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廣東省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2第三單元《漸》
教材簡析:
這篇文章從時間的角度來闡述一種沖淡平和的人生態(tài)度人生境界,而并非我們時常說的擠時間,搶時間,努力工作學習。行文別致新穎,可以說是豐子愷先生禪心的反映。這篇文章以時間的漸變,折射出作者那種沖淡平和的生活態(tài)度,與人為善,淡泊寧靜,呼喚一個“謙讓,和平”的社會主題。
文章開篇就寫到:使人生圓滑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漸’;造物主騙人的手段,也莫如‘漸’。在不知不覺之中,天真爛漫的孩子‘漸漸’變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俠的青年‘漸漸’變成頑固的老頭子。……使人不察其遞降的痕跡,不見其各階段的境界,而似乎覺得在同樣的地位,恒久不變,又無時不有生的意趣與價值,于是人生就被實肯定,而回滑進行了!
文章的結尾兩段,在說了“乘火車的旅客”的故事之后,作者寫到“然而在乘‘社會’或‘世界’的大火車的‘人生’的長期的旅客中,就少有這樣的明達之人。像現在的世界上的人,倘定他們搭船乘車的期間的.壽命,也許在人類社會上可減少許多兇險殘慘的爭斗,而與火車中的一樣謙讓,和平,也未可知。首尾照應,談論的話題不離“人生”:時間的漸進中,人的不知不覺的惡變(也許用詞過重);一種希望中的人的行為組成的和諧社會。雖然,作者在第四自然段首說:“‘漸’的本質是‘時間’!钡恼轮兴e的例都是集中于一個事物——不自覺變化而真正發(fā)生漸變的“人”本身。
第1自然段寫人的青春“漸變”,第2自然段寫人的境遇的“漸變”,這都是寫人作為“自己”的漸變。
第3自然段寫人對自然之物、身邊親人的情感體驗差異,第4自然段寫“農夫抱犢跳溝”的故事,這都是寫人“自己”與外界的關系的漸變。
第5自然段寫“時間”與“人生”的關系,第6自然段寫個體的“人”與社會群體的“人”的關系,第7自然段引用警句含蓄表達什么是“大人生”“大人格”。這三自然才讓文章的真正意思露出“冰山之角”,折射出自己真正想說的話。
文章沿著“個體—外界—社會”這一條思路線層層深入表現主題,從時間的角度來闡述這一種沖淡平和的人生態(tài)度人生境界。另外,文章兩個故事其寓意含蓄而深刻。這是學生深入理解該文主題的難點。從文章的結構來說,農夫抱犢跳溝的故事是論證這一段的首句——“‘漸’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極微的方法來隱蔽時間的過去與事物的變遷的痕跡,使人誤認其為恒久不變!,除此之外,在文章主要思想上,有沒有其深刻的寓意?乘火車的旅客這一個比喻,對文章的主題有什么幫助?這是解讀全文難點所在也是學生讀之費力而又不吐不快的地方。
根據課文第六段論述“乘火車的旅客”的事例,個人認為明晰的道出了“人與人之間相處態(tài)度”的問題?梢宰寣W生回想一些將時間濃縮的事例來體味其中的含義。如海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怎樣來分配這有限的時間。也可以用佛家的“百年修得同船渡”、和尚說江面上只有兩條船一為名來一為利往、葉倩文的歌曲《滾滾紅塵》等等來折射這個世俗百像。
對于“抱犢跳溝”,將其與這一段后面的分析句聯(lián)系起來理解。這里的“犢”可理解為在工作中人們抱著不放的“名”與“利”。某一天,“我們”因其他原因而停下工作時,有了一段想一想的時間,就會發(fā)現原來自己為名為利是多么的“苦勞”。
豐子愷以夏丐尊、李叔同為師,李叔同即弘一法師。豐子愷受其影響,學佛信佛,勸世人愛惜生命,戒除殺機,弘揚善行,其文章自然以事設寓,充滿玄思。
教學目標:
1、把握文章生動形象說理的寫作方法;
2、感悟作者的睿智,領悟作者對人生的感悟。
教學過程:
一、目標呈現
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一篇名家隨筆——豐子愷的《漸》。說到讀名家隨筆,我覺得是對我們頗有裨益的一件事。因為這樣一些名家隨筆中包含著許多睿智的東西,對提升自我很有幫助。所以我主張讀名家隨筆要學會“三讀”:1、讀文章,2、讀作者,3、讀自己。讀文章以領悟文章中閃爍的思想火花,讀作者以感悟大家之人格、思想、精神的魅力,讀自己則是提升自己,覺悟人生必不可少的。
二、導入
。▼雰簣D片)童年的往事歷歷在目,宛如昨天的片斷,在不知不覺中,時間如東去之水不復還,生命也如流水般漸漸流逝!我們該如何對待時間的漸變,生命的漸變?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豐子愷的《漸》,看能否給我們一些啟示。
三、課前預習
1、準確讀出并解釋下列詞語。
紈绔(wánkù)子弟刑笞(chī)軋(yà)傾軋軋(zhá)鋼
圍爐擁衾(qīn)傭工(yōng)牛犢(dú)軋(gá)朋友
四、閱讀與探究(小組合作)
思考:
1、你認為“漸”是什么意思?
速讀課文找出文中解說漸的語句
明確:
使人生圓滑進行的微妙的要素,造物主騙人的手段;
人生是由“漸”維持的;
人之能堪受境遇的變衰,也全靠這“漸”的助力;
這真是大自然的神秘的原則,造物主的微妙的工夫;
“漸”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極微極緩的辦法來隱蔽時間的過去與事物的變遷的痕跡,使人誤認其為恒久不變;
這真是造物主騙人的一大詭計!
“漸”的本質是“時間”.
1、在文章中“漸”的作用指得是什么?
明確:
就是用每步相差極微極緩的辦法來隱蔽時間的過去與事物的變遷的痕跡,使人誤認其為恒久不變。
2、文章兩個故事寓意含蓄而深刻,即農夫抱犢跳溝的故事,乘火車的旅客這一個比喻,分別對揭示文章的主題思想有什么深刻寓意?
明確:
。1)聯(lián)系課文理解,“犢”可理解為在工作中人們抱著不放的“名”與“利”,某一天,“我們”因其他原因而停下工作時,有了一段想一想的時間,就會發(fā)現原來自己為名為利是多么的“苦勞”。
。2)根據課文第六段論述“乘火車的旅客”的事例,明確的道出了“人與人之間相處態(tài)度”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回想一些將時間濃縮的事例來體味其中的含義。如海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怎樣來分配這有限的時間。也可以用佛家的“百年修得同船渡”、和尚說江面上只有兩條船一為名來一為利往、葉倩文的歌曲《滾滾紅塵》等等來折射這個世俗百像。)
3、論交流:你的生活與學習中有“漸”的現象嗎?
四、課堂小結:,你能用一句話來歸納一下你的感受、收獲嗎?(學生回答,教師歸納演示板書)
五、課后作業(yè)
結合全文,談談你對“然人類中也有幾個能勝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壽命的人”這句話中“人”的理解?
(指具有“大人格”“大人生”的人,文章雖未指明這樣的人是誰,但從文中關于“乘‘社會’或‘世界’的大火車的‘人生’的長期的旅客”的描述,應該指對上社會、對人生有所補益,不計個人得失,追求一種超越心態(tài)的明達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