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中國經(jīng)典茶詩介紹
在平時的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詩歌吧,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xué)體裁。那么什么樣的詩歌才是好的詩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國經(jīng)典茶詩介紹,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寓言詩
采用寓言形式寫詩,讀來引人聯(lián)想,發(fā)人深思。這首茶寓言詩,記載在一本清代的筆記小說上,寫的是茶、酒、水的“對陣”,詩一開頭,由茶對酒發(fā)話:“戰(zhàn)退睡魔功不少,助戰(zhàn)吟興更堪夸。亡國敗家皆因酒,待客如何只飲茶?”酒針鋒相對答曰:“搖臺紫府薦瓊漿,息訟和親意味長。祭禮筵席先用我,可曾說著談黃湯!边@里說的黃湯,實則是貶指茶水。水聽了茶與酒的對話,就插嘴道:“汲井烹茶歸石鼎,引泉釀酒注銀瓶。兩家且莫爭閑氣,無我調(diào)和總不成!”
2、寶塔詩
唐代詩人元稹,官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與白居易交好,常常以詩唱和,所以人稱“元白”。元稹有一首寶塔詩,題名《一字至七字詩·茶》,此種體裁,不但在茶詩中頗為少見,就是在其它詩中也是不可多得的。詩曰:
茶,香葉,嫩芽,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zhuǎn)曲塵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后豈堪夸。
3、回文詩
回文詩中的字句回環(huán)往復(fù),讀之都成篇章,而且意義相同。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一生寫過茶詩幾十首,而用回文寫茶詩,也算是蘇氏的一絕。在題名為《記夢回文二首并敘》詩的敘中,蘇軾寫道:“十二月十五日,大雪始晴,夢人以雪水烹小團茶,使美人歌以飲余,夢中為作回文詩,覺而記其一句云:亂點余花睡碧衫,意用飛燕唾花故事也。乃續(xù)之,為二絕句云!睆摹皵ⅰ敝锌芍K東坡真是一位茶迷,意連做夢也在飲茶,怪不得他自稱“愛茶人”,此事一直成為后人的趣談。詩曰:
酡顏玉碗捧纖纖,亂點余花睡碧衫。
歌咽水云凝靜院,夢驚松雪落空巖。
空花落盡酒傾缸,日上山融雪漲江。
紅焙淺甌新火活,龍團小碾斗晴窗。
詩中字句,順讀倒讀,都成篇章,而且意義相同。蘇軾用回文詩詠茶,這在數(shù)以千計的茶詩中,實屬罕見。
4、聯(lián)句詩
聯(lián)句是舊時作詩的一種方式,幾個人共作一首詩,但需意思聯(lián)貫,相連成章。在唐代茶詩中,有一首題為《五言月夜啜茶聯(lián)句》,是由六位作者共同作成的。他們是:顏真卿,著名書畫家,京兆萬年(陜西西安)人,官居吏部尚書,封為魯國公,人稱“顏魯公”;陸士修,嘉興(今屬浙江省)縣尉;張薦,深州陸澤(今河北深縣)人,工文辭,任吏官修撰;李萼,趙人,官居廬州刺史;崔萬,生平不詳;晝,即僧皎然。詩曰:
泛花邀坐客,代飲引情言(士修)。
醒酒宜華席,留僧想獨園(薦),不須攀月桂,何假樹庭萱(萼)。
御史秋風(fēng)勁,尚書北斗尊(崔萬)。
流華凈肌骨,疏瀹滌心原(真卿)。
不似春醪醉,何辭綠菽繁(晝)。
素瓷傳靜夜,芳氣滿閑軒(士修)。
這首啜茶聯(lián)句,由六人共作,其中陸士修作首尾兩句,這樣總共七句。作者為了別出心裁,用了許多與啜茶有關(guān)的代名詞。如陸士修用“代飲”比喻以飲茶代飲酒;張薦用的“華宴”借指茶宴;顏真卿用“流華”借指飲茶。因為詩中說的是月夜啜茶,所以還用了“月桂”這個詞。用聯(lián)句來詠茶,這在茶詩中也是少見的。
5、唱和詩
在數(shù)以千計的茶詩中,皮日休和陸龜蒙的唱和詩,可謂別具一格,在詠茶詩中也屬少見。
皮日休,唐代文學(xué)家,襄陽(今湖北襄樊市)人,曾任翰林學(xué)士。陸龜蒙,唐代文學(xué)家,長洲(今江蘇吳縣)人,曾任蘇湖兩都從事。兩人十分知己,都有愛茶雅好,經(jīng)常作文和詩,因此,人稱“皮陸”。他們寫有《茶中雜詠》唱和詩各十首,內(nèi)容包括《茶塢》、《茶人》、《茶筍》、《茶籯》、《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甌》和《煮茶》等,對茶的史料,茶鄉(xiāng)風(fēng)情,茶農(nóng)疾苦,直至茶具和煮茶都有具體的描述,可謂一份珍貴的茶葉文獻。
從三國赤壁到中國茶文化
從三國赤壁到中國茶文化文章摘要:飲茶起源于巴蜀,始于西漢。在西漢時期,茶已是宮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種高雅消遣,王褒《僮約》已有“武陽買茶”的記載。但那時中國只有四川一帶飲茶,兩漢時期,茶作為四川的特產(chǎn),通過進貢的渠道,首先傳到京都長安,并逐漸向當(dāng)時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陜西、河南等北方地區(qū)傳播。
在電影赤壁中兩個畫面讓小編印象特別深刻。一個是諸葛亮與周瑜以琴會友時,貌美溫柔的小喬在一旁煮茶,一雙纖纖素手,烤茶煮茶,著實動人。琴畢,小喬舉杯齊眉,再把茶奉給二人喝。
另一個畫面是鐘情于小喬的曹操,寄情于一頗似小喬的女子——驪姬。曹操問“會沏茶嗎?”驪姬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會”,“沏吧”。驪姬奉上沏好的茶,曹操一板臉“不是這樣,重來”。驪姬重新舉茶杯到眉頭“丞相請用茶”,曹操微笑“嗯,這就對了。小喬,我是一直都很欣賞你的茶藝呀!”說畢,便心滿意足地品起茶來。驪姬吃驚地抬起頭,美目里盈滿了淚水……
不管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事,一部描寫戰(zhàn)爭的電影,卻用了這么多的時間和畫面來描寫茶,真是讓我感到意外,同時也激發(fā)了我的好奇心,到底茶在那個時期是怎樣的呢?
飲茶起源于巴蜀,始于西漢。在西漢時期,茶已是宮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種高雅消遣,王褒《僮約》已有“武陽買茶”的記載。但那時中國只有四川一帶飲茶,兩漢時期,茶作為四川的特產(chǎn),通過進貢的渠道,首先傳到京都長安,并逐漸向當(dāng)時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陜西、河南等北方地區(qū)傳播;另一方面,四川的飲茶風(fēng)尚沿水路順長江而傳播到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東漢末年、三國時代的醫(yī)學(xué)家華佗《食論》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葉藥理功效的第一次記述。史書《三國志》寫吳國君主孫皓有“密賜茶荼以代酒”,是“以茶代酒”最早的記載。從西漢到三國時期,在巴蜀之外,茶是供上層社會享用的珍稀之品,飲茶限于王公朝士,民間可能很少飲茶。到了魏晉、南北朝,飲茶之風(fēng)傳播到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成為日常飲料。茶由巴蜀向中原廣大地區(qū)傳播,茶葉生產(chǎn)地區(qū)不斷擴大,飲茶從上層社會逐漸向民間發(fā)展。
一杯茶顯示出小喬身份的高貴,精通茶藝更說明其受過良好的教育。對曹操來說,那茶因為被賦予了小喬的風(fēng)韻而變得異常甘甜可口吧。能喝到心愛的女人為自己煮的茶,能為自己的心上人沏一杯茶,都是一大快事。誠如曹操,有時候一個人喜歡一件事情或者一個物件,是因為這件事或這個物品讓他想起一個人或者曾經(jīng)擁有的美好回憶,物品本身或許并沒有價值,但是其背后所包含的意義卻是無價的,是令人終身難忘的。
前些日子喝了一泡老茶,十幾泡后,茶湯依舊艷麗明亮,口感依舊醇厚綿滑。想是當(dāng)初采摘、制作時的精心,保存的得當(dāng),再經(jīng)過時間的歷練,所以才能有如此的味道。我想真正的情感也是這樣吧,初遇時的激情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淡,只不過是放在心底的一角,即使遠在天邊,一句淡淡的問候,也能明白彼此的心意。
普茶吟:普洱茶詩
許廷勛(寧洱生員)
山川有靈氣盤郁,不鐘于人即于物。蠻江瘴嶺劇可憎,何處靈芽出岑蔚。
茶山僻在西南夷,鳥吻毒閔紛膠葛。豈知瑞草種無方,獨破蠻煙動蓬勃。
味厚還卑日注從,香清不數(shù)蒙陰窟。始信到處有佳人,豈必趙燕與吳越。
千枝峭茜蟠陳根,萬樹槎芽帶余蘗。春雷震厲勾漸萌,夜雨沾濡葉爭發(fā)。
繡臂蠻子頭無巾,花裙夷婦腳不襪。競向山頭采拮來,蘆笙唱和聲嘈贊。
一摘嫩蕊含白毛,再摘細芽抽綠發(fā)。三摘青黃雜揉登,便知粳稻參糖核。
筠藍亂疊碧燥燥,楹炭微烘香馞馞。夷人恃此御饑寒,賈客誰教半干沒。
冬前給本春收茶,利重逋多同攘奪。土官尤復(fù)事誅求,雜派抽分苦難脫。
滿園茶樹積年功,只與豪強作生活。山中焙就來市中,人肩浹汗牛蹄蹶。
萬片揚簸分精粗,千指搜剔窮毫末。丁妃壬女共薰蒸,筍葉騰絲重撿括。
好隨筐篚貢官家,直上梯航到官闕。區(qū)區(qū)茗飲何足奇,費盡人工非倉卒。
我量不禁三碗多,醉時每帶姜鹽吃。休休兩腋自生風(fēng),何用團來三百月。
。ü饩w《普洱府志》)
《普洱茶山春曲》普洱茶詩
普洱茶山春曲
于生(云南·昆明)
一疊清波一疊云,青嵐綠霧卷紅裙。
山泉玉笛鳴春鳥,領(lǐng)悟春吟脫俗人。
十六字令·普洱茶(三首)
十六字令·普洱茶(三首)
王文井(云南·景谷)
茶。綠帶環(huán)坡接翠霞,村姑聚,笑語滿山洼。
茶。普洱名揚譽邇遐,優(yōu)良質(zhì),四海竟相夸。
茶。求教詩詞致友家,香飄遠,不覺日西斜。
普洱茶
王明之(云南·墨江)
普洱名茶銷萬里,京城飲譽上紅樓。
而今改革放開好,精茗香飄五大洲。
詠普洱茶
王興麒(云南·昆明)
嫩綠邀春焙,余甘浹齒牙。
神清非澡雪,普洱譽仙家。
對 茶[唐]孫淑
小閣烹香茗, 疏簾下玉溝;燈光翻出鼎, 釵影倒沉甌;
婢捧消春困, 親嘗散暮愁;吟詩因坐久, 月轉(zhuǎn)晚妝樓。
夏日閑居[唐]張籍
多病逢迎少, 閑居又一年。 藥看辰日合, 茶過卯時煎。
草長睛來地, 蟲飛晚后天。 此時幽夢遠, 不覺到山邊。
和韋開州盛山茶嶺 (唐·張籍)
紫芽連白蕊,初向嶺頭生。自看家人摘,尋常觸露行。
尚書惠蠟面茶[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圓,采摘新芽獻地仙;飛鵲印成香蠟片,啼猿溪走木蘭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輕涵翠縷煙;分贈恩深知最異,晚鐺宜煮北山泉。
《峽中嘗茶》 (唐·鄭谷)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園里火煎嘗。
吳僧漫說鴉山好,蜀叟休夸鳥嘴香。
合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shù)片淺含黃。
鹿門病家不歸去,酒渴更知春味長。
《嘗茶》 (唐·劉禹錫)
生怕芳叢鷹嘴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滿碗花。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喜園中茶生》 (唐·韋應(yīng)物)
潔性不可污,為飲滌塵煩; 此物信靈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余,率爾植荒園; 喜隨眾草長,得與幽人言。
《茗坡》 (唐·陸希聲)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華鮮。
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湖州貢焙新茶 (唐·張文規(guī))
鳳輦尋春半醉回,仙娥進水御簾開。
牡丹花笑金鈿動,傳奏湖州紫筍來。
《新茶詠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二舅》(唐·盧綸)
三獻蓬萊始一嘗,日調(diào)金鼎閱芳香。
貯之玉合才半餅,寄與阿連題數(shù)行。
【中國經(jīng)典茶詩介紹】相關(guān)文章:
唐代茶詩精選01-13
中國現(xiàn)代詩06-17
閱讀中國的茶完成練習(xí)09-18
介紹茶的作文04-07
中國現(xiàn)代詩《贊美》09-13
中國元素的現(xiàn)代詩09-14
描寫中國的現(xiàn)代詩09-09
中國夢經(jīng)典現(xiàn)代詩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