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北漂葉子”的勵志故事
葉子是我在南京大學的校友,是2009屆新聞傳播學院的畢業(yè)生。畢業(yè)后她沒有留在富足的江南,而是選擇去了北京。當時她的月收入是3800元,和大學同學合租,每月支付房租1200元。2009年冬,我來到北京跟葉子敘舊,她眉飛色舞地向我講述那些只可能發(fā)生在北京的勵志故事。從與她的交談中,我意識到,北京的一切吸引著她,北京還支撐著她對未來的期待。
是什么影響著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的城市選擇呢?傳統(tǒng)的解釋有薪資、行業(yè)和職位。然而葉子的故事給了我們啟示:還有一些不可以測量的非物質因素。它們的重要性和影響力是否可以通過數(shù)據(jù)被驗證呢?我們在此提出“非物質吸引力”的概念,為理解大學生的就業(yè)城市吸引力找到依據(jù)。
經(jīng)濟學認為人的幸福感來自于消費,消費越多,幸福感越高。而消費可以被分成兩種:私有品消費和公共品消費。私有品指的是日常生活中例如食物、汽車這樣的商品,當消費者付錢購買之后,就變成了購買者私有。與此相反,公共品是可以被分享的。每個城市都有著它們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歷史和發(fā)展、政府的管理和政策,因此每一個城市都提供著不相同的公共品組合,吸引大學生和投資者成為當?shù)氐木用瘛S捎诠财吠荒苡媒疱X購買獲得,本文把公共品消費,稱為“非物質消費”;一個城市提供的公共品所帶來的吸引力,稱為“非物質吸引力”。
中國的大學畢業(yè)生在尋找能實現(xiàn)幸福感最大化的“地點+工作”的組合。他們考慮的不僅僅是工資的高低,還有所選擇的城市能夠給他們帶來多少公共品消費。那么,一個城市要提供多少公共品消費量,才足以有足夠大的非物質吸引力,讓畢業(yè)生們愿意放棄其他城市更高的薪資職位呢?各城市的非物質吸引力是否可以被衡量,甚至進行排名、一分高下呢?
這就要求研究者能夠準確地量化、計算每個城市給居民帶來了多少非物質消費。由于非物質消費往往不需要消費者掏腰包購買,如何量化消費者從公共品消費中得到的幸福感就成了一個難題。經(jīng)濟學家們想了一個辦法,他們試圖通過觀察消費者的行為來推測這樣一個問題:他犧牲了多少金錢來換取非物質條件。讓我用以下這個例子來說明。
假設以下情景,葉子收到了兩份offer,分別來自城市A和城市B。如果在城市A工作,葉子的購買力收入是2000元,而在城市B工作的話,葉子的購買力收入更高,是3000元。在物價水平相同的.情況下,葉子在城市B能夠得到更大的物質消費。然而她最終選擇了城市A,那么可以推斷理性的葉子在城市A的總幸福感至少和在城市B的總幸福感一樣多。其原因是,城市A通過提供更多的非物質消費,不低于城市B。那么到這里,經(jīng)濟學家的問題就得到了解答:葉子犧牲了1000元的物質消費,以換取城市A(至少)價值1000元的非物質消費。 由此,僅僅從數(shù)據(jù)中可以觀察到的收入信息,就可以衡量出“無法直接測量”的非物質消費。更進一步總結會發(fā)現(xiàn),葉子在兩個城市之間的物質消費之差,恰好等于兩個城市公共品消費的差的最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