那個香啊,讓人一輩子也忘不了!盡管我們一個個鬧著要先吃,可母親不讓,非要等父親吃過了才給我們,等輪到母親時,她往往只能喝點(diǎn)面湯。
母親得過兩次大病,據(jù)說兩次都差點(diǎn)要了她的命。父親很擔(dān)憂,總是寸步不離。一次病情很重,父親立馬背母親到村外一個姓彭的醫(yī)生那兒救治,醫(yī)生檢查完,責(zé)怪父親說再遲一時半會,母親的命能不能保住,就只好靠神仙了。奇怪的是,至今母親都不知道自己當(dāng)年得的到底是啥病,似乎說是“旱”病,我疑心是傷寒之類的病,不知道當(dāng)年那位鄉(xiāng)村醫(yī)生是怎么診斷的。至于兩次大病所花的費(fèi)用,我沒有問過母親,也不好想象,總之那時候家里實(shí)在貧困,無論如何是不好解決的。
真正讓母親難過的,是她五十歲頭上得的眼病——視網(wǎng)膜脫落。得病后,母親渾身乏力,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一天到晚操勞家務(wù),這讓母親很痛苦,著急處,常常暗自流淚。
父親是1998年7月13日辭世的。父親沒有任何先兆的突然離去給母親打擊很大,似乎是一夜之間,她的頭發(fā)白了許多,容顏蒼老了許多,五十多歲的人,看上去就像六七十歲的老太太。我每每回老家看望母親,心里都會不由自主涌滿酸澀。
母親老了。我知道這意味著什么,最讓我難過和內(nèi)疚的是,我自從參加工作以來,至今沒有給母親做過一件像樣的事情。母親是中國千千萬萬勞動婦女中的一員,她的一生是付出的一生,任勞任怨的一生,但她從未向兒女們提出過什么,總是說只要你們踏踏實(shí)實(shí)過好日子就行。作為一名監(jiān)獄警察,我也已經(jīng)到了不惑之年。這么多年來,我之所以不計名利默默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可以說母親給了我很大的人生信念和支持,這是需要我永遠(yuǎn)感恩和珍惜的。
想起母親,我只能說:“母親,祝您永遠(yuǎn)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