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一区,夜色福利少妇专区,亚洲日本va中文字带亚洲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李白的唐詩

    時間:2024-06-07 08:01:54 詩人大全 我要投稿

    李白的唐詩15篇[熱]

    李白的唐詩1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的唐詩15篇[熱]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賞析

      開元二十三年(735),李白客東都(洛陽)!洞阂孤宄锹劦选芬辉姡敿催@次客東都有感而作。

      這首詩寫鄉(xiāng)思,題作《春夜洛城聞笛》,明示詩因聞笛聲而感發(fā)。題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點出季節(jié)及具體時間。起句即從笛聲落筆。已經(jīng)是深夜,詩人難于成寐,忽而傳來幾縷斷續(xù)的笛聲。這笛聲立刻觸動詩人的羈旅情懷。詩人不說聞笛,而說笛聲“暗飛”,變客體為主體!鞍怠弊譃橐痪潢P(guān)鍵。注家多忽略這個字。已故沈祖棻先生說:“……‘誰家’、‘暗飛聲’,寫出‘聞’時的`精神狀態(tài),先聽到飛聲,蹤跡它的來處,卻不知何人所吹,從何而來,所以說是暗中飛出!(《唐人七絕詩淺釋》)可為一種理解。因為不知笛聲來自何處,更不見吹笛者為何人,下此“暗”字,自是十分確當。這里“暗”字有多重意蘊。主要是說笛聲暗送,似乎專意飛來給在外作客的人聽,以動其離愁別恨。全句表現(xiàn)出一種難于為懷的心緒,所謂以主觀寫客觀。此外,“暗”也有斷續(xù)、隱約之意,這與詩的情境是一致的!罢l家”,意即不知誰家,“誰”與“暗”照應。第二句著意渲染笛聲,說它“散入春風”,“滿洛城”,仿佛無處不在,無處不聞。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觀感覺的極度夸張!吧ⅰ弊钟玫妹。“散”是均勻、遍布。笛聲“散入春風”,隨著春風傳到各處,無東無西,無南無北。即為“滿洛城”的“滿”字預設(shè)地步;“滿”字從“散”字引繹而出,二者密合無間。

      為什么聞笛聲詩人會觸動鄉(xiāng)思呢?第三句點出《折柳》曲。古人送別時折柳,盼望親人來歸也折柳。據(jù)說“柳”諧“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別情。長安灞橋即為有名的送別之地,或云其地楊柳為送行人攀折殆盡!墩蹢盍非鷤x惜別,其音哀怨幽咽。晉太康末,京洛流行《折楊柳》歌,有“兵革苦辛”之詞。北朝《折楊柳歌》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蹀坐吹長笛,愁殺行客兒。”大約都是據(jù)曲意填的歌詞。所以,詩人聽到這《折柳》曲,便引起客愁鄉(xiāng)思。一般說,久居他鄉(xiāng)的人,白天還沒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鄉(xiāng)。在春秋季節(jié),人們也常是多愁善感!墩哿窞槿婞c睛,亦即“聞笛”的題義所在。三,四兩句寫詩人自己情懷,卻從他人反說。強調(diào)“此夜”,是面對所有客居洛陽城的人講話,為結(jié)句“何人不起故園情”作勢。這是主觀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卻更見“我”感觸之深,鄉(xiāng)思之切。

    李白的唐詩2

      作品簡介

      《子夜秋歌》是唐代李白的一首詩,全詩寫征夫之妻秋夜懷思遠征邊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結(jié)束戰(zhàn)爭,丈夫免于離家去遠征。雖未直寫愛情,卻字字滲透真摯情意;雖無高談時局,卻又不離時局。情調(diào)用意,皆不脫邊塞詩的風韻。

      作品原文

      子夜秋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注釋

      1、搗衣:將洗過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搗去堿質(zhì)。這里指人們準備寒衣。

      2、玉關(guān):即玉門關(guān)。

      3、虜:對敵方的蔑稱。

      4、良人:丈夫。

      韻譯

      秋月皎潔長安城一片光明,

      家家戶戶傳來搗衣的聲音。

      砧聲任憑秋風吹也吹不盡,

      聲聲總是牽系玉關(guān)的情人。

      什么時候才能把胡虜平定,

      丈夫就可以不再當兵遠征。

      作品鑒賞

      月色如銀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靜,但搗衣聲中卻蘊含著千家萬戶的.思情;秋風不息,也寄托著對邊關(guān)思念的深情。讀來讓人怦然心動。結(jié)句是閨婦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聲。

      籠統(tǒng)而言,詩人的手法是先景語后情語,而情景始終交融。“長安一片月”,是寫景同時又是緊扣題面寫出“秋月?lián)P明輝”的季節(jié)特點。而見月懷人乃古典詩歌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方法,加之秋來是趕制征衣的季節(jié),故寫月亦有興義。此外,月明如晝,正好搗衣,而那“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的月光,對思婦是何等一種挑撥呵!制衣的布帛須先置砧上,用杵搗平搗軟,是謂“搗衣”。這明朗的月夜,長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聲中,而這種特殊的“秋聲”對于思婦又是何等一種挑撥呵!“一片”、“萬戶”,寫光寫聲,似對非對,措語天然而得詠嘆味。秋風,也是撩人愁緒的,“秋風入窗里,羅帳起飄揚”,便是對思婦第三重挑撥。月朗風清,風送砧聲,聲聲都是懷念玉關(guān)征人的深情。著“總是”二字,情思益見深長。這里,秋月秋聲與秋風織成渾成的境界,見境不見人,而人物儼在,“玉關(guān)情”自濃。無怪王夫之說:“前四句是天壤間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保ā短圃娫u選》)此情之濃,不可遏止,遂有末二句直表思婦心聲:“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過分偏愛“含蓄”的讀者責難道:“余竊謂刪去末二句作絕句,更覺渾含無盡!保ㄌ锿段髌栽娬f》)其實未必然!安恢柚{妙,聲勢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不必故作吞吐語。而從內(nèi)容上看,正如沈德潛指出:“本閨情語而忽冀罷征”(《說詩晬語》),使詩歌思想內(nèi)容大大深化,更具社會意義,表現(xiàn)出古代勞動人民冀求過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全詩手法如同電影,有畫面,有“畫外音”。月照長安萬戶。風送砧聲;胗耖T關(guān)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這是多么有意味的詩境呵!須知這儼然女聲合唱的“插曲”決不多余,它是畫面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畫外亦在畫中,它回腸蕩氣,激動人心。因此可以說,《秋歌》正面寫到思情,而有不盡之情。

      英漢對照

      子夜吳歌

      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A SONG OF AN AUTUMN MIDNIGHT

      Li Bai

      A slip of the moon hangs over the capital;

      Ten thousand washing-mallets are pounding;

      And the autumn wind is blowing my heart

      For ever and ever toward the Jade Pass....

      Oh, when will the Tartar troops be conquered,

      And my husband come back from the long campaign!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zhuǎn)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于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yǎng)素材,構(gòu)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并稱“李杜”。唐代還有一位詩人叫李賀,號"詩鬼",和李白有的一比。兩人統(tǒng)屬浪漫主義風格,想象奇?zhèn)ィ迷~夸張。但相比而言,李白詩多信筆揮撒,自然天成。李賀則多引用典章故事,刻意雕琢,用盡心機了。真可謂"嘔心瀝血"。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縣),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誕生于此。

    李白的唐詩3

      作品原文

      山中問答

      唐李白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作品注釋

      1、山中答問:一作“山中答俗人”,一作“答俗人問”,一作“答問”。

      2、余:我,詩人自指。何意:一作“何事”。棲:居住,隱居。碧山:山名,又名“白兆山”,在湖北省安陸市內(nèi),山下桃花洞是李白讀書處。一說碧山指山色的青翠蒼綠。

      3、不答:一作“不語”。自閑:悠閑自得。閑,安然,泰然。

      4、“桃花”句:晉陶淵明《桃花源記》載,東晉時,武陵有一漁人在溪中捕魚。忽進桃花林,林盡處有山。山有小口。從山口進去,遇一與外界隔絕的桃花源,里邊的人過著安居樂業(yè)的生活。此句暗用其事。窅(yǎo)然:指幽深遙遠的樣子。一作”宛然“。

      5、別有天地:另有一種境界。別,另外。非人間:不是人間,這里指詩人的隱居生活。

      作品譯文

      有人問我為什么隱居在碧山。我微笑不答,心境自在悠閑。

      桃花盛開,流水杳然遠去。這里別有一番天地,豈是人間。

      創(chuàng)作背景

      李白曾經(jīng)多次隱居山林。他在少年時代,和逸人東嚴子隱居岷山。出川以后,從唐玄宗開元十五年(727年)開始,李白在安陸(今屬湖北)居住十年,曾隱居白兆山桃花巖。此詩當作于開元十七年(729年)或十八年(730年)李白在白兆山桃花巖隱居時期。

      作品鑒賞

      這是一首詩意淡遠的七言絕句,以問答形式并暗用典故抒發(fā)了作者隱居生活的自在天然的情趣,也體現(xiàn)了作者的矛盾心理。

      第一聯(lián):“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鼻熬淦鸬猛回#缶浣拥妹噪x。這首詩的詩題一作“山中答俗人”,那么“問”的主語即所謂“俗人”。詩以提問的形式領(lǐng)起,突出題旨,以喚起讀者的注意。當人們正要傾聽答案時,詩人筆鋒卻故意一晃,“笑而不答”。俗人的疑問,就是李白為何要隱居?墒撬碾[居,卻實在不容易說得那么清楚,使得俗人能夠明白;而且這樣的事,對俗人不便說,也無必要說起,所以他就“笑而不答。”李白所以隱居,是有意造就聲譽,好取得有力的人的推薦,更便捷地走上仕宦的道路。他真誠地愛好自由自在的隱居生活。他的隱居,可不是遁世,而是想要等待時機到來,就做一番“濟蒼生”、“安社稷”的事業(yè)。及到功業(yè)既成,就飄然引退,“與陶朱、留侯,浮五湖,戲滄州”(李白《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李白隱居的思想是這樣復雜而且充滿矛盾,他難以跟俗人說明白。這里“笑”字值得玩味,它不僅表現(xiàn)出詩人喜悅而矜持的神態(tài),造成了輕松愉快的氣氛;而且這“笑而不答”,還帶有幾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懸念,以誘發(fā)讀者思索的興味!靶淖蚤e”三個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寫照,更表明這“何意棲碧山”的問題,對于詩人來說,既不覺得新鮮,也不感到困惑,只不過是“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罷了。第二句接得迷離,妙在不答,使詩增添了變幻曲折,有搖曳生姿、引人入勝的魅力。“笑而不答心自閑”,李白此時的心情是很安閑的,神態(tài)有些悠然自得。

      第二聯(lián):“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边@是寫“碧山”之景,其實也就是“何意棲碧山”的答案。這種“不答”而答、似斷實連的結(jié)構(gòu),加深了詩的韻味。這兩句用陶淵明《桃花源記》的典故。詩雖寫花隨溪水,窅然遠逝的景色,卻無一點“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衰颯情調(diào),而是把它當作令人神往的美來渲染、來贊嘆。因為上面寫的“笑而不答”的神態(tài),以及末句的議論都流露出這種感情!吧交ㄈ缋C頰”(李白《夜下征虜亭》)固然是美的,桃花隨流水也是美的,它們都是依照自然的法則,在榮盛和消逝之中顯示出不同的美,這不同的美卻具有一個共同點——即“天然”二字。這種美學觀點反映了詩人酷愛自由、天真開朗的性格。“別有天地非人間”,其言外之意是,碧山桃花源別有天地,妙趣無窮,他就愛在這山中隱居。詩人在前面對俗人的疑問“笑而不答”’在這里才作出了巧妙的回答!氨躺健敝羞@種沒有名利,又不冷落荒涼的`環(huán)境,充滿著天然、寧靜之美的“天地”,不是“人間”所能比。而“人間”究竟怎樣,詩人沒有明說。只要讀者了解當時黑暗的現(xiàn)實和李白的不幸遭遇,詩人“棲碧山”、愛“碧山”便不難理解了。這里隱含了詩人心中許許多多的傷和恨。所以,這首詩并不完全是抒寫李白超脫現(xiàn)實的閑適心情。詩中用一“閑”字,就是要暗示出“碧山”之“美”,并以此與“人間”形成鮮明的對比。因而詩在風格上有一種“寓莊于諧”的味道,不過這并非“超脫”。憤世嫉俗與樂觀浪漫往往能奇妙地統(tǒng)一在他的作品之中,體現(xiàn)出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

      這首詩完全是口頭語,很樸素,像行云流水似的,流暢自然,渾然天成。如李白所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全詩雖然只有四句二十八字,但是有問、有答,有敘述、有描繪、有議論。詩境似近而實遠,詩情似淡而實濃。用筆有虛有實,實處的描寫形象可感,虛處的用筆一觸即止,虛實對比,蘊意幽邃。明代李東陽曾說:“詩貴意,意貴遠不貴近,貴淡不貴濃;濃而近者易識,淡而遠者難知。如……李太白‘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皆淡而愈濃,近而愈遠,可與知者道,難與俗人言。”詩押平聲韻,采用不拘格律的古絕形式,顯得質(zhì)樸自然,悠然舒緩,有助于傳達出詩的情韻。后兩句意境甚美,構(gòu)思很巧妙,更使全詩為之增色。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xiàn)出蔑視權(quán)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zhuǎn)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yǎng)和素材,構(gòu)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shù)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的唐詩4

      春滯沅湘有懷山中

      [唐]李白

      沅湘春色還,風暖煙草綠。古之傷心人,于此腸斷續(xù)。

      予非懷沙客,但美采菱曲。所愿歸東山,寸心于此足。

      覽鏡書懷

      [唐]李白

      得道無古今,失道還衰老。自笑鏡中人,白發(fā)如霜草。

      捫心空嘆息,問影何枯槁。桃李竟何言,終成南山皓。

      題東溪公幽居

      [唐]李白

      杜陵賢人清且廉,東谿卜筑歲將淹。宅近青山同謝脁,門垂碧柳似陶潛。好鳥迎春歌后院,飛花送酒舞前檐。

      客到但知留一醉,盤中只有水晶鹽。

      金陵聽韓侍御吹笛

      [唐]李白

      韓公吹玉笛,倜儻流英音。風吹繞鐘山,萬壑皆龍吟。

      王子停鳳管,師襄掩瑤琴。馀韻度江去,天涯安可尋。

      代贈遠

      [唐]李白

      妾本洛陽人,狂夫幽燕客。渴飲易水波,由來多感激。

      胡馬西北馳,香騣搖綠絲。鳴鞭從此去,逐虜蕩邊陲。

      昔去有好言,不言久離別。燕支多美女,走馬輕風雪。

      見此不記人,恩情云雨絕。啼流玉箸盡,坐恨金閨切。

      織錦作短書,腸隨回文結(jié)。相思欲有寄,恐君不見察。

      焚之揚其灰,手跡自此滅。

      代秋情

      [唐]李白

      幾日相別離,門前生穞葵。寒蟬聒梧桐,日夕長鳴悲。

      白露濕螢火,清霜凌兔絲?昭谧狭_袂,長啼無盡時。

    李白的唐詩5

      東魯見狄博通

      [唐] 李白

      去年別我向何處,有人傳道游江東。

      謂言掛席度滄海,卻來應是無長風。

      贈崔侍郎

      [唐] 李白

      黃河二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故人東?,一見借吹噓。風濤倘相見,更欲凌昆墟。

      贈華州王司士

      [唐] 李白

      淮水不絕濤瀾高,盛德未泯生英髦。

      知君先負廟堂器,今日還須贈寶刀。

      贈盧徵君昆弟

      [唐] 李白

      明主訪賢逸,云泉今已空。二盧竟不起,萬乘高其風。

      河上喜相得,壺中趣每同。滄州即此地,觀化游無窮。

      水落海上清,鰲背睹方蓬。與君弄倒景,攜手凌星虹。

      江夏使君叔席上贈史郎中

      [唐] 李白

      鳳凰丹禁里,銜出紫泥書。昔放三湘去,今還萬死馀。

      仙郎久為別,客舍問何如。涸轍思流水,浮云失舊居。

      多慚華省貴,不以逐臣疏。復如竹林下,叨陪芳宴初。

      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魚。

      江上贈竇長史

      [唐] 李白

      漢求季布魯朱家,楚逐伍胥去章華。萬里南遷夜郎國,三年歸及長風沙。聞道青云貴公子,錦帆游戲西江水。

      人疑天上坐樓船,水凈霞明兩重綺。相約相期何太深,棹歌搖艇月中尋。不同珠履三千客,別欲論交一片心。

      贈柳圓

      [唐] 李白

      竹實滿秋浦,鳳來何苦饑。還同月下鵲,三繞未安枝。

      夫子即瓊樹,傾柯拂羽儀。懷君戀明德,歸去日相思。

    李白的唐詩6

      嵩山采菖蒲者

      [唐] 李白

      神仙多古貌,雙耳下垂肩。嵩岳逢漢武,疑是九疑仙。

      我來采菖蒲,服食可延年。言終忽不見,滅影入云煙。

      喻帝竟莫悟,終歸茂陵田。

      寄遠其二

      [唐] 李白

      青樓何所在。

      乃在碧云中。

      寶鏡掛秋水。

      羅衣輕春風。

      新妝坐落日。

      悵望金屏空。

      念此送短書。

      愿同雙飛鴻。

      寄遠其三

      [唐] 李白

      本作一行書。

      殷勤道相憶。

      一行復一行。

      滿紙情何極。

      瑤臺有黃鶴。

      為報青樓人。

      朱顏凋落盡。

      白發(fā)一何新。

      自知未應還。

      離居經(jīng)三春。

      桃李今若為。

      當窗發(fā)光彩。

      莫使香風飄。

      留與紅芳待。

      南流夜郎寄內(nèi)

      [唐] 李白

      夜郎天外怨離居,明月樓中音信疏。

      北雁春歸看欲盡,南來不得豫章書。

      越女詞其四

      [唐] 李白

      東陽素足女。

      會稽素舸郎。

      相看月未墮。

      白地斷肝腸。

      出妓金陵子呈盧六其三

      [唐] 李白

      東道煙霞主。

      西江詩酒筵。

      相逢不覺醉。

      日墮歷陽川。

      賦得鶴送史司馬赴崔相公幕

      [唐] 李白

      崢嶸丞相府,清切鳳凰池。羨爾瑤臺鶴,高棲瓊樹枝。

      歸飛晴日好,吟弄惠風吹。正有乘軒樂,初當學舞時。

      珍禽在羅網(wǎng),微命若游絲。愿托周周羽,相銜漢水湄。

      走筆贈獨孤駙馬

      [唐] 李白

      都尉朝天躍馬歸,香風吹人花亂飛。銀鞍紫鞚照云日,左顧右盼生光輝。是時仆在金門里,待詔公車謁天子。

      長揖蒙垂國士恩,壯心剖出酬知己。一別蹉跎朝市間,青云之交不可攀。倘其公子重回顧,何必侯嬴長抱關(guān)。

      姑孰十詠·天門山

      [唐] 李白

      迥出江山上,雙峰自相對。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參差遠天際,縹緲晴霞外。落日舟去遙,回首沉青靄。

      古風其四十三

      [唐] 李白

      周穆八荒意。

      漢皇萬乘尊。

      淫樂心不極。

      雄豪安足論。

      西海宴王母。

      北宮邀上元。

      瑤水聞遺歌。

      玉杯竟空言。

      靈跡成蔓草。

      徒悲千載魂。

    李白的唐詩7

      作品簡介《靜夜思》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絕小詩。此詩描寫了秋日夜晚,詩人于屋內(nèi)抬頭望月的所感。詩中運用比喻、襯托等手法,表達客居思鄉(xiāng)之情,語言清新樸素而韻味含蓄無窮,歷來廣為傳誦。

      作品原文

      靜夜思⑴

      床前明月光⑵,疑是地上霜⑶。

      舉頭望明月⑷,低頭思故鄉(xiāng)。

      詞句注釋

     、澎o夜思:安靜的夜晚產(chǎn)生的思緒。

     、拼玻捍嗽娭械摹按病弊,是爭論和異議的焦點。今傳五種說法。①指井臺。②指井欄。從考古發(fā)現(xiàn)來看,中國最早的水井是木結(jié)構(gòu)水井。古代井欄有數(shù)米高,成方框形圍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內(nèi),這方框形既像四堵墻,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欄又叫銀床,說明井和床有關(guān)系,其關(guān)系的發(fā)生則是由于兩者在形狀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類同。③“窗”的通假字。從意義上講,“床”可能與‘窗’通假,而且在窗戶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參照宋代版本,‘舉頭望山月’,便可證實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從時間上講,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對作者原意的忠誠度上,更加可靠。④取本義,即坐臥的器具,《詩經(jīng)·小雅·斯干》有“載寐之牀”,《易·剝牀·王犢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說,講得即是臥具。⑤馬未都等認為,床應解釋為胡床。胡床,亦稱“交床”、“交椅”、“繩床”。古時一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馬扎功能類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類似物,兩邊腿可合起來,F(xiàn)代人常為古代文獻中或詩詞中的“胡床”或“床”所誤。至遲在唐時,“床”仍然是“胡床”(即馬扎,一種坐具)。

      ⑶疑:好像。

      ⑷舉頭:抬頭。

      白話譯文

      明亮的月光灑在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xiāng)。

      創(chuàng)作背景

      李白的`《靜夜思》創(chuàng)作于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揚州旅舍,時李白26歲。同時同地所作的還有一首《秋夕旅懷》。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詩人抬望天空一輪皓月,思鄉(xiāng)之情油然而生,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詩《靜夜思》。

      作品版本

      明代版本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宋代版本

      靜夜思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抬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作品鑒賞

      《靜夜思》沒有奇特新穎的想象,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xiāng)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繹,千百年來,如此廣泛地吸引著讀者。全詩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揭示了詩人內(nèi)心活動,鮮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動形象的月夜思鄉(xiāng)圖,抒發(fā)了作者在寂靜的月夜思念家鄉(xiāng)的感受?椭猩钜共荒艹擅、短夢初回的情景。這時庭院是寂寥的,透過窗戶的皎潔月光射到床前,帶來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詩人朦朧地乍一望去,在迷離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鋪了一層白皚皚的濃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圍的環(huán)境告訴他,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著他抬頭一看,一輪娟娟素魄正掛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明凈。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對孤身遠客來說,最容易觸動旅思秋懷,使人感到客況蕭條,年華易逝。凝望著月亮,也最容易使人產(chǎn)生遐想,想到故鄉(xiāng)的一切,想到家里的親人。想著,想著,頭漸漸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前兩句寫詩人在作客他鄉(xiāng)的特定環(huán)境中一剎那間所產(chǎn)生的錯覺。一個作客他鄉(xiāng)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白天奔波忙碌,倒還能沖淡離愁,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思鄉(xiāng)的情緒,就難免一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在月明之夜,尤其是月色如霜的秋夜更是如此!耙墒堑厣纤敝械摹耙伞弊,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睡夢初醒,迷離恍惚中將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誤作鋪在地面的濃霜!八弊钟玫酶,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潔,又表達了季節(jié)的寒冷,還烘托出詩人飄泊他鄉(xiāng)的孤寂凄涼之情。

      后兩句通過動作神態(tài)的刻畫,深化思鄉(xiāng)之情。“望”字照應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詩人已從迷朦轉(zhuǎn)為清醒,他翹首凝望著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鄉(xiāng)也正處在這輪明月的照耀下,自然引出了“低頭思故鄉(xiāng)”的結(jié)句!暗皖^”這一動作描畫出詩人完全處于沉思之中!八肌弊纸o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那家鄉(xiāng)的父老兄弟、親朋好友,那家鄉(xiāng)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華與往事,無不在思念之中。一個“思”字所包涵的內(nèi)容實在太豐富了。

      短短四句詩,寫得清新樸素,明白如話。構(gòu)思細致而深曲,脫口吟成、渾然無跡。內(nèi)容是單純,卻又是豐富的;內(nèi)容是容易理解的,卻又是體味不盡的。詩人所沒有說的比他已經(jīng)說出來的要多得多,體現(xiàn)了“自然”、“無意于工而無不工”的妙境。

      英漢對照

      靜夜詩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xiāng)。

      IN THE QUIET NIGHT

      Li Bai

      So bright a gleam on the foot of my bed --

      Could there have been a frost already?

      Lifting myself to look, I found that it was moonlight.

      Sinking back again, I thought suddenly of home.

      作品格律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本作的韻腳是:七陽;可"三江七陽"通押。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xiàn)出蔑視權(quán)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zhuǎn)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yǎng)和素材,構(gòu)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shù)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的唐詩8

      1、《清平調(diào)·一枝紅艷露凝香》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2、《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相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3、《行路難·大道如青天》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栗。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搓幨芯n信,漢朝公卿忌賈生。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篲折節(jié)無嫌猜。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行路難,歸去來。

      4、《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5、《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

      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jīng)。

      6、《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7、《春思》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8、《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9、《望廬山瀑布二首》

      【其一】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

      掛流三百丈,噴壑數(shù)十里。

      欻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

      初驚河漢落,半灑云天里。

      仰觀勢轉(zhuǎn)雄,壯哉造化功。

      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空中亂潈射,左右洗青壁;

      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閑;

      無論漱瓊液,還得洗塵顏。

      且諧宿所好,永愿辭人間。

      【其二】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10、《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11、《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12、《清平調(diào)·云想衣裳花想容》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13、《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14、《金陵酒肆留別》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15、《上李邕》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恒殊調(diào),聞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16、《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17、《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

      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

      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鳴。

      18、《夢游天姥吟留別》

      ?驼勫,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⒐纳恹[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19、《清平調(diào)·名花傾國兩相歡》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桿。

      20、《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fā)。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

      21、《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22、《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李白的唐詩9

      【原文】:

      玉階怨

      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注釋】:

      玉階怨:屬樂府《相和歌辭?楚調(diào)曲》,從所存歌辭看,主要是寫“宮怨”的。玉階:玉石砌的臺階。

      羅襪:絲織的襪子。

      卻下:放下。

      【翻譯】:

      玉砌的臺階夜里已滋生了白露,夜深久佇立露水便浸濕了羅襪。

      只好回到室內(nèi)放下了水晶簾子,仍然隔著透明的簾子凝望秋月。

      【賞析】

      《玉階怨》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此詩寫一位婦女寂寞和惆悵的心情。前兩句寫女主人公無言獨立玉階,露水濃重,浸透了羅襪,她卻還在癡癡等待。

      后兩句寫寒氣襲人,女主人公回房放下窗簾,卻還在凝望秋月。前兩句寫久等顯示人的癡情;后兩句以月亮的'玲瓏,襯托人的幽怨。全詩無一語正面寫怨情,然而又似乎讓人感到漫天愁思飄然而至,不著怨意而怨意很深,有幽邃深遠之美。

      【閱讀訓練】:

      一、

     。1)第二句中的“侵” 字,很傳神,你認為妙在何處?(2分)

     。2)全詩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形象?(2分)

      二、

      (l)請概括詩中人物的特征并作簡要分析。(4分)

      (2)中國詩具有富于暗示性的特征,請以本詩為例加以說明。(4分)

      【參考答案】

      一、

     。1)答:“侵”字傳神地寫出了秋霜濃重的月夜,主人公佇立在臺階上,凝神關(guān)注,以致被露水浸濕了絲襪的狀態(tài)

     。2)答案:詩歌塑造了一個望穿秋眼、熱切盼望遠方的親人歸來的婦女形象。

      二、

      (1)詩中人物具有期盼(孤獨)與哀怨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詩中人物無言獨立玉階,以致冰涼的露水浸濕了衣襪,可見佇立之久,等待(期盼)之深,怨情之切;氐皆褐校毻镌,幽獨之苦,似月憐人,似人憐月。何物伴人,“卻下”二字,卻是“又上心頭”的寫照。(4分,特征1分,分析3分)

      (2)詩中不見人物姿容與心理狀態(tài),卻引讀者有無限想象余地,使思情無限遼遠!霸娭腥灰娫埂庇,但給人“幽怨”之深之感!奥稘裨谝m”讓人想到夜深人靜站立等待思念之久,而人未知;”玲瓏”二字,以月襯人,可想見女主人的思情至深之濃之烈。(4分,選擇暗示點1分,舉例展開3分)

    李白的唐詩10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李白詩鑒賞

      這首詩是年輕的李白初離蜀地時的作品,意境明朗,語言質(zhì)樸,音韻流暢。

      詩從峨眉山月寫起,說明了遠游的時令是在秋季。秋字為入韻倒置句末。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來,正應了秋高氣爽,月色皎潔的自然規(guī)律,自然入妙。月只半輪,使人進入到青山吐月的優(yōu)美意境。平羌江在峨眉山的東北,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蘆山縣,流至樂山縣入岷江。次句影

      指月影,入和流兩個動詞構(gòu)成連動式謂語,意為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般來說無論河水怎樣流動, 水中月也不會隨之流走,月隨水流只有一種情況,就是觀月老也順水而去。因此此句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示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謂空靈入妙。

      第三句中人出現(xiàn)了,他正連夜從清溪驛出發(fā)進入岷江,向三峽趕去。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的青年,乍離鄉(xiāng)土,對故國故人不免戀戀不舍。江行見月,如見故人。然明月畢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見下渝州依依惜別的無限情思,可謂語短情長。

      峨眉山 平羌江 清溪 渝州 三峽,詩歌就這樣漸次為讀者展開了一幅千里蜀江旅行圖。

      除峨眉山月而外,詩中沒有更具體的景物刻劃;除思君二字,也沒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這一明晰的藝術(shù)形象貫串整個詩境,成為詩情的誘導物。由它引發(fā)的意蘊相當豐富;山月與人萬里相隨,夜夜可見,使思君不見的.感慨更加深沉。明月可親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及,如同思友之情。凡詠月處,都抒發(fā)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一般來說,短小的絕句在表現(xiàn)時空變化上頗受限制,因此一般寫法是不同時超越時空,而此詩所表現(xiàn)的時間與空間跨度達到了馳騁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就有五個占了十二字,這在萬首唐人絕句中是絕無僅有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為絕唱,殊不厭重(王麟洲語),其原因在于:詩境中處處滲透著詩人江行體驗和思友之情,處處貫串著山月這一具有象征意義的藝術(shù)形象,這就將廣闊的空間和較長的時間統(tǒng)一起來。此外,地名的處理也富于變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以地名限制景物,是虛用;發(fā)清溪、向三峽、下渝州則是實用,而在句中位置亦不同。讀起來也就覺不著痕跡,妙入化工。

    李白的唐詩11

      思邊

      [唐] 李白

      去年何時君別妾,南園綠草飛蝴蝶。今歲何時妾憶君,

      西山白雪暗晴云。玉關(guān)去此三千里,欲寄音書那可聞。

      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二

      [唐] 李白

      王公希代寶。

      棄世一何早。

      吊死不及哀。

      殯宮已秋草。

      悲來欲脫劍。

      掛向何枝好。

      哭向茅山雖未摧。

      一生淚盡丹陽道。

      送客歸吳

      [唐] 李白

      江村秋雨歇,酒盡一帆飛。路歷波濤去,家惟坐臥歸。

      島花開灼灼,汀柳細依依。別后無馀事,還應掃釣磯。

      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唐] 李白

      三山懷謝脁,水澹望長安。蕪沒河陽縣,秋江正北看。

      盧龍霜氣冷,鳷鵲月光寒。耿耿憶瓊樹,天涯寄一歡。

      張相公出鎮(zhèn)荊州,尋除太子詹事,余時流夜郎

      [唐] 李白

      張衡殊不樂,應有四愁詩。

      慚君錦繡段,贈我慰相思。

      鴻鵠復矯翼,鳳凰憶故池。

      榮樂一如此,商山老紫芝。

      登廬山五老峰

      [唐] 李白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jié),吾將此地巢云松。

      見野草中有曰白頭翁者

      [唐] 李白

      醉入田家去,行歌荒野中。如何青草里,亦有白頭翁。

      折取對明鏡,宛將衰鬢同。微芳似相誚,留恨向東風。

      秀華亭

      [唐] 李白

      遙望九華峰,誠然是九華。

      蒼顏耐風雪,奇態(tài)燦云霞。

      曜日凝成錦,凌霄增壁崖。

      何當余蔭照,天造洞仙家。

      煉丹井

      [唐] 李白

      聞說神仙晉葛洪,煉丹曾此占云峰。

      庭前廢井今猶在,不見長松見短松。

      廣陵贈別

      [唐] 李白

      玉瓶沽美酒,數(shù)里送君還。系馬垂楊下,銜杯大道間。

      天邊看淥水,海上見青山。興罷各分袂,何須醉別顏。

    李白的唐詩12

      作品簡介

      《清平調(diào)·其二》由李白創(chuàng)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這首詩是李白在長安為翰林時所作。有一次,唐明皇與楊貴妃在沉香亭觀賞牡丹,因命李白作新樂章,李白奉旨作了這章。

      作品原文

      清平調(diào)·其二

      作者:李白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作品注解

      飛燕:趙飛燕,西漢皇后

      妝:修飾打扮

      作品韻譯

      貴妃真是一枝帶露牡丹,艷麗凝香,楚王神女巫山相會,枉然悲傷斷腸。

      請問漢宮得寵妃嬪,誰能和她相像?可愛無比的趙飛燕,還得依仗新妝!

      詩文解釋

      你如同那艷紅的牡丹花,葉滿濃露,花凝清香。你與君王魚水相偕,無比歡愛。傳說中的楚王與神女在巫山相會,一經(jīng)和你比較,真是大為遜色。請問昔日漢宮之中誰能像你這樣美艷無雙和得到皇帝的寵幸?大概只有那位身輕如燕能作掌上舞的趙飛燕了吧!

      作品評析

      這三首詩是李白在長安為翰林時所作。有一次,唐明皇與楊貴妃在沉香亭觀賞牡丹,因命李白作新樂章,李白奉旨作了這三章。第二首,寫貴妃的受寵幸。首句寫花受香露,襯托貴妃君王寵幸;二句寫楚王遇神女的虛妄,襯托貴妃之沐實惠;三、四句寫趙飛燕堪稱絕代佳人,卻靠新妝專寵,襯托貴妃的天然國色。詩人用抑揚法,抑神女與飛燕,以揚楊貴妃的花容月貌。

      巫山的神女和漢宮的飛燕均是絕色美女,但她們和國色天香的貴妃比較起來,仍稍顯遜色。詩人借古喻今,以贊楊妃。詩中語語濃艷,字字流葩,讀這首詩,如覺春風滿紙,花光滿眼,人面迷離,無須刻畫,自然使人覺得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別的。

      英漢對照

      清平調(diào)(之二)

      李白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A SONG OF PURE HAPPINESS II

      Li Bai

      There's a perfume stealing moist from a shaft of red blossom,

      And a mist, through the heart, from the magical Hill of Wu- -

      The palaces of China have never known such beauty-

      Not even Flying Swallow with all her glittering garments.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xiàn)出蔑視權(quán)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zhuǎn)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yǎng)和素材,構(gòu)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shù)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李白的唐詩13

      謝公宅

      [唐] 李白

      青山日將暝,寂寞謝公宅。竹里無人聲,池中虛月白。

      荒庭衰草遍,廢井蒼苔積。惟有清風閑,時時起泉石。

      靈墟山

      [唐] 李白

      丁令辭世人,拂衣向仙路。伏煉九丹成,方隨五云去。

      松蘿蔽幽洞,桃杏深隱處。不知曾化鶴,遼海歸幾度。

      觀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圖

      [唐] 李白

      粉壁為空天,丹青狀江海。游云不知歸,日見白鷗在。

      博平真人王志安,沉吟至此愿掛冠。松溪石磴帶秋色,愁客思歸坐曉寒。

      題隨州紫陽先生壁

      [唐] 李白

      神農(nóng)好長生,風俗久已成。復聞紫陽客,早署丹臺名。

      喘息餐妙氣,步虛吟真聲。道與古仙合,心將元化并。

      樓疑出蓬海,鶴似飛玉京。松雪窗外曉,池水階下明。

      忽耽笙歌樂,頗失軒冕情。終愿惠金液,提攜凌太清。

      題宛溪館

      [唐] 李白

      吾憐宛溪好,百尺照心明。何謝新安水,千尋見底清。

      白沙留月色,綠竹助秋聲。卻笑嚴湍上,于今獨擅名。

      觀胡人吹笛 ( 觀一作聽 )

      [唐] 李白

      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聲。十月吳山曉,梅花落敬亭。

      愁聞出塞曲,淚滿逐臣纓。卻望長安道,空懷戀主情。

      白田馬上聞鶯

      [唐] 李白

      黃鸝啄紫椹,五月鳴桑枝。我行不記日,誤作陽春時。

      蠶老客未歸,白田已繅絲。驅(qū)馬又前去,捫心空自悲。

    李白的唐詩14

      作品簡介

      《行路難》是唐代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三首七言古詩,抒寫了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了艱難險阻之后產(chǎn)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憤情緒,但李白并未因此而放棄遠大的政治理想,仍盼著總有一天會施展自己的抱負,表現(xiàn)了李白對人生前途樂觀豪邁的氣概,充滿了積極浪漫主義的情調(diào)。全詩蘊意波瀾起伏,跌宕多姿,具有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躍式的思維,高昂的氣勢。

      作品原文

      行路難

      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篲折節(jié)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

      行路難,歸去來!

      其三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

      詞句注釋

     。1)行路難:選自《李白集校注》,樂府《雜曲歌辭》調(diào)名,內(nèi)容多寫世路艱難和離別悲傷之意。

     。2)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為飾。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錢(即萬錢),形容酒美價高。玉盤:精美的食具。珍羞:珍貴的菜肴。羞:同“饈”,美味的食物。直:通“值”,價值。

     。3)投箸:丟下筷子。箸(zhù):筷子。不能食:咽不下。茫然:無所適從。

     。4)太行:太行山,在現(xiàn)在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處。

      (5)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這兩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呂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釣魚,得遇周文王,助周滅商;伊尹曾夢見自己乘船從日月旁邊經(jīng)過,后被商湯聘請,助商滅夏。呂尚和伊尹都曾輔佐帝王建立不朽功業(yè),詩人借此表明自己對從政仍有所期待。碧:一作“坐”。忽復:忽然又。

     。6)多岐路,今安在:岔道這么多,如今身在何處?岐:一作“歧”,岔路。安:哪里。

     。7)長風破浪:比喻實現(xiàn)政治理想。據(jù)《宋書·宗愨傳》載:宗愨少年時,叔父宗炳問他的志向,他說:“愿乘長風破萬里浪。”會:當。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連,船帆好像出沒在云霧之中。濟:渡過。

      (8)社:古二十五家為一社。雉:野雞。

     。9)彈劍:戰(zhàn)國時齊公子孟嘗君門下食客馮諼曾屢次彈劍作歌怨己不如意。

      (10)賈生:洛陽賈誼,曾上書漢文帝,勸其改制興禮,受時大臣反對。

     。11)擁篲:燕昭王親自掃路,恐灰塵飛揚,用衣袖擋帚以禮迎賢士。折節(jié):一作“折腰”。

     。12)歸去來:指隱居。語出東晉陶淵明《歸去來辭》。

      (13)首陽蕨:《史記·伯夷列傳》:“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遂餓死于首陽山!薄端饕罚骸稗,蕨也。”按薇、蕨本二草,前人誤以為一。

      (14)含光混世貴無名:此句言不露鋒芒,隨世俯仰之意!陡呤總鳌罚撼哺钢^許由曰:“何不隱汝形,藏汝光?”

     。15)自古賢達人:鮑照《擬行路難》:“自古圣賢盡貧賤”。功成不退皆殞身:《史記·蔡澤列傳》:“四時之序,成功者去!叹秊榍匦⒐鞣,……功已成矣,而遂以車裂!灼稹σ殉梢樱熨n劍死于杜郵。吳起……功已成矣,而卒枝解。大夫種為越王深謀遠計……令越成霸,功已彰而信矣,勾踐終負而殺之。此四子者,功成不去,禍至于身?”

     。16)子胥:伍子胥,春秋末期吳國大夫。《吳越春秋》卷五《夫差內(nèi)傳》:“吳王聞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賜屬鏤之劍,子胥……遂伏劍而死。吳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鴟夷之器,投之于江中!庇忠姟秶Z·吳語》。

     。17)陸機雄才豈自保:《晉書·陸機傳》載:陸機因宦人誣陷而被殺害于軍中,臨終嘆曰:“華亭鶴唳,豈可復聞乎?”李斯稅駕苦不早:李斯,秦國統(tǒng)一六國的大功臣,任秦朝丞相,后被殺!妒酚洝だ钏沽袀鳌份d:李斯喟然嘆曰:“……斯乃上蔡布衣……今人臣之位,無居臣上者,可謂富貴極矣。物極則衰,吾未知所稅駕?”《索引》:“稅駕,猶解駕,言休息也!

     。18)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這兩句還是寫陸機和李斯。《史記·李斯列傳》:“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zhí),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太平御覽》卷九二六:《史記》曰:“李斯臨刑,思牽黃犬、臂蒼鷹,出上蔡門,不可得矣!

      (19)秋風忽憶江東行:這句寫張翰!稌x書·張翰傳》:“張翰,字季鷹,吳郡吳人也!瓰榇笏抉R東曹掾!蛞娗镲L起,乃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官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蛑^之曰:‘卿乃縱適一時,獨不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時一杯酒!瘯r人貴其曠達!

      白話譯文

      其一

      金樽斟滿清酒,一斗要價十千;玉盤中盛的精美菜肴,價值萬錢。

      胸中郁悶啊,我放下杯子和筷子不能下咽;拔劍環(huán)顧四周,我心中一片茫然。

      想渡黃河,冰封住了河面;想要登上太行,雪鋪滿了山巔。

      像姜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又像伊尹做夢,他乘船經(jīng)過日邊。

      世上行路呵多么艱難,多么艱難;眼前歧路這么多,我該向哪里去?

      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徑直掛起白色的船帆橫渡茫茫大海!

      其二

      人生道路如此寬廣,唯獨我沒有出路。

      我不愿意追隨長安城中的富家子弟,去搞斗雞走狗一類的賭博游戲。

      像馮諼那樣彈劍作歌發(fā)牢騷,在權(quán)貴之門卑躬屈節(jié)是不合我心意的。

      當年淮陰市人譏笑韓信怯懦無能,漢朝公卿大臣嫉妒賈誼才能超群。

      你看,古時燕昭王重用郭隗,擁篲折節(jié)、謙恭下士,毫不嫌疑猜忌。

      劇辛和樂毅感激知遇的恩情,竭忠盡智,以自己的才能來報效君主。

      然而燕昭王早就死了,還有誰能像他那樣重用賢士呢?

      世路艱難,我只得歸去啦!

      其三

      不要學許由用潁水洗耳,不要學伯夷和叔齊隱居首陽采薇而食。

      在世上活著貴在韜光養(yǎng)晦,為什么要隱居清高自比云月?

      我看自古以來的賢達之人,功績告成之后不自行隱退都死于非命。

      伍子胥被吳王棄于吳江之上,屈原最終抱石自沉汨羅江中。

      陸機如此雄才大略也無法自保,李斯以自己悲慘的結(jié)局為苦。

      (陸機)是否還能聽見華亭的別墅間的鶴唳?(李斯)是否還能在上蔡東門牽鷹打獵?

      你不知道吳中的張翰是個曠達之人,因見秋風起而想起江東故都。

      生時有一杯酒就應盡情歡樂,何須在意身后千年的虛名?

      創(chuàng)作背景

      公元742年(天寶元年),李白奉詔入京,擔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個積極入仕的人,被世人稱作“詩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張良、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樣干一番大事業(yè),可是入京后,卻沒被唐玄宗重用,還受到權(quán)臣的讒毀排擠,兩年后被“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長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們都來為他餞行,求仕無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艱難,滿懷憤慨寫下了《行路難》組詩。

      作品鑒賞

      “行路難”是樂府古題,多詠嘆世路艱難及貧困孤苦的處境。李白《行路難》共三首,其中第一首流傳最廣。

      其一

      “行路難”比喻世道險阻,抒寫了詩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艱難時,產(chǎn)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憤情緒;但他并未因此而放棄遠大的政治理想,仍盼著總有一天會施展自己的抱負,表現(xiàn)了他對人生前途樂觀豪邁的氣概,充滿了積極浪漫主義的情調(diào)。

      詩開頭寫“金樽美酒”、“玉盤珍饈”,給人一個歡樂的宴會場面。接著寫“停杯投箸”、“拔劍四顧”,又向讀者展現(xiàn)了作者感情波濤的沖擊。中間四句,既感嘆“冰塞川”、“雪滿山”、又恍然神游千載之上,看到了呂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靶新冯y”四個短句,又表現(xiàn)了進退兩難和繼續(xù)追求的心理。最后兩句,寫自己理想總有一天能夠?qū)崿F(xiàn)。詩的前四句寫朋友出于對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對這樣一位天才被棄置的惋惜,不惜金錢,設(shè)下盛宴為之餞行!笆染埔娞煺妗钡睦畎,要是在平時,因為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會“一飲三百杯”的。然而,這一次他端起酒杯,卻又把酒杯推開了;拿起筷子,卻又把筷子放下了。他離開座席,拔下寶劍,舉目四顧,心緒茫然。停、投、拔、顧四個連續(xù)的動作,形象地顯示了內(nèi)心的苦悶抑郁,感情的激蕩變化。

      接著兩句緊承“心茫然”,正面寫“行路難”。詩人用“冰塞川”、“雪滿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具有比興的意味。一個懷有偉大政治抱負的人物,在受詔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時候,皇帝卻不能任用,被“賜金還山”,變相攆出了長安,這不正象遇到冰塞黃河、雪擁太行嗎!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種軟弱的性格,從“拔劍四顧”開始,就表示著不甘消沉,而要繼續(xù)追求!伴e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痹娙嗽谛木趁H恢,忽然想到兩位開始在政治上并不順利,而最后終于大有作為的人物:一位是呂尚,八十歲在磻溪釣魚,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湯聘前曾夢見自己乘舟繞日月而過。想到這兩位歷史人物的經(jīng)歷,又給詩人增加了信心。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姜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對未來的信心,但當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現(xiàn)實中來的時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艱難。離筵上瞻望前程,只覺前路崎嶇,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這是感情在尖銳復雜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強而又自信的李白,決不愿在離筵上表現(xiàn)自己的氣餒。他那種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終于使他再次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唱出了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他相信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要象劉宋時宗愨所說的那樣,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

      全詩在高度傍徨與大量感嘆之后,以“長風破浪會有時”忽開異境,并且堅信美好前景,終會到來,因而“直掛云帆濟滄!,激流勇進。蘊意波瀾起伏,跌宕多姿。

      其二

      第二首詩運用很多典故,一開頭就陡起壁立,讓久久郁積在內(nèi)心里的感受,一下子噴發(fā)出來。亦賦亦比,思想感情內(nèi)容十分深廣。用青天來形容大道的寬闊,照說這樣的大道是易于行路的,但卻是“我獨不得出”,就讓人感到這里面有許多潛臺詞。

      “羞逐”以下六句,是兩句一組!靶咧稹眱删涫菍懽约旱牟辉敢。唐代上層社會喜歡拿斗雞進行游戲或賭博,學斗雞,可以交接一些紈绔子弟,在仕途上打開一點后門。李白對此嗤之以鼻,聲明自己羞于去追隨長安里社中的小兒。“彈劍作歌”,用的是馮諼的典故。馮諼在孟嘗君門下作客,覺得孟嘗君對自己不夠禮遇,開始時經(jīng)常彈劍而歌,表示要回去。李白是希望“平交王侯”,而此時在長安,權(quán)貴們并不把他當一回事,因而使他象馮諼一樣感到不能忍受。這兩句是寫他的不稱意。韓信未得志時,在淮陰曾受到一些市井無賴們的嘲笑和侮辱。賈誼年輕有才,漢文帝本打算重用,但由于受到大臣灌嬰、馮敬等的忌妒、反對,后來竟遭貶逐。李白借用了韓信、賈誼的典故,寫在長安時一般社會上的人對他嘲笑、輕視,而當權(quán)者則加以忌妒和打擊。這兩句是寫他的不得志。

      “君不見”以下六句,深情歌唱當初燕國君臣互相尊重和信任,流露他對建功立業(yè)的渴望,表現(xiàn)了他對理想的君臣關(guān)系的追求。李白始終希望君臣之間能夠有一種比較推心置腹的關(guān)系。他常以伊尹、姜尚、張良、諸葛亮自比,原因之一,正因為他們和君主之間的關(guān)系,比較符合自己的.理想。但這種關(guān)系在現(xiàn)實中卻不存在。唐玄宗這時已經(jīng)腐化、昏庸,根本沒有真正的求賢、重賢之心,下詔召李白進京,裝出一副愛才的姿態(tài),要李白寫一點歌功頌德的文字罷了!罢淹醢坠强M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慨嘆昭王已死,沒有人再灑掃黃金臺,實際上是表明他對唐玄宗的失望。詩人的感慨是很深刻、沉痛。

      以上十二句,都是承接“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對“行路難”作具體描寫。既然朝廷上下都不看重他,而是排斥他,就只有拂袖而去!靶新冯y,歸去來!”在當時的情況下,他只有此路可走。這兩句既是沉重的嘆息,也是憤怒的抗議。

      這首詩表現(xiàn)李白對功業(yè)的渴望,流露出在困頓中仍然想有所作為的積極用世的熱情,他向往像燕昭王和樂毅等人那樣的風云際會,希望有“輸肝剖膽效英才”的機緣。篇末的“行路難,歸去來”,只是一種憤激之詞,只是比較具體地指要離開長安,而不等于要消極避世,并且也不排斥在此同時他還抱有它日東山再起“直掛云帆濟滄!钡幕孟搿

      其三

      第三首詩純言退意,與第一篇心情有異。通篇以對比手法,前四句言人生須含光混世,不務虛名。中八句列舉功成不退而殞身者,以為求功戀位者誡。最后贊成張翰唯求適意的人生態(tài)度。一篇之意三層而兩折。言虛名無益,是不否定事功之意。而功成則須及時退身,一為避禍,二求適意自由。這是李白人生哲學的基調(diào)。

      此篇用典頻繁,但不是自比古人,而是通過對古人的評論表達出至為復雜的心情。首先對許由、伯夷與叔齊的棄世提出非議,可見前兩首所說的“濟滄!薄皻w去來”并非心甘情愿;可是,接著又對伍員、屈原、陸機、李斯之殞身政治表示不滿。棄世既不符合他的人生理想,濟世又深感世情險惡,兩邊都不是他原意選擇的出路。正因為如此,李白的“行路難”才有別于鮑照等人,具有更深刻的悲劇性。不用說,詩中引用歷史教訓也出于現(xiàn)實感受。

      如果說第二首用典主要是揭露宮廷的腐敗,此首則在揭露宮廷政治的黑暗和險惡,兩方面都是詩人在長安宮廷的切身感受,也是他不得不辭官的理由。最后他對及時身退的張翰表示贊賞,正如前兩首的結(jié)尾一樣,不過是無可奈何之下的強自寬解,也是對現(xiàn)實表示抗議的激憤之詞!扒覙飞耙槐啤,猶如“直掛云帆濟滄!,神仙和酒原是李白排除憂憤的兩大法寶。但他還說過“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舉杯消愁愁更愁”,無論仙與酒都無濟于事,原因就在于他的人生態(tài)度始終是積極的。這種執(zhí)著于現(xiàn)實人生的積極態(tài)度,既是李白悲劇深刻性之所在,也是李白詩歌永恒生命力之所在。

      名家點評

      這三首《行路難》,充分地表現(xiàn)出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中,掙扎著的李白的悲憤與苦悶,代表他浪漫主義的特點。其一最具代表性!ìF(xiàn)代文史大家、書畫家瞿蛻園)

      杜甫對李白評價甚高,稱贊他的詩“驚風雨”、“泣鬼神”,而且無敵于世、卓然不群。

      韓愈對李白極為推崇;在《調(diào)張籍》有言“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在《石鼓歌》又嘆“少陵無人謫仙死”。

      《唐詩品匯》:劉云:結(jié)得不至鼠尾,甚善,甚善。

      《李杜詩通》:《行路難》,嘆世路艱難及貧賤離索之感。古辭亡,后鮑照擬作為多。白詩似全效照。

      《唐宋詩醇》:冰寒雪滿,道路之難甚矣。而日邊有夢,破浪濟海,尚未決志于去也。后有二篇,則畏其難而決去矣。此蓋被放之初述懷如此,真寫得“難”字意出。

      《李太白詩醇》:句格長短錯綜,如縛龍蛇。

      劉鑒《合刻李杜分體全集序》:青蓮《梁父》、《行路》諸吟,《巧言》、《巷伯》之倫也。

      《李太白詩醇》:嚴云:“天衢”亦是常語、作喻卻奇。又云:第四句極粗,極雅。短句作結(jié),結(jié)法警拔,寄托兀傲。

      后世影響

      詩篇《行路難》給后世人們在精神上和文學創(chuàng)作上所產(chǎn)生的積極影響,在文學史上具有深廣的意義。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李商隱稱他是謫仙人。中國唐朝人,有“詩仙”之稱,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省平?jīng)鍪徐o寧縣南),出生于蜀郡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xiāng)),一說生于西域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逝世于安徽當涂縣。其父李客,夫人有許氏、劉氏等四位,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李白的唐詩15

      天末懷李白

      杜甫

      涼風起天末,

      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

      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

      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

      投詩贈汨羅。

      杜甫詩鑒賞

      這首詩的寫作,大致與《夢李白二首》同時。詩中設(shè)想李白已到汨羅江邊。

      前四句應題目中的天末,從自己方面寫,后四句應題目中的懷李白,從李白方面看。前四句明寫秋天(涼風、鴻雁、秋水),后四句明提文章(文章、投詩)及詩人屈原(冤魂、汨羅),不僅描寫有中心,就是取材也相當集中。

      涼風起天末, 詩人推己及人,想到了李白:

      我這里已是秋風颯颯,那么身為逐客的友人,在這悲涼的秋日,究竟意如何呢?詩人無法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于是想到了惟一可以回答這一問題的書信。但是江湖秋水多,山高水闊,這一句中包含著對鴻雁幾時到的.否定性回答。詩的前四句由涼風寫起,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環(huán)環(huán)緊扣,最后歸結(jié)到江湖秋水多。這一句不僅說明對收到書信的不抱希望,而且以秋水多暗示李白前途坎坷,從而引出了以下四句。

      五、六句對李白橫遭不白之冤表示憤慨。文章憎命達所表達的是激憤,是不平;魑魅喜人過所表達的則是指斥,以及對友人的叮囑。七、八句中的冤魂、汨羅由文章、魑魅而來。屈原也是千古文豪,但最后的結(jié)局卻是放逐江湖,投水而死。屈原與李白的遭遇不正是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的最好說明嗎?共語、投詩反映了這兩位詩人的遭遇有極其相似之處。冤魂指屈原,投詩指李白。屈原已逝,不說憑吊,而說共語,不說賦詩祭汨羅而說投詩贈汨羅,這樣不僅把屈原寫活了,而且以屈原如果有知,應當同李白詩歌相交的假設(shè),來加強李白遭遇的悲劇性質(zhì)。

    【李白的唐詩】相關(guān)文章:

    李白的唐詩12-18

    李白必讀唐詩02-14

    李白的唐詩[集合]04-25

    李白唐詩欣賞03-26

    有關(guān)李白的唐詩12-19

    李白寫的唐詩12-19

    關(guān)于李白的唐詩12-18

    李白寫的唐詩[優(yōu)秀]02-14

    李白的唐詩[經(jīng)典15篇]12-19

    李白《靜夜思》唐詩賞析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