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學的爸爸》教后反思匯編
《好學的爸爸》教后反思之一
《好學的爸爸》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一片閱讀課文。這篇文章內容比較淺顯易懂,主要寫了爸爸抓住時間來學習的事,體會爸爸的好學,所以對于“好學”一詞學生很容易理解,同時也掌握了“好”這個多音字。新課標指出低年級的學段目標是以識字,寫字和朗讀為主,所以對于這篇文章的教學我主要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語言文字的朗讀和識字為主線組織教學。對于這一課的教學讓我有幾點感悟:
一是對于課文中詞語的理解不要單獨學習,要把他們串連起來學習。
比如課文中有這樣的兩個詞“業(yè)余”和“充電”的理解,如果只是讓孩子們通過讀課文來理解可能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于是我就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來感悟,如我設疑:“充電是什么?你見過什么是充電嗎?爸爸去充電也要在身上安上插座嗎?”這幾個問題一問出,孩子們自然知道這個“充電”可不是家里面電器的充電,這時再來引導學生說一說,充電到底是什么意思,學生就很容易理解了。在比如“業(yè)余”這個詞距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我就讓學生說說,爸爸為什么在晚上去學習?學生回答說因為白天有工作,不再工作的時間去學習這就是業(yè)余時間,你有業(yè)余時間嗎?(不上學的時間,周末等)你業(yè)余的時間都會做什么呢?這樣不僅理解了“業(yè)余”,而且對理解另一個詞“再學習”做好了鋪墊。這樣就由一代三,學習了一串詞。
二是由詞到句,層層引導。
在這一課中還有一組關聯詞“一………就……… ”我們不僅要讓學生懂得這組關聯詞的意思,更要指導學生能用上他們來說話,所以我就設計了循序漸進的教學步驟,先讓學生模仿填空式“ ( 我 )一( 家 ) 就( ) ”,然后讓學生換上不同的地點和人物在模仿說話,最后把人物,地點和事情都空出來,讓學生獨立完成說話練習,效果非常好,學生說的興趣也很濃厚。從而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但是同時也有不足的地方就是由于在引導學生說話的時間過長,所以忽視寫字上的指導,低年級特別是一年級如何把閱讀和識字寫字的量和度是我在以后的教學中要關注的問題。
《好學的爸爸》教后反思之二
本文講的是爸爸勤奮學習電腦,成為電腦高手的事。在教學時,我請學生讀讀課文,說說爸爸是個怎樣的人,學生能抓住“好學”這個詞語。我先請學生回憶以前在哪一篇課文中學過“好學”這個詞語,學生想起了《懷素寫字》,這樣從學生的原有知識入手,學生很快就明白了“好學”的意思。接下去圍繞“好學”,我請學生讀課文,從哪里看出爸爸很好學。通過研讀課文,學生很快找到了第一自然段中的一句話:最近一吃完晚飯,就夾著包往外走,說是“充電”去。學生對于“充電”一詞的理解是有問題的。我就采用了討論分析法。
師:同學們,我們生活中什么東西需要充電呢?
生:手機。
生:電動車,手提電腦。
師:對呀,那么文中的爸爸說自己是去充電,他到底給什么充電呢?
生:他是給自己的腦子充充電。
生:可是,自己的腦子怎么能充電呢?
生:充電就是再學習呀。
師:對呀,電動車沒電就不能騎,一個人沒有文化知識,就像電動車沒電一樣,再也開不動了,所以,爸爸要再多學一點知識,就像是給自己的腦子充充電一樣,讓自己變得更聰明更能干。
雖然花了一些時間,但學生自己讀懂了詞語,我覺得值。
《好學的爸爸》教后反思之三
《好學的爸爸》是一篇比較枯燥的課文,語言樸實、情節(jié)沒有什么起伏,學生不是很感興趣。但是文中的'兩個詞“業(yè)余”、“充電”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確實比較難理解,為了讓學生理解這兩個詞,我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幫助學生理解它們。理解“業(yè)余”:我這樣問學生:“小朋友,你們除了學習課本知識外,還參加過什么培訓?”有的說參加了畫畫,有的說參加了書法……針對學生的回答,我說:“這些都是你們課外學習的,那文中的爸爸在工作之外,業(yè)余學習什么呢?”“爸爸業(yè)余學習的是電腦”。通過這樣的預設問題,把學生的已有的親身體驗與課文內容建立內在聯系,幫助了理解。再說說教學“充電”一詞。我問學生:“你知道什么東西可以充電的?”他們說爸爸的手機、也有的說媽媽的電瓶車。我又問:“這里的充電加了雙引號,不是真正的充電,是什么呢?”學生馬上回答我,“充電”就是再學習呀!爸爸充的是電腦知識,學習怎樣打電腦。這樣的教學,從常見的手機、電瓶車,形象地過渡到爸爸的“充電”,由抽象到具體,給了孩子理解、思考的階梯。
接著,我抓住“好學”一詞,以“爸爸的好學表現在什么地方?最后取得什么樣的成果?”統(tǒng)領全文,邊讀邊畫邊議,本意是想采用以問促讀、以讀促悟的教學方法來理解課文內容,結果發(fā)現學生的趣味性不強,過于拔高了學生的領悟能力,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而且我講的內容也比較多,導致課堂學習氣氛不夠活躍。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應設計適合低年級孩子學習的方法,讓他們自己去閱讀,尊重他們的體驗,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