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一区,夜色福利少妇专区,亚洲日本va中文字带亚洲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李白的詩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4-06-28 07:34:03 詩人大全 我要投稿

    李白的詩原文及賞析

    李白的詩原文及賞析1

      贈徐安宜

    李白的詩原文及賞析

      唐代李白

      白田見楚老,歌詠徐安宜。

      制錦不擇地,操刀良在茲。

      清風動百里,惠化聞京師。

      浮人若云歸,耕種滿郊岐。

      川光凈麥隴,日色明桑枝。

      訟息但長嘯,賓來或解頤。

      青橙拂戶牖,白水流園池。

      游子滯安邑,懷恩未忍辭。

      翳君樹桃李,歲晚托深期。

      譯文

      我在白田渡見到不少老人,他們都在歌頌你的事跡。

      說你治理政務游刃有余,不挑三檢四。

      全縣都風聞你的清廉,朝廷也都知道你的治理業(yè)績。

      外鄉(xiāng)的人都來你縣安居,到處開墾耕種。

      小麥田壟綠油油的猶如水浪,桑樹在太陽的.照耀下生機昂然。

      有人來打官司,你就大聲吼叫制止;有賓客臨門,你就歡笑個不停。

      你自己在庭院種橘橙,門窗外搖曳,引來的清水澆灌園田。

      游蕩在外的我,暫居在安邑,蒙受著你的關懷與恩愛,真不忍心跟你辭別。

      托您的蔭蔽,希望你向朝廷推薦推薦。

    李白的詩原文及賞析2

      寄遠十一首

      唐代李白

      三鳥別王母,銜書來見過。腸斷若剪弦,其如愁思何。

      遙知玉窗里,纖手弄云和。奏曲有深意,青松交女蘿。

      寫水山井中,同泉豈殊波。秦心與楚恨,皎皎為誰多。

      青樓何所在,乃在碧云中。寶鏡掛秋水,羅衣輕春風。

      新妝坐落日,悵望金屏空。念此送短書,愿因雙飛鴻。

      本作一行書,殷勤道相憶。一行復一行,滿紙情何極。

      瑤臺有黃鶴,為報青樓人。朱顏凋落盡,白發(fā)一何新。

      自知未應還,離居經三春。桃李今若為,當窗發(fā)光彩。

      莫使香風飄,留與紅芳待。

      玉箸落春鏡,坐愁湖陽水。聞與陰麗華,風煙接鄰里。

      青春已復過,白日忽相催。但恐荷花晚,令人意已摧。

      相思不惜夢,日夜向陽臺。

      遠憶巫山陽,花明綠江暖。躊躇未得往,淚向南云滿。

      春風復無情,吹我夢魂斷。不見眼中人,天長音信短。

      陽臺隔楚水,春草生黃河。相思無日夜,浩蕩若流波。

      流波向海去,欲見終無因。遙將一點淚,遠寄如花人。

      妾在舂陵東,君居漢江島。一日望花光,往來成白道。

      一為云雨別,此地生秋草。秋草秋蛾飛,相思愁落暉。

      何由一相見,滅燭解羅衣。

      憶昨東園桃李紅碧枝,與君此時初別離。金瓶落井無消息,

      令人行嘆復坐思。坐思行嘆成楚越,春風玉顏畏銷歇。

      碧窗紛紛下落花,青樓寂寂空明月。兩不見,但相思。

      空留錦字表心素,至今緘愁不忍窺。

      長短春草綠,緣階如有情。卷施心獨苦,抽卻死還生。

      睹物知妾意,希君種后庭。閑時當采掇,念此莫相輕。

      魯縞如玉霜,筆題月氏書。寄書白鸚鵡,西海慰離居。

      行數雖不多,字字有委曲。天末如見之,開緘淚相續(xù)。

      淚盡恨轉深,千里同此心。相思千萬里,一書值千金。

      愛君芙蓉嬋娟之艷色,色可餐兮難再得。

      憐君冰玉清迥之明心,情不極兮意已深。

      朝共瑯玕之綺食,夜同鴛鴦之錦衾。恩情婉孌忽為別,

      使人莫錯亂愁心。亂愁心,涕如雪。寒燈厭夢魂欲絕,

      覺來相思生白發(fā)。盈盈漢水若可越,可惜凌波步羅襪。

      美人美人兮歸去來,莫作朝云暮雨兮飛陽臺。

      鑒賞

      《寄遠》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組詩作品,組詩數量一本作十一首,一本作十二首。作品表達的主要是作者遠行時對家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其抒發(fā)的`思念之情既執(zhí)著又苦澀,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和強烈的感染力。

      《寄遠》系列作品非一時所作。這一組詩或直述或借景物、人事寫兩地相忍之苦,表情達意深切細膩,寫景狀物也傳神動人。安旗《李白全集編年注釋》以為是唐玄宗開元十九年(731)前后,李白旅居洛陽、南陽等地寄內或自代內贈。其時,李白妻為許氏,居于安陸。

      組詩抒發(fā)的執(zhí)著的相思之情,是樸素而強烈的。以情感人,是作品的生命!懊廊巳缁ǜ粼贫恕保ɡ畎住堕L相思》)。情感的付出難以得到相應的回報,那么,這相思之作便表現出濃厚的悲劇色彩。但恰恰是詩中那種于難以逾越的阻隔面前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又使這悲苦之情獲得了崇高的審美價值,是它在經驗與感受的契合過程中,蕩起欣賞者久久不能平靜的情感漣漪,這才是詩的根本魅力。

    李白的詩原文及賞析3

      李白的詩一: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傾耳聽 一作: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不足貴 一作:何足貴;不復醒 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古來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賞析

      這首詩非常形象的表現了李白桀驁不馴的性格:一方面對自己充滿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現波折后,又流露出縱情享樂之情。在這首詩里,他演繹莊子的樂生哲學,表示對富貴、圣賢的藐視。而在豪飲行樂中,實則深含懷才不遇之情。全詩氣勢豪邁,感情奔放,語言流暢,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李白“借題發(fā)揮”借酒澆愁,抒發(fā)自己的憤激情緒。

      時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無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間青絲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個無法挽救的悲劇,能夠解憂的惟有金樽美酒。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壯,哀而不傷,極憤慨而又極豪放。表是在感嘆人生易老,里則在感嘆懷才不遇。詩篇開頭是兩組排比長句,如挾天風海雨向讀者迎面撲來,氣勢豪邁!熬灰婞S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此時在潁陽山,距離黃河不遠,登高縱目,所以借黃河來起興。黃河源遠流長,落差極大,如從天而降,一瀉千里,東走大海。景象之壯闊,并不是肉眼可見,所以此情此景是李白幻想的,“自道所得”,言語中帶有夸張。上句寫大河之來,勢不可擋;下句寫大河之去,勢不可回。一漲一消,形成舒卷往復的詠嘆味,是短促的單句(如“黃河落天走東!)所沒有的。

      緊接著,“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二句為空間范疇的夸張,這二句則是時間范疇的夸張。悲嘆人生短促;而不直接說出自己感傷生命短暫而人一下就會變老,卻說“高堂明鏡悲白發(fā)”,顯現出一種對鏡自照手撫兩鬢、卻無可奈何的情態(tài)。將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過程說成“朝”、“暮”之事,把本來短暫的說得更短暫,與前兩句把本來壯浪的說得更壯浪,是“反向”的夸張。于是,開篇的這組排比長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襯作用;以黃河的偉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這個開端可謂悲感已極,卻不墮纖弱,可說是巨人式的感傷,具有驚心動魄的藝術力量,同時也是由長句排比開篇的氣勢感造成的。這種開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宣城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沈德潛說:“此種格調,太白從心化出”,可見其頗具創(chuàng)造性。此詩兩作“君不見”的呼告(一般樂府詩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詩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強。詩有所謂大開大闔者,此可謂大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悲感雖然不免,但悲觀卻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來,只要“人生得意”便無所遺憾,當縱情歡樂。

      五六兩句便是一個逆轉,由“悲”而翻作“歡“”樂”。從此直到“杯莫!,詩情漸趨狂放!叭松_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梁園吟》),行樂不可無酒,這就入題。但句中沒有直寫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對月”的形象語言來突出隱喻,更將飲酒詩意化了;未直寫應該痛飲狂歡,而以“莫使”、“空”的雙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陳,語氣更為強調!叭松靡忭毐M歡”,這似乎是宣揚及時行樂的思想,然而只不過是現象而已。詩人此時郁郁不得志!傍P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稱觴登御筵”(《玉壺吟》),奉詔進京、皇帝賜宴的時候似乎得意過,然而那不過是一場幻影。再到“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行路難·其二》),古時馮諼在孟嘗君門下作客,覺得孟嘗君對自己不夠禮遇,開始時經常彈劍而歌,表示要回去。李白希望“平交王侯”的,而在長安,權貴們并不把他當一回事,李白借馮諼的典故比喻自己的處境。這時又似乎并沒有得意,有的是失望與憤慨。

      但并不就此消沉。詩人于是用樂觀好強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是一個令人擊節(jié)贊嘆的句子。“有用”而“必”,非常自信,簡直像是人的價值宣言,而這個人——“我”——是須大寫的。于此,從貌似消極的現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內的一種懷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積極的本質內容來。正是“長風破浪會有時”,實現自我理想的這一天總會來到的,應為這樣的未來痛飲高歌,破費又算得了什么!扒Ы鹕⒈M還復來!”這又是一個高度自信的驚人之句,能驅使金錢而不為金錢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們咋舌。詩如其人,想詩人“曩者(過去)游維揚,不逾一年(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余萬”(《上安州裴長史書》),是何等豪舉。故此句深蘊在骨子里的豪情,絕非裝腔作勢者可得其萬一。

      與此氣派相當,作者描繪了一場盛筵,那決不是“菜要一碟乎,兩碟乎?酒要一壺乎,兩壺乎?”而是整頭整頭地“烹羊宰!,不喝上“三百杯”決不甘休。筵宴中展示的痛快氣氛,詩句豪壯。

      至此,狂放之情趨于高潮,詩的旋律加快。詩人那眼花耳熱的醉態(tài)躍然紙上,恍然使人如聞其高聲勸酒:“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幾個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詩歌節(jié)奏富于變化,而且寫來逼肖席上聲口。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對手,不但“忘形到爾汝”,詩人甚而忘卻是在寫詩,筆下之詩似乎還原為生活,他還要“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以下八句就是詩中之歌了。這著想奇之又奇,純系神來之筆。

      “鐘鼓饌玉”意即富貴生活(富貴人家吃飯時鳴鐘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詩人以為“不足貴”,并放言“但愿長醉不復醒”。詩情至此,便分明由狂放轉而為憤激。這里不僅是酒后吐狂言,而且是酒后吐真言了。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當位至卿相,飛黃騰達,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行路難》)。說富貴“不足貴”,乃出于憤慨。以下“古來圣賢皆寂寞”二句亦屬憤語。李白曾喟嘆“自言管葛竟誰許”,稱自己有管仲之才,諸葛亮之智卻沒人相信,所以說古人“寂寞”,同時表現出自己“寂寞”。因此才情愿醉生夢死長醉不醒了。這里,詩人已是用古人酒杯,澆自己塊壘了。

      說到“唯有飲者留其名”,便舉出“陳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之句。古來酒徒歷歷,而偏舉“陳王”,這與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開,他心目中樹為榜樣的是謝安之類高級人物,而這類人物中,“陳王”與酒聯系較多。這樣寫便有氣派,與前文極度自信的口吻一貫。三國詩人曹植在《名都篇》中描寫洛陽飲宴時說:“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辈苤脖环Q為才高八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盡管身懷利器,抱負不凡,卻在政治上受到來自親哥哥魏文帝曹丕的打擊,郁郁不得志。“陳王”曹植于丕、睿兩朝備受猜忌,有志難展,亦激起詩人的同情。一提“古來圣賢”,二提“陳王”曹植,滿紙不平之氣。此詩開始似只涉人生感慨,而不染政治色彩,其實全篇飽含一種深廣的憂憤和對自我的信念。詩情所以悲而不傷,悲而能壯,即根源于此。

      剛露一點深衷,又回到說酒了,酒興更高。以下詩情再入狂放,而且愈來愈狂!爸魅撕螢檠陨馘X”,既照應“千金散盡”句,又故作跌宕,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壯語:即便千金散盡,也當不惜將出名貴寶物——“五花馬”(毛色作五花紋的良馬)、“千金裘”來換取美酒,圖個一醉方休。這結尾之妙,不僅在于“呼兒”、“與爾”,口氣甚大;而且具有一種作者一時可能覺察不到的將賓作主的任誕情態(tài)。須知詩人不過是被友招飲的客人,此刻他卻高踞一席,氣使頤指,提議典裘當馬,幾令人不知誰是“主人”。浪漫色彩極濃?烊丝煺Z,非不拘形跡的豪邁知交斷不能出此。詩情至此狂放至極,令人嗟嘆詠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猶未已,詩已告終,突然又迸出一句“與爾同銷萬古愁”,與開篇之“悲”關合,而“萬古愁”的含義更其深沉。這“白云從空,隨風變滅”的結尾,顯見詩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通觀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筆不辦。

      《將進酒》篇幅不算長,卻五音繁會,氣象不凡。它筆酣墨飽,情極悲憤而作狂放,語極豪縱而又沉著。詩篇具有震動古今的氣勢與力量,這誠然與夸張手法不無關系,比如詩中屢用巨額數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萬古愁”等等)表現豪邁詩情,同時,又不給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實深厚的內在感情,那潛在酒話底下如波濤洶涌的郁怒情緒。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樂、轉狂放、轉憤激、再轉狂放、最后結穴于“萬古愁”,回應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氣勢,亦有曲折,縱橫捭闔,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寫法,又有鬼斧神工、“絕去筆墨畦徑”之妙,既不是刻意刻畫和雕鑿能學到的,也不是草率就可達到的境界。通篇以七言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極參差錯綜之致;詩句以散行為主,又以短小的對仗語點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馬,千金裘”),節(jié)奏疾徐盡變,奔放而不流易。

      李白的詩二: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在寂靜的月夜思念家鄉(xiāng)的感受。

      詩的前兩句,是寫詩人在作客他鄉(xiāng)的特定環(huán)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一個獨處他鄉(xiāng)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還能沖淡離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心頭就難免泛起陣陣思念故鄉(xiāng)的波瀾。何況是在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睡夢初醒,迷離恍惚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誤作鋪在地面的濃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潔,又表達了季節(jié)的寒冷,還烘托出詩人飄泊他鄉(xiāng)的孤寂凄涼之情。

      詩的后兩句,則是通過動作神態(tài)的刻畫,深化思鄉(xiāng)之情!巴弊终諔饲熬涞摹耙伞弊,表明詩人已從迷朦轉為清醒,他翹首凝望著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鄉(xiāng)也正處在這輪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頭思故鄉(xiāng)”的結句!暗皖^”這一動作描畫出詩人完全處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那家鄉(xiāng)的父老兄弟、親朋好友,那家鄉(xiāng)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華與往事……無不在思念之中。一個“思”字所包涵的內容實在太豐富了。

      明人胡應麟說:“太白諸絕句,信口而成,所謂無意于工而無不工者!(《詩藪·內編》卷六)王世懋認為:“(絕句)盛唐惟青蓮(李白)、龍標(王昌齡)二家詣極。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藝圃擷馀》)怎樣才算“自然”,才是“無意于工而無不工”呢?這首《靜夜思》就是個樣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來,說是“妙絕古今”。

      這首小詩,既沒有奇特新穎的想象,更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它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xiāng)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千百年來,如此廣泛地吸引著讀者。

      一個作客他鄉(xiāng)的人,大概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吧:白天倒還罷了,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思鄉(xiāng)的情緒,就難免一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何況是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詩歌中所經?吹降。例如梁簡文帝蕭綱《玄圃納涼》詩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詩人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覺飛”來寫空明澄澈的月光,給人以立體感,尤見構思之妙?墒沁@些都是作為一種修辭的手段而在詩中出現的。這詩的“疑是地上霜”,是敘述,而非摹形擬象的狀物之辭,是詩人在特定環(huán)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錯覺呢?不難想象,這兩句所描寫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夢初回的情景。這時庭院是寂寥的,透過窗戶的皎潔月光射到床前,帶來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詩人朦朧地乍一望去,在迷離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鋪了一層白皚皚的濃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圍的環(huán)境告訴他,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著他抬頭一看,一輪娟娟素魄正掛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凈!這時,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對孤身遠客來說,最容易觸動旅思秋懷,使人感到客況蕭條,年華易逝。凝望著月亮,也最容易使人產生遐想,想到故鄉(xiāng)的一切,想到家里的親人。想著,想著,頭漸漸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揭示了詩人內心活動,鮮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動形象的月夜思鄉(xiāng)圖。

      短短四句詩,寫得清新樸素,明白如話。它的內容是單純的,但同時卻又是豐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卻又是體味不盡的。詩人所沒有說的比他已經說出來的要多得多。它的構思是細致而深曲的,但卻又是脫口吟成、渾然無跡的。從這里,讀者不難領會到李白絕句的“自然”、“無意于工而無不工”的妙境。

      李白的詩三: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唯 通:惟)

      賞析

      這首送別詩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調。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種少年剛腸的離別,也不同于王維《渭城曲》那種深情體貼的離別。這首詩,表現的是一種充滿詩意的離別。其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是兩位風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還因為這次離別跟一個繁華的時代、繁華的季節(jié)、繁華的地區(qū)相聯系,在愉快的分手中還帶著詩人李白的向往,這就使得這次離別有著無比的詩意。

      李白與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剛出四川不久,正當年輕快意的時候,他眼里的世界,還幾乎像黃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歲的孟浩然,這時已經詩名滿天下。他給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間,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贈孟浩然》詩中說:“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這次離別正是開元盛世,太平而又繁榮,季節(jié)是煙花三月、春意最濃的時候,從黃鶴樓順著長江而下,這一路都是繁花似錦。李白是那樣一個浪漫、愛好游覽的人,所以這次離別完全是在很濃郁的暢想曲和抒情詩的氣氛里進行的。李白心里沒有什么憂傷和不愉快,相反地認為孟浩然這趟旅行快樂得很,他向往揚州地區(qū),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邊送別,一邊心也就跟著飛翔,胸中有無窮的詩意隨著江水蕩漾。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別友人,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美景令人悅目,送別卻令人傷懷,以景見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達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藝術效果。

      “故人西辭黃鶴樓”,這一句不光是為了點題,更因為黃鶴樓是天下名勝,可能是兩位詩人經常流連聚會之所。因此一提到黃鶴樓,就帶出種種與此處有關的富于詩意的生活內容。而黃鶴樓本身,又是傳說仙人飛上天空去的地方,這和李白心目中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廣陵,又構成一種聯想,增加了那種愉快的、暢想曲的氣氛。

      “煙花三月下揚州”,在“三月”上加“煙花”二字,把送別環(huán)境中那種詩的氣氛涂抹得尤為濃郁。煙花,指煙霧迷蒙,繁花似錦。給讀者的感覺絕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盡、看不透的大片陽春煙景。三月是煙花之時,而開元時代繁華的長江下游,又正是煙花之地!盁熁ㄈ隆保粌H再現了那暮春時節(jié)、繁華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時代氣氛。此句意境優(yōu)美,文字綺麗,清人孫洙譽為“千古麗句”。 李白渴望去揚州之情溢于言表。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痹姷暮髢删淇雌饋硭坪跏菍懢埃趯懢爸邪粋充滿詩意的細節(jié)!肮路h影碧空盡”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經揚帆而去,而他還在江邊目送遠去的風帆。李白的目光望著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漸模糊,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可見目送時間之長。帆影已經消逝了,然而李白還在翹首凝望,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蕩蕩地流向遠遠的水天交接之處。

      “唯見長江天際流”,是眼前景象,又不單純是寫景。李白對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體現在這富有詩意的神馳目注之中。詩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滾滾東去的一江春水。總之,這一場極富詩意的、兩位風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對李白來說,又是帶著一片向往之情的離別,被詩人用絢爛的陽春三月的景色,將放舟長江的寬闊畫面,將目送孤帆遠影的細節(jié),極為傳神地表現出來。

    李白的詩原文及賞析4

      送客歸吳

      唐代 李白

      江村秋雨歇,酒盡一帆飛。

      路歷波濤去,家惟坐臥歸。

      島花開灼灼,汀柳細依依。

      別后無馀事,還應掃釣磯。

      注釋

      ①此詩見《文苑英華》卷二六九!稖胬嗽娫挕た甲C》認為非太白詩。

     、趰u花:王琦校:“一作山桃。”灼灼:盛貌!对姟ぶ苣稀ぬ邑病罚骸疤抑藏,灼灼其華。”

     、弁。核吰降。依依:盛貌。

      賞析

      “路歷波濤去,家惟坐臥歸!弊髡吣克陀讶嗽诓谐舜h去,獨自歸家。只能在家中一會坐下,一會躺著等待友人歸來。

      表達了對友人離去的不舍以及依依惜別之情!叭ァ焙汀皻w”對比鮮明,更加突出感情。

      《送客歸吳》古詩提要:

      《送客歸吳》是唐代詩人李白所寫的一首五言律詩。作者在江村把酒送別友人,目送友人遠去,歸家而生感慨:“別后無馀事,還應掃釣磯”。作者以島花和汀柳襯托,表現出對友人的離去的不舍!白谱啤薄耙酪馈边\用疊音,更烘托出了作者的.內心的感情。

      送客歸吳,此詩見于《文苑英華》卷二六九,署李白作,王琦據收《李太白全集》卷三○《詩文拾遺》。嚴羽《滄浪詩話·考證》謂此詩不見于集中,家數在大歷、貞元之間,非李白作。

      吳:泛指今江蘇一帶。李白有《子夜吳歌四首》、《中丞宋公以吳兵三千赴河南軍次尋陽脫余之囚參謀幕府》、《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序》云:“云自嵩宋沿吳相訪!绷碛小端痛薅冗吳度故人禮部員外輔國之子》、《夜泊黃山聞殷十四吳吟》、《送客歸吳》。

    李白的詩原文及賞析5

      登單父陶少府半月臺

      唐代 李白

      陶公有逸興,不與常人俱。

      筑臺像半月,回向高城隅。

      置酒望白云,商飆起寒梧。

      秋山入遠海,桑柘羅平蕪。

      水色淥且明,令人思鏡湖。

      終當過江去,愛此暫踟躕。

      譯文

      陶沔公真是逸興橫飛,與普通人那是相當的不同類。

      他筑的高臺不方不圓,卻如同天上的半個月亮,并且與高高的城墻相對。

      我們且在高臺置酒,邊看白云邊喝酒,豈不痛快?那討厭的秋風也想從高高的梧桐樹梢下來,湊趣喝一杯

      蕭瑟的山巒走入遠方的大海,寬敞平坦的大地上羅列著桑樹。

      城邊的`湖水明亮如綠醅,讓我想起在浙江鏡湖的好時光。

      總是要過長江到江南去,到鏡湖看看。但我十分愛戀單父琴臺的優(yōu)美景色,并想暫時在那呆一段時間。

      注釋

      單父:古縣名,縣治在今山東省單縣。

      陶少府:指陶沔。唐時稱縣尉為少府。《新唐書·李日仆》:李白“更客任城。與孔巢父、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居租徠山,日沉飲,號竹溪六逸”半月臺:臺前方后圓,在舊單縣城東北隅,相傳陶沔所筑。(《山東通志》)

      逸興:超逸豪邁的意興。

      俱:同。

      迥向:遠對。

      城隅:城角。

      商飆:秋風。

      柘:樹名,樹葉可口養(yǎng)蠶。

      平蕪:雜草豐茂的原野。

      淥:清澈。

      鏡湖:即鑒湖。其水清,澄明如鏡,故名。在今浙江省紹興縣。

      過江去:指過長江到江南去。

      踟躕:徘徊不進的樣子。

      創(chuàng)作背景

      《登單父陶少府半月臺》是詩人寄居山東時的作品,寫于天寶四載(745)。據記載,李白曾來單父四次,累計居住數月。其間常到琴臺飲酒作詩,以釋情懷,共留下了八首賦單詩句。

      賞析

      此詩明顯是李白賜金還山回到山東單父(現單縣)所作,當時杜甫高適與他一同來到這里,當然是李白請客,唐玄宗剛剛給了他不少黃金,沿途也收了不少饋贈,除掉給濟州道士們的錢,估計還有不少贏余,后來在這里造酒樓,以及在龜陰買的地大約也是用這筆錢.

      當時三人一定很爽,難怪杜甫到死都沒有忘記李白,吃了別人的嘴軟哈!那高適就有點不夠哥們了,幫助李白出獄是宋若思干的,他在旁邊看熱鬧,其實,當時他比小宋的官大,也是直接管李白的事兒的,恩,不哥們!

      單縣故事不少,牌坊也比較有名,李白當初也在這水邊喝過酒,就把這些照片一起發(fā)給大家玩玩.

    李白的詩原文及賞析6

      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

      巢父掉頭不肯住,東將入海隨煙霧。

      詩卷長留天地間,釣竿欲拂珊瑚樹。

      深山大澤龍蛇遠,春寒野陰風景暮。

      蓬萊織女回云車,指點虛無是歸路。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貴何如草頭露?

      蔡侯靜者意有余,清夜置酒臨前除。

      罷琴惆悵月照席:“幾歲寄我空中書?

      南尋禹穴見李白,道甫問訊今何如!”

      翻譯

      孔巢父搖頭不住長安,將去東海隨煙霧飄流。

      將詩卷永遠留人世間,放竿垂釣采珊瑚求生。

      隱居深山般遁世高蹈,時值春寒冷峭景凋零。

      仙女們駕著云車而來,指點虛無的歸隱之處。

      自以為他有仙風道骨,誰知離長安歸隱之因?

      愛惜巢父想苦苦相留,應知富貴像草尖露水!

      蔡侯是淡薄名利的人,趁涼夜庭中擺酒餞行。

      失意停琴見孤月殘席,何年從仙界寄我書信?

      向南找禹穴若見李白,代我問候他現在怎樣!

      注釋

      這句寫巢父無心功名富貴。掉頭,猶搖頭!安豢献 比忠拖挛摹翱嗨懒簟睂。朋友們要他待在長安,他總是搖頭。

      歸路:猶歸宿。

      知其故:指棄宮訪道之故。

      侯:是尊稱,杜甫嘗稱李白為“李侯”。

      靜者:恬靜的人,謂不熱衷富貴。別人要留,他卻歡送,其意更深,所以說“意有馀”。除,臺階。

      罷琴:彈完了琴。酒闌琴罷,就要分別,故不免“惆悵”。

      空中書:泛指仙人寄來的信。把對方看作神仙,故稱為空中書,杜甫是不信神仙的。

      “問訊”一詞,漢代已有,唐代詩文中尤多。如韋應物詩“釋子來問訊,詩人亦扣關”,杜詩如“問訊東橋竹,將軍有報書”,并含問好意。禹穴有二,這里是指浙江紹興縣的禹穴。

      創(chuàng)作背景

      朱鶴齡認為,此詩為杜甫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年間在京師長安所作。當時蔡侯餞別孔巢父,杜甫在筵席上賦此詩。蕭滌非考證出這首詩的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是公元747年(唐玄宗天寶六載)春,地點在長安,它是杜甫集中最早的一首七言古詩。

      鑒賞

      此詩寫孔巢父執(zhí)意離開長安,蔡侯為之設宴餞行,杜甫在宴上賦此詩以表達依依不舍之情,并在詩中贊揚了孔巢父的高風亮節(jié)。

      此詩前四句敘述孔巢父辭別長安去往江東。五至八句寫的是詩人對孔巢父此去途中的想象之情境。九至十二句言孔巢父對人生有獨特的見解,對功名利祿看得很淡,且歸隱之心已決。十三至十六句寫蔡侯置酒為孔巢父餞行的情景。最后兩句請孔巢父轉達對李白的.問候,點明題中的“兼呈李白”,從側面點出了李白與杜甫之間的深厚情誼。

      孔巢父此去,意在求仙訪道,故詩中多縹緲恍惚語,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但也可以看出杜甫早期所受屈原的影響。

    李白的詩原文及賞析7

      贈柳圓

      唐代 李白

      竹實滿秋浦,鳳來何苦饑。

      還同月下鵲,三繞未安枝。

      夫子即瓊樹,傾柯拂羽儀。

      懷君戀明德,歸去日相思。

      譯文

      秋浦滿是竹實,鳳凰來到這里怎么還會饑餓?

      還同月下的喜鵲,繞了三圈都沒有找到可以安然棲息的枝條。

      夫子你就是瓊樹,傾斜下垂的.枝條庇護。

      敬仰你的高尚品德,別后會日夜把你思念。

      注釋

      陸機《詩疏》:鳳凰,非梧桐不棲,非梧桐不食,非醴泉不飲。

      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瓊樹:即瓊枝。以謬琳瑯軒為食,鳳凰食之。

      謝靈運詩:傾柯引弱枝,攀條摘蕙草。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作于李白游秋浦(今安徽貴池)期間,或謂作于天寶十三載(754)。李白另有《贈秋浦柳少府》詩,疑柳圓即柳少府(秋浦縣尉)。

      賞析

      詩的開頭用鳳雛依梧桐而棲和啄食竹實的典故,說明秋浦地方政績得人心,自己對此地很留戀,接著又用曹操詩強化這種感想,然后把話題轉向柳圓,表達自己的心愿。巧妙用典和就典故發(fā)議論切入現實,是這首詩的特點。晚年的李白飄泊在江南,也許是為了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曾有不少夸贊地方長官的詩,常常會將古人的德、言、行隨手拈來用入詩中,卻并不是累贅繁瑣,不妨礙思想的流暢表達,其中既有詩人藝術技巧高超熟練之處,也有暫為人下的無奈。

    李白的詩原文及賞析8

      贈清漳明府侄聿

      唐代李白

      我李百萬葉,柯條布中州。

      天開青云器,日為蒼生憂。

      小邑且割雞,大刀佇烹牛。

      雷聲動四境,惠與清漳流。

      弦歌詠唐堯,脫落隱簪組。

      心和得天真,風俗由太古。

      牛羊散阡陌,夜寢不扃戶。

      問此何以然,賢人宰吾土。

      舉邑樹桃李,垂陰亦流芬。

      河堤繞綠水,桑柘連青云。

      趙女不冶容,提籠晝成群。

      繰絲鳴機杼,百里聲相聞。

      訟息鳥下階,高臥披道帙。

      蒲鞭掛檐枝,示恥無撲抶。

      琴清月當戶,人寂風入室。

      長嘯一無言,陶然上皇逸。

      白玉壺冰水,壺中見底清。

      清光洞毫發(fā),皎潔照群情。

      趙北美佳政,燕南播高名。

      過客覽行謠,因之頌德聲。

      譯文

      我們李家如同一棵大李樹,枝葉百萬遍布中州。

      老侄為天生的青云之器,天天為百姓操心。

      治理小縣如同“割雞”,將來還會大刀宰牛,將有大用。

      你的官聲如雷貫月驚動四鄰,你的惠政將與清漳同流。

      縣境內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老侄無為而治,官帽也不戴,形同吏隱。

      百姓為德政所化心平氣和,有天真的赤子之心,風俗像太古一樣純樸。

      牛羊散于阡陌之中,百姓們家家夜不閉戶。

      問為什么能這樣,他們回答說,是縣令賢明。

      縣中種植桃李樹,到處散發(fā)出桃李花的芬芳。

      河中流的是清清的河水,兩岸桑柘茂密如云。

      趙地的女子不愛梳洗打份,成群地在田野里提籠采桑。

      家家都在忙著繰絲和紡織,百里之間,機杼之聲相聞。

      由于無人告狀,縣衙前門可羅雀,縣令高臥無事,在閑讀道書。

      檐前掛著蒲鞭,對有過失的百姓只是象征性的懲罰。

      政閑時明月當頭,琴聲清越;庭中寂然,清風入室。

      老侄但長嘯無言,陶然如上皇之逸人。

      政清德高,潔如玉壺之冰,壺中透明見底。

      清光一片,可鑒毫發(fā),從中可映出百姓們的身影。

      清漳縣令的高名和佳政,在趙北燕南一帶到處傳頌。

      我這位過客聽了百姓們贊頌縣令美政的民謠,因此寫出了這篇頌詩。

      注釋

      清漳:在今河北肥鄉(xiāng)縣。唐時清漳屬洛州管轄。明府:唐人稱縣令為明府。聿:李聿,《全唐文》卷四五三有小傳:聿,玄宗朝官,清漳令,遷尚書郎。

      葉:喻宗族支派。

      中州:即中國。

      青云器:能飛黃騰達的大器。

      “小邑”二句:《論語·陽貨》中說,孔子到了武城,聽見一片弦歌之聲,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后以“割雞”為治理縣政之代稱。烹牛,喻施展大本領。

      清漳:水名,源出于山西陽泉南。經山西和縣、河北涉縣,南流入清漳。

      “弦歌”句:歌頌唐堯的無為而治。

      簪組:冠簪和冠帶。此指官服。簪,插戴官帽用的簪子。組,系帽的帶子。隱簪組:指有隱士風度。

      扃(jiōng)戶:閉戶。

      宰:此處用作動詞,任縣令。

      垂陰:樹木枝葉覆蓋形成陰影。

      冶容:女子修飾得很妖媚。

      繰(sāo)絲:煮繭抽絲。李白《荊州歌》:“荊州麥熟繭成蛾,繰絲憶君頭緒多!

      道帙(zhì):道書的書衣,此指道書。

      蒲鞭”二句:《后漢書·劉寬傳》說,劉寬為太士時,對人寬厚仁恕,人有過失,“但用蒲鞭罰之。示辱而已,終不加苦”。蒲鞭,用蒲草做成的鞭子,用來做象征性的懲罰。撲抶(chì):鞭打。

      上皇:即羲皇,伏羲。

      白玉壺冰:喻品德冰清玉潔。姚崇《冰壺賦》:冰壺者,清潔之至也。君子對之不忘乎。

      趙北、燕南:指河北中部她區(qū)。

      創(chuàng)作背景

      李白于天寶十一載(752)春,曾北游廣平、邯鄲、清漳等地。與清漳縣令侄輩李聿相會,別時寫了這首贈詩。

      賞析

      這首詩四十句,每八句用一韻,為一層詩意,共五層詩意。聲韻隨情而變。平仄互換。詩中描繪清漳政通民和,風俗淳古,禮樂之鄉(xiāng),歌頌賢吏李聿。全唐詩有李聿小傳,曾作清漳令,后為尚書郎。從全詩中反映了李白的無為而治的政治理想,并形象地描繪出理想的社會藍圖。充滿著自信和豪情。

      詩從開端到“惠與清漳流”為第一段,緊扣詩題,概略介紹李聿的才識、氣質、治邑的惠政,預示其是前途遠大,無可限量的青云人物。開端兩句概述李氏家族,傳宗百萬代(夸張說法),宗干支脈,遍布中州大地。這種介紹法,因始祖為道圣李耳,當今又是李氏天下,頗引以為自豪和榮耀。用以襯托下面對李聿的介紹。李聿是天賦與的才識和美德,作為縣令,日日為蒼生憂患。這四句以樹木的繁盛比喻李氏繁衍百代,而遍布全國。又以天開青云比況其才能德性,正因如此,李聿才日日替百姓著想。為百姓生活能幸福安居,日夜思慮謀畫。這是李白理想中的`賢吏形象,對于現實的李聿,可能更富于理想化了。接著又用四句詩,概括其政績。前兩句化用孔子的話。孔子觀子游治武城,聞弦歌聲,曾感慨地說:“割雞焉用牛刀。”李白用此典故是說李聿是治國的大才,治理清漳小邑,如同用宰牛刀割雞,將來前途如大刀宰牛,必有大用。因其大德大才治邑,德政如雷聲響遍四境之內,其給與百姓的好處,又如清漳水流滋潤著全縣百姓。這就使“青云器”、“蒼生憂”形象而具體化了,開花結果了。李聿不愧為李氏的后代,為李氏又爭了光。

      接著詩人又用八句詩寫李聿以禮樂治邑,邑清民安,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不讓太古之風。前兩句寫李聿如同孔子弟子子游治理武城邑,以禮制教化百姓,以歌聲感化百姓,音樂之聲,唐堯之曲,深入人心。而縣令李聿卻是不拘禮法,脫略官服而不顧,頗似隱士?h令風度惠及百姓,民心和而得天真之性,民風淳樸如上古三皇之世。白日牛羊散在田間南北通行的道路上,而入夜,家家不閉戶,不擔心被盜。中間這四句描繪出一個理想社會圖景,人性天真疏放,淳樸自然,禮讓謙和,不爭不貪,無貧無富之分。正因如此、詩人以驚異之情,詢問百姓,探竟其原因,得到了“賢人宰吾土”的滿意回答,點逗出詩眼。吏治非常重要,德教也是非常重要。這就具體點明李聿治政思想和個性。

      接著詩人再用八句詩,寫百姓安居樂業(yè),發(fā)展生產,民無游閑好逸之徒,吏無苛政繁擾?h人遍植桃李樹,樹樹垂蔭,散發(fā)芳香。河堤繞著淥水,桑柘樹連排,遠及青云。美女不打扮妖冶之容,白天成群結隊,提籠采桑。夜間繰絲織布,機杼和鳴,百里之內,聲息相聞。八句詩狀出百姓,男耕女織,各安其業(yè),社會繁榮,發(fā)達興旺,民富可知。這正是禮樂弦歌教化的結果。從百姓這個側面頌揚李聿德政治績。照應“為蒼生憂”句。再次證明治政美過于安民,感化人心。唯此才能“我無為而民自化”,李聿正是這樣的官吏;菁鞍傩蘸,而心自安無憂。

      接著詩人用八句詩,寫邑內政治安定,民無訴訟,賢吏逸豫。詩人形象地描寫官衙內無訟事,群鳥落在官衙臺階上,而縣令卻依然高臥北窗下,翻閱著道家書籍。官衙檐邊掛著用蒲草編的鞭子,用來對犯罪人行刑,表示羞辱之意罷了。在皓月當空,月光入戶之時,琴聲清悠。人息靜寂,風吹入室,此時縣令李聿長嘯抒心,無言高臥,如上古的伏羲皇帝,和樂安詳。“訟息”一句化用謝靈運的“虛館絕諍訟,空庭來鳥雀”之意,以示政通民和,民絕訴訟!案吲P”句又用陶淵明為彭澤令,高臥北窗下,翻閱書籍,自稱是羲皇上人,撫無弦之琴以自樂!捌驯蕖倍洌钟脰|漢南陽太守劉寬的典故,人有過失,但用蒲鞭捶打,而不用苦刑,表示羞辱之意,令其知恥而改過。李白在這八句詩中頻用典故,贊美李聿如陶潛、劉寬治邑以德,而不唯刑。民知禮而恥過,政治清明。這是百姓樂業(yè)在政治上的必然反映,是詩意的深化。

      詩中結尾八句,集中筆墨贊美李聿為官清廉,洞察民情,明辨是非,公正無私。詩的前四句,化用鮑照“清如玉壺冰”的詩意,進而比較李聿官清如水,玉壺冰水,清澈見底。清光可見毫發(fā),白亮透明可照群人之情。這四句詩喻人至美,本質圣潔,光采照人,是一位內外一致徹底透明的人物,為官自然清如水,明如鏡,為民造福。這就是詩人所稱贊的“賢人”。接著詩人再用四句贊美李聿的佳政:燕趙百姓,同頌其嘉政,共傳其美名,而我李白這位過客,觀賞行人歌謠,因為這個緣故,歌誦你的德政與美好聲譽。這八句詩采取比較與間接寫法,刻畫李聿的形神美,超出清漳,越及燕趙,傳名當世,流芳百世?偨Y全詩,照應開端。收結有力,余音繞梁,回味無盡。

      李白所頌揚的清漳縣令李聿,體現出他的賢能政治理想。同時對現實中信讒任佞,貪官魚肉人民,是一個否定。他更希望李氏子弟不辱李氏宗祖,不辱李氏王朝,無愧于百姓的父母官,如李聿一樣,治理好地方,惠及百姓。這就是李白以飽滿的熱情歌頌李聿的原因,也是李白所追求的作人價值。然而李白為社會開出這一良方,沒有被當時統(tǒng)治集團所接受。同前賢一樣,只能存在古代所謂圣賢的頭腦里、口頭上、文字中,只是空想而已。李白也不例外,這是由封建統(tǒng)治階級利益所決定的。

      李白這首五言古詩寫得高古淡遠,縱橫變化,開唐代五古格高意遠,神情橫逸,變化神奇的正風,是唐人五古中的佳作。

    李白的詩原文及賞析9

      清溪半夜聞笛

      唐代 李白

      羌笛梅花引,吳溪隴水情。

      寒山秋浦月,腸斷玉關聲。

      譯文

      羌笛聲聲吹起《梅花引》的曲子,卻讓人在這吳溪聽到隴頭流水般的傷情。

      又使這月光下的秋浦寒山,響遍令人腸斷的邊關之聲。

      注釋

      羌笛:古代流行于西北地區(qū)的一種竹笛。原出于古羌族,故稱《梅花引》,古曲名。

      吳溪:指清溪,古屬吳。

      隴水:即《隴頭水》,古樂府橫吹曲!稑犯娂肪矶濉峨]頭歌辭》:“隴頭流水,嗚聲嗚咽。遙望秦川,心肝斷絕。”

      隴水情:“情”一作“清”。古代隴州有隴坡(在今陜西隴縣),山勢高峻,坡上有清水從四面下注。離家游子行經此地唱出悲歌稱《隴頭流水歌》。

      “寒山”句:此句宋蜀本注:“一作空山滿明月!

      玉關: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縣西北,李白常以玉門關形容去國離鄉(xiāng)的憂愁。

      賞析

      “羌笛梅花引,吳溪隴水情”以鋪敘的方式來描繪出一幅羌笛笛聲哀怨、隴頭流水幽咽的荒涼凄美畫。詩中荒涼壯麗與哀怨婉轉也是直接用羌笛吹出的。詩人夜半聞笛聲,或許笛子所奏的是《梅花引》之曲調,或許根本不是悲愁的`曲調,但詩人聯想到悲愁的身世和處境,從而引發(fā)了悲愁之情!峨]頭歌》:“隴頭流水,鳴聲幽咽”,可見隴水之情乃是悲愁之情。李白《秋浦十七首》之第二首有“清溪非隴水,翻作斷腸流”之句,可見這里的“清溪隴水情”乃是斷腸之情。

      “寒山秋浦月,腸斷玉關聲。”此處的寒山當在秋浦,而玉關聲應該是使人腸斷的悲聲,因“春風不度玉門關”,亦表達出詩人常以玉門關形容去國離鄉(xiāng)的憂愁。月光、流水、笛聲、斷腸人便是構成這幅畫圖的基本元素。

      從此詩可以看出羌笛已經和表現征戰(zhàn)之苦、思鄉(xiāng)之痛 的《從軍行》、《度關山》聯系起來了,集中表現家國之思、思鄉(xiāng)之痛。這主要是因為羌笛多與出塞、關山、隴頭水等邊塞的地名相聯系,而這些地名令人自然而然想起荒涼的邊關塞漠、流血廝殺的戰(zhàn)場、久戍邊疆未歸的將士。而詩歌的基調是低沉的、傷痛的。

      創(chuàng)作背景

      《清溪半夜聞笛》為李白天寶十三載(公元754年)游秋浦(今安徽貴池)時所作。天寶十二載(公元753年),李白五十三歲。早春赴長安,想陳列濟世之策。陳策無果,回天無計,于是離去。同年秋,李白南下安徽宣城。此后李白連續(xù)三年都在安徽宣城。

    李白的詩原文及賞析10

      荊州賊平臨洞庭言懷作

      唐代李白

      修蛇橫洞庭,吞象臨江島。

      積骨成巴陵,遺言聞楚老。

      水窮三苗國,地窄三湘道。

      歲晏天崢嶸,時危人枯槁。

      思歸陰喪亂,去國傷懷抱。

      郢路方丘墟,章華亦傾倒。

      風悲猿嘯苦,木落鴻飛早。

      日隱西赤沙,月明東城草。

      關河望已絕,氛霧行當掃。

      長叫天可聞,吾將問蒼昊。

      譯文

      巨蛇橫陳在洞庭湖畔,在江島邊將大象一口吞掉。

      吐出象骨堆成巴陵,告訴我這個傳說的是楚國的遺老。

      三苗國在水的盡頭、三湘道旁水多土少。

      歲月崢嶸又到了年末,困境中的人顯得多么蒼老。

      戰(zhàn)亂不已我思歸不得,遠離放土悠傷滿懷抱。

      郢都已成了廢墟,章華臺早就傾倒。

      悲風中猿啼多么哀苦,葉落雁飛秋來得太早。

      夕陽隱沒在赤沙湖,明月映照著東城草。

      望斷關山河川,妖霧該被清掃。

      我仰天長嘯,老天你可知道?老天啊我在問你,你可知道?

      注釋

      《通鑒》:乾元二年八月,襄州將康楚元、張嘉延據州作亂,刺史王政奔荊州。楚元自稱南楚霸王。九月,張嘉延襲破荊州,荊南節(jié)度使杜鴻漸棄城走,澧、朗、鄂、峽、歸等州,官吏聞之,爭潛竄山谷。十一月,康楚元等眾至萬余人。商州刺史充荊、襄等道租庸使韋倫發(fā)兵討之,駐于鄧之境,招諭降者,厚撫之,伺其稍怠,進軍擊之,生擒楚元,其眾遂潰,得其所掠租庸二百萬緡,荊、襄皆平。

      修蛇:長蛇、大蛇。《淮南子·本經訓》:“堯乃使羿斷修蛇于洞庭。”高誘注:“修蛇,大蛇。吞象三年而出其骨之類。”

      巴陵:山名。《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七:“昔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若陵,故曰巴陵!

      三苗:我國古代部族名!妒酚浾x》:“三苗之國,左洞庭而右彭蠡!奔唇窈、江西一帶?装矅渡袝鴤鳌罚喝缰畤蠖赐ァ⒂遗眢,在荒服之例,去京師二千五百里!锻ǖ洹罚涸乐莨派n梧之野,亦三苗國之地。青草、洞庭湖在焉,二湖相連,青草在南,洞庭在北。注云:凡今長沙、衡陽諸郡,皆古三苗之地。

      三湘:今湖南湘江流域。

      《楚辭》:“歲既晏兮孰華予!蓖跻葑ⅲ骸瓣蹋硪!滨U照《舞鶴賦》:“歲崢嶸而愁暮!崩钌谱ⅲ骸啊稄V雅》曰:崢嶸,高貌。歲之將盡,猶物之高也!

      郢路:今湖北江陵一帶!锻ǖ洹罚航昕,今之荊州。春秋以來,楚國之都謂之郢都,西通巫、巴,東接云、夢,亦一都會也。

      《楚辭》:“惟郢路之遼遠!弊笏肌段憾假x》:“臨淄牢落,鄢郢丘墟!眳窝訚ⅲ骸扒鹦,謂居人少也。”

      章華:章華臺,春秋時楚國離宮名。故址在今湖北監(jiān)利縣西北!斗捷泟儆[》:江陵府有章華臺。晉杜預云:“在今南郡華容城中!比A容,即今監(jiān)利。

      赤沙:赤沙湖,在湖南華容縣南!端涀ⅰ罚憾赐ズ畯V圓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沒于其中!斗捷泟儆[》:洞庭湖在巴陵縣西,西吞赤沙,南連青草,橫亙七八百里!对狸栵L土記》:赤沙湖,在華容縣南,夏秋水泛,與洞庭洪通。杜甫《道林岳麓詩》所謂“殿角插入赤沙湖”也!兑唤y(tǒng)志》:赤沙湖,在洞庭湖西,夏秋水泛,與洞庭為一,涸時惟見赤沙。

      琦按:“城草”,恐是“青草”之訛,然青草在南,而詩云“東青草”,則又未敢定也。舊記云:洞庭南連青草,西亙赤沙,七八百里,又謂之三湖!冻鯇W記》:盛弘之《荊州記》云:巴陵南有青草湖,周回數百里,湖南有青草山,因以為名。《一統(tǒng)志》:青草湖,一名巴丘湖,北連洞庭,南接瀟湘,東納汨羅之水,每夏秋水泛,與洞庭為一,水涸則此湖先干,青草生焉。

      關河:關山河川。

      氛霧:霧氣。詩中比喻亂賊。江淹詩:“皇晉遘陽九,天下橫氛霧!睆堛娮ⅲ骸胺侦F,喻亂賊也。”

      蒼昊:蒼天。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承蒼吳之純殷!睆堓d注:“蒼、吳,皆天之稱也,春為蒼天,夏為昊天。”

      賞析

      “修蛇橫洞庭,吞象臨江島。積骨成巴陵,遺言聞楚老!惫糯鱾鬟^這樣一個神話故事:堯曾派后羿在洞庭斬殺巴蛇(即修蛇,大蛇)。這條大蛇死后,蛇骨堆積得象臣陵一樣,因此人們把這個地方取名為巴陵。古代還傳說,巴蛇能吞食巨象:“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山海經·海內南經》)詩一開始,詩人就用這些傳說作了一個比喻:襄州將領康楚元、張嘉延在荊州叛亂,就象那大蛇一樣吞食巨象,在洞庭湖一帶橫行無忌,作惡多瑞。

      “水窮三苗國,地窄三湘道。歲晏天崢嶸,時危人枯槁。思歸阻喪亂,去國傷懷抱!边@幾句寫詩人當時的心情和處境。是說自己正流落在窮鄉(xiāng)僻壤,加上歲暮將屆,氣候陰寒,時局充滿危機。詩人被困居在這里,形容枯槁,憔悴不堪,雖然歸心似箭,無奈又為動亂的現實所阻隔,真是有家難投,報國無門。

      “郢路方丘墟,意華亦傾倒。風悲猿嘯苦,木落鴻飛早!鼻皟删鋵懮鐣h(huán)境:由于當時荊州一帶戰(zhàn)亂紛擾,破壞慘重。昔日繁華的章華臺亦已倒塌。后兩句寫自然環(huán)境,點出時令和節(jié)候。時值深秋,秋風蕭瑟,猿嘯聲聲,落葉紛紛。鴻雁早已自北而南,飛回南方了。這幾句寫的都是客觀現實和自然景物,但詩人愁苦憂傷的心情卻在字里行間處處流露,不能自已,大有物尚如此,人何以堪的深沉感慨。

      “日隱西亦沙,月明東城草。關河望已絕。氛霧行當掃。長叫天可聞?吾將問蒼吳!”《水經注》有這樣的記載:“洞庭湖水廣圓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沒于其中!笨磥碓娙恕芭R洞庭”的時間已經不短,太陽已被洞庭湖西的赤沙湖所吞沒。一輪明月卻從東方冉冉升起,照完了青草湖。

      末尾四句,詩人寫得尤其沉痛:天色已晚,山河逐漸望不見了。有如煙氛迷霧的“荊州賊亂”理應統(tǒng)統(tǒng)一掃而光!我要高聲地問問蒼天:我的呼叫聲你到底聽得見還是聽不見?由于時代動亂和個人坎坷的'經歷,在這首詩里,憂憤不平和感傷的情緒不免流露,但與此同時,也可窺見已是垂暮之年的詩人,仍然密切關注時局,把批判的矛頭直指封建上層統(tǒng)治集團,他那豪邁不羈的性格和熾烈奔放的感情不減當年。

      全詩對“洞庭”的自然景物沒有作精細的刻畫和描寫,只是選擇了“荊州賊亂”這一客觀事實來抒發(fā)自己內心的感受和強烈的愛憎,達到“言懷”的目的。詩中運用神話傳說作比喻,使詩意增添了浪漫主義的情調和色彩。這首詩除了首尾幾句外,也有不少對偶的句子,但都自然而毫無斧鑿痕跡,充分顯示出詩人功力的深厚。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寫于唐肅宗乾元二年(759)的深秋,比《秋登巴陵望洞庭》的寫作時間,可能稍后一些。安史之亂爆發(fā)以后,李白目睹時局動蕩不安,戰(zhàn)亂紛擾頻仍,自己北歸不能,想要改變現狀又無能為力。詩人對此感傷不己,寫下此詩表達自己對迅速平息戰(zhàn)亂的渴望。

    李白的詩原文及賞析11

      覽鏡書懷

      唐代 李白

      得道無古今,失道還衰老。

      自笑鏡中人,白發(fā)如霜草。

      捫心空嘆息,問影何枯槁?

      桃李竟何言,終成南山皓。

      譯文

      得道便無所謂古今,失道終不免會衰老。

      自照自笑鏡中之人,滿頭白發(fā)就像霜草。

      捫心空自嘆息,我的形影為何這般枯槁?

      桃李何必多言,早晚會贊成商山四皓。

      注釋

      ⑴“桃李”句:語出《史記·李將軍列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币馑际钦f,桃李結滿果實,自然會有人來采摘,樹下也會因此踩出一條路來。

     、颇仙金杭瓷躺剿酿。李白《金陵歌送別范宣》:“送爾長江萬里心,他年來訪南山皓!蓖蹒ⅲ骸澳仙金,謂漢之四皓。四皓在秦時始入藍田山,后又入地肺山,漢時匿終南山!薄陡呤總鳌罚核酿┱,皆河內織人也,或在汲。一曰東園公,二曰甪里先生,三曰綺里季,四曰夏黃公,皆修道潔己,非義不動。秦始皇時。見秦政暴虐,乃退入藍田山而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透迤。曄曄紫芝,可以療饑。唐、虞世遠,吾將安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富貴之畏人,不如貧賤而肆志!蹦斯踩肷、洛,隱地肺山,以侍天下定。及秦敗,漢高聞而征之,不至。深自匿終南山,不能屈己。

      創(chuàng)作背景

      據詩中“自笑鏡中人,白發(fā)如霜草”句意來看,此詩當為李白暮年之作。詹锳先生《李白詩文系年》等書將此詩系于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

      賞析

      此詩共八句,可分三個部分:發(fā)端——覽鏡——書懷。

      開頭兩句為第一部分。開篇不直接入題,也無驚人之語,甚至有些過于平靜,出人意外。似乎詩人是在漫不經心地講述一個被人們普遍接受的道理:修道成仙的人自然是長生不老,反之,那些凡夫俗子轉眼就會走向生命的最后歷程。這兩句詩看似對道教的肯定,實則是對道教的挖苦。全詩也就由此而引起的。

      中間四句為第二部分。在這一部分,詩人緊扣開篇的“衰老”二字,以自己為例證,寫覽鏡之所見;深深的`自嘲和自責,形成對報國無門、濟世無路的現實的尖刻揭露和批判。李白從來崇尚道教,理應是“得到”之人,可是到頭來,依然“白發(fā)如霜草”!白孕Α币痪渑e重若輕,接法飄逸,可以說是對自己迷信道教的徹底否定。“空”“何”二字寫盡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極端痛苦!白孕Α薄皰行摹薄皣@息”“問影”幾個連續(xù)動作則把詩人覽鏡時的心理活動、外貌特征和神態(tài)舉止活脫脫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儼然是作者晚年的一幅形神兼?zhèn)涞淖援嬒瘛?/p>

      最后兩句為第三部分。詩人活用了兩個典故。詩人變“桃李不言”為“桃李竟何言”,是憤激之辭:我縱有才能,卻沒有施展的機會,又有什么可說的呢?詩人贊賞“商山四皓”,是希冀自己能像四皓一樣,能為國家貢獻出自己的余熱。兩個典故的活用,寫出了不合理制度下,杰出人才的悲劇結局,反映了詩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堅強信念、對邪惡勢力的殊死抗爭和矢志不渝的政治熱情。

      全詩通篇并無華麗詞句,而僅僅是以議論為主,間以聲、色、形、態(tài)的逼真刻畫,實在而不板滯,悲愴而不消沉,恰如水晶世界,直露、透徹;又似一片冰心,清冷、光明。其感人之處,全在于人格的力量和深刻的內涵。

    李白的詩原文及賞析12

      過四皓墓

      唐代李白

      我行至商洛,幽獨訪神仙。

      園綺復安在?云蘿尚宛然。

      荒涼千古跡,蕪沒四墳連。

      伊昔煉金鼎,何年閉玉泉?

      隴寒惟有月,松古漸無煙。

      木魅風號去,山精雨嘯旋。

      紫芝高詠罷,青史舊名傳。

      今日并如此,哀哉信可憐。

      譯文

      我來到商山看洛水,到幽靜之處訪神仙。

      甪里先生、夏黃公、東園公和綺里季如今在哪里?只有山上的蘿藤依然茂密。

      山上四座荒蕪的墳墓相連,成了千古荒涼的遺跡。

      他們當初在這里煉金丹,什么時候金丹成而玉泉閉?

      只有寒山映照著明月的冷光,千年古松也枝葉枯干,失去了往日的氛氳。

      山中只有妖魔鬼怪在興風作浪。

      曾經高聲詠唱的紫芝歌已經停息,但是,高潔的英名卻萬古流傳。

      現如今的'政治局面酷似當年,歷史循環(huán),讓人悲傷!

      注釋

     、潘酿褐盖貪h時期四位名士!陡呤總鳌罚核酿┱撸院觾容T人也,或在汲。一曰東園公,二曰甪里先生,三曰綺里季,四曰夏黃公,皆修道潔己,非義不動。秦始皇時。見秦政暴虐,乃退入藍田山而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透迤。曄曄紫芝,可以療饑。唐、虞世遠,吾將安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富貴之畏人,不如貧賤而肆志!蹦斯踩肷、洛,隱地肺山,以待天下定。及秦敗,漢高聞而征之,不至。深自匿終南山,不能屈己。《太平寰宇記》:四皓墓,在商州上洛縣西四里!队簞俾浴罚骸八酿┠,在商州西四里金雞原!

     、粕獭⒙,謂商山、洛水之間。

     、墙汀秳e賦》:“煉金鼎而方堅!崩钌谱ⅲ骸盁捊馂榈ぶσ病!

      ⑷賈公彥《周禮疏》:魅,人面獸身而四足,好惑人,山林異氣所生,為人害!墩f文》:魅,老精物也!侗阕印罚荷骄,如小兒而獨足,走向后,喜來犯人。人入山,若夜聞人音聲,大語其名曰“跂知”而呼之,即不敢犯人也。一名“熱內”,亦可兼呼之。又有山精,如鼓。赤色,亦一足,其名曰“暉”!懂愒贰罚骸缎杏洝罚荷骄缛,一足,長三四尺,食山蟹,夜出晝藏。鮑照《蕪城賦》:“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風曝雨嘯,昏見晨趨!

     、山汀渡辖ㄆ酵鯐罚骸熬銌⒌,并圖青史!崩钌谱ⅲ骸啊稘h書》有《青史子》,《音義》曰:古史官記事!

    李白的詩原文及賞析13

      送岑征君歸鳴皋山

      唐代李白

      岑公相門子,雅望歸安石。奕世皆夔龍,中臺竟三拆。

      至人達機兆,高揖九州伯。奈何天地間,而作隱淪客。

      貴道能全真,潛輝臥幽鄰。探元入窅默,觀化游無垠。

      光武有天下,嚴陵為故人。雖登洛陽殿,不屈巢由身。

      余亦謝明主,今稱偃蹇臣。登高覽萬古,思與廣成鄰。

      蹈海寧受賞,還山非問津。西來一搖扇,共拂元規(guī)塵。

      譯文

      岑公是相門之子,有著謝安一樣的雅望。

      世代都有騰飛的巨龍,中臺級別的就有三人。

      至人發(fā)達自有先兆,舉手高揖九州伯,卻不愿意為臣。

      無可奈何在天地直間,成為隱淪客。

      大道貴在深得全真,飛龍有時也潛輝幽臥。

      不妨趁此時探討宇宙人生奧秘,觀化神游在無垠的宇宙之中。

      光武帝擁有天下以后,嚴子陵作為他的老朋友,不愿意為臣。

      雖然登上光武帝在洛陽的宮殿,也不愿意放棄巢由樣的隱士身份。

      我也曾經謝辭過明主,如今自稱傲慢而窮困之臣。

      登高而思萬古,真想與仙人廣成子為鄰。

      魯仲連為朋友能蹈海而死,難道他會接受賞賜,我還山以后就不屑再去官場問津了。

      西風來了,我會像晉朝的宰相王導一樣搖扇遮鼻,不愿意沾上官場的半點氣息。

      注釋

      征君:隱居不應朝廷征聘的人。

      相門子:征君蓋與詩人岑參同族,故云。岑參《感舊賦序》:“國家六葉,吾門三相矣!

      安石:東晉謝安,字安石。

      奕世:累世。

      夔龍:傳說舜時的兩位賢臣。

      中臺:星名,三臺(上臺、中臺、下臺)之一。古謂三公上應三臺。

      拆:通“坼”,分開,裂開。

      機兆:事機的先兆。

      揖:揖而不拜。

      九州伯:九州之長官。句指隱而不仕。

      潛輝:藏輝。

      鄰:全詩校:“一作鱗。”

      元:同“玄”。窅默:幽深難測。

      無垠:無形狀之貌。

      光武:用嚴光事。

      偃蹇:傲世之意。

      廣成:即廣成子。

      蹈海:用魯仲連事。

      西來:全詩校”一作終期“。

      元規(guī)塵:晉庾亮字元規(guī)。此以“元規(guī)塵”喻權臣之盛氣凌人。

      創(chuàng)作背景

      天寶三年(744年),李白被排擠出京,唐玄宗賜金放還。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國山河的漫漫旅途。

      賞析

      李白被趕出長安,心情無限激憤和失望。但又看不見別的出路,因而也更加苦悶。在這首送岑征君歸隱的詩里,這激憤、失望,苦悶的心情一齊迸發(fā)出來,化為對唐玄宗統(tǒng)治集團的控訴和同黑暗政治現實決裂的誓言。

      第一部分(1~4句)是寫岑征君是相門之子,有著謝安一樣的雅望。詩人以豐富的想象,大膽的夸張,生動的比喻,以騰飛的巨龍比喻岑征君卓越的才能,充分體現了他創(chuàng)作方法上的浪漫主義的藝術特色。

      第二部分(5~12句)是寫送別岑征君當時的情景和想象岑征君歸隱鳴皋山的原因。詩中寫岑征君有卓越的才能,但竟不容于世,反襯了現實的黑暗。征君歸隱鳴皋山雖是無可奈何之舉,但隱居生活非常的幽深凄清、恬淡純凈,同權貴專權,爾虞我詐的黑暗現實對立的。無論是送別的情景,還是想象中的'隱居生活又都表現了詩人極為苦悶的心情。

      第三部分(13~20句),詩中描述的君主是封建時代謙恭下士的帝王的典范;而賢士又都是性格傲岸、蔑視權貴的典型。李白在詩中徵引這些古人的典故,用意無非是兩個,一是提出一種理想化的君臣關系,借以批評唐玄宗的“輕士”;二是表明自己平交帝王的態(tài)度,決不以犧牲人格來換取功名。李白的這種追求人格價值的理想,產生在盛唐政治開明的社會歷史土壤中,受到自由浪漫的時代精神的培養(yǎng)和滋育,代表了中國封建時代知識分子富有人格價值、值得布衣寒士驕傲的人生追求。

      到了第四部分(21~24句),詩人則把滿腔激憤,失望和苦悶的心情,寫成了痛快淋漓的揭露與斥責。在唐玄宗統(tǒng)治集團統(tǒng)治下,黑白顛倒,是非不分,奸佞得志,賢才受辱的黑暗政治。詩人表示,再也不能在這個黑暗的現實里呆下去了。這里,他又是用否定一切現實生活,以消極歸隱的形式來表達他的反抗的,當然反映了他思想中的消極因素。

    李白的詩原文及賞析14

      寓言三首

      唐代 李白

      周公負斧扆,成王何夔夔。武王昔不豫,剪爪投河湄。

      賢圣遇讒慝,不免人君疑。天風拔大木,禾黍咸傷萎。

      管蔡扇蒼蠅,公賦鴟鸮詩。金縢若不啟,忠信誰明之。

      搖裔雙彩鳳,婉孌三青禽。往還瑤臺里,鳴舞玉山岑。

      以歡秦娥意,復得王母心。區(qū)區(qū)精衛(wèi)鳥,銜木空哀吟。

      長安春色歸,先入青門道。綠楊不自持,從風欲傾倒。

      海燕還秦宮,雙飛入簾櫳。相思不相見,托夢遼城東。

      【其一】

      周公背靠屏風而立受諸侯朝拜,周成王戒懼敬慎。周武王不愉快的時候,周公剪爪投入河湄。

      賢圣都會遭遇讒言抵毀,人君也不免有所懷疑。天風拔起大木,禾苗盡受損壞。

      周武王弟管叔鮮與蔡叔度象蒼蠅一樣扇動流言蜚語,周公寫下《鴟鸮》詩。

      如果周武王沒有看到周公的《金縢》書,誰知道誰忠信可靠呢?

      【其二】

      扶搖直上的雙彩鳳,婉孌多姿的三青鳥。往還于王母的瑤臺里,鳴舞在玉山顛。

      以討秦娥的歡喜,又重新獲得王母的.歡心。而誠情摯意忠心耿耿的精衛(wèi)鳥,受到的是冷落,只好銜木哀吟。

      【其三】

      春色回歸長安城,一般先入青門道邊。綠楊沒有自持能力,風吹兩邊倒。

      海燕飛歸秦宮,雙雙飛入簾櫳,畫梁筑巢。相思卻不能相見,只好托夢到遼城東夫婿所在的關塞。

      賞析

      這三首寓言詩,寓意各有不同。蕭士赟認為,

      第一首詩:“此懼讒詩也,隱括金滕之事以申其意。”

      第二首詩:“此刺當時出入宮掖,取媚后妃、公主,以求爵位者。彩鳳、青禽,以比佞幸,幣_、玉山,以比宮掖。秦娥,以比公主。王母,以比后妃。精衛(wèi)銜木,以比小臣懷區(qū)區(qū)報國之心,盡忠竭誠而不見知,其意微而顯矣!

      第三首詩:“此閨思詩也。良人從軍,滔滔不歸,感時觸物而動懷人之思者歟?綠楊、海燕,以起興也,婉然《國風》之體,所謂“圣于詩”者,此哉!”

    李白的詩原文及賞析15

      春日陪楊江寧及諸官宴北湖感古作

      唐代李白

      昔聞顏光祿,攀龍宴京湖。

      樓船入天鏡,帳殿開云衢。

      君王歌大風,如樂豐沛都。

      延年獻佳作,邈與詩人俱。

      我來不及此,獨立鐘山孤。

      楊宰穆清風,芳聲騰海隅。

      英僚滿四座,粲若瓊林敷。

      鹢首弄倒景,峨眉綴明珠。

      新弦采梨園,古舞嬌吳歈。

      曲度繞云漢,聽者皆歡娛。

      雞棲何嘈嘈,沿月沸笙竽。

      古之帝宮苑,今乃人樵蘇。

      感此勸一觴,愿君覆瓢壺。

      榮盛當作樂,無令后賢吁。

      譯文

      聽說江寧以前有個光祿大夫顏延之,就在這北湖攀龍附鳳,宴請群僚。

      樓船駛入這天鏡一樣的湖中,錦幔圍成宮殿高入云霄。

      也唱起了《大風歌》,就像劉邦當年在沛都豐鄉(xiāng)作樂一樣。

      顏延之獻上詩章,仿佛像個詩人一樣。

      我是比不上他了,他象鐘山一樣孤傲突出。

      楊縣令文風清穆,高譽響徹東南海隅。

      僚幕英才高朋滿坐,個個如同玉樹臨風,一片璀璨。

      畫著鳥首的船在湖中顯弄倒影,個個美女娥眉如水,鬢發(fā)疊掛明珠。

      樂隊新曲新歌引人入勝,吳語昵儂和著古典舞蹈動人心魂。

      歌聲高亢繞云,聽眾如癡如醉,皆大歡喜。

      聲音喧鬧,唧唧嘈嘈,笙竽的聲音把江月搖碎了。

      這里曾經是帝王的`宮殿,如今卻是打柴割草的地方。

      想到這,不禁使人感慨萬分,老楊啊喝個底朝天吧。

      榮盛之時就應該及時行樂,別讓后輩笑話咱們。

      注釋

      ⑴楊江寧,名利物,為潤州江寧令。李善《文選注》:樂游苑,晉時藥圃,元嘉中筑堤壅水,名為北湖。《六朝事跡》:晉元帝大興三年,始創(chuàng)為北湖,筑長堤以遏北山之水。東至覆舟山,西至宣武城。《太平寰宇記》:玄武湖在升州上元縣西北七里,周回四十里,東西兩派,下水入秦淮。春夏深七尺,秋冬四尺,灌田百頃。《釋問》曰:湖本桑泊,晉元帝大興中,創(chuàng)為北湖。宋筑堤,南抵西塘,以肄舟師也。又《京都記》云:從北湖望鐘山,似官亭湖望廬岳也。

      ⑵《南史》:顏延之,字延年。孝武登柞,以為金紫光祿大夫。

     、恰稘h書》:攀龍附鳳,并乘天衢。

     、葞さ,天子行車野次,連帳以為殿也。沈約詩:“帳殿臨春籞,帷宮繞芳薈!弊笏肌栋装l(fā)賦》:“開論云衢!

      ⑸《史記》:高祖還歸過沛,留。置酒沛宮,悉召敵人父老子弟縱酒,發(fā)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擊筑,自為歌詩曰:“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兒皆和習之!稘h書》: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也。應劭曰:“沛,縣也。豐,其鄉(xiāng)也!泵峡翟唬骸昂笈鏋榭ざS為縣。”

     、暑佈幽暧小稇t觀北湖田收》詩,所謂獻佳作者,或是此詩。

     、恕短屏渥ⅰ罚菏Y山,一名鐘山,在潤州江寧縣。

     、獭对娊洝ご笱拧罚骸凹ψ黜,穆如清風!

     、汀痘茨献印罚骸褒堉埯o首!备哒T注:“鹢,大鳥也。畫其像著船頭,故曰鹢首也!

     、尾苤病堵迳褓x》:“綴明珠以耀軀。”

     、稀短茣罚洪_元二年,上以天下無事,聽政之暇,于梨園自教法曲,必盡其妙,謂之皇帝梨園弟子!短茣ざY樂志》: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弟子。宮女數百,亦為梨園弟子,居宜春院北梨園。

     、小冻o》:“吳歈蔡謳,奏大呂些!绷涸邸蹲胍罚骸皡歉柙粴Q。”

     、淹豸釉姡骸肮芟野l(fā)徽音,曲度清且悲!

     、覅琴|《答東阿王書》:“耳嘈嘈而無聞!眲⒘甲ⅲ骸班朽,喧甚也!

     、印恫┭拧罚骸绑弦赞藶橹,十三管,宮管在左方。竽,象笙,三十六管,宮管在中央!薄端螘罚骸绑希S所造,不知何代人。列管匏內,施簧管端。宮管在中央,三十六簧曰竿。宮管在左旁,十九簧至十三簧曰笙。其他皆相似也!

     、浴稘h書》:“樵蘇后爂!鳖亷煿抛ⅲ骸伴,取薪也。蘇,取草也!

      ⒄覆瓢壺,猶傾尊倒甕之意。

     、痔諠撛姡骸叭g當作樂!

    【李白的詩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登錦城散花樓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1-10

    贈李白原文及賞析02-05

    子夜吳歌·夏歌 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3-04

    李白最著名的詩及賞析01-20

    李白《夏日山中》詩賞析03-27

    李白《將進酒》原文及賞析01-23

    《李白墓》原文、注釋及賞析02-22

    《春日憶李白》原文及賞析02-23

    李白《將進酒》原文賞析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