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宋史·蘇緘傳》原文及翻譯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錄于《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宋史·蘇緘傳》原文及翻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宋史·蘇緘傳》原文:
蘇緘,字宣甫,泉州晉江人。舉進士,調廣州南海主簿。州領蕃舶,每商至,則擇官閱實其貲,商皆豪家大姓,習以客禮見主者,緘以選往,商樊氏輒升階就席,緘詰而杖之。樊訴于州,州召責緘,緘曰:“主簿雖卑,邑官也,商雖富,部民也,邑官杖部民,有何不可?”州不能結。再調陽武尉,劇盜李囊橐于民,賊曹莫能捕。緘訪得其處,萃眾 大索,火旁舍以迫之,李從中逸出。緘馳馬逐,斬其首送府。府尹賈昌朝驚曰:“儒者乃爾輕生邪!”
交阯謀入寇,以緘為皇城使知邕州。緘伺得實,致書于劉鼻,弈不聽,反移文責緘沮議,令勿得輒言。八年,蠻遂入寇,眾號八萬。緘聞其至,閱州兵得二千八百,召僚吏與郡人之材者,授以方略,勒部隊,使分地自守。民驚震四出,緘悉出官帑及私藏示之曰:“吾兵械既具,蓄聚不乏,今賊已薄城,宜固守以遲外援。若一人舉足,則群心搖矣,幸聽吾言,敢越佚則孥戮汝!庇写笮5钥儩摮觯瑪匾葬,由是上下脅息。緘子子元為桂州司戶,因公事攜妻子來省,欲還而寇至。緘念人不可戶曉,必以郡守家出城,乃獨遣子元,留其妻子。
邕既受圍,緘晝夜行勞士卒,發(fā)神臂弓射賊,所殪甚眾。緘初求救于劉弈,養(yǎng)遣將張守節(jié)救之,猝遇城,不及陣,舉軍皆覆。蠻獲北軍,知其善攻城,啖以利,使為云梯,又為攻濠洞子,蒙以華布,緘悉焚之。蠻計已窮,將引去,而知外援不至,或教賊囊土傅城者,頃刻高數(shù)丈,蟻附而登,城遂陷。緘猶領傷卒馳騎戰(zhàn)愈厲,而力不敵,乃曰:“吾義不死賊手。”亟還州治,殺其家三十六人,藏于坎縱火自焚。邕被圍四十二 日,糧盡泉涸,人相枕藉以死,然訖無一叛者。
(選自《宋史.蘇緘列傳》,有刪節(jié))
《宋史·蘇緘傳》譯文:
蘇緘字宣甫,泉州晉江人?贾羞M士,調任廣州南海主簿。廣州管理海外入境的船舶,每次商船到達,就選派官員查閱核實他們的貨物,商家都是豪門大姓,習慣以客人的禮節(jié)拜見主管官員,蘇緘被選派前往查驗,商人樊氏就登上臺階入席,蘇緘責備并杖打了他。樊氏上訴到州里,州官召來蘇緘責問,蘇緘說:“主簿地位雖然低下,但也是城邑里的官員,商人雖然富有,但也是部下百姓。邑官杖打部下的百姓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州官無言以對。兩次調任陽武縣尉,姓李的大盜用袋子偷百姓的東西,抓捕盜賊的官吏沒有人能捕獲他。蘇緘訪求到他的住處,聚集眾人大加搜索,放火燒他的住所旁邊的房舍來逼迫他,李氏從里面逃出來。蘇緘騎馬飛馳追逐他,砍掉他的腦袋送到官府。府尹賈昌朝吃驚地說:“有像你這樣輕生的儒士嗎?”
交阯人預謀前來侵略,蘇緘偵察到他們的實情,給劉彝寫信,劉彝沒有聽從,反而回了一封信譴責蘇緘敗壞他行事,命令他不要再開口。八年,蠻人果然來侵略,號稱有八萬人。蘇緘聽說他們來了,檢閱州兵得到二千八百人,召集僚吏和郡里有才能的人,授給他們謀略,率領部隊,讓他們分地自守。百姓驚恐四散出逃,蘇緘把官府的財物和自己的財產(chǎn)都拿出來告訴他們說:“我們的兵力和器械已經(jīng)準備好了,儲備的物資也不缺乏,現(xiàn)在蠻人已經(jīng)逼近州城,應該牢固地防守以便等待外面救援。如果一人逃走,群心就動搖了,希望聽我的話,有敢逃跑的就沒為奴婢或加刑戮!庇幸粋叫翟績的大校潛逃出來,蘇緘斬殺了他以示眾,從此上下都非常害怕。蘇緘的兒子蘇子元任桂州司戶,借公事機會攜帶妻子兒女來探望他,正打算回去時敵人來了,蘇緘想到不可能每戶人家都知道實情,他們一定會以為郡守家的人都出城了,就只送走了蘇子元,把他的妻子兒女留了下來。
邕州受到圍困以后,蘇緘日夜走訪慰勞士兵,發(fā)神臂弓射擊敵人,殺死很多人。蘇緘起初向劉彝求救,劉彝派遣將領張守節(jié)救援,倉促間遇到蠻賊,沒來得及布陣,就全軍覆沒。蠻人抓獲宋軍,知道他們擅長攻城,用好處引誘他們,讓他們制作云梯,又讓他們制造攻濠洞子,用花布蒙住,蘇緘把它們都燒了。蠻人無計可施,將要退去,但得知外部援兵沒有到,有人教他們把土裝在袋子里靠在城墻上,一會兒就有幾丈高,蠻賊像螞蟻那樣向上攀登,城池于是被攻陷。蘇緘仍然帶領受傷的士兵騎馬奔馳頑強作戰(zhàn),但盡全力也不能抵擋。于是說:“我為了正義不能死在蠻賊的手里。”馬上回到州府,殺了家里三十六人,藏在坑穴里,縱火自焚。邕州被圍困了四十二天,糧食用盡泉水干涸,人們相互依靠著死去,但到最后沒有一個人叛變。
【《宋史·蘇緘傳》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宋史·程頤傳》原文及翻譯07-31
宋史《辛棄疾傳》原文及翻譯08-03
《宋史楊業(yè)傳》原文及翻譯09-23
《宋史·寇準傳》原文及翻譯01-07
《宋史》原文及翻譯10-07
《宋史·袁樞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9-08
宋史蕭注傳文言文原文翻譯09-09
《宋史·何基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6-09
《宋史·司馬旦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