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元宵節(jié)花燈手抄報素材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接觸過不少的手抄報吧,手抄報字行間要整齊,字體不宜太小,忌潦草、錯字。那么什么樣的手抄報才是好的手抄報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元宵節(jié)花燈手抄報素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元宵節(jié)花燈手抄報素材
元宵節(jié)花燈制作流程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有鬧花燈的習俗,街頭巷尾,紅燈高掛,有宮燈、獸頭燈、走馬燈、花卉燈、鳥禽燈等等,吸引著觀燈的群眾。若有閑暇,自己動手做花燈也是不錯的主意。花燈的制作工藝比較繁復,不同品種的花燈,其用材、制作過程均有差異。但從共性方面概括起來,元宵節(jié)花燈制作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1、選材
(1)將竹子放在蒸氣室內(nèi)(或加熱半小時),然后取出,置陰涼處晾干,但不得過分干燥,也不能放在強光下暴曬。
。2)刨皮裁度:刨去粗糙的表皮,裁取竹條所需的長度,以燈籠大小而定。
2、扎骨架
以交叉方式編織完成燈架,燈架中間,扎數(shù)圈竹圈于燈壁上。
3、制作燈身
在文房四寶店買幾張白色、紅色的普通宣紙或者灑金宣紙,裁成符合燈籠骨架的長寬,就可以自行設計圖案了。書法、繪畫、剪紙,都可以在小小的燈籠上一展風采。糊好后,還可以用窄條的仿綾紙上下鑲邊,看起來更為雅致,很像古式的宮燈。如果不太擅長書畫,有一個簡單的辦法可供參考。用一張薄紙在字帖上描下想要的字樣,再將這張薄紙和深紅色宣紙重疊在一起,用單刃刀片將字跡挖掉。拿掉薄紙,紅宣紙上就出現(xiàn)了鏤空的字跡。用白色宣紙做燈身,紅宣紙糊在里面,燭光或燈光從鏤空處映射出來,效果相當漂亮。
4、制作光源
如果放在室內(nèi),只需要在燈籠里點一根普通蠟燭;如果想提著出去,最好用燈泡和電池做一個簡單電路。也許看起來有一點點粗糙,但在元宵佳節(jié)里點上一盞自己的花燈,恩~別具風味!
5、裱糊
先將稀釋的糨糊,均勻的平刷在骨架表面,再裱糊棉紗布,即將剪好的紗布輕附在燈架上,再用刷子沾糨糊刷平,最后再粘貼二層做燈籠用的單光紙(如沒有單光紙,細棉紙亦可。)注意,刷平糨糊的刷子必須干凈,裱糊的紙也必須糊得沒有接縫才算真正的裱糊完成。
6、晾干
將燈籠放在陰涼通風處晾干。
7、彩繪
。1)彩繪或剪貼:以個人所需圖案彩繪或剪貼,如人物、八仙、花鳥、仕女等。
(2)書寫文字:彩繪后,依情況來決定是否書寫文字。等文字、圖案完全干后,燈籠就大功告成。
其實只要能透光,花燈的制作材料并沒有限定,連水果、廢棄紙盒、鋁罐都可以做材料,所以花燈的變化有無限的想像空間。
元宵節(jié)花燈的由來(一)
農(nóng)歷正月十五夜,是我國民間傳統(tǒng)的慶典元宵節(jié),又稱燈節(jié)。古時候,一到過年,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普天同慶。當時掛燈于門上,除了節(jié)日期間照明之外,多是為了增添節(jié)日氣氛。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很多民俗活動是和燈連在一起的,至元宵節(jié)這天人們不光吃元宵,觀燈、賞燈也是延續(xù)了2000余年的民俗,所以俗稱“燈節(jié)”。
燃燈之俗始于漢代,東漢順帝年間,張道陵創(chuàng)建道教,把正月十五定為“上元節(jié)”,這天要燃燈祭祀“太乙神”。此俗歷代相沿,到隋朝時,每年還要舉行盛大燈會,招待各國使節(jié)
元宵節(jié)成為燈節(jié)至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唐玄宗曾于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重開宵禁,命點千盞花燈,張燈三夜,成為一時之盛。到了北宋乾德年間,放燈時間又增至五夜。起于十四,止于十八。更為興盛。故有“宋時湯圓隋時燈”之說。而且在宋代出現(xiàn)了燈謎,即將謎語系于燈上,使人們在賞燈之際伴以猜謎,更添情趣。“燈謎”一詞即源于此。明永樂七年,宮廷下詔“元宵節(jié)自十一日始,賜節(jié)假十日!背蔀闅v代最長的燈節(jié),也形成了全民性的節(jié)日。到了清代,燈節(jié)假日改為四天,但盛況不減。從正月“十三上燈,十四試燈,十五正燈!币恢睙狒[到“十八落燈”整個新春佳節(jié)才算落下帷幕。
元宵節(jié)花燈的由來(二)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
元宵節(jié)花燈的由來(三)
又說元宵節(jié)起源于“火把節(jié)”,漢代民眾在鄉(xiāng)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qū)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谷場跳舞。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shù)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jié)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
元宵節(jié)祝福語
1.許一個美好的愿望祝你生活快樂幸福,品一份美妙的感覺愿你心想事成,真誠的問候愿你的笑容永遠甜甜蜜蜜,來自心底的祝福祝你事事如意,元宵節(jié)快樂!
2.月滿蒼穹獨自圓,家家戶戶吃湯圓。手持花燈卷門簾,煙花浪漫已滿天。腳踏清輝甚悠閑,拜親會友很隨便。游燈成排成串串,小巷曲曲又彎彎。明月當然故鄉(xiāng)圓,快樂元宵在人間。元宵快樂!
3.月亮圓圓的天上,燈火圓圓的晚上,花兒圓圓的樹上,湯圓圓圓的桌上,幸福圓圓的路上,到處都有團團圓圓的美滿。送你一個圓圓的祝愿——元宵快樂!
4.月兒圓圓似你臉,湯圓圓圓似你眼;親一親、品一品,一生一世只愛你!愿我們永遠團團圓圓、恩恩愛愛!元宵節(jié)快樂!
5.月兒圓圓人兒圓圓合家團圓,湯圓圓圓心兒圓圓花好月圓,祝福圓圓情誼圓圓面面圓到,幸福圓圓甜蜜圓圓珠潤玉圓。祝元宵心情圓圓美美人生圓圓滿滿。
6.一輪圓月寄托不了我的思念,一道霓虹湮沒不了寂寞的孤獨,一聲嘆息道不盡漂泊的無奈,一條短信包含我無盡的祝福。朋友,祝元宵節(jié)快樂!
7.一看到你膚白如雪珠圓玉潤,我就決定帶你回家,一到家我就燒水給你更衣沐浴,沐浴后的你散發(fā)著誘人的氣息讓我口水直流,我迫不及待地要享用你,湯圓!祝元宵節(jié)快樂!
8.如果天晴,我愿輕風捎去我的祝福;如果天陰,我愿薄云捎去我的祝愿;如果雨天,我愿水珠帶去我的想念。祝福你元宵佳節(jié)快樂,是我今天唯一的心愿。
9.人生路短,相遇是緣,相知是份;相遇又相知是緣分;有緣成為朋友,惜緣成為知已。結識你這個朋友是上天對我的.厚愛.一份緣,貴在相惜;一份情,貴在相契!祝你幸福、如意、吉祥、安康!元宵快樂!
10.十五的月亮照夢田,愛情的美酒映笑顏;十五的元宵甜心坎,親情的暖流涌心間;十五的燈籠福壽連,和和美美慶豐年。愿你元宵節(jié)月圓人圓左右逢源,燈紅愛紅萬紫千紅。
11.元宵佳節(jié),湯圓、月圓,時時團圓,情緣、福緣,日日逢緣,心愿、意愿,月月兌現(xiàn),官源、財源,年年有緣,祝你心想事成,龍馬精神,幸福美滿,元宵節(jié)快樂!
12.元宵兒圓圓,心里兒甜甜;畫一個圈圈,添一個彎彎;加兩個點點,送你個笑臉;心兒再酸酸,也該會緩緩;如果還煩煩,再吃斤湯圓!元宵快樂!
13.把幸!鞍痹跍珗A里,把快樂“拋”在月光里,把吉祥“放”在燈籠里,把如意“扔”在煙花里,把祝!凹摹痹诙绦爬铮改闶率马樞,大吉大利,元宵節(jié)快樂!
14.喜迎元宵,送您一輪圓月!寄去祝愿,明月生輝度佳節(jié)!愿新的一年里,事事順心!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5.喜喜的,是節(jié)日;圓圓的,是湯圓;黏黏的,是情誼;甜甜的,是思念;滑滑的,是日子;美美的,是生活;溜溜的,是好運;濃濃的,是祝福。元宵快樂!
元宵節(jié)花燈有哪些種類
1、宮燈
宮燈,是中國馳名世界的特種手工藝品。宮燈因多為皇宮和官府制作和使用,故有此名。宮燈的造型十分的豐富,有四方、六方、八角、圓珠、花籃、方勝、雙魚、葫蘆、盤長、艾葉、眼鏡、套環(huán)等許多品種,尤以六方宮燈為代表。宮燈的制作也是十分復雜的,主要用雕木、雕竹、鏤銅作骨架,然后鑲上紗絹、玻璃或牛角片,上面彩繪山水、花鳥、魚蟲、人物等各種吉祥喜慶的題材。上品宮燈還嵌有翠玉或白玉。
2、走馬燈
走馬燈古稱蟠螭燈(秦漢)、仙音燭和轉鷺燈(唐)、馬騎燈(宋),漢族特色工藝品,亦是傳統(tǒng)節(jié)日玩具之一,屬于燈籠的一種。它是花燈藝術中一類獨特的觀賞燈種其聲譽傳遍海內(nèi)外,常見于元夕、元宵、中秋等節(jié)日。燈內(nèi)點上蠟燭,燭產(chǎn)生的熱力造成氣流,令輪軸轉動。輪軸上有剪紙,燭光將剪紙的影投射在屏上,圖象便不斷走動。因多在燈各個面上繪制古代武將騎馬的圖畫,而燈轉動時看起來好像幾個人你追我趕一樣,故名走馬燈。走馬燈內(nèi)的蠟燭需要切成小段,放入走馬燈時要放正,切勿斜放。輪下點燃蠟燭,熱空氣上升,引起空氣對流,使輪子轉動,紙像也就隨之轉動,畫面連續(xù)不斷,動感很強,引人入勝。
3、兔子燈
兔子燈為三頭并列共一體,中間的頭很大,俗稱“兔婆”,兩邊的頭較小,故稱“細兔子”。用竹篾作骨架,以紅、白、綠紙糊成,中插燈芯,點燃后提著走。相傳這是有人盼子心切,以兔子會生子為象征,有多子多孫的意思,流傳至今。
4、荷花燈
荷花燈古代是閩南地區(qū)男女青年在元宵節(jié)上互相贈送的禮物,有豐富寓意。后來通常在元宵期間被贈送給新婚夫婦,送上一對花燈,據(jù)說祈福可以生下健康的胖娃娃。
5、龍燈
中國是龍的故鄉(xiāng),中華民族以龍的傳人自居。龍燈,亦稱“龍舞”,是中國民間燈飾和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中國許多地區(qū)。龍是五瑞獸之首,龍文化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圖騰文化。龍燈前有龍首,身體中間的節(jié)數(shù)不等,但一般為單數(shù),每節(jié)下面有一根棍子以便撐舉。每節(jié)內(nèi)燃燒著蠟燭的就稱為“龍燈”,不燃蠟燭的稱為“布龍”。舞時,由一人持彩珠戲龍,龍頭隨珠轉動,龍身龍尾的人各舉一節(jié)相隨,上下掀動,左右翻舞并以鑼鼓相配合,甚為壯觀。自古以來,有關龍的傳說浩如煙海,龍也成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象征。
6、紗燈
紗燈,是用麻紗或葛麻織物作燈面制作而成,多為圓形或橢圓形。紅紗燈亦稱紅慶等,通體大紅色,在燈的上部和下部分別貼有金色的云紋裝飾,底部配金色的穗邊和流蘇,美觀大方,喜慶吉祥,多在節(jié)日期間懸掛。影紗燈則以各色麻紗蒙制,上面多繪花鳥魚蟲、山水樓閣等,并配上金色云紋裝飾及各色流蘇,鞥是五彩繽紛,爭奇斗艷,為佳節(jié)喜慶增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