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一区,夜色福利少妇专区,亚洲日本va中文字带亚洲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本草綱目文言文

    時間:2024-08-24 13:06:03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精品]本草綱目文言文15篇

      在現(xiàn)實(shí)學(xué)習(xí)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過很多經(jīng)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作為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到明清八股,都屬于文言文。為了讓更多人學(xué)習(xí)到文言文的精華,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本草綱目文言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本草綱目文言文15篇

    本草綱目文言文1

      釋名

      亦名野蘭、莢蒿、鬼油麻。

      氣味

     。ǜ、苗)咸、寒、無毒。

      主治

      腹內(nèi)蛔蟲。用漏盧為末,每取一匙,和餅子肉湯同服。

      小兒疳病肚脹,或常瀉痢,冷熱不調(diào)。用漏盧一兩,研細(xì)。每服一錢,加豬肝一兩或鹽少許同煮熟,空心一次服完。

      冷勞泄痢。用漏盧一兩、艾葉(炒)四兩,共研為末。取末一半,加醋三升同熬成膏,別把另一半藥末加入,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溫水送下。

      產(chǎn)后帶下。治方同上。

      乳汁不下(乳內(nèi)脹痛,積久成癰)。用漏盧二兩半、蛇蛻十條(灸焦)、瓜萎十個(燒存性),共研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diào)下。

      風(fēng)痛,筋脈拘攣。用汛(麩炒)半兩、地龍(去土,炒)半兩,共研為末;另用生姜二兩,取汁,加入三兩蜜,同煎開幾次,又加好酒五合,收存待用。服藥時,取上制的藥末,以收存的.湯劑煨溫后送下。此方名“古圣散”。

      背癰。用漏盧、連翹、生黃芪、沉香各一兩,生粉草半兩,大黃(微炒)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姜棗湯調(diào)下。服至熱退便停藥。此方名“漏盧湯”。

      白禿頭瘡。用漏盧草燒灰,加豬油調(diào)勻涂搽。

      附方

      李明珍說:漏盧下浮汁,消熱毒,排膿止血,生肌殺蟲。古方治癰疽發(fā)背,首推漏盧湯。 安常治癰疽及預(yù)防流行的痘疹熱,用漏盧葉。

    本草綱目文言文2

      《本草綱目·草部·豆蔻》

      作者:李時珍

      釋名

      草豆蔻、漏蔻、草果。

      氣味

     。ㄈ剩┬、澀、溫、無毒。

      主治

      心腹脹滿,氣短。用豆蔻一兩,去皮,研細(xì)。每服半錢,木瓜生姜湯調(diào)下。

      胃弱嘔逆不食。用豆蔻仁二枚、高良姜半兩,加水一碗合煮,去渣取汁,再以生姜汁半合倒入,和面粉做成面片,在羊肉湯中煮熟,空腹吃下。

      霍亂煩渴。用豆蔻、黃連各一錢半,烏豆五十粒,生姜三片,水煎服。

      虛瘧自汗不止。用豆蔻一枚,面裹煨熟。連面研細(xì),加平胃散二錢,水煎服。

      瘴瘧(熱少寒多,或單過時冰熱。或虛熱不寒)。用豆蔻仁、熟附子等分,加水一碗、姜七片、棗一枚,煎至半碗服下。此方名“果附湯”(因豆蔻一名草果)。

      赤白帶下。用豆蔻(連皮)一枚、乳香一小塊,面裹,煨至焦黃,同面一起研細(xì)。每服二錢,米湯送下。一天服二次。

      脾痛脹滿。用豆蔻仁二個,酒煎服。

      附方

      豆蔻的功用是:除寒、燥濕、開郁、化食。是治瘧的要藥之一。但如吃得過多,則不免助長脾熱。傷肺、損目。

    本草綱目文言文3

      《本草綱目?火部?針火》

      作者:李時珍

      釋名

      亦名燔針、淬針、燒針、煨針。

      主治

      火針,用的是鋼針,是燒過的鋼針。方法是:在燈盞里,放二十七莖燈草,注滿麻油,把燈草點(diǎn)燃。然后把針不斷沾油,不斷持向燈火里去燒。要燒到通紅才能用,用時須按穴道針刺。或針末燒紅或是冷針,那不但不能治病,而且于人有害。

      火針,“乃為筋寒而急者設(shè)”。所謂筋寒而急,指肌肉受寒,猛縮不已。這是火針是古的用途。以后,又有人用以刺積塊,又有人用以刺癰疽。以后,還有人用以治傷寒癥。那就不免要出些副作用了?偨Y(jié)火針的用途,行之有效者,約有下列四項(xiàng):

      治風(fēng)寒筋急攣引痹痛,即所謂急抽筋。

      治癱瘓不仁。

      治癥塊、結(jié)積(腹中結(jié)塊)。

      治癰疽發(fā)背,有膿無頭。

      前兩項(xiàng),按穴刺,拔針要快。拔針后,急用指頭按穴孔,否則痛甚。第三項(xiàng),針刺入,可轉(zhuǎn)動,拔針要慢。第四項(xiàng),要讓膿流出來,所以不宜按穴孔!胺灿没疳,太深則傷經(jīng)絡(luò),太淺則不能去病!睉(yīng)當(dāng)進(jìn)針適當(dāng)。針后如有發(fā)熱惡寒,這是對了癥的表現(xiàn),是好現(xiàn)象。據(jù)《靈樞經(jīng)》講:刺到病人內(nèi)部如有知覺,就行了,刺到病人叫痛,就不算好。

      病在臉部以夏天在濕熱在兩腳時,都不可用火針。

      附方

      平頭針:是火針的一種。一般火針,針頭是尖的,平頭針呢,針頭是平的,專門用來治眼病。凡是肝虛的人,眼睛昏,眼淚多,甚至長一層頑厚的.皮膜,障在瞳孔之前,這便是所謂這兩種翳子,都可采用平頭火針熨烙法來治療。平頭針的針頭平而圓,這圓頭的大小和翳子的大小差不多。把針頭燒紅,迎向眼珠面前,徐徐熨烙,接觸要非常輕,只以翳膜漸漸烘干、漸漸裂破為度。翳破之后,可用除翳藥敷點(diǎn)。

    本草綱目文言文4

      釋名

      戎葵、吳葵。

      氣味

     。纾└、微寒、無毒、滑。(花)咸、寒、無毒。(子)甘、冷、無毒。

      主治

      小便淋痛。和蜀葵根洗凈、銼細(xì),加水煎開幾次,服之極效。

      小便尿血用蜀葵莖研累,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腸胃生癰(即內(nèi)癰。敗血腥穢,臍腹冷痛)。用單葉紅蜀葵根、白芷各一兩,白枯礬、白芍藥各五錢,共研為末,加溶化了的黃蠟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米湯送下。此方名“懷忠丹”。膿血排盡后,宜服“十宣散”補(bǔ)養(yǎng)身體。

      諸瘡腫痛。用蜀葵根去黑皮,搗爛,加水調(diào)稠貼患處。

      二便不通。用蜀葵花一兩,搗爛,加麝香半錢,水一大碗煎服。用根代花亦可。

      婦女帶下(臍腹冷痛,面色萎黃)。用蜀葵花一兩,陰干為末,每服一小匙,空心服,溫酒送下。治赤事宜和紅花,治白帶用白花。

      酒 赤鼻。用蜀葵花研末,加豬油調(diào)勻,晚上敷涂,白天洗去。

      癰腫不穿頭。用蜀葵子為末,水調(diào)敷患處,即穿。

      附方

      黃蜀葵瑟蜀葵不同種,但氣味與功用則與蜀葵相同。治淋疾,催生,醫(yī)惡 瘡,消癰腫,涂湯火傷。

    本草綱目文言文5

      釋名

      橡斗、皂斗、櫟 、柞子、茅、栩。

      氣味

      實(shí):苦、微溫、無毒。

      斗殼:澀、溫、無毒。

      木皮:苦、平、無毒。

      主治

      實(shí):

      下痢。用橡實(shí)二兩、楮葉(炙)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一錢,飯前服,烏梅湯調(diào)下。

      血痢。治方同上,加縮砂仁半兩。

      下痢脫肛。用橡斗了燒存性,研為末,調(diào)豬油敷涂。

      石癰(癰如石,不作膿)。用橡子一枚,在青石上磨醋,取滇涂癰,藥干即換。十多次后癰漸消。

      斗殼: 為散及煮汁服,止腸風(fēng),崩中帶下、冷熱瀉痢。

      木皮、根皮:止水痢,消瘰瀝。煎水洗,治惡瘡腫痛。

    本草綱目文言文6

      作者:李時珍

      釋名

      亦名硭硝、苦硝、焰硝、火硝、地霜、生硝、北帝玄珠。

      氣味

      苦、寒、無毒。李明珍認(rèn)為:應(yīng)該是辛、苦、大溫、無毒。

      主治

      頭痛欲死。以硝石末吹鼻內(nèi),即愈。

      心腹痛。以硝石、雄黃各一錢,研細(xì)。每點(diǎn)少許在眼眶內(nèi),即愈。此方名“火龍丹”。

      腰腹痛。也用火龍丹。

      眼紅腫痛。用硝石研細(xì),臥時取黍米大點(diǎn)眼眶內(nèi)。次早,鹽水洗去。

      眼目障翳。用硝石一兩,熔于銅器中,加水飛過的'鉛丹二分、片腦二分。點(diǎn)眼。

      喉痹。用硝石一兩半、白僵蠶一錢、硼砂半兩、腦子少許,共研細(xì),吹喉內(nèi)。

      伏暑瀉痢,腸風(fēng)下血。用硝石、硫磺各一兩,白礬、滑石各半兩,面粉四兩,共研細(xì),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清水送下。

      五種淋疾(一、勞淋:勞倦虛損,小便不通,小腹急痛。二、血淋:小便不出,只是下血,疼痛滿急。三、熱淋:小便紅熱,臍下急痛。四、氣淋:小腹?jié)M急,尿后常有余滴。五、石淋:尿不能出,只下石砂,小腹脹痛)。用上等硝石一兩,研細(xì),每服二錢。勞淋者,用葵子末煎湯送下,通后應(yīng)服補(bǔ)虛丸散。血淋者,熱淋者,都有冷水送下。氣淋者,用木通煎湯送下。石淋者,用溫水送下,但須先將藥末在鍋內(nèi)隔紙炒過。此方名“透格散”。一般小便不通者。也可服透格散,小麥湯送下。

      背疽初起(惡寒,背上現(xiàn)瘡腫癮疹)。用硝石三兩,溶開水一升中泡化。然后以厚毛巾浸水?dāng)Q干 在患處。巾冷再換。

      女勞黑疸(傍晚時便惡寒發(fā)熱,膀胱急,小腹?jié)M,全身發(fā)黃,只是額頭黑,故稱“黑疸”)。用硝石、礬石(燒過),等分為末,每服一茶匙,大麥汁送下。一日服三次。服后,如小便變黃,小便變黑,即為將愈之象。

      附方

      硝石初煎煉時,有細(xì)芒,狀如樸硝,因此也有“硭硝”之名。與來源于樸硝的硭硝是不同類的東西。(按硝石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鉀,樸硝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鈉。)

    本草綱目文言文7

      《本草綱目蟲部蛙》

      作者:李時珍

      釋名

      長股、田雞、青雞、坐魚、蛤魚。

      氣味

      甘、寒、無毒。

      主治

      水腫。用活蛙三個,每個口內(nèi)放一銅錢,錢上涂黃連末少許;另取豬肚一個,以茶油洗凈后,包蛙在其中,扎好,煮一領(lǐng)先取出,去掉蛙的皮、腸,只吃蛙肉和豬肚,酒磁定。忌食酸、咸、魚、面、雞、鵝、羊肉,宜吃豬、鴨。此方名“蛤饌”。

      水蠱腹在。動有水聲,皮膚變黑。用干青蛙二個,以油炒干;螻蛄七枚,炒過;苦戎蘆半兩,炒過。共研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服,溫酒送下。三服可愈。

      毒痢噤口。用青蛙一個,連腸肚搗碎,瓦上烘熱,加麝香五分,作餅貼臍上,氣通后即能進(jìn)食。

      諸痔疼痛。用青蛙一個,燒存性,研為末,加米糕作丸,如梧子大。每空腹時,先吃飯二匙,再服藥十五丸,枳殼湯送下。

      惡瘡如眼(上高下深,顆顆累垂如眼,頂上露出舌狀物,毒孔透里)。用蛙皮燒存性,研為末,蜜水調(diào)勻敷患處。

      附方

      蛙、蛤蟆、蟾蜍,都是脊椎動物。屬于無尾兩棲類。

    本草綱目文言文8

      釋名

      亦名鵬砂、盆砂。一作硼砂。

      氣味

      苦、辛、暖、無毒(李明珍認(rèn)為:甘、微咸、涼、無毒)。

      主治

      鼻血不止。用硼砂一錢,水沖服立止。

      肺癆。用硼砂、硇砂、兔屎,等分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生甘草一分,以水一杯揉汁,送藥丸下。

      咽喉谷賊(按:指咽喉為谷物芒刺所傷,引起腫痛)。用硼砂、硭硝,等分為末,取半錢和蜜含咽。

      咽喉腫痛。用硼砂、白梅等分,搗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經(jīng)一丸。

      喉痹、牙疳。用硼砂粉吹痛處。

      骨鯁在咽。用硼砂一小塊含化咽汁。

      弩肉瘀突。用硼砂一錢、片腦少許,研細(xì),以燈草蘸藥點(diǎn)弩肉上。

    本草綱目文言文9

      傷寒發(fā)狂。用石膏二錢、黃連一錢,共研細(xì)。甘草煎湯,冷的送下。此方名“鵲石散”。

      小兒丹毒。用石膏粉一兩調(diào)水涂搽。

      骨蒸勞(外寒內(nèi)熱,附骨而蒸,身體消瘦,飲食無味,四肢漸細(xì),腳上浮腫)。用石膏十兩,研細(xì),水調(diào)服。每服一茶匙,一天兩次。

      肺熱喘嗽。用石膏二兩、灸甘草半兩,共研為末,每服三錢,生姜蜜湯送下。

      痰熱喘嗽。用石膏、凝水石各五錢,研細(xì),人參湯送下。

      胃火牙痛。用石膏一兩,火煅,淡酒淬過。加防風(fēng)、荊芥、細(xì)辛、白芷各五分,共研細(xì)。天天擦牙,有效。

      老人風(fēng)熱(內(nèi)熱,目赤,頭痛,視物模糊)。用石膏三兩、竹葉五十片、沙糖一兩、粳米三合,先以水三大碗煎石膏、竹葉,煮成二大碗,去渣取汁,加米煮粥,調(diào)糖吃下。

      頭風(fēng)流淚。用煅石膏二兩、川芎二兩、灸甘草半兩,共開為末。每服一錢,蔥白茶湯調(diào)下。一天服二次。

      頭痛,心煩,流鼻血。用石膏、牡蠣各一兩,研細(xì)。每服二錢,新汲水送下。同時用水調(diào)少量藥滴鼻內(nèi)。

      風(fēng)熱性筋骨痛。用石膏三錢、面粉七錢,研細(xì),加水調(diào)勻,鍋里煅紅。冷定后化在滾酒中,趁熱服下。蓋被發(fā)汗。連服藥三日,病愈。

      雀目(按:即黃昏后不能視服)。用石膏粉一錢放在兩薄片豬肝中,外用繩捆好,在沙鍋中煮熟,取出切食。每天吃一次。

      濕溫,煩渴,多汗。用石膏、灸甘草,等分為末,每服兩小匙,熱水送下。

      水瀉,腹內(nèi)如雷嗚。用火煅石膏,加米飯和成丸子,如梧子大,外以鉛丹為衣。每服二十丸,米湯送下。

      婦女乳癰。用石膏煅紅,研細(xì)。每服三錢,溫酒送下。服藥后,再喝酒至醉即安睡。如此再服藥一次,即見效。

      油傷火燒。用石膏粉敷上。

      刀傷。用石膏、瀝表,等分為末,撲灑傷處,不要沾水。

      瘡口不收。用石膏燒紅,研以二兩,加鉛丹半兩,共研為末,灑瘡上。此方名“紅玉散”。

      口瘡咽痛。用石膏煅過,取三兩,加丹砂三錢半,腦子少許,共研細(xì),點(diǎn)患處。

    本草綱目文言文10

      《本草綱目.獸部.牛黃》

      作者:李時珍

      釋名

      丑寶。

      氣味

      苦、平、有小毒。

      主治

      初生胎熱,或身體發(fā)黃。用牛黃中豆大一塊,加蜜調(diào)成膏,乳汁化開,頻頻滴兒口中。

      小兒熱驚。用牛黃如杏仁大一塊,加竹瀝、姜汁各一合,調(diào)勻與兒服。

      驚 嚼舌。用牛黃如豆大一塊,研細(xì),和蜜水調(diào)勻灌服。

      附方

      牛黃為黃;蛩5 膽囊結(jié)石,所以李時珍說“牛之黃,牛之病 也,故有黃之牛,多病而易死”牛黃的`功能是清熱解毒、豁痰定驚,F(xiàn)在經(jīng)用牛黃除天然的品種之外,還可用人工方法從牛膽汁或豬膽汁中提取有效成分合成牛黃,稱為人造牛黃,功效頗好。

    本草綱目文言文11

      釋名

      杜蘅、杜蓮、若芝、楚蘅、山姜。

      氣味

     。ǜ┬、微溫、無毒。

      主治

      胸脅逆氣,頭痛流涕,皮間風(fēng)熱等。

      附方

      李時珍說:“杜若乃神農(nóng)上品,治足少陰、太陽諸證要藥,而世不知用,惜哉!保ㄒ馑际钦f,杜若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里列為“上品”,是治腎、膀胱諸經(jīng)的要藥,但是人們不知道用它,這是很可惜的。)

    本草綱目文言文12

      作者:李時珍

      釋名

      貍豆、虎豆、狗爪豆、八升豆

      氣味

      甘微苦,溫,有小毒。

      主治

      治脾胃虛寒、胃脘痛、風(fēng)寒咳嗽。

      附方

      貍豆野主,山人亦有種之者,三月下種生蔓,其葉如豇豆葉,但文理偏斜。六、七月開花成簇,紫色,狀如扁豆花,一枝結(jié)莢十余,長三、四寸,大如拇指,有白茸毛,老則黑而露

    本草綱目文言文13

      作者:

      李時珍

      釋名:

      次蟗、蛛蝥

      氣味:

      微寒、有小毒。

      主治:

      嬰兒口噤,不能吮乳,用蜘蛛一枚,去足,炙焦,研為末,加豬乳一合,和勻,分三次慢慢灌服。極效。

      泄痢脫肛,用大蜘蛛一個,瓠葉兩重,包扎定,燒存性,加黃丹少許,共研為末。先以白礬蔥椒煎湯洗,揩干后,再以藥末攤布上,把脫腸輕

      輕托上收進(jìn)。

      走馬牙疳,出血用臭。用蜘蛛一枚、銅綠半錢、麝香少許,搗勻,擦患處。

      頦下結(jié)核。用大蜘蛛不拘多少,好酒泡過,研爛,去渣,臨臥時飲服。最效。

      瘰疬結(jié)核。用大蜘蛛五枚,曬干,去足,研細(xì),調(diào)油涂搽。一天二次。

      疔腫拔根。用蜘蛛搗爛,和醋。先把疔腫四圍挑出血令根稍露,然后敷藥。干了就換,經(jīng)一日夜,根即拔出。

      蟲、蛇、蜈蚣等咬傷。用蜘蛛研汁敷涂,有效。

      一切惡瘡。用蜘蛛曬干,研為還想,加輕粉、麻油涂搽。

      吐血。用蜘蛛風(fēng)炒黃,研為末,酒送服。

    本草綱目文言文14

      《本草綱目?菜部?木耳》

      作者:李時珍

      釋名

      木軟、木菌、樹雞、木蛾。

      氣味

      甘、平、有小毒。

      主治:

      眼流冷淚。用木耳一兩(燒存性)、木賊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以清淘米水煎服。

      崩中漏下。用木耳半斤,炒見煙,研為末。每服二錢一分,加頭發(fā)灰三分,好酒調(diào)服。

      機(jī)關(guān)報久泄痢。用干木耳一兩(炒)、鹿角膠二錢半(炒),菜研為末。每服三錢,溫酒調(diào)下。一天服二次。

      牙痛。用木耳、荊芥等分,煎湯頻漱。

      脫肛瀉血。用桑耳一兩、熟附子一兩,菜研為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米激發(fā)送下。

      月經(jīng)不斷(肉色黃瘦,稍有勞累,病情好加劇)。用桑耳焙干、研細(xì),每服二錢,飯前服,熱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赤白帶下。用桑耳切碎,酒煎服。

      瘰疬潰粒。用桑耳五錢、水紅豆一兩、百草霜三錢、青苔二錢片腦一分,共研為末,以雞蛋調(diào)勻敷涂。敷前,以車前、艾葉、桑皮煎湯洗患處。

      蛔蟲寄生。用槐木耳燒存性,研為末,水服棗樣大一塊。若不止痛,飲熱水一程式,蛔蟲即可打下。

      肺癰咳血。用柘耳一兩,研為末,同百齒霜二錢,加糊調(diào)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湯送下。

    本草綱目文言文15

      《本草綱目.草部.莽草》

      作者:李時珍

      釋名

      芒草、鼠莽。

      氣味

      (葉)辛、溫、有毒。

      主治

      賊風(fēng)腫痹(風(fēng)入五臟,恍惚)。用莽草一斤,烏頭、附子、躑躅各二兩,切細(xì),以水和醋泡一夜。取出,和豬油一斤同煎,去渣 ,手蘸藥汁摩病處幾百次,可愈。此法亦治癬疥雜瘡。耳鼻疾,可以棉裹藥汁塞。此方名“莽草膏”。

      小兒風(fēng)闡(抽筋、翻眼,重者一天發(fā)病數(shù)十次)。用莽草、舅丸各一雞蛋黃大,和豬油一斤同煎,去渣,手蘸藥汁摩病處幾百次,可愈。此法亦治癬疥雜瘡。耳鼻有疾,可以棉裹藥汁塞住。此方名“莽草膏”。

      頭風(fēng)久痛。作莽草煎湯洗頭。勿令藥汁入目。

      瘰疬結(jié)核。用莽草一兩,研為末加雞蛋白調(diào)勻,涂布上幟瘡。一天換藥二次。

      乳腫不消。用莽草、小豆,等分為末,加苦酒和勻,敷患處。6、風(fēng)蟲牙痛及喉痹。用莽草葉煎湯。熱時含口中,過一會吐去,很有效。

    【本草綱目文言文】相關(guān)文章:

    本草綱目文言文07-01

    本草綱目文言文08-22

    《本草綱目》文言文原文06-30

    (精華)本草綱目文言文08-23

    本草綱目文言文(合集)08-23

    【熱】本草綱目文言文08-24

    (通用)本草綱目文言文05-15

    本草綱目文言文【優(yōu)】08-23

    本草綱目文言文(薦)08-23

    【熱門】本草綱目文言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