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游記文言文翻譯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文言文更是多不勝數(shù)。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是虎丘游記文言文翻譯,希望對您有幫助。
虎丘記
明代:袁宏道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無高巖邃壑,獨以近城,故簫鼓樓船,無日無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來,紛錯如織,而中秋為尤勝。
每至是日,傾城闔戶,連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靚妝麗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間。從千人石上至山門,櫛比如鱗,檀板丘積,樽罍云瀉,遠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鋪江上,雷輥電霍,無得而狀。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聲若聚蚊,不可辨識。分曹部署,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陳,妍媸自別。未幾而搖手頓足者,得數(shù)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練,一切瓦釜,寂然停聲,屬而和者,才三四輩;一簫,一寸管,一人緩板而歌,竹肉相發(fā),清聲亮徹,聽者魂銷。比至夜深,月影橫斜,荇藻凌亂,則簫板亦不復用;一夫登場,四座屏息,音若細發(fā),響徹云際,每度一字,幾盡一刻,飛鳥為之徘徊,壯士聽而下淚矣。
劍泉深不可測,飛巖如削。千頃云得天池諸山作案,巒壑競秀,最可觴客。但過午則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閣亦佳,晚樹尤可觀。而北為平遠堂舊址,空曠無際,僅虞山一點在望,堂廢已久,余與江進之謀所以復之,欲祠韋蘇州、白樂天諸公于其中;而病尋作,余既乞歸,恐進之之興亦闌矣。山川興廢,信有時哉!
吏吳兩載,登虎丘者六。最后與江進之、方子公同登,遲月生公石上。歌者聞令來,皆避匿去。余因謂進之曰:“甚矣,烏紗之橫,皂隸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聽曲此石上者,如月!”今余幸得解官稱吳客矣;⑶鹬拢恢凶R余言否耶?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虎丘離城約七八里路,這座山?jīng)]有高峻的山峰與幽深的峽谷,只不過因為靠近城市,因此奏著音樂的游船,沒有一天不到那兒去。凡是有月亮的夜晚,開花的早晨,下雪天的黃昏,游人來往穿梭,猶如織布一樣,而以中秋最為繁盛熱鬧。
每到這一天,全城閉戶,攜手并肩而來。上至士大夫鄉(xiāng)紳、大家婦女,下至貧民百姓,全都涂脂抹粉,鮮衣美服,重重疊疊地鋪設席氈,將酒肴擺在大路邊,從千人石一直到山門,如梳齒魚鱗般密集相連。檀板聚積如小山,樽罍似云霞般傾瀉,遠遠望去,猶如成群的大雁棲落在平坦的沙灘,彩霞鋪滿江面,電閃雷鳴,無法具體描繪它的形狀。
剛開始安設筵席時,唱歌的人成百上千,聲音如團聚在一起的蚊子,沒法分辨識認。等到分批安排,爭相以歌喉比高低;雅樂和俗樂各各陳獻后,美和丑自然區(qū)別開了。不多時,搖頭頓腳按節(jié)拍而歌的,只不過幾十個人而已。一會兒,明月升到天空,月光照在石上猶如潔白的絹綢,所有粗俗的歌曲,不再發(fā)出聲響,跟隨著唱和的,只有三四個人。一支簫,一寸管,一人慢慢地打著歌板唱著,管樂伴著歌喉,聲音清脆瀏亮,使聽的人深受感動。
等到夜深,月亮西斜,樹影散亂,于是連簫板也不用,一個人登場,四圍的人屏住聲息,聲音如細而直上的毛發(fā),響徹云端,每吐一字,幾乎拖長達一刻之久,飛鳥聽了為之回翔盤旋,壯士聽了感動得流下眼淚。
劍泉深得無法測量,陡峭的.巖石如斧削一般。千頃云因為有天池等山作為幾案,山峰峽谷,爭奇斗秀,是請客飲酒的好地方。但是過了中午便陽光逼人,不能久坐。文昌閣也不錯,晚上林中的景色尤為迷人。朝北為平遠堂舊址,空曠沒有遮攔,僅僅遠遠望見虞山,如小小的黑點。堂荒蕪已經(jīng)很久了,我和江進之商量修復它的辦法,想在里面供奉韋應物、白居易等人,但不久生了病,我既然已經(jīng)辭了官,恐怕進之的興致也消盡了。山川的興旺和荒廢,確實有它的運數(shù)啊!
在吳縣作了兩年官,登虎丘山六次。最后一次和江進之、方子公一起登,坐在生公石上等候月出。唱歌的人聽說縣令到來,都躲避開了。我因此對進之說:“做官的橫行氣盛,衙役庸俗粗野,是多么厲害呀!以后不作官了,有不在這石上聽歌的,有月亮為證!”現(xiàn)在我有幸得以免去官職客居吳縣,虎丘的月亮不知道還記得我的話嗎?
注釋
、偃f歷二十三年(1595)作者曾任吳縣令,期間,六次游覽虎丘。萬歷二十四年,解職離吳前,留連虎丘勝景,寫下這篇描寫吳中民俗的散文。虎丘,蘇州名勝之一。相傳春秋時吳王闔閭葬在這里,三日有虎來踞其上,故名。
、谏(pǒu 部)屋:草席蓋頂?shù)奈葑,指窮苦人家昏暗的屋子。這里指貧民。
③云:像云一樣。
、芾纵仯很囕嗈D(zhuǎn)聲,這里指雷的轟鳴聲。
⑤瓦釜:用黏土燒制的鍋,這里比喻粗俗的歌聲。
、拗袢猓哼@里指簫管和歌喉。《晉書·孟嘉傳》:“絲不如竹,竹不如肉!
⑦千頃云:山名,在虎丘山上。
、嘟M之:江盈科,字進之,桃源(今湖南桃源縣)人。萬歷二十年(1592)進士,官至四川提學副使,時任長洲縣令。著有《雪濤閣集》。
⑨韋蘇州:唐代詩人韋應物,曾任蘇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