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一区,夜色福利少妇专区,亚洲日本va中文字带亚洲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二月二龍?zhí)ь^諺語及習(xí)俗

    時間:2023-02-21 15:46:11 玉華 諺語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二月二龍?zhí)ь^諺語及習(xí)俗

      導(dǎo)語:農(nóng)歷二月初二,古稱“春龍節(jié)”、“龍頭節(jié)”,傳說是“龍?zhí)ь^”的日子,它是古代民間極為盛行的節(jié)日,其中的許多習(xí)俗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代。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關(guān)于二月二龍?zhí)ь^的諺語大全,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二月二龍?zhí)ь^諺語及習(xí)俗

      二月二龍?zhí)ь^簡介:

      二月二習(xí)俗,二月二稱為龍頭節(jié),以各種與龍相關(guān)的民俗活動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的一種習(xí)俗。龍?zhí)ь^又被稱為春耕節(jié)、農(nóng)事節(jié)、春龍節(jié),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褒垺笔侵付怂拗械臇|方蒼龍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黃昏時“龍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xiàn),故稱“龍?zhí)ь^”。傳說龍能行云布雨、消災(zāi)降福,象征祥瑞。自古以來,人們在仲春“龍?zhí)ь^”這天慶祝,以示敬龍賜福、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

      農(nóng)歷二月已進(jìn)入仲春季節(jié),二月二處在二十四節(jié)氣的“雨水”、“驚蟄”、“春分”之間!岸露北欢椤褒?zhí)ь^”節(jié)日,同時也是土地神的誕辰。南方”二月二“龍?zhí)ь^仍沿用祭社(土地神)習(xí)俗,如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區(qū),既有類似龍?zhí)ь^節(jié)習(xí)俗,又有以祭社習(xí)俗為主的新”二月二“習(xí)俗,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

      龍?zhí)ь^(農(nóng)歷二月二日),又稱春耕節(jié)、農(nóng)事節(jié)、青龍節(jié)、春龍節(jié)等,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褒垺敝傅氖嵌怂拗械臇|方蒼龍七宿星象,每歲仲春卯月(斗指正東)之初,“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故稱“龍?zhí)ь^”。龍?zhí)ь^日在仲春卯月初,“卯”五行屬木,卦象為“震”;九二在臨卦互震里,表示龍離開了潛伏的狀態(tài),已出現(xiàn)于地表上,嶄露頭角,乃生發(fā)之象。在農(nóng)耕文化中,“龍?zhí)ь^”標(biāo)示著陽氣生發(fā),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春耕由此開始。自古以來人們亦將龍?zhí)ь^日作為一個祈求風(fēng)調(diào)雨順、驅(qū)邪攘災(zāi)、納祥轉(zhuǎn)運的日子。

      “龍?zhí)ь^”源于自然天象崇拜,與上古時代人們對星辰運行的認(rèn)識以及農(nóng)耕文化有關(guān)!褒?zhí)ь^”雖有著久遠(yuǎn)的歷史源頭,但成為全國性節(jié)日并出現(xiàn)在文獻(xiàn)上記載是在元代之后。“龍?zhí)ь^”相關(guān)的活動很多,但不論哪種方式,均圍繞美好的龍神信仰而展開,它是人們寄托生存希望的活動。就全國而言,由于地域不同,各地風(fēng)俗也各有差異。

      龍是神話里生活于大海中的神異生物,司掌行云布雨,常用來象征祥瑞。自古以來,人們在仲春“龍?zhí)ь^”這天敬龍慶賀,以祈龍消災(zāi)賜福、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農(nóng)歷“二月二”,既是“龍?zhí)ь^節(jié)”,又是土地神誕辰“社日節(jié)”。由于節(jié)期重疊,南方部分地區(qū)“二月二”既有龍?zhí)ь^節(jié)習(xí)俗又有祭社習(xí)俗,如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區(qū),“二月二”(古時為立春后第五個戊日)多以祭社(土地神)為主,祭龍多在“龍飛天”的端陽。

      民間傳說,每逢農(nóng)歷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后,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jié)”。我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zhí)ь^;大倉滿,小倉流!钡拿裰V。

      每當(dāng)春龍節(jié)到來,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qū)在這天早晨家家戶戶打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回到家里便點燈、燒香、上供。舊時,人們把這種儀式叫做“引田龍”。這一天,家家戶戶還要吃面條、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為“挑龍頭”、“吃龍膽”、“金豆開花,龍王升天,興云布雨,五谷豐登”,以示吉慶。

      明代已見此俗。沈榜《宛署雜記》記載:“宛人呼二月二為龍?zhí)ь^。鄉(xiāng)民用灰自門外委婉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泵魅擞谵日⒍薄兜劬┚拔锫浴肪矶簣鲇涊d:“二月二曰龍?zhí)ь^,煎元旦祭余餅,熏床炕,曰熏蟲兒,謂引龍,蟲不出也!饼堅谥袊说男哪恐杏兄鴺O其崇高的地位,古時認(rèn)為龍是天子的象征,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風(fēng)化雨的主宰。所以“二月二,龍?zhí)ь^”這句諺語表示春季來臨,萬物復(fù)蘇。蟄龍開始活動,預(yù)示一年的農(nóng)事活動即將開始。

      民諺里的二月二:

      1、二月二龍?zhí)ь^,大家小戶使耕牛

      “二月二”也是農(nóng)村的農(nóng)事節(jié)。農(nóng)諺曰:“二月二龍?zhí)ь^,大家小戶使耕!。但也有一些地方春旱較嚴(yán)重,春雨貴如油。倘春雨充沛,預(yù)示著一年的大豐收。所以又有農(nóng)諺道:“二月二龍?zhí)ь^,大倉滿小倉流。”

      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無處藏

      在北京地區(qū)民間有民諺說“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無處藏”,老百姓要在這天驅(qū)除害蟲,點著蠟燭,照著房梁和墻壁驅(qū)除蝎子、蜈蚣等,這些蟲兒一見亮光就掉下來被消滅了。龍?zhí)ь^這一天進(jìn)行驅(qū)蟲活動的習(xí)俗主要流行于中國北方地區(qū)。二月二在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的驚蟄前后,此時各種昆蟲包括毒蟲的活動開始頻繁,為了避免毒蟲的傷害,人們舉行一些含有驅(qū)蟲意味的活動。如用棍棒、掃帚或者鞋子敲打梁頭、墻壁、門戶、床炕等,以避蛇蝎、蚰蜒、老鼠等蟲物。通常還要念吟唱歌謠,如“二月二,龍?zhí)ь^,蝎子、蜈蚣不露頭!(天津)、“二月二,敲瓢碴,十窩老鼠九個瞎!

      2、龍?zhí)ь^,龍不抬頭我抬頭

      “二月二”也是一個企盼學(xué)業(yè)有成的日子。過去私塾先生多在這一天收學(xué)生,謂之“占鰲頭”。學(xué)生們也會念叨:“二月二,龍?zhí)ь^,龍不抬頭我抬頭!

      3、接寶貝兒,接不來,掉眼淚兒

      “二月二”還是一個媳婦回娘家的日子。舊俗規(guī)定,媳婦正月里得住在婆家,出了正月才允許回娘家。所以中國民間又有“二月二,接寶貝兒,接不來,掉眼淚兒”的民謠,表現(xiàn)出父母盼女歸的心態(tài)。

      4、吃龍鱗

      二月二日既然是“龍?zhí)ь^”之時,許多食品就與龍牽扯在一起。北京一帶,這天多食用春餅,叫做“吃龍鱗”,比較講究的還食用時搭配“合菜”。合菜是將瘦肉絲與菠菜、豆芽菜、蒜黃等菜蔬合炒而成,吃時將春餅一分為二,抹上甜面醬,配上大蔥,再夾上合菜,卷成筒狀而食。北方地區(qū)還時興食用面條、水餃等。

      在天津,還有一種與眾不同的煎龍鱗。

      據(jù)天津民俗專家王利文介紹,二月二是"龍?zhí)ь^"的日子,所以這天的民俗吃食多帶個"龍"字,如吃餃子叫吃"龍耳",吃米飯叫吃"龍子"。天津人這天的節(jié)令吃食"獨一份兒":講究吃"煎燜子"。

      "煎燜子"叫"煎龍鱗",因為銀白色的燜子切成扁塊狀,排在一起很像龍的鱗片。每片"龍鱗"的兩面都被煎出黃嘎兒來,以表示對"懶龍"的懲罰,督促它盡力治水,好帶來豐收。

      王利文說,天津的燜子跟各地的涼粉、粉皮屬于同類食品,是用淀粉調(diào)水熬熟呈流質(zhì)狀,經(jīng)冷卻而成的。天津燜子講究用極細(xì)的綠豆淀粉。煎燜子要用平底鐺,少加些油,慢火煎到雙面微現(xiàn)焦黃。盛到碟子里趁熱澆上麻醬汁、蒜泥、醋、醬油等作料,佐以主食大餅或燒餅食用,清香爽口,余味綿長。

      民俗專家說,燜子有涼粉一樣的"涼性"。將近早春,人體里陽氣萌動,又時有春寒,燜子煎熱了吃,涼熱兼顧,跟節(jié)令配合非常得當(dāng),盡現(xiàn)中國飲食的養(yǎng)生之功。

      在山東,二月二家家戶戶炒豆子

      農(nóng)諺“二月二,龍?zhí)ь^”,傳說古時候關(guān)中地區(qū)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命令東海小龍前去播雨。小龍貪玩,一頭鉆進(jìn)河里不再出來。有個小伙子,到懸崖上采來了“降龍水”,攪渾河水。小龍從河中露出頭來與小伙子較量,小龍被擊敗,只好播雨。其實,所謂“龍?zhí)ь^”指的是經(jīng)過冬眠,百蟲開始蘇醒。所以俗話說“二月二,龍?zhí)ь^,蝎子、蜈蚣都露頭! 吃豆子山東農(nóng)村人講法是:炒蝎子爪,辟邪祈福的意思。

      民間諺語:

      關(guān)于二月二的中國民間諺語還真不少:像“二月二,煎年糕,細(xì)些火,慢點燒,別把老公公的胡須燒著了。再如“二月二,龍?zhí)ь^,大倉滿,小倉流。”還有“二月二,龍?zhí)ь^,天子耕地臣趕牛;正宮娘娘來送飯,當(dāng)朝大臣把種丟。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豐登太平秋。其中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有詩說:“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輕衫細(xì)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民俗活動:

      明代以后,二月二的民俗活動,有引龍回、熏百蟲、避蝎子、剃龍頭、祭龍王、忌針刺龍眼等,明人沈榜的《宛署雜記》中記:“鄉(xiāng)民用灰自門外委婉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

      在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的”二月初二”,傳說是土地神生日,稱“土地誕”。土地神主管風(fēng)調(diào)雨順、人畜平安,因而受到人們的敬仰。這天,信奉土地神的村莊盛行演白戲、做黎歌(雷州歌)、粵劇,殺豬“做社”,黎話(雷州話)稱“做眾”,拜祭土地神,搞完儀式,按照戶數(shù)平均分“社肉”,然后再按戶分?jǐn)偂吧珏X”。此俗在遂溪縣部分農(nóng)村一直沿襲至今。

      在四川省西充縣的紫巖鄉(xiāng),“二月二”卻是個辛酸的紀(jì)念日,當(dāng)?shù)赜袀賣娃埡,是舊中國貧苦人家沒有錢,將難以撫養(yǎng)成人的子女在二月二這天拿到市場上去賣的歷史印證。

      此“賣娃埡”位于西充縣紫巖鄉(xiāng)場頭,一棵巨大的黃葛樹下,“賣娃埡”石碑分外醒目。據(jù)當(dāng)?shù)厝私榻B,2000年初,當(dāng)?shù)匾晦r(nóng)民在黃葛埡處無意發(fā)現(xiàn)露出一個頭的石碑,上面有些許殘缺的字。經(jīng)人仔細(xì)辨認(rèn),上面有“賣娃”等內(nèi)容。后來人們將此石碑挖出來,才發(fā)現(xiàn)這是一塊記載當(dāng)年在此地賣娃兒的石碑。在當(dāng)?shù),黃葛埡早就有“賣娃埡”一說,但卻沒有相關(guān)記載,此發(fā)現(xiàn)將這一說法予以確認(rèn)。

      民間諺語:

      二月二,龍?zhí)ь^。大倉滿,小倉流。

      民間諺語:二月二,龍?zhí)ь^。

      龍頭節(jié)來源

      龍?zhí)ь^,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漢族有,其他民族也有。

      龍?zhí)ь^農(nóng)歷二月初二,傳說是龍?zhí)ь^的日子,它是我國農(nóng)村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名曰“龍頭節(jié)”。俗話說:“二月二,龍?zhí)ь^,大家小戶使耕牛!贝藭r,陽氣回升,大地解凍,春耕將始,正是運糞備耕之際。傳說此節(jié)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時期。伏羲氏“重農(nóng)桑,務(wù)耕田”,每年二月二這天,“皇娘送飯,御駕親耕”,自理一畝三分地。后來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紛紛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僅沿襲了這一傳統(tǒng)作法,而且還當(dāng)作一項重要的國策來實行。于二月初二,舉行重大儀式,讓文武百官都親耕一畝三分地,這便是龍頭節(jié)的歷史傳說。又一說為武則天廢唐立周稱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龍王三年不下雨。龍王不忍生靈涂炭,偷偷降了一場大雨。玉帝得知便將龍王打出天宮,壓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龍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禱,最后感動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將龍王釋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龍?zhí)ь^”之說。實際上是過去農(nóng)村水利條件差,農(nóng)民非常重視春雨,慶!褒堫^節(jié)”,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保佑豐收,從其愿望來說是好的,故“龍頭節(jié)”流傳至今。

      農(nóng)歷二月初二,之所以稱為龍?zhí)ь^節(jié),其實與古代天象有關(guān)。舊時人們將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為二十八組,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俗稱“二十八宿”,以此作為天象觀測的參照!岸怂蕖卑凑諙|西南北四個方向劃分為四大組,產(chǎn)生“四象”: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一個龍形星象,人們稱它為東方蒼龍,其中角宿代表龍角,亢宿代表龍的咽喉,氐宿代表龍爪,心宿代表龍的心臟,尾宿和箕宿代表龍尾。《說文》中有龍“能幽能明,能細(xì)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的記載,實際上說的是東方蒼龍星象的變化。

      古時,人們觀察到蒼龍星宿春天自東方夜空升起,秋天自西方落下,其出沒周期和方位正與一年之中的農(nóng)時周期相一致。春天農(nóng)耕開始,蒼龍星宿在東方夜空開始上升,露出明亮的龍首,夏天作物生長,蒼龍星宿懸掛于南方夜空;秋天莊稼豐收,蒼龍星宿也開始在西方墜落;冬天萬物伏藏,蒼龍星宿也隱藏于北方地平線以下。而每年的農(nóng)歷二月初二晚上,蒼龍星宿開始從東方露頭,角宿,代表龍角,開始從東方地平線上顯現(xiàn),大約一個鐘頭后,亢宿,即龍的咽喉,升至地平線以上,接近子夜時分,氐宿,即龍爪也出現(xiàn)了。這就是“龍?zhí)ь^”的過程。之后,每天的“龍?zhí)ь^”日期,均約提前一點,經(jīng)過一個多月時間,整個“龍頭”就“抬”起來了。后來,這天也被賦予多重含義和寄托,衍化成“龍?zhí)ь^節(jié)”、“春龍節(jié)”了。

      二月初二龍?zhí)ь^的形成,也與自然地理環(huán)境有關(guān)。二月初二龍?zhí)ь^節(jié),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區(qū)(南方水多,土地少,這天多流行祭祀土地社神)。由于北方地區(qū)常年干旱少雨,地表水資源短缺,而賴以生存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又離不開水,病蟲害的侵襲也是莊稼的一大心患,因此,人們求雨和消滅蟲患的心理便折射到日常信仰當(dāng)中,二月初二的龍?zhí)ь^節(jié)對人們而言也就顯得格外重要:依靠對龍的崇拜驅(qū)兇納吉,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龍神賜福人間,人畜平安,五谷豐登!

      二月二龍?zhí)ь^的由來和民俗:

      股德龍:窗外,陽光暖暖的,今天是二月初二了,好些孩子都一大早起來,擠在理發(fā)鋪,說是二月二抬龍頭。既然是抬龍頭,就要剪龍頭,取個好兆頭。農(nóng)歷二月二,人們祈望龍?zhí)ь^興云作雨、滋潤萬物,素有“二月二剃龍頭”的說法。中國民間普遍認(rèn)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dāng)頭、福星高照,因此,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每逢二月二這一天,家家理發(fā)店都是顧客盈門,生意興隆。另外,在我國民間流傳著“正月剪頭死舅舅”的說法,所以很多人在臘月理完發(fā)后,一個月都不再去光顧理發(fā)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不過,這一民間禁忌近年來已經(jīng)逐漸淡薄。

      農(nóng)歷二月初二,我國民間有“二月二,龍?zhí)ь^”的諺語,表示春季來臨,萬物復(fù)蘇,這時候蟄龍也開始活動,預(yù)示一年的農(nóng)事活動即將開始。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zhí)ь^日,亦稱春龍節(jié)。在南方叫踏青節(jié),古稱挑菜節(jié)。大約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xí)俗。據(jù)資料記載,這句話的來歷與古代天文學(xué)對星辰運行的認(rèn)識和農(nóng)業(yè)節(jié)氣有關(guān)。

      老人們認(rèn)為,龍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農(nóng)歷“二月二”這天是龍欲升天的日子。從節(jié)氣上說,農(nóng)歷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我國很多地方已開始進(jìn)入雨季。這是自然規(guī)律,但古人認(rèn)為這是“龍”的功勞。而且,龍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著極高的地位,不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風(fēng)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龍?zhí)ь^”之說。

      這里有一則關(guān)于二月春龍節(jié)的來歷。每當(dāng)這一天到來,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qū)在這天早晨家家戶戶打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回到家里便點燈、燒香、上供。舊時,人們把這種儀式叫做"引田龍"。這一天,家家戶戶還要吃面條、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為"挑龍頭"、"吃龍膽"、"金豆開花,龍王升天,興云布雨,五谷豐登",以示吉慶。春龍節(jié)的來源,在我國北方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神話故事。說,武則天當(dāng)上皇帝,惹惱了玉皇大帝,傳諭四海龍王,三年內(nèi)不得向人間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龍王聽著民間人家的哭聲,看著餓死人的慘景,擔(dān)心人間生路斷絕,便違抗玉帝的旨意,為人間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龍王打下凡間,壓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龍王降雨犯天規(guī),當(dāng)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人們?yōu)榱苏三埻,到處找開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人們正在翻曬玉米種子時,想到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就家家戶戶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設(shè)案焚香,供上開了花的"金豆"龍王抬頭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聲向玉帝喊到:"金豆開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戶戶院里金豆花開放,只好傳諭,詔龍王回到天庭,繼續(xù)給人間興云布雨。從此,民間形成了習(xí)慣,每到二月初二這一天,人們就爆玉米花吃。

      其實,在農(nóng)歷二月以后,雨水節(jié)氣來臨,冬季的少雨現(xiàn)象結(jié)束,降雨量將逐漸增多起來,這就是華北季風(fēng)氣候的特點。所謂“龍?zhí)ь^”指的是經(jīng)過冬眠,百蟲開始蘇醒。民間有“二月二,龍?zhí)ь^,蝎子、蜈蚣都露頭”之說。“二月二,龍?zhí)ь^”還有古代天文學(xué)方面的解釋,但往往被人忽略。中國古代用二十八宿來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斷季節(jié)。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龍的角。每到二月春風(fēng)以后,黃昏時“龍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xiàn),這時整個蒼龍的身子還隱沒在地平線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稱“龍?zhí)ь^”。天上“龍?zhí)ь^”的同時,春天也慢慢來到了人間。此時節(jié),大地返青,春耕從南到北陸續(xù)開始。因此,二月二又被稱為“春耕節(jié)”、“農(nóng)事節(jié)”、“春龍節(jié)”,是漢族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春龍節(jié)這一天,我國古代民間都要焚香設(shè)供祭祀龍神,其目的是祈求雨水普降,消除蟲害,五谷豐登。

      我國山東等地區(qū)過春龍節(jié),用灶煙在地面上畫一條龍,俗稱引錢龍。俗信引龍有兩種目的:一是請龍回來,興云布雨,祈求農(nóng)業(yè)豐收,二是龍為百蟲之神,龍來了,百蟲就躲起來,這對人體健康、農(nóng)作物生長都是有益的。江蘇南通民間有用面粉制作壽桃、牲畜,蒸熟后插在竹簽上,晚上再插在田間,認(rèn)為這是供百蟲之神和祭祀祖先的食品,祈求祖先驅(qū)趕蟲災(zāi),也希望百蟲之神不要危害莊稼。這一天,各地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面條叫食“龍須”,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等。那么,為什么不是“二月一”或“二月三”呢?這和我們民俗中喜歡雙數(shù)有關(guān)。二月初三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誕辰日,該日文人雅士敬奉文昌,求科舉登第。舊俗,兒童在二月二這天行開筆禮,表明開始正式學(xué)習(xí)。過去,讀書人要行四個禮,即開筆禮、進(jìn)階禮、感恩禮和狀元禮,其中,開筆禮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禮。開筆就是開始寫文章,儀式主要有拜孔子像、講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贈文房四寶等內(nèi)容。

      二月二古已有之,唐人白居易寫詩贊道:“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輕衫細(xì)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边@說明那個時代人們就喜歡踏青游玩;李商隱也說:“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fēng)日暖聞吹笙;毩鄹鳠o賴,紫蝶黃蜂俱有情。萬里憶歸元亮井,三年從事亞夫營。新灘莫悟游人意,更作風(fēng)檐夜雨聲!边@里面更有草長鶯飛的美好景色。古代俗語也寫道:“二月二,龍?zhí)ь^,大倉滿,小倉流。”“二月二,三月三,清明寒食過三天!薄岸露挲堫^二月二,龍?zhí)ь^,蒸元旦,祭馀餅”。可見今天是個好日子,走,出去郊游去。

      龍頭節(jié)名稱沿襲:

      傳說龍頭節(jié)最早起源于伏羲氏時代,伏羲“重農(nóng)桑,務(wù)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飯,御駕親耕”。到周武王時,每年二月初二還舉行盛大儀式,號召文武百官都要親耕。

      龍頭節(jié):

      二月二,龍頭節(jié),相傳在宋朝時為“花朝節(jié)”,把這一天指定為百花生日。到元朝時稱為“踏青節(jié)”,百姓在這一天出去踏青、郊游。有的人在踏青回家時,沿途采摘些蓬葉(一種地上生長的花葉)拿回自家在門前拜祭。這個習(xí)俗是比喻“迎富”之意。

      明清時把這天稱之為“龍?zhí)ь^”的日子,因為農(nóng)歷二月初二正值“驚蟄”節(jié)氣前后。蛇、蚯蚓、青蛙等很多動物,一到冬天便進(jìn)入了不吃不喝不動的冬眠狀態(tài),這便是“入蟄”了。等到了二月二前后,天氣漸暖,一些昆蟲動物好似被春天的陽光和春雷從睡夢中驚醒了一般,因此這節(jié)令名為“驚蟄”。百姓傳說中的大龍實際是沒有的,那種龍就是在蛇、蚯蚓等基礎(chǔ)上,我們祖先想象加工出來的。二月初二前后,春回大地,人們期望龍出鎮(zhèn)住一切有害的毒蟲,期望著豐收。這就是“二月二,龍?zhí)ь^”的說法。

      在北京民間,二月二有很多習(xí)俗,俗話說“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無處藏”,老百姓要在這天驅(qū)除害蟲,點著蠟燭,照著房梁和墻壁驅(qū)除蝎子、蜈蚣等,這些蟲兒一見亮光就掉下來被消滅了。這一天民間飲食還多以龍為名,以取吉利,如吃水餃叫吃“龍耳”,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牙”,蒸餅也在面上做出龍鱗狀來,稱“龍鱗餅”。這一天婦女忌動針線,為的是免傷龍的眼睛,就連小孩剃頭也叫“剃龍頭。

      龍頭節(jié)習(xí)俗:

      恭祭華胥氏過“龍頭節(jié)”,充滿了崇拜龍的思想觀念,以為龍治水行雨,決定莊稼豐歉,萬萬得罪不得。舊時這天早晨,人們要敬奉碾子,傳說碾子是青龍的化身。有的還把磙子支起來,表示“龍?zhí)ь^”。大人小孩多在這天剃頭理發(fā),意思是剃“龍頭”,以顯尊貴、圖吉利。婦女忌做針線怕“扎瞎了龍眼”;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車,怕“砸斷了龍腰、龍尾。”

      二月二這天大多數(shù)農(nóng)家都吃“鼓撅”(手搓面條),俗稱“頂門棍”。為什么吃“鼓撅”?有人說,吃了“頂門棍”,把門頂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有人說,過春節(jié)大家都吃悶了、玩昏了,吃一頓“鼓撅”頂靈性,就開始干活過日子了。也有在二月二這天吃攪團的,說是給龍糊鱗整甲,使龍抖擻精神升天降雨。有幾句諷刺懶婆娘的民謠說:“過了正月二十三,懶婆娘愁得沒處鉆。又想上了天,沒鞋穿;又想鉆了地,沒鏵尖;又想上了吊,丟不下二月二那頓油攪團!碑(dāng)?shù)剡有在這天炒豆子的習(xí)俗,民謠曰:“二月二,龍?zhí)ь^,家家鍋里嘣豆豆,驚醒龍王早升騰,行云降雨保豐收!庇腥诉在附近的藥王廟里燒香叩頭,祈保平安。

      1、祭社神

      祭社二月二既是龍?zhí)ь^節(jié)也是土地公的誕辰,“土地誕”也稱“社日節(jié)”。社日分為春社日和秋社日,古時春社是立春后第五個戊日,秋社是立秋后第五個戊日(戊,五行屬土)。古人認(rèn)為土生萬物,土地神是廣為敬奉的神靈之一。人們認(rèn)為土地公管理著五谷的生長和地方的平安,很多地方的百姓都在社日奉祀土地神。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在中國南方地區(qū),為給土地公公“暖壽”,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xí)俗:家家湊錢為土地神祝賀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

      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民間的習(xí)俗,每到播種或收獲的季節(jié),農(nóng)民們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報土地神。土地神在人的日常生活中處于重要地位,不但家族大,而且分布廣。在居家中有居家土地神,村屯有村屯的土地神,城市有城市的土地神,有的將土地供奉在家中,有的供奉在門口,有的則供在村落的社廟中?傊恋厣竦穆氊(zé)就是保佑著一方土地之內(nèi)的人物康泰,人口清潔,出入平安了。

      2、采龍氣

      早上卯時(5點到7點之間),卯月的第一個卯日卯時,出門面向東方深吸氣,此為一吉。

      3、起龍船

      古時,龍?zhí)ь^節(jié)是祭祀龍神的日子,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要到龍神廟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龍神,祈求龍神興云化雨,保佑一年五谷豐登。龍?zhí)ь^時節(jié)中國部分地區(qū)會有“起龍船”的活動,請龍出水,以及祈求事事順利的心愿。

      4、舞龍

      舞龍源自古人對龍的崇拜,每逢喜慶節(jié)日,人們都會舞龍,從春節(jié)開始舞龍,然后二月“龍?zhí)ь^”、端午節(jié)時也舞龍。舞龍時,龍跟著繡球做各種動作,穿插,不斷地展示扭、揮、仰、跪、跳、搖等多種姿勢。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漢族的一種民俗文化。

      5、使耕牛

      “龍?zhí)ь^”也是農(nóng)村的農(nóng)事節(jié)。農(nóng)諺曰:“二月二龍?zhí)ь^,大家小戶使耕!薄^r(nóng)時春雨貴如油。倘春雨充沛,預(yù)示著一年的大豐收。

      6、開筆寫字

      相傳農(nóng)歷二月初二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誕辰日,舊時這天讓孩子開筆寫字,取龍?zhí)ь^之吉兆,為孩子正衣冠、點朱砂啟蒙明智,寓意孩子眼明心明,祝愿孩子長大斷文識字。開筆禮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禮,是中國傳統(tǒng)中對少兒開始識字習(xí)禮的啟蒙教育形式。

      7、熏蟲

      古代將自然界中的生物分成毛蟲、羽蟲、介蟲、鱗蟲、人類五大類。毛蟲指披毛獸類,羽蟲指鳥類,介蟲指帶甲殼類,鱗蟲指有鱗之魚和帶翅昆蟲類。龍是鱗蟲之長,龍出則百蟲伏藏。二月初二正是驚蟄前后,百蟲萌動,疾病易生,蟲害也是莊稼的天敵,因此人們引龍伏蟲,希望借龍威鎮(zhèn)伏百蟲,保佑人畜平安,五谷豐登。進(jìn)入農(nóng)歷二月,天氣漸暖,各種昆蟲開始活動,有些昆蟲對人的健康是有害的,所以二月二這一天,人們紛紛攤烙煎餅、燃燒熏香,希望憑借煙氣驅(qū)走毒蟲。

      8、吃豬頭肉

      二月初二吃豬頭肉也有說法。自古以來,供奉祭神總要用豬牛羊三牲,后來簡化為三牲之頭,豬頭即其中之一。如今就有一道名菜叫做“扒豬臉”,經(jīng)過選料、清洗、噴烤、洗泡、醬制等十二道步驟,歷經(jīng)十多個小時的烹飪,才能端上餐桌!鞍秦i臉”有三種,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醬汁吃;三是卷煎餅吃。每一種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

      9、引錢龍

     、偕綎|地區(qū)用灶煙在地面畫一條龍。一是請龍回來興云布雨,祈求豐收;二是龍為百蟲之神,龍來了,蟲都躲起來,對人體健康、農(nóng)作物生長都有益。

     、跁x西北地區(qū)引錢龍,選擇一棵大樹或一塊大石,用灰線圍灑一圈,再用紅線拴一枚銅錢置圈內(nèi),牽線回家,用容器蓋住即成。

      ③還有地區(qū)在這天清早,人們從井里挑水回家,倒入水缸。誰最先挑回家就最先引到錢龍,這年財運就會非常好,所以經(jīng)常出現(xiàn)凌晨爭先恐后挑水的情形。

      10、敲龍頭

      敲龍頭喚龍醒來:東北部分地區(qū)在二月二早晨,以長竿擊打房梁,謂之“敲龍頭”。把龍喚醒,佑一方平安。大人小孩還念著:“二月二,龍?zhí)ь^,大倉滿,小倉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一個個大圓圈,將五谷雜糧放于中間,稱作“打囤”或“填倉”,預(yù)祝當(dāng)年五谷豐登,倉囤盈滿。

      11、剃龍頭

      農(nóng)歷二月二是蟄龍升天的日子,民間認(rèn)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dāng)頭、福星高照。兒童理發(fā),叫剃“喜頭”,借龍?zhí)ь^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后出人頭地;大人理發(fā),則寓意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兆頭、好運氣。故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每逢這天,家家理發(fā)店都顧客盈門,生意興隆。另外民間流傳“正月剪頭死舅舅”的說法,很多人臘月都不光顧理發(fā)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

      12、吃龍食

      這一天在飲食上也有一定的講究,因為人們相信“龍威大發(fā)”,所以這一天飲食多以龍為名。吃春餅名稱“吃龍鱗”,吃面條名曰“扶龍須”,吃米飯是“吃龍子”,吃餛飩為“吃龍眼”,吃餃子則叫“吃龍耳”,吃面條叫食“龍須”,面條、餛飩一塊煮叫做“龍拿珠”,吃豬頭稱作“食龍頭”,吃蔥餅叫做“撕龍皮”。一切均取與龍有關(guān)的象征與寓意。這些都寄托了人們祈龍賜福的強烈愿望。

      13、芥菜飯

      芥菜飯是浙江溫州傳統(tǒng)的漢族小吃,飯松菜嫩,香甘爽口,別有風(fēng)味。農(nóng)歷二月二吃芥菜飯是溫州民間廣為流傳的習(xí)俗,并有“吃了芥菜飯不生疥瘡”的說法。同時芥菜飯也是永定客家正月二十必吃的一餐飯。因為芥菜味苦,用來悶飯代表年已經(jīng)過完了,大家過好吃苦耐勞的準(zhǔn)備,為新的一年奮斗的用意。芥菜爽口好吃,含有大量葉綠素及維生素C,經(jīng)常食用能提高免疫能力,增強抵抗力。

      14、爆米花

      春節(jié)過后農(nóng)村很快就要進(jìn)入春耕春種季節(jié),要對種子發(fā)芽率進(jìn)行鑒定。那時是把上一年留作種子的玉米、大豆弄一點放到鍋里炒。遭蟲蛀或者受潮變質(zhì)的種子不會炸裂,農(nóng)民以此來判定種子發(fā)芽率,以確定是否可以使用。炒熟的玉米豆子就做零食。同時還有關(guān)于龍王為救黎民百姓違抗玉帝旨意的傳說,玉帝要金豆開花才放他,民間于是炒玉米爆開花救出龍王的故事。

      15、放龍燈

      河三角洲及一些沿河地區(qū)還有“放龍燈”的習(xí)俗。不少人家用蘆葦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蠟燭或放上用蘿卜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時分,放到河里或灣里點燃,為龍照路。借此娛樂同時又傳遞一種美好的祝愿。

      16、圍糧倉

      農(nóng)歷二月初二清晨,北方很多地區(qū)的村民早早起床,家庭主婦從自家鍋灶底下掏一筐燒柴禾余下的草木灰,拿一把小鐵鏟子鏟些草木灰,人走手搖,在地上畫出一個個圓來。圍倉的圓圈,大套小,少則三圈,多則五圈,圍單不圍雙。圍好倉后,把家中的糧食虔誠地放在倉的中間,還有意撒在倉的外圍,象征當(dāng)年的大豐收。

      17、居家禁忌

      婦女們這天不能做針線活,因為蒼龍在這一天要抬頭觀望天下,使用針會刺傷龍的眼睛。婦女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龍?zhí)ь^,龍不抬頭我抬頭”。起床后還要打著燈籠照房梁,邊照邊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無處藏”。有的地方婦女停止洗衣服,怕傷了龍皮等等。

      18、接姑娘

      舊時,正月新娘不回門,媳婦不走娘家。過了正月,二月二又是吉祥如意的日子,所以各家都接女兒回娘家。尤其那些懷有身孕的小媳婦,有將龍龍氣帶回娘家的說法。在娘家的日子里,“姑娘”除了吃喝,就是串門聊天,輕松而愉快。城里人“帶姑娘”則是姑娘、女婿一起帶回來吃一頓豐盛的中飯。此習(xí)俗在北方大多數(shù)地區(qū)很流行,不少地區(qū)一直沿續(xù)至今。

      二月二習(xí)俗:

      抬頭理發(fā)

      民諺有“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之說。這一天理發(fā),叫“剃龍頭”或“剃喜頭”。長輩們希望借龍?zhí)ь^這一吉時,保佑孩子健康成長,長大后出人頭地;大人理發(fā),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另外,之所以在二月二日剃頭,是因為俗信有“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的說法。而一個月不理發(fā)又很難受,故大家都在正月過完后的二月初紛紛理發(fā)。而且不理發(fā),頭太重了抬不起來,不能“龍?zhí)ь^”了,直到“二月二”才解禁。不過,這一說實為訛傳,其中的“死舅”其實是“思舊”的諧音,表示人們對過去一年的懷念。

      龍?zhí)ь^的忌諱:

      到了二月二這天要格外小心,不能動刀動剪動針線,否則會傷到“龍目”,戳到“龍眼”。早晨擔(dān)水時,禁忌水桶碰到井幫,否則會碰傷龍頭。這一天忌推磨,以免壓住龍頭。還忌諱吃稀飯喝疙瘩湯。以免糊住龍眼,天將降冰雹。

      二月二這天不吃面條,因為面條細(xì)長,像龍須。北京、河南等地在二月二忌諱吃面條,說是吃面條就是吃龍須,惹了龍王,當(dāng)年會鬧澇災(zāi)。不能喝粥、吃米飯,人們認(rèn)為粥是龍血,米飯是龍子。不能紡花,因為“二月二紡花,胭了龍毛龍抓”。龍抓就是雷電擊人的意思。有些地方忌洗衣,怕傷了龍皮。武城一帶忌太陽沒升起前出屋門,否則會“踢囤尖”,砸了一年豐收的希望。

      二月二期間有不少忌諱。最普遍的是婦女不準(zhǔn)動剪刀針線,怕戳了龍眼,穿到龍頭;又忌刀切,怕砍了龍頭。此外,山西、河北不少地方忌早晨擔(dān)水,俗信早晨起來擔(dān)水會把龍子擔(dān)回家,而在陜西綏德,則俗信早展擔(dān)水會觸到龍頭。不吉利。

      二月二龍?zhí)ь^,老話常說的“請龍做四事,福來事事順”,是啥講究?

      ①二月二龍?zhí)ь^,理理發(fā)剃剃頭

      這也是民間流行的一句諺語,理發(fā)剃頭也有一年到頭不用愁的意思。這剃頭也是分人的,小孩剃頭有“剃喜頭”之說,大人剃頭叫“剃龍頭”,在民間人們用這種方法來請龍回家。

      畢竟正月里面有的地方一個月都不剪頭,直道二月份才可以剪頭,據(jù)說是從正月理發(fā)思舅舅延伸而來,把頭發(fā)剪短一些更有精神氣,在人面前也比較有活力,有著自立自強的品質(zhì),這種精神無論在什么時候都能迎難而上。

     、诙露?zhí)ь^,請?zhí)鹉憧鞓返念^

      在這天要保持好心情,把往日向下掉的嘴角抬起來,以面帶微笑對待所有人,好心情意味著好運到,這樣的人也更受人歡迎,龍見了才愿意跟著你回家,把好運和福報都帶到你家。

      不只在這一天,其實每天都保持著好心情,以樂觀開朗的性格面對所有苦難,心中的憂愁自然就解開了。走路也不要低著頭,不要低著頭想一些不開心的事情,要記得要頭昂起來,充滿自信的走路。

      ③二月二龍?zhí)ь^,大倉滿小倉流

      大倉滿小倉流,意思是大倉會被糧食裝的滿滿的,小倉里會滿的溢出來,一片豐收的熱鬧景象,是民間人們祈福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的夙愿。

      在這天在民間通常會用鍋灰或者是草木灰,在院子里撒出來一個圓圈,再把五谷糧食放在中間,寓意著今年可以五谷豐登,糧倉塞得滿滿的,不缺吃不缺穿,也寓意著財運到。

     、芏露?zhí)ь^,喝酒討個好彩頭

      酒一直以來都是逢年過節(jié)必備的東西,不管是什么事情,都少不了酒的出現(xiàn),作為正月之后第一個比較重要的節(jié)日,龍?zhí)ь^這天怎么能缺的了酒呢?也有“二月二龍?zhí)ь^,炒金豆吃豬頭,生活美滿有盼頭”這樣的諺語。

      二月二,龍?zhí)ь^有哪些忌諱?

      在二月二到來之時,農(nóng)村中有很多講究,同樣也是與祭龍習(xí)俗密切相關(guān)。

      例如,農(nóng)村老人們說,在二月二這天,家里是不能動針線的,擔(dān)心傷了龍眼;在二月二這天,家家戶戶不能去河邊提水,害怕驚擾了龍的出行;二月二當(dāng)天,農(nóng)村是不能磨面的,害怕壓到了龍頭。同時,家中有石磨的農(nóng)戶,還要將上扇支起。另外,二月二當(dāng)日,農(nóng)村忌諱蓋房打夯,防止傷及龍頭。

      “二月二,龍?zhí)ь^,龍不抬頭我抬頭;二月二,不怕青龍不抬頭,卻怕大地不抬頭”啥意思?

     、佟岸露?zhí)ь^,龍不抬頭我抬頭”啥意思?

      大家知道,二月二是吉祥的好日子。所以,這天,經(jīng)常被定為“開筆求學(xué)”及收受學(xué)生的日子,又稱“占鰲頭”。

      此外,在二月二當(dāng)天,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兒都要剃頭,稱之“剪喜頭”,實則想討個鴻運當(dāng)頭的好彩頭。

     、凇岸露慌虑帻埐惶ь^,卻怕大地不抬頭”啥意思?

      這句農(nóng)村諺語主要與天氣有關(guān),我們知道,青龍升起,標(biāo)志著陽氣抬頭,也就是溫度升高,但如果天氣依然料峭,則說明天氣與節(jié)氣并沒有同步,該暖不暖,則不成年景。

      從二十四節(jié)氣來看,二月二到來之時,正處于雨水和驚蟄兩個節(jié)氣之時,氣溫逐漸升高,此時,陽氣升起才是順年景,也是豐收的好預(yù)兆。

      另外,“雨水降水莊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寶;驚蟄有雨并閃雷,麥積場中如土堆”,通過這兩句農(nóng)村諺語,我們可以知道,二月二下雨是豐收年景的預(yù)兆,畢竟春雨貴如油。所以,二月二宜雨不宜晴。

      二月二龍?zhí)ь^順口溜:

      剃頭類

      二月二,龍?zhí)ь^,龍不抬頭我抬頭。

      二月二,龍?zhí)ь^,吃炒豆,理新頭

      動物類

      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無處藏。

      二月二,龍?zhí)ь^,蝎子、蜈蚣都露頭。

      二月二,敲瓢叉,十窩老鼠九窩瞎,還有一窩不瞎的,送給南嶺老八家。(老八,指專吃老鼠的蛇)

      二月二,龍?zhí)ь^,蟲蟲螞蟻往外游。

      耕作類

      二月二、龍?zhí)ь^,大倉滿、小倉流。

      二月二,龍?zhí)ь^,天子耕地臣趕牛,正宮娘娘來送飯,當(dāng)朝大臣把種丟,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豐登太平秋。

      金豆開花,龍王升天,興云布雨,五谷豐登。

      二月二,龍?zhí)ь^,大家小戶使耕牛。

      二月二,龍?zhí)ь^,農(nóng)家忙著修犁頭。

      仲春二月二,谷種好落地。

      二月二,龍?zhí)ь^,家家門腦貼‘甘露’,精耕細(xì)作多流汗,今年又是大豐收。

      二月二敲門枕,金子銀子住家滾。

      忙臘月,鬧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

      二月二,敲梁頭,大囤滿,小囤流。二月二,敲案桌,打得糧食沒處擱。二月二,敲鍋臺,大小元寶滾出來。二月二,敲門墩,坐下不動也生金。二月二,敲門垴,大的領(lǐng)著小的跑。

      龍?zhí)ь^有哪些傳統(tǒng)食物:

      1、“鼓撅”(手搓面條):俗稱“頂門棍”。為什么吃“鼓撅”?有人說,吃了“頂門棍”,把門頂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有人說,過春節(jié)大家都吃悶了、玩昏了,吃一頓“鼓撅”頂靈性,就開始干活過日子了。

      2、攪團:說是給龍糊鱗整甲,使龍抖擻精神升天降雨。

      3、“扒豬臉”:經(jīng)過選料、清洗、噴烤、洗泡、醬制等十二道步驟,歷經(jīng)十多個小時的烹飪,才能端上餐桌!鞍秦i臉”有三種,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醬汁吃;三是卷煎餅吃。每一種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

      4、吃龍須面

      龍須面起源于山東的一種抻面,已經(jīng)有三百多年歷史,古人認(rèn)為這種面形似龍須,便稱其為“龍須面”。在北方地區(qū)的二月二民俗中,就要將這如白線般順滑綿軟的龍須面下鍋煮食,麥香十足的面加上湯頭,吃下去美味舒暢,人們也把吃龍須面代表著“扶龍須”,表達(dá)了對龍王的敬意,希望能得到龍王的保佑,一年的日子都順順利利的。

      【意式龍須面】

      原料:龍須面 番茄 里脊肉丁 洋蔥 番茄醬 白糖 熟花生 胡椒粉 油鹽

      制作: 燒熱鍋放入少許油, 下入肉丁煸炒至變色后下入洋蔥末一起翻炒;洋蔥爆香微微發(fā)軟時,下入番茄丁進(jìn)鍋翻炒至微微出汁;加入適量的番茄醬熬煮幾分鐘, 下入鹽、白糖和胡椒粉調(diào)味,待醬汁收濃稠后盛出來備用。燒鍋水加入少許鹽,下入龍須面去煮好后撈出放進(jìn)涼白開水中。 將面條撈出放入盤中,澆淋上制作好的番茄醬汁,撒上花生碎,最后擺上薄荷葉點綴即可。

      為了納吉,二月初二這天的食物也與“龍”相關(guān),面條不叫“面條”,稱作“龍須面”;水餃稱作“龍耳”、“龍角”;米飯稱作“龍子”;煎餅烙成龍鱗狀,稱作“龍鱗餅”;面條、餛飩一塊煮叫做“龍拿珠”;吃豬頭稱作“食龍頭”;吃蔥餅叫做“撕龍皮”。一切均取與龍有關(guān)的象征與寓意。

      吃煎餅

      吃煎餅,煎餅是龍王的胎衣。吃煎餅,是為龍王嚼災(zāi),扔煎餅,是為了掩埋龍王的胎衣。

      吃豬頭

      二月二龍?zhí)ь^的日子里和以前一樣也是講究吃喝的尤其要吃豬頭,稱為龍頭。但在民國時已不大聽見有人吃龍牙、龍發(fā)、龍麟了,而且有的地方還稍有變更,要添用些洋醬油或西紅柿汁之類的新東西,使之洋化,倒也算是時代特色了。這一天農(nóng)家以菜作團稱“食龍蛋”,用面作湯餅稱“食龍須”。

      豬頭肉,二月二吃豬頭,叫“挑龍頭”,龍?zhí)ь^之后開始春耕,龍王管降雨,人們?yōu)榱似碓感碌囊荒觑L(fēng)調(diào)雨順, 會將最好的“豬頭”用來祭祀祖先、供奉上天,也就是供奉給龍王吃。

      【鹵豬頭肉】

      原料:豬肉頭 蔥姜蒜 花椒 冰糖 香葉 八角 肉蔻 桂皮 陳皮 紅辣椒 醬油 高度白酒 鹽

      制作: 將豬頭切成兩塊分別放入高壓鍋,加入適量的冷水, 加入蔥姜蒜和鹵煮大料, 再加入鹽、料酒、醬油等調(diào)味料,按下電壓力鍋中燉煮肉的功能鍵,約20分鐘,再浸泡二個小時以上后,切片擺盤即可。

      桂圓(食龍眼)

      由于桂圓的形狀很像龍的眼睛,所以吃桂圓,也被稱為食龍眼。而龍眼的形狀很圓,吃著也很,所以在二月二吃龍眼,寓意著在新的一年,家人團團圓圓,做什么事情也順順利利。

      雞蛋(食龍膽)

      雞蛋的形狀很像龍的膽,所以吃雞蛋,也被稱為食龍膽。而在二月二,地里面的薺菜花已經(jīng)長滿了,當(dāng)天可以用薺菜花煮雞蛋吃,可以驅(qū)寒暖胃,從而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麻花或馓子(啃龍骨)

      全國各地,在二月二當(dāng)天,會有大量的麻花、撒子賣,因為麻花和撒子的形狀很像龍的骨頭,所以吃麻花和馓子,也被稱為啃龍骨。

      炒豆子

      2月2日在西北,甘肅省岷縣等地有吃炒豆的習(xí)慣,稱每年春天開始,岷縣2月2日會議,人們買大黃梨回家孝敬老人,所以2月2日寺廟會議也被稱為黃梨會議 。

      春卷(龍磷)

      春卷是用一層薄薄的皮,然后包各種肉、蔬菜,接著放入到油鍋中炸成金黃色即可食用。而春卷的皮很薄,看著很像龍的魚鱗,所以吃春卷,也被稱為食龍鱗。而在二月二攤煎餅時,家家戶戶還會燃燒熏香,希望能驅(qū)走毒蟲。

      吃煎餅——吃龍衣

      這正是:“二月二里嚼龍衣,嚼掉災(zāi)禍大意義”,這里的龍指的就是煎餅。

      傳統(tǒng)的煎餅大而薄,人們便將其比作是龍王的胎衣,因為煎餅很有嚼勁,故人們也把二月二這天嚼煎餅比作為龍王嚼災(zāi),而且你可能不知道,龍?zhí)ь^正直春暖花開,蟲蟻出洞,這天攤煎餅也有“熏天驅(qū)蟲”的意思,總之都是吉祥之事,牙口好的可以嘗試一番。

      吃炒面

      在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北鄉(xiāng)一帶,每逢農(nóng)歷二月初二,到了中午開飯的時間,家家戶戶都吃炒面條。炒面條是將面條扯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再與肉絲、油豆腐絲、春筍絲、青菜等混合在一起炒。因炒熟的面條外形像蟲,寓意大家合力把蟲炒熟并全吃掉了。

      芥菜飯

      農(nóng)歷二月二吃芥菜飯是溫州民間廣為流傳的習(xí)俗,并有“吃了芥菜飯不生疥瘡”的說法,芥菜中富含大量的葉綠素及維生素C,有提升自身免疫力,增強抵抗力,保護皮膚的作用,二月二吃芥菜飯,減少春天皮膚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的發(fā)生。

      爆米花

      龍?zhí)ь^這一天還要吃吃一樣事物,那就是爆米花,爆米花像這金豆開花,這一天吃爆米花有寓意風(fēng)調(diào)雨水,當(dāng)然在這一天吃炒黃豆也是同樣的寓意,有諺語呈“家家鍋里嘣豆豆,驚醒龍王早升騰,行云降雨保豐收”。不過對于一些腸胃吸收不好的人來說,這一天還是不要吃炒黃豆,易引起腸胃不適,甚至中毒。

      二月二為什么吃龍須面:順順溜溜一整年

      農(nóng)歷二月二這天吃面是傳統(tǒng)的習(xí)俗,也代表好運的意思,龍?zhí)ь^吃面條叫“扶龍須”。二月二這一天民間飲食多以“龍”為名,如吃水餃叫“吃龍耳”,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吃面條叫“扶龍須”,蒸餅也在面上做出龍鱗狀來,稱“龍鱗餅”。這些習(xí)俗寄托了人們祈龍賜福、保佑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的美好愿望。

      龍?zhí)ь^吃春餅

      春餅,這二月二吃春餅叫“吃龍鱗”,非常形象的,一個比手掌大的春餅就像一片龍鱗。春餅有韌性,可按個人口味包入不同的菜品,可葷可素, 如醬肉,肘子片、銀牙炒韭菜、雞蛋菠菜粉絲等, 還可放入面醬等調(diào)味, 有主食有菜,營養(yǎng)又美味,它食材豐富,象征富裕美滿。

      【培根蔬菜卷餅】

      原料:面粉 培根 生菜 黃瓜 鹽

      制作:面粉中加入1小勺鹽,加入溫水后和成光滑的面團,加蓋在室溫下餳上30分鐘; 將餳好的面團分割成大小相同的面團,搟成大圓片。 燒熱鍋,無需放入油,將面片放入鍋中中小火將餅烙熟備用。 將培根放進(jìn)鍋中煎出微微出油,再將煎好的培根,生菜葉和黃瓜條放入餅的底部,將餅卷起來,切成段擺盤即可。

      龍?zhí)ь^吃面旗子

      農(nóng)歷二月二,淄博老百姓有吃炒面旗子的傳統(tǒng)習(xí)俗。所謂面旗子,就是切成菱形的面片,長、寬3—2厘米。將干后的面旗子用白抗土加熱炒制就成炒面旗。

      龍?zhí)ь^吃餃子

      餃子,中國人過年過節(jié)都離不開餃子, 且餃子看著如同耳朵,龍?zhí)ь^這天吃餃子稱之為“食龍耳”。在餃子中包入餡料,有肉又有菜, 取“肉菜”之諧音“有財”,寓意財源滾滾之意。

      【薺菜餃子】

      原料:肉餡 薺菜 面粉 姜末 料酒 油鹽

      制作:面粉加入適量的水,和成光滑的面團后加蓋室溫下醒上20分鐘; 肉餡中加入鹽、姜末和料酒,順著一個方向攪拌均勻后腌制一下; 將薺菜末加入,再加入少許香油和鹽拌均勻備用,這樣薺菜肉餡就準(zhǔn)備好了。 將面團搓成長條后,下大小相同的劑子,再將它搟成圓片。 將薺菜肉餡包入餃子皮中,將餃子邊都按壓捏緊,將餃子包好備用。燒鍋水,下入準(zhǔn)備好的餃子進(jìn)鍋中,用勺撥動一下,再加蓋煮;待煮到水開,無須加蓋,加入少許水,煮開后再加一次水,煮到餃子全部浮起來后再煮上兩分鐘即可。

      蒸包子【吃龍蛋】

      很多地區(qū)到了二月初二這一天,都有蒸包子的習(xí)俗,包子蒸的又大又圓,象征著和和美美。吃包子也就相當(dāng)于吃龍蛋,吃了龍蛋就不是平凡的人了,有夢想的人才能夠邁開步子勇敢前進(jìn)。

      龍?zhí)ь^吃炸油糕

      炸油糕 ,在春龍節(jié)這天吃油炸糕的習(xí)俗,又稱為“食龍膽”。油炸糕色澤金黃,被稱作龍膽是很形象的。一般是用黃米面做成,包入不同的餡料,可甜可咸,再放入鍋中油炸至金黃,特別美味好吃。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區(qū),人們有在春龍節(jié)這天吃油炸糕的習(xí)俗,稱之“食龍膽”。油炸糕色澤金黃,被稱作龍膽是很形象的。做法是把黍子碾成黃米,再把黃米磨成面,即成黃米面,由黃米面做成的黃米糕具有“黃、軟、筋、香”四大特點,吃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

      【豆沙炸糕】

      原料: 糯米粉 豆沙餡 泡打粉 鹽

      制作: 糯米粉加入1小勺泡打粉拌均勻,加入水和成光滑的糯米面團;將豆沙餡料和糯米面團分別搓成大小相同的球;將糯米面團球按壓成圓片后包入豆沙餡料;包好后按壓成餅備用。將鍋中的油燒至七成熱時加入豆沙糯米餅放進(jìn)鍋中去炸; 注意不停地翻動,讓其油溫均勻,中間用牙簽在上面扎上幾個小孔, 將其炸熟即可。

      龍?zhí)ь^吃面條

      北方人喜歡在二月二吃碗“龍須面”討個好彩頭。龍須面由山東抻面演變而來,因抻出的面細(xì)如發(fā)絲,下滾水如銀龍入海,故而得名。相傳明代御膳房里有位廚師,在立春當(dāng)日,做了一種細(xì)如發(fā)絲的面條,宛如龍須,皇帝胃口大開,龍顏大悅,贊不絕口。從此,這種炸制的細(xì)點便成了一種非常時尚的點心。二月二食龍須面有“順順溜溜、順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煎燜子

      天津的燜子是用極細(xì)的綠豆淀粉制作的,與涼粉、粉皮屬同類食品。因為銀白色的燜子切成扁塊狀,排在一起很像龍鱗,所以煎燜子也叫煎龍鱗。

      撐腰糕

      老蘇州人有二月二吃撐腰糕的習(xí)俗。以前的撐腰糕是指正月里沒有吃完的年糕,留到二月,放入油鍋炸一炸再食用。據(jù)說吃了撐腰糕,腰板兒就硬了,干農(nóng)事就不會感到腰酸背痛了。

      炒面棋

      在膠州半島,二月二要吃炒面棋、炒地瓜棋、煎餅、豆腐、糖豆等,吃面條叫“扶龍須”,炒棋子叫“吃龍眼”。

      龍?zhí)ь^吃爆米花

      當(dāng)年武則天當(dāng)上了皇帝,此事惹惱了玉皇大帝,玉帝傳諭四海龍王,三年內(nèi)不得向人間降雨,有條黃龍卻違背了旨意。玉帝得知后,把它打下凡間,壓在舍利塔下,玉帝說如果想回到天庭除非“金豆開花”。人們?yōu)榱苏三埻,到處找開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這天,人們正在翻曬玉米種子時,突然想到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就家家戶戶崩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設(shè)案焚香,供上開了花的“金豆”。

      龍?zhí)ь^吃麻花、煎餅

      傳說中,農(nóng)歷二月初二是萬物復(fù)蘇的日子。二月二,龍?zhí)ь^。是山西民間普遍流傳的不成節(jié)日的節(jié)日。在山西,老百姓都習(xí)慣于在這一天理發(fā),農(nóng)村則是剃頭,借以去掉昔日的晦氣,迎接來年的興旺。一般農(nóng)村,在二月二時,總要改善一下伙食,吃餃子,吃麻花,吃煎餅。青龍節(jié)的淵源,與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驚蟄”有關(guān)。驚蟄過后,大地復(fù)蘇,陽氣上升。山西民諺就有“二月二,龍?zhí)ь^”的說法。

      青龍節(jié),在晉南一些地方稱為“花潮”。人們攜帶酒肴,來到郊外,選地圍坐,亦歌亦舞、盡情歡飲,也稱作“游春”,“踏青”。晉東南地區(qū)習(xí)慣用秫粉制作煎餅,慰問婦女。晉中地區(qū)兒童習(xí)慣放風(fēng)箏。一些縣講究此日打灰窖,祀土地神。晉北地區(qū)喜食面條、粉條,名為挑龍尾。并要吃糕糊狼嘴和吃梨敗火、打臟氣。呂梁地區(qū)喜食煎餅,稱為“揭龍皮”。晉南這天則一定要吃麻花、馓子,謂之“啃龍骨”。晉西北地區(qū)講究青龍節(jié)大鬧社火秧歌,壘砌旺火,盛況酷似其他地方的元宵節(jié)。晉北地區(qū)民間講究吃灶王爺前的棗山。一家?guī)卓谌,將棗山切成幾塊,人均一份,最上面的三尖部分歸家長享用。

      龍?zhí)ь^吃驢打滾

      按照老北京的習(xí)俗,人們總喜在農(nóng)歷二月買“驢打滾”品嘗!绑H打滾”是一種豆面糕,北京清真風(fēng)味小吃。用蒸熟的黃米(或糯米)揉成團,撒炒熟的黃豆面,再加入赤豆餡心,卷成長條,撒上芝麻桂花白糖食用,由于清代經(jīng)營食攤現(xiàn)制現(xiàn)售“驢打滾”時,隨制隨撒豆面,猶如郊野毛驢就地打滾粘滿黃土似的,故得此詼諧之名。

      驢打滾,它是一種北京清真風(fēng)味小吃,是用蒸熟的黃米(或糯米)揉成團,加入豆沙餡料,卷成長條,放在黃豆面里滾一下,就如郊野真驢打滾,揚起灰塵似的,故而得名。 這小吃金黃色,豆香餡甜,入口綿軟,風(fēng)味獨特。

      【驢打滾】

      原料: 糯米粉 紅豆沙餡料 糖 熟黃豆面粉

      制作: 將糯米粉和細(xì)砂糖混合后,加入少許溫開水拌均勻后, 再將其和成光滑的面團。 容器中涂抹一層油, 將糯米面團放入鍋中, 大火蒸熟。 將蒸好的熟糯米團搟成長方形狀,涂抹一層紅豆沙餡料, 將它卷起來后。案板上撒上黃豆粉,將卷好的面團放入里面滾動,讓表面均勻地裹上黃豆粉, 再切成小塊后擺盤即可。

      二月二日既然是“龍?zhí)ь^”之時,許多食品就與龍牽扯在一起。北京一帶,這天多食用春餅,叫做“吃龍鱗”,比較講究的還在食用時搭配“合菜”。合菜是將瘦肉絲與菠菜、豆芽菜、蒜黃等菜蔬合炒而成,吃時將春餅一分為二,抹上甜面醬,配上大蔥,再夾上合菜,卷成筒狀而食。

      除此之外,二月二的吃食還有一種,名曰“太陽糕”,是用來祭太陽神的。民間有在二月初一這天祭太陽神的習(xí)慣,后將土地神的生日也納入其中,改在二月二,稱中和節(jié)!堆嗑q時記》記載:“二月初一日,市人以米面團成小餅,五枚一層,上貫以寸余小雞,謂之太陽糕。都人祭日者,買而供之,三五具不等!边@種糕是用米粉蒸制的,也有人用江米。而雞是太陽的象征,雞鳴,則太陽升矣。

      二月二打灰囤是什么意思

      打灰囤,多流行于我國北方;咀龇ㄊ嵌露脑绯吭谕ピ褐腥錾喜菽净摇(gòu)成倉囤形的圖案。山東、吉林兩省的許多地方打囤的方法基本一樣,首先用簸箕盛上草木灰。然后用一根木棒敲打邊沿。讓灰慢慢落下,邊打邊走,使灰線形成圈圈形,中間再放上少量的五谷雜糧。糧食有的直接放在地上。有的則在囤中挖一個小坑,把糧食放進(jìn)坑里,有的將糧食放在坑里后還壓上石塊、磚頭、瓦片之類的硬物。還有的在灰囤外撒灰成梯形,意思是囤高糧滿。預(yù)兆豐年,因此有“二月二,龍?zhí)ь^,大囤尖,小囤流”的諺語。江蘇阜寧等地也有這個風(fēng)俗。也是在二月二早晨進(jìn)行這種活動,稱為“打露囤”。

      打灰囤的另外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占卜。直接將五谷雜糧放在地上,看哪種糧食先讓雞發(fā)現(xiàn),以此來占卜豐歉。有的地方打灰囤時將放里的五谷用磚石淡蓋,以糧食發(fā)芽的早晚來占卜糧食的豐歉。還有的地方,在圍倉時用磚石壓著,看三天中是否下雨來判斷年成,下雨則年豐。

      二月二龍?zhí)ь^的寓意:

      二月二是蟄龍升天的日子,而中國人素以龍為圖騰,這一天“剃龍頭”,體現(xiàn)出人們祈求神龍賜福的美好愿望。

      從節(jié)氣上說,農(nóng)歷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我國很多地方已開始進(jìn)入雨季。這個節(jié)氣曾叫“啟蟄”,后來才改稱“驚蟄”,它是一年中的第三個節(jié)氣,預(yù)示著仲春時節(jié)的開始。“啟”是開啟的意思,到此時節(jié)開始有雷,并隨著氣溫升高,冬眠的蟲類感受到春天的陽和之氣,打破原來的蟄伏狀態(tài),從土中鉆出來活動,這就是“啟蟄”。

      驚蟄在立春、雨水之后,是春季的第三個節(jié)氣,也是干支歷卯月(農(nóng)歷二月)的起始。一年十二個月,一個月對應(yīng)一卦,卯月(包括驚蟄和春分兩個節(jié)氣)對應(yīng)的是雷天大壯一卦。大壯卦的卦象就是天上開始打雷了,雷在天上響,非常形象,驚蟄就是春天的第一聲驚雷。所謂“春雷驚百蟲”,驚蟄時節(jié),春雷始響,蟄伏于地下冬眠的蟄蟲被雷驚醒,紛紛破土而出。大壯卦是卯月(二月)的消息卦!懊庇忻⒌囊馑,卯的五行屬木,木主生發(fā)、生長,所以大壯卦對應(yīng)的驚蟄節(jié)氣,就意味著萬物開始欣欣向榮,生機盎然,大地上將出現(xiàn)春暖花開的的美好景象。

      總之,元明清三代民間都把“二月二”作為“祈福節(jié)”,祈求龍王保佑百姓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民間除了扛妝、高蹺、耍龍等社火之外,還衍生出很多禁忌,閨中不能動針線,以防傷了龍眼;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車,以防傷了龍腰龍尾,可謂是敬畏有加、呵護備至。

      二月二龍?zhí)ь^剪頭發(fā)的寓意:

      二月二龍?zhí)ь^剪頭發(fā)的寓意是人紅運當(dāng)頭、福星高照。

      民間普遍認(rèn)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dāng)頭、福星高照,因此,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每逢二月二這一天,家家理發(fā)店都是顧客盈門,生意興隆。

      “二月二龍?zhí)ь^,家家男子剃龍頭”。舊時淮安民間有“有錢無錢,剃頭過年”的說法。春節(jié)前剃頭理發(fā)到了二月二,已經(jīng)一個多月,正是需要剃頭理發(fā)的時候。二月二龍?zhí)ь^,是吉祥如意的日子,時間一長,就形成了二月二剃頭的習(xí)俗。

      二月二龍?zhí)ь^下雨的傳說: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東海東,龍王宮,宮里住條老母龍!蹦衬甓鲁醵,住在龍宮的龍母,擺擺搖搖地爬到海灘上曬太陽。它有三個兒子,沒有女兒,它一邊曬太陽一邊想,要有個女兒,就心滿意足了。正想著,忽然看到海灘上有個鮮紅的鳥蛋,便一口吞進(jìn)了肚里,誰知就懷了孕,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果然就生了個女兒,長得非常漂亮,很討龍王的喜歡。

      公主慢慢長大了,水族里的闊公子們紛紛向她求婚,都被公主謝絕了。她立志要到人間去給人們造福,龍王知道后氣得火冒三丈,發(fā)誓不認(rèn)這個女兒,還不讓龍母去看望她。龍母想女兒,想得要發(fā)瘋。所以每年在二月二這一天,龍母都要游出水面,抬頭向西方,大哭一場。她的哭聲變成了雷聲,眼淚化成了大雨。

      所以民間有這樣的說法:

      二月二,龍?zhí)ь^,春雨下得遍地流;

      霹雷一聲驚天地,怎知龍母心憂愁。

      還有一種傳說是:在唐朝時,武則天當(dāng)了皇帝,惹惱了天上的玉帝,傳令四海龍王,三年內(nèi)不許向人間降雨,干得河塘都枯竭了,莊稼都枯死了,人們眼看沒有了活路,司管天河的龍王看了心里不忍,竟背著玉帝,用天河里的水,給人間降了一次雨,因而受到玉帝的懲罰。人們?yōu)榱藞蟠瘕埻,在二月初二這天,用炒熟了的玉米花來祭奠它,結(jié)果感動了上帝,允許了龍王繼續(xù)給人間降雨。

      人們把龍說得神乎其神,反映了人們對龍的崇拜和祈求,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人們對風(fēng)調(diào)雨順、旱澇保收、五谷豐登的祈求,對豐衣足食美好生活的期望。

      二月二龍?zhí)ь^的傳說:

      農(nóng)諺“二月二,龍?zhí)ь^”,傳說古時候關(guān)中地區(qū)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命令東海小龍前去播雨。小龍貪玩,一頭鉆進(jìn)河里不再出來。有個小伙子,到懸崖上采來了“降龍水”,攪渾河水。小龍從河中露出頭來與小伙子較量,小龍被擊敗,只好播雨。其實,所謂“龍?zhí)ь^”指的是經(jīng)過冬眠,百蟲開始蘇醒。所以俗話說“二月二,龍?zhí)ь^,蝎子、蜈蚣都露頭!

      ●傳說一

      傳說堯王的父親帝嚳(帝俊)共有四個王妃:姜嫄(jiāng yuán)、簡狄(jiǎn dí)、慶都、常儀。本來常儀的地位最低,可自從生了兒子,眾人就另眼相看了。慶都一直為沒有兒子煩惱。有人告訴她,神母廟求子很靈驗,只要真心實意,沒有不成的。慶都照女巫說的,在元宵節(jié)的晚飯后,去廟里擺上供品,然后恭恭敬敬地磕了仨頭,雙手合十,祈求神靈賜子。話分兩頭說。有年大旱,百姓生活困苦。天上有條赤龍,看見人間的凄慘境況,產(chǎn)生了憐憫之心,私下里下了一場雨。這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就把赤龍壓在了一座山底下。百姓為赤龍求情,玉皇大帝發(fā)話說:“除非金豆子開花。”到了二月二這天,不知從哪里來了個老媽媽,一個勁地喊:“賣金豆子!”人們很納悶,買回家一看,是些黃豆。這些黃豆放在鍋里一炒,噼里啪啦地開了花。玉帝得知,只得把那條赤龍放了出來,貶下凡間。慶都從神母廟求子后,就天天盼著好消息。一天夜里,她夢見一條赤龍追隨,從此,就懷孕了。到了第二年的二月二,先是電閃雷鳴,后又艷陽高照。院子里一道金光照耀,孩子降生了,起名叫放勛,就是后來的堯王。放勛聰明伶俐,從小就惹人喜愛,長大當(dāng)了帝王后,每到二月二這天,就同百姓一起耕田。帝王耕田的習(xí)俗就這樣傳了下來。每逢過年的時候,集上賣的木版年畫,“皇帝爺爺使金!,就是由此而來。對于堯王出世大家都是眾說紛紜,后世編一段:金豆開花赤龍遂抬頭 二月初二堯王喜出世。

      ●傳說二

      傳說龍?zhí)ь^節(jié)起源于伏羲氏時代,伏羲“重農(nóng)桑,務(wù)耕田”,每年農(nóng)歷二月初二這天“皇娘送飯,御駕親耕”,自理一畝三分地。后來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紛紛效法伏羲氏。到周武王時期,不僅沿襲了這一傳統(tǒng)作法,而且還當(dāng)作一項重要的國策來實行。于每年農(nóng)歷二月初二,舉行重大儀式,讓文武百官都親耕一畝三分地。據(jù)說,這便是龍?zhí)ь^節(jié)的由來。

      ●傳說三

      在中國北方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說武則天當(dāng)上皇帝,惹惱了玉皇大帝,傳諭四海龍王,三年內(nèi)不得向人間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龍王聽見民間人家的哭聲,看見餓死人的慘景,擔(dān)心人間生路斷絕,便違抗玉帝的旨意,為人間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龍王打下凡間,壓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龍王降雨犯天規(guī),當(dāng)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人們?yōu)榱苏三埻酰教幷议_花的金豆。到次年農(nóng)歷二月初二,人們正在翻曬玉米種子時,想到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于是家家戶戶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設(shè)案焚香,供上開了花的“金豆”。(傳說有誤,武則天是唐朝時期人物,玉米是明朝才傳入中國的,那時哪里來玉米種子?) 龍王抬頭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聲向玉帝喊道:“金豆開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戶戶院里金豆花開放,只好傳諭,詔龍王回到天庭,繼續(xù)給人間興云布雨。從此,民間形成習(xí)慣,每到二月初二這一天,就爆玉米花吃。

      各地活動:

      ●山東

      撒灰引龍、打灰囤:

      打灰囤中國山東部分地區(qū)農(nóng)村,這一天有“撒灰引龍”、“打灰囤”的習(xí)俗。這一天,天還蒙蒙亮的時候,家家戶戶就開始撒灰了,用簸箕盛著草木灰,沿著自家房子外圍墻根密密的撒一圈,因為這條灰線又細(xì)又長,形似傳說中的龍,所以這個舉動也被叫做“撒灰引龍”,寓意把象征吉祥的龍請到家里。除此之外,家家戶戶還會在門前、場院用草木灰圍成一個個圓圈,中間放上五谷、硬幣。代表著糧食屯、錢屯,有的囤外再畫上梯子,以表明囤的高大。一邊用灰畫圈還一面嘴里念叨著:“二月二、打簸箕,大囤滿、小囤漾”,希望來年家里糧食豐收,財源滾滾。

      實際上,撒灰除了象征意義,在實際中也是有用的,在農(nóng)村,舊式的農(nóng)家房屋為土木建筑,房舍墻體或由土墼壘砌,寒冬里,墻縫、炕縫自然成了蝎子、蚰蜒、“草鞋底”等毒蟲蟄伏之處。驚蟄以后,這些毒蟲伺機出動,危害人身。二月二當(dāng)天,村民便在炕墻下面及房屋墻根底下撒上點草木灰,也有熏蟲辟邪的作用。臨沂一些地方這一天舉辦土地會,農(nóng)戶湊錢為土地爺過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以求土地爺保佑有個好收成。

      剃龍頭:

      二月初二,從一大早開始,一些理發(fā)店里就人來人往,顧客迎門,理發(fā)師們都忙得不亦樂乎。許多人之所以選在這天剪發(fā),是因為民間有習(xí)俗,正月剃頭不吉利,所以很多人普遍是在年前理一次發(fā),然后一直等到二月二才“理發(fā)去舊”。

      吃豆子、攤煎餅,舞龍燈:

      二月二這天,山東傳統(tǒng)民俗,這一天要吃炒黃豆、炒豆萁,也都有攤煎餅的習(xí)俗。祈求今年五谷豐登,有個好收成。不少地方還有舞龍燈等活動,為的就是祈福送福。

      ●北京

      吃春餅:

      春餅二月二日既然是“龍?zhí)ь^”之時,許多食品就與龍牽扯在一起。北京民俗食品,一種烙得很薄的面餅,又稱薄餅。北方地區(qū)還時興食用面條、水餃等。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餅,名曰“咬春”。農(nóng)歷二月初二,這一天北京人也要吃春餅,名曰“吃龍鱗”。春餅比吃烤鴨的薄餅要大,并且有韌性(北京人稱為要有“骨立勁兒”),因為要卷很多菜吃。昔日,吃春餅時講究到盒子鋪去叫“蘇盤”(又稱盒子菜)。吃春餅時,全家圍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餅放在蒸鍋里,隨吃隨拿,為的是吃個熱乎勁兒。若在二月二這一天吃春餅,北京人還講究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家吃春餅。

      吃“驢打滾”:

      老北京的習(xí)俗,人們喜歡在農(nóng)歷二月二買“驢打滾”品嘗。黃豆粉面裹豆沙餡兒的驢打滾外形圓潤,有“財源滾滾”的吉祥含義。

      照房梁、驅(qū)蟲:

      在北京民間有民諺說“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無處藏”,老百姓要在這天驅(qū)除害蟲,點著蠟燭,照著房梁和墻壁驅(qū)除蝎子、蜈蚣等,這些蟲兒一見亮光就掉下來被消滅了。龍?zhí)ь^這一天進(jìn)行驅(qū)蟲活動的習(xí)俗主要流行于中國北方地區(qū)。二月二時各種昆蟲包括毒蟲的活動開始頻繁,為了避免毒蟲的傷害,人們舉行一些含有驅(qū)蟲意味的活動。如用棍棒、掃帚或者鞋子敲打梁頭、墻壁、門戶、床炕等,以避蛇蝎、蚰蜒、老鼠等蟲物。通常還要念吟唱歌謠,如“二月二,龍?zhí)ь^,蝎子、蜈蚣不露頭!(天津)!

      ●晉西北

      二月二龍?zhí)ь^在晉西北地區(qū),人們盛行“司錢龍”,早上太陽未出山,家家戶戶提一把茶壺,到河邊或井上去汲水。按照這一年幾龍治水的推算,在茶壺內(nèi)放幾枚銅錢或硬幣。汲水以后,隨走隨傾地灑一條水跡回到家中,將余下的水與錢全部倒入水缸,錢龍就引回家來了,意喻一年發(fā)財!耙X龍”時特別忌說話,以免驚跑了錢龍。

      晉西北一些地方的引錢龍,選擇一棵大樹或一塊大石,用灰線圍灑一圈。再用紅線拴一枚銅錢,先將銅錢置放在灰線圈內(nèi),手拉線牽回家中,用容器蓋住即成。

      另一習(xí)俗是驅(qū)毒活動。俗話說:“驚蟄過,百蟲蘇!薄蛾柍强h志》載:“百蟄初驚,懸天師符以辟蟲毒!

      ●陜西

      陜西西安地區(qū)這一天,一般是外婆(舅家)給外甥(女)送爆米花及餑餑饃。媽媽會前一天炒好齊子豆,準(zhǔn)備給家里人。齊子豆是用油、水和面,然后切成小的立方體,再用油炒了。有的地方會把花生和齊子豆一齊炒。

      ●河北

      二月二在河北,農(nóng)村早起有挑龍蛋的風(fēng)俗,天還沒有亮的時候,男主人用水桶從村里的水井里打水,相傳二月二的水井里會有龍蛋,挑回家里以求風(fēng)調(diào)雨順,取吉祥之意。

      邯鄲:吃“龍須面”;“龍耳”、“龍角”(餃子);“龍子”(米飯);“龍拿珠”(混沌面);“食龍頭”(豬頭)。每逢農(nóng)歷二月初二,磁州附近山村有姑娘們過乞巧節(jié)的習(xí)俗。這一天,姑娘們可自由結(jié)伴,穿上好衣裳,帶好小米、白面、油、鹽及鍋、碗、盆、勺等工具,一起上山野餐,這就是磁州古時流傳下來的"姑娘二月二吃乞巧飯"習(xí)俗。

      石家莊:吃麻花,豬頭肉,餃子。那邊是要吃那種面片,石家莊人叫咸食,混著雞蛋和面粉香味的面片香;也有叫菜餅子的,就是把在地窖里藏了一冬天的蘿卜挖出來,切成絲和面和到一起, 烙出來的餅,沾著蒜泥和醋,很多人吃不習(xí)慣,不過這么多年的風(fēng)俗沿襲下來,而且還一直能傳承下去。

      承德:早起煎餅早起煎餅午餃子煎肉片煎魚:二月二炸魚煎肉,這叫“熏蟲兒”。因為二月二正值驚蟄前后,百蟲蠢動,疫病易生,人們祈望用這香味熏醒傳說中的龍鎮(zhèn)住毒蟲,吃豬頭肉。

      滄州:吃龍拿珠,就是面條和餃子一起下鍋煮,煮熟了再吃。吃餃子就是龍耳朵的意思或面條就是龍須子意思。吃龍鱗餅。

      ●沿海

      奉祀土地公:

      祭社南方”二月二“主要以祭社(土地神)習(xí)俗為主,祭龍習(xí)俗主要在龍升天的仲夏端午。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區(qū),既有龍?zhí)ь^節(jié)習(xí)俗,又以祭社為主的習(xí)俗。由于”地載萬物“、”聚財于地“,中國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土地神又稱”社“、”社神“、”土神“、“土地公”、”福德正神“,客家人稱”土地伯公“!倍露埃ü艜r春社是立春后第五個戊日,秋社是立秋后第五個戊日)社日節(jié)主要是祭祀土地和聚社會飲,借敬神、娛神而娛人。從上古開始,社神就成為了祭祀系統(tǒng)中的祀典之神。時至今日,古老的“社神”已有了很多變化,但祭祀土地神的習(xí)俗一直保留下來,并隨著華人的遷徙,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也開花結(jié)果,落地生根。

      分祭豬肉:

      分祭肉分祭肉,聚眾宴飲,奏樂歡娛。社祭作為民眾歡聚節(jié)日的習(xí)俗,在龍?zhí)ь^這天也會上演。《廣州府志》引《番禺志》載:“二月二日土地會,大小衙署及街巷無不召梨園奏樂娛神!蔽羧漳羌郎绲氖r及人們聚眾宴飲的歡娛場面,在這些記載中可見一斑。

      開筆禮:

      “二月二,龍?zhí)ь^,龍不抬頭我抬頭!痹趥鹘y(tǒng)習(xí)俗里,為取龍?zhí)ь^之吉兆。兒童在二月二這天,會舉行“開筆禮”,過去私塾先生多在這一天收學(xué)生,謂之“占鰲頭”。人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祝愿每一個孩子長大后斷文識字。

      起龍船:

      起龍船在龍?zhí)ь^這天,廣東一些地方有“起龍船”的活動,眾人跳入水中“起龍船”,請龍出水、清洗龍船、試扒龍船。人們選擇這天作為傳統(tǒng)“起龍船”的日子,是為了顯示百姓對龍舟的尊重,以及祈求事事順利的心愿。

      敬龍神:

      在過去,潮州有“迎青龍”之俗,是以青色蛇為青龍,用彩車、彩隊扛了游巡,這是敬祭龍神的遺風(fēng)。

      剪龍頭:

      一直流傳著二月二“剪龍頭”的習(xí)俗,這天大人、孩子都剃頭,叫“剃喜頭”。特別是男孩子,都要理發(fā),謂之“剪龍頭”,據(jù)說在這一天理發(fā)能夠帶來一年的好運,也有要想鴻運當(dāng)剃頭的寓意。

      炮會:

      炮會二月二土地神誕辰,在廣東部分地區(qū),當(dāng)?shù)啬信仙贂谜鹛斓谋夼谄砬箫L(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這一習(xí)俗被人們稱作“炮會”。

      龍食:

      由于人們對龍的崇拜,龍?zhí)ь^這天人們要吃有“龍”字的食品來沾“龍氣”,所以龍?zhí)ь^風(fēng)味食物大都以“龍”來命名。面條稱作“龍須面”、面餅稱作“龍鱗餅”……人們希望以此祈求龍王保佑一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

      二月二龍?zhí)ь^諺語:

      1、二月二,龍?zhí)ь^,龍不抬頭我抬頭。

      2、二月二,龍?zhí)ь^,大家小戶使耕牛。

      3、二月二,龍?zhí)ь^,春雨下得遍地流。

      4、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無處藏。

      5、二月二,吃豆豆,人不害病地豐收。

      6、二月二,接寶貝兒,接不來,掉眼淚兒。

      7、二月二,龍?zhí)ь^,蝎子、蜈蚣都露頭。

      8、二月二,龍?zhí)ь^,大倉滿,小倉流。

      9、二月二,龍?zhí)ь^,家家接女訴冤仇。

      10、二月二,龍?zhí)ь^,大人孩子要剃頭。

      11、二月二,拍簸箕,虱子跳蚤不敢上炕。

      12、二月二,圍墻根,蝎子蚰蜒不上身。

      13、二月二,煎年糕,細(xì)些火,慢點燒,別把老公公的胡須燒著了。

      14、二月二日打炕沿,蝎子納蜒不見面,二月二日打炕頭,蝎子燦蜒全不留。

      15、二月二,敲門枕,金子銀子往家滾。二月二,敲門框,金子銀子往家扛。

      16、二月二打房梁,蝎子蚰蜒不下墻。

      17、二月二掃炕席,清清爽爽到年底。

      18、二月二掃鍋底,省柴省火不費米。

      19、二月二,不吃窩,去到地,打了鍋。

      20、二月二,不喝茶,去到地,打了鏵。

      21、二月二,敲案桌,打得糧食沒處擱。

      22、二月二,敲梁頭,大囤滿,小囤流。

      23、二月二,敲瓢叉,蝎子蚰蜒往外爬。

      24、二月二,敲鍋臺,大小元寶滾出來。

    【二月二龍?zhí)ь^諺語及習(xí)俗】相關(guān)文章:

    二月二龍?zhí)ь^的諺語03-12

    二月二龍?zhí)ь^的諺語大全04-12

    二月二龍?zhí)ь^的風(fēng)俗習(xí)俗03-01

    二月二龍?zhí)ь^的節(jié)日習(xí)俗是什么?02-20

    二月二龍?zhí)ь^的習(xí)俗誰知道?02-03

    二月二龍?zhí)ь^的作文04-03

    二月二龍?zhí)ь^作文12-08

    二月二龍?zhí)ь^常識03-04

    二月二龍?zhí)ь^的詩句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