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養(yǎng)浩《山坡羊·潼關懷古》課堂實錄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元散曲,張養(yǎng)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請問這首散曲的題目是什么?
生:潼關懷古。
師:下面請大家齊讀課文,會背的就背誦課文。
學生齊讀課文。
師:大家都預習過,下面我們來個簡單的檢查,我這里有一些詞語,都是課文里的,看誰知道他們的意思。
幻燈片:山河表里 躊躇 宮闕 苦
山河表里
師:誰來說說“山河表里”的意思?
生:山河表里的意思是指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
師:這里的表是什么意思?
生:表是外面。
師:對,現(xiàn)在有個詞語叫外表,表就是外的意思。大家注意看這四個字的排列順序河現(xiàn)在不同,它們正常的排列組合順序應該是怎么樣的?
生:山表河里。
師:這種排列的句子,大家學過嗎?
學生搖頭。
師:真的沒有嗎?其實學過的,大家看下面的句子。
幻燈片:“風霜高潔 ” ——歐陽修《醉翁亭記》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速湍綠潭,回清倒影”。——酈道元《三峽》
師:風霜高潔,風和高搭配,霜和潔搭配。亭午中的亭和曦搭配,午和月搭配;素湍和回清搭配,綠潭和倒影搭配。這是一種修辭手法叫“合敘”。
師:山河表里在課文中用來修飾什么?
生:潼關路。(生讀山河表里潼關路。)
師:其實這句詩就是一幅畫,你可以想象,這里有座山,還有一條河,山的外面,河的里面是潼關路。
教師邊說邊畫。(圖一)
(圖一)
師:課文是怎么描寫這里的山?
生齊念,峰巒如聚,
師:河呢?
生齊念,波濤如怒。
師:你們再看這幅畫,覺得我這樣畫對不對?
生陷入思考。
生:我覺得老師這樣畫不對。“峰巒如聚”說明山很多,但是你這里才畫了一座山,應該多畫幾座山。
教師在原來山的左邊、右邊零星的畫了幾座山。(圖二)
(圖二)
師:這樣畫對了嗎?
生:不對,山畫太遠了,應該靠近些。
師在原來的山上緊緊畫上幾座山。
師:原來這個聚字除了說明山多,還有說明山靠得緊。那我這個河畫得對嗎?
生:河也不對,課文中說的是“波濤如怒”波濤應該很大,但是你畫的很平。
師:那應該怎么改呢?
生笑著說,畫些波浪。
師按照學生的說法畫,但搖頭說不滿意。
師:這里說波濤如怒,黃河會憤怒嗎?
生:不會
師:不是黃河憤怒,其實是張養(yǎng)浩憤怒了。該怎么畫呢?我昨天研究了半天,發(fā)現(xiàn)用破碎的、滴血的“心”能畫出怒,其實作者的心何嘗不是在滴血呢。
(圖三)
師:潼關里面是“峰巒如聚”的華山,外面是“波濤如怒”的黃河,可見潼關地勢非常? 險要,險要到什么程度呢?有個成語可以來形容。
幻燈片: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師:潼關不僅險要,而且因為險要,而顯得很重要,只要突破潼關就可能得到天下,于是便有了“得關中者得天下”(幻燈片)之說。于是誰都想占領潼關,潼關就這樣從一個險要的關口,變?yōu)楸冶貭幍膽?zhàn)場。(幻燈片:潼關戰(zhàn)場)歷史上記載,從秦到清每個朝代都在潼關發(fā)生過戰(zhàn)爭,每次死傷人數(shù)多達十幾萬。而這些士兵都是來自百姓。
◆ 宮闕
師:宮闕是什么意思?
生:宮闕是宮殿的意思。
師:對,實際上,宮、闕是不同的,宮是宮殿,是皇帝居住辦公的場所;闕是宮殿面前
的建筑物,闕在漢朝很流行,是國家發(fā)布法令的地方,所以宮闕是國家權力的象征。如果宮闕被毀,那國家肯定已經滅亡了。
生齊讀,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作了土。
師:課文提到的宮闕是什么時候的宮闕?
生:秦漢的宮闕。
師:是秦漢百姓的宮殿嗎?
生:不是,是秦漢皇帝的宮闕。
師:秦朝有哪些有名的宮殿?
生:阿房宮,咸陽宮。
師:現(xiàn)在時空開始倒流,你們都秦朝的百姓,秦始皇把一項光榮的任務交給你們,請你們全班的百姓去修建他的咸陽宮,你們愿意去嗎?
生斬釘截鐵說不去。
師:你愿意去嗎?
生1:不去,因為太苦了,每天都要勞動,還要被那些監(jiān)工打。
生2:不去,去了說不定會死。
生3:不去,苦。
生4:還是去吧,不去的話肯定會被他打死,如果去了還說不定可以多活幾年。
師:我再問一次,去還是不去?
生馬上大聲齊喊不去。
師:來人啊,統(tǒng)統(tǒng)給我抓走,女百姓也不要放過。你們想反正都被抓過去了,還是老老實實干活吧,于是在班長的帶領下,沒日沒夜、加班加點地做,想早點干好早點回家,你們覺得你們要多少年能把咸陽宮建好。
生1:小聲的說,大概要30年吧。
生2:我想30年肯定不夠,應該要50年吧。
師:再大膽的猜猜。
生3:100年?
生4:500年?
學生笑。
師:我給大家講一組數(shù)據(jù)。當初修建咸陽宮,秦始皇動用了40、50萬人,經歷了幾年才蓋好。你們全班才50個同學,是他們的萬分之一,他們用了幾年才完成,你們大概要幾萬年吧。如果你們能活到現(xiàn)在,做了2000多年,我想咸陽宮的地基說不定還打好呢。
學生笑。
師:咸陽宮,幾十萬人花了幾年時間才建好,但是不到一百年就被項羽一把火給燒了,
不久漢朝開始了,又建了宮殿,然后又變成了土。就這樣宮闕毀了又毀,百姓建了又建。
◆ 躊躇,
師:躊躇是什么意思?
生:本來是猶豫不決的意思,這里是心里不安,不愉快的意思。
學生齊讀:望西都,意躊躇。
師:望了西都,心情怎么就不愉快呢?我發(fā)現(xiàn)古代的詩人很有意思,西望長安的時候心
情總是很不愉快。我找了些詩句,大家看
(出示幻燈片)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 ——辛棄疾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李白
李白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李白
南登霞陵岸,回首望長安。——王粲
師:這些詩人離開長安,心里為什么這么難受呢?
生:長安是當時的都城,他們離開了長安,其實遠離長安就是遠離當時的朝廷,所以他們難受。
生2:我來補充,李白是以“遷客”的身份離開朝廷所在的長安來到長沙,說明他是被貶官了,李白應該是為自己被貶官而難受。
師:說的很好,其實不僅李白如此,其他的幾個詩人也是這樣,他們都是為自己不能在朝廷為官而難受,為自己壯志未酬而傷心。那“望西都,意躊躇”是什么讓張養(yǎng)浩心情躊躇呢?
生齊讀: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作了土。
生1:張養(yǎng)浩傷心的是宮闕都作了土。
師:秦漢的宮闕倒了作為元朝的張養(yǎng)浩有什么好傷心的呢?誰有自己的理解?
生2:張養(yǎng)浩傷心的不僅是宮闕變成了土,還有為百姓那么辛苦的勞動,那么的心血白白付出而傷心。
生3:我覺得張養(yǎng)浩難過的是,因為宮闕倒了之后,統(tǒng)治者肯定又要重新修建宮闕,而重修宮闕,百姓肯定又要受苦了。
師:說得很好,我覺得把三個同學的觀點合起來就更完整。張養(yǎng)浩不僅為宮闕成土而傷心,還為百姓心血白費而傷心,還為百姓即將重修宮闕的痛苦而傷心。
◆ 苦,
師:苦,這個太簡單了,我想請同學組個詞
生1:辛苦。
生2:痛苦。
生3:苦難。
生4:疾苦。
師:總之一句話很苦。
生齊讀: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師:同學們回顧一下歷史,什么事情會給百姓苦難?
生:打戰(zhàn),加破人亡,妻離子散。
生:離別。
師:為什么有“離別”之苦。
生:也是由戰(zhàn)爭引起的'。
生:我記得讀過這樣一首詩,老婦人去打仗。哦,對了,我想起來了,是《石壕吏》,那里描述的百姓境況什么凄苦。
生:權貴的壓迫和剝削,還收很多的稅。
師:(補償)這叫苛捐雜稅之苦。
生:還要被拉去做苦力,建宮殿、修長城等。
師(補充):這些是服勞役之苦。
師: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是名句歷來被許多人稱贊,但是我卻發(fā)現(xiàn)這句詩錯了,
“亡,百姓苦”,說國家滅亡百姓受苦這個好理解,但是國家興盛,百姓怎么會苦呢?我覺得“興,百姓苦”不對,這句詩應該改為“興,百姓福;亡,百姓苦。”
生:國家興盛的時候百姓也是苦的,比如國家剛建立,很多宮殿要建設,百姓就要被拉過去做苦力。而且建設這些宮殿皇帝沒有錢,就從百姓那里搜刮。
生:還有國家剛興盛的時候,為了防止外敵入侵、保護國家的穩(wěn)定需要很多士兵。這些士兵都是來自百姓。
生:還有皇宮里面需要很多人,這樣就有很多人被抓去做宮女和太監(jiān),弄得妻離子散。
生笑。
師:看來我改錯了,可見這句詩說出了容易被人忽略的觀點,即使是國家興盛,百姓也是有苦難的。
師:我還看到了一句詩“興,也任他;亡,也任他。”這句話和“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有什么不同?
生:“興,也任他;亡,也任他。”這句話比較消極。
師:對,有句話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可是他卻不關心國家興亡。相比之下張養(yǎng)浩呢?
生:張養(yǎng)浩關心國家的興亡,而且還關心百姓的疾苦。
師:用一個詞語來概括,那就是張養(yǎng)浩憂國憂民。
師:四個詞語我們都講完了,下面請大家重新讀課文。
學生齊讀課文。
師:學了四個詞語,我想請你們從這些詞語中任意挑選幾個詞語說一個句子。比如,古代的百姓很苦。
生1:宮闕建了又毀,百姓苦了又苦。
生2:面對百姓的疾苦,張養(yǎng)浩很躊躇。
(出示幻燈片:潼關地圖)
師:很好,我也造個句子:興,山河表里潼關路上有白骨;亡,秦漢宮闕廢墟堆里有冤魂。張養(yǎng)浩站在潼關這個古戰(zhàn)場,想起了帝王的戰(zhàn)爭讓多少無辜的百姓變?yōu)榛牟葜械陌}皚白骨。長安宮闕的廢墟里,又埋葬了多少百姓的千古冤魂。
(氛圍驟然凝重,學生屏氣細聽。)
此時此……刻,假如是你站在潼關,對于百姓的這種遭遇,你的心情會怎樣?
生:很同情百姓的遭遇,內心非常悲痛。
師:除了悲痛,還有別的感受嗎?
生:有,還有憤怒,那些帝王為了自己宮殿和天下卻讓百姓承受這么多的痛苦。
師:說得很好,如果我們把苦難簡單的分為“天災人禍”,剛才我們說的那些基本屬于人禍,都是統(tǒng)治者人為造成的。
師:作為有良知的臣子,上有君,下有民,張養(yǎng)浩除了對百姓表示出痛苦傷心,對造成百姓苦難的統(tǒng)治者表示憤怒外,還能作什么呢?大家知道嗎,關心百姓的疾苦是需要代價的。大家看下面材料。
師:為了百姓的疾苦,張養(yǎng)浩放棄了官職。下面請大家自由的朗讀課文,仔細體會張養(yǎng)浩的情感。
學生自由朗讀全文。
師:請你們推薦你們班朗讀最好的同學來讀。
資料一:《時政書》元至大三年(1310),張養(yǎng)浩上疏《時政書》批評朝政, “一曰賞賜太侈,……五曰土木太盛,……”。雖然非常切合時弊,卻為皇帝不容,被罷官,下令不準起用。
資料二:《諫燈山疏》英宗皇帝要在宮廷內制造一座“鰲山”,張養(yǎng)浩以為不妥,寫了一道《諫燈山疏》,英宗十分生氣,雖然轉怒為喜,還表揚他的直言敢諫。這讓張養(yǎng)浩想到了《時政書》的遭遇,于是暗下決心:辭官退隱。十年間,朝廷七次邀請,都被拒絕。
學生自由朗讀全文。
師:請你們推薦你們班朗讀最好的同學來讀。
學生深情朗讀。讀完后同學情不自禁鼓掌。
師:誰來說說他讀的怎么樣。
生:讀得很好,特別是最后一句把那種憤怒都讀出來了。
師:確實如此。元曲本來是用來唱的,山坡羊屬于中呂唱調,唱調講究“高下閃賺”,“高下”指的是聲音要高低起伏,“閃”是說生意快慢有序,通過聲音的變化能“賺”到觀眾的淚水。雖然我們現(xiàn)在不會唱,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朗讀,通過自己的聲音表達出這種效果。
教師放配樂朗讀。凄涼的嗩吶聲,富有滄桑的語調深深的打動學生,全班同學收斂了表情,有學生眼眶紅潤。 教室一片寂靜。過了片刻,教師才說話。
師:我相信,此時,你們對張養(yǎng)浩以及對這篇課文應該有更深的理解,下面要大家翻譯,不是一般的翻譯,而是創(chuàng)譯,看誰更有創(chuàng)造性。要求是(1)順序不限,內容不限?梢匀姆g,也可以挑選其中幾句進行翻譯。(2)詩意再現(xiàn),自己觀點?梢允侵噩F(xiàn)張養(yǎng)浩的觀點,也可以是站在現(xiàn)在的角度發(fā)表對張養(yǎng)浩的看法或者對國家興亡的看法。下面就請你把對張養(yǎng)浩、對《潼關懷古》的體會,用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思想和體驗,借助詩歌的形式,表達出來。
大家先來看一個例子,教師打出幻燈片,學生齊讀。
潼關懷古
是誰,放縱著自己貪戀的目光在山水間游弋
是誰,指點著山山水水展示一種占有欲
那些峰巒和波濤,就是所謂的江山
帝王的名字,就寫在山水之間
江山還是那個江山
帝王的名字變了又變
一個名字,寫出來就得糟蹋多少百姓
死者的濃血,還有生者的眼淚
學生寫作,教師巡看。
生1: 改改改,改朝換代
爭爭爭,總是戰(zhàn)爭
苦苦苦,還是百姓最苦。
生2: 山巒,連綿起伏;
波濤,有起有落。
興盛,百姓無福;
衰敗,百姓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