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蛋寶寶的故事
活動名稱:蛋寶寶的故事
重點領域:科學
活動目標:1、讓幼兒手口一致的點數(shù)8個物體,能說出總數(shù)。
2、讓幼兒知道7 添上1是8,8比7少1 ,7比8多1。
3、發(fā)展幼兒的分析、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驚喜蛋7個,小雞貼絨教具8只,小蟲若干、盆子
活動過程:
1、 復習7的形成。
教師:雞媽媽生了許多蛋,我們來數(shù)看看有幾個?(6個)聽“咚”的'一聲響雞媽媽又生了一個蛋,看看現(xiàn)在是幾個蛋?(7個)是怎樣變成7個蛋的?(復習6添上1是7)
2、 學習8的形成
教師:
>
。1) 雞媽媽今天來孵蛋,看看它孵出了幾只小雞?(7只)這時,雞哥哥跑來看它的小弟弟,看看現(xiàn)在有幾只小雞?(8只)是怎樣變成8只小雞?(7只小雞添上1只小雞是8只小雞)8只小雞用什么表示?你覺得8象什么?
(2) 我們來看看,蛋殼和小雞是不是一樣多?哪個多?哪個少?(知道小雞比蛋殼多,由此得出7比8少1,8比7多1)
3、喂雞寶寶
每個幼兒一個小盆子,到籃子里找8條小蟲子,一一喂給小雞吃。
4、 禮物給雞寶寶
教師:雞媽媽有了許多寶寶,它的寶寶肯定需要禮物,我們給它送禮物吧!每樣禮物一定要有8份,請幼兒從卡片中找出是數(shù)量是8的禮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故事前半部分提供的線索及各種動物的特征,編出多種合理的情節(jié)來結束故事。
2.安靜鉆心地傾聽他人講述,用較完整連貫的語言講述故事。
3.懂得在危急的時候,不僅需要他人的幫助,更重要的是要設法自救,才能獲得平安。
4.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5.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大班29號掛圖
活動流程:
簡短談話---提問---幼兒討論、講述(小組、個別、兩兩)
活動過程:
1.提出故事題目,進行簡短的談話,激發(fā)幼兒續(xù)編故事的興趣。
故事小老鼠旅游,講的是小老鼠和朋友們一起去旅游,在路上突然發(fā)生了危急的事,怎么辦呢?請小朋友聽老師故事的前半段,然后動腦筋想辦法把故事編完。
2.教師講述故事的前半段,突出詞語:機靈。
講述后提問:朋友們是怎樣幫助小老鼠的?小老鼠自己有辦法救自己嗎?用什么辦法?
3.幼兒小組討論,幫助歸納出各種合理情節(jié)結果。
4.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續(xù)編的部分。
5.幼兒兩兩結伴講述故事后半段。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特別高,因為這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只是個別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欠缺,但是在活動中,他們能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來參與活動,我個人認為,這節(jié)課還是成功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目的:
1、體驗時候的行程。
2、開端熟悉時鐘,準確地識別整點。
預備:1、掛圖第10號:我的一天。
2、掛鐘一個,長針、短針做成手狀。
3、幼兒克己的時鐘人手一個。
4、《小鬧鐘的音樂》
5、大鼓一個。
6、“我的一天”小卡片一套。
歷程:1、“小鬧鐘”你好。
—聽聽音樂看看鐘,說說鐘面上有什么。
—西席念繞口令:長針長,短針短;長針走得快,短針走得慢;長針走一圈,短針走一步。
—西席邊念繞口令邊撥鐘。幼兒手工制作如:如長針短針握握手,12點鐘;長針短針排一排,6點鐘;長針握12,短針握1,1點了。
—幼兒在本身的鐘上撥出與西席雷同的鐘點,并讀出時候。
3、說說“我的一天”。
—與幼兒一路評論辯論一天要做哪些事。(西席憑據(jù)幼兒的.報告出示響應的圖片)
—幼兒將卡片按時候的前后次序排好隊。
—看西席的鐘面,幼兒在本身的鐘上撥出響應的時候,并舉起響應的卡片。
4、游戲:“小鬧鐘”
—聽一遍音樂,幼兒園教育隨筆西席敲鼓數(shù)下,幼兒撥出鐘點。
—西席撥出鐘點,幼兒用肢體表示響應的生存景象。如:西席撥12點,幼兒做睡覺的行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給我們提供了四幅不按順序排列的圖片,內容分別是(依次出示圖片)“小老鼠看到別人坐船、在船上吃西瓜皮、坐在西瓜船上、發(fā)現(xiàn)半塊西瓜皮”,這四幅圖片讓幼兒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任意排列并創(chuàng)造性地講述,然后續(xù)編故事結尾。通過“排”、“講”、“編”發(fā)展孩子的觀察、理解、想象、推理、判斷及語言表達能力。本課內容生動、活潑、有趣,告訴孩子一個做事情前要考慮好后果,注意安全的道理。
排圖講述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講述。在小、中班及大班前期已經(jīng)多次進行過描述性講述和主題性講述等語言活動的學習,根據(jù)省編教材的安排,中班下學期也已經(jīng)進行過排圖講述訓練,內容是《西瓜船》,到大班,幼兒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在此基礎上運用孩子前期的思維發(fā)展基礎和生活經(jīng)驗,在大班進行排圖講述活動,是對幼兒各方面素質發(fā)展的鞏固和深化,無論從孩子的情感、態(tài)度、能力的培養(yǎng),還是在智力發(fā)展、知識建構方面都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活動目標
根據(jù)孩子已有的能力實際、知識水平和《綱要》及教材要求,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目標:培養(yǎng)幼兒主動參與集體活動,激發(fā)幼兒大膽想象、表達的興趣,以及積極與同伴交流合作的品質。教育孩子做事情前要考慮好結果,注意安全。
2、能力目標:通過學習,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初步的判斷、推理及語言表達能力。
3、知識目標:鼓勵幼兒能按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排列圖片,并完整、連貫地講述,能根據(jù)情節(jié)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地續(xù)編故事結尾。
(三)活動重點
孩子對排圖講述較為陌生,根據(jù)《綱要》要求和孩子的認知實際,我確定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幼兒按自己理解和想象的事件發(fā)展順序,排列并講述圖片內容。
老師要引導孩子理解一個完整的故事要有時間、地點、人物、發(fā)展變化等要素,以此方法來解決重點,既不限制孩子,也教給孩子編故事的方法,構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知識基礎。
(四)活動難點
由于大班孩子的抽象思維能力處于低級發(fā)展階段,同時在續(xù)編故事結尾時又沒有直觀形象支持,因此需要孩子發(fā)揮已有的生活知識經(jīng)驗和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來完成,所以我確定本課難點是引導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續(xù)編故事結尾。
第二部分:教法、學法
(一)教法:
為了有效地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我采用“觀察分析、討論交流”、“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教學方法。
排列圖片順序必須在觀察的基礎上,透徹地理解圖片的內容,經(jīng)過自己的分析判斷來完成,所以我采用“觀察分析法”;講述的過程是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的過程,需要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老師、同伴間的積極交流,充分解放幼兒的大腦和嘴巴,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積極地應答、評價,所以我采用“討論交流法”和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法”; 排圖講述是在幼兒直觀形象思維的基礎上進行的,而續(xù)編故事結尾則要靠幼兒的抽象思維能力來完成,所以師生間、幼兒間的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相互交流是完成這個創(chuàng)造過程的關鍵,所以續(xù)編故事結尾也需要“討論交流”的方法來完成。
對于活動中生成的課程,老師要提取精華,對有教育價值的抓住時機,進行教育。
(二)學法:
《大綱》里說:“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彼杂變赫Z言的發(fā)展在于使每一個幼兒都有“說”的機會,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吸引幼兒在體驗的過程中主動建構知識體系,所以采用了“小組討論法”、“興趣導學法”,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全體活動——全面活動——全程活動——主動活動”,提高學習能力。
活動準備是:大圖片四幅、每人一套小圖片、拼圖板、實物投影儀、手絹小老鼠等。
之所以選擇圖片教具,是因為圖片可以根據(jù)教學需要靈活地進行排列。
第三部分:
教學過程
師生的雙邊活動堅持“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注重幼兒學習知識的“過程化、經(jīng)驗化及主動性建構”,通過孩子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來解決問題。老師做到講得“少”一點,“引” 得巧一點,讓孩子學得“精”一點,“活”一點,領悟得“深”一點,“透”一點。
根據(jù)本課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設計了以下教學程序:
第一環(huán)節(jié):
利用互動游戲《捉老鼠》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2分鐘)
導入部分是這樣設計的:
1、創(chuàng)設環(huán)境,作好準備:課前先在教室地上藏好幾只手絹小老鼠,將四張大圖片分別放在教室的四張桌子上。
2、進行游戲,激發(fā)興趣:活動一開始,出示手絹老鼠說:“這是什么?小老鼠怎么跑了?”然后和幼兒一起尋找,“這里一只,這里一只,還有一只跑到哪里去了呢?快坐下,到你的桌子上找一找!毙∨笥炎杂蛇x擇,分成4組,坐下觀察各自桌上的大圖片。
設計此環(huán)節(jié)的依據(jù)在于:由游戲導入新課,能激發(fā)學習興趣,有效地吸引幼兒,引起孩子的有意注意,并且巧妙而迅速地將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觀察圖片中去。
第二環(huán)節(jié):
觀察分析、討論交流,啟發(fā)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自主排圖并講述(18分鐘)
步驟一(8分鐘):
觀察分析,理解各自桌上的圖片內容老師的過渡語是:“仔細看一看自己桌上的圖片,互相講一講,圖片上有什么?小老鼠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時間?在干什么?”
先進行小組觀察、討論交流:引導幼兒在小組內互相商量、交流,共同講述圖片內容。
再進行個體與集體間的交流:每組派一名代表給大家講一講本組圖片的內容。各組代表講時,老師把四幅圖片任意貼在黑板上。
最后是師生交流活動:老師進一步引導幼兒理解圖片內容:“小老鼠看別人劃船心里也想劃,用了一個什么詞?” “哪一幅最能表現(xiàn)小老鼠貪吃?”在引導觀察“坐在西瓜船里”那幅圖片時,提問 “小老鼠會覺得怎樣?你從哪里看出來的?”“他會說些什么?”等等,引導細致入微地觀察小老鼠的表情、嘴巴、胡子、手勢等,并積極地描述,最后,將小老鼠的情緒、表情、動作、語言等特征統(tǒng)合起來,大膽模仿說:“哈哈,我真開心!”“我真愉快!”等等,在孩子感到疲勞時,再一次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激發(fā)了學習興趣,體驗到小老鼠愉快的情感,滿足了孩子好動、好模仿的天性。
設計此步驟的目的是:
1、充分觀察、理解圖片內容,為下面的排圖講述奠定了基礎。
2、培養(yǎng)幼兒認真傾聽的習慣和交流合作的品質。
3、豐富詞匯:羨慕、神氣
4、點燃了幼兒進一步思維的火花,使幼兒在最近發(fā)展區(qū)內“跳一跳、夠得著”,充分體現(xiàn)老師是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角色作用。
步驟二(8分鐘):
討論交流,自主排圖,進行講述每位幼兒一套圖片,引導他們觀察與思考圖片內容并講述,這是幼兒自我建構知識的過程。這一部分是本課的重點,要引導孩子明確:圖片排列的精妙之處就在于它的順序不是唯一的,不同的順序有不同的情節(jié)發(fā)展,意味著一個不同的故事,要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每一幅圖片都試試作為第一幅來排,看看有幾種排法。通過教材進一步分析,我發(fā)現(xiàn)多種排法,如:
一種排法是:小老鼠看見別人劃船很羨慕——發(fā)現(xiàn)西瓜皮——坐上西瓜船——啃西瓜皮。
另一種排法是:小老鼠先看見西瓜皮——高興地坐在西瓜船上——啃破西瓜皮,瓜皮船沉入水中——被劃船的人救起送到岸上后,小老鼠跟他們說:“再見”。
再一種排法是:小老鼠坐在西瓜船上很開心——啃瓜皮船沉入水中——被劃船的人救起送到岸上,說再見——又發(fā)現(xiàn)半個西瓜皮。
還有一種排法是:小老鼠啃破瓜皮船,瓜皮船沉入水中——跟救他的人說再見——又找到半個西瓜皮——高興地坐在瓜皮船上。等等。
老師的過渡語是:“把這四幅圖片排列起來,就是講了一個《貪吃的小老鼠》的故事,請小朋友看一看你桌上的小圖片,排一排,看誰的排法和大家不一樣,編故事時要注意說清楚故事里有誰、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變化等,然后編一個好聽的故事,講給你小組的小朋友聽!
在小組討論交流的過程中,老師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排列圖片,排出不同的順序,講出情節(jié)不同的故事,并講給小組的小朋友聽。盡可能讓幼兒各抒己見,互相交流。教師要注意個別差異,注意啟發(fā)引導個別幼兒理解、講述,做到心中有數(shù),宏觀調控。
教師在觀察、傾聽孩子講述的基礎上,選擇不同排列方式的、有進步的、表達能力強的幼兒在全體面前講述,組織個體與集體的交流,起到借鑒、共享的作用。
教師在傾聽孩子講述的基礎上,選擇孩子沒有想到的一種情節(jié)發(fā)展順序講給幼兒聽,從而巧妙而科學有效地提供范例講述,以便開闊孩子的思路,同時起到榜樣、示范作用。
設計此步驟的目的是:
1、這樣的設計改變了傳統(tǒng)的機械灌輸?shù)慕虒W方法,讓孩子主動探索、合作交流,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孩子,體現(xiàn)了正確的幼兒觀、知識觀。也改變了以往那種一個范例講到底的傳統(tǒng)示范方法,科學的范例提供真正起到了啟迪幼兒思維的作用。
2、讓幼兒透徹地理解了教材內容,學會思考、學會分析、學會學習。
3、幼兒在玩圖片、說圖片的過程中,感到生動、活潑、有趣,有利于激發(fā)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形成良好的情感體驗,解決本課重點的同時讓孩子掌握了學習的正確方法。
第三環(huán)節(jié):
啟發(fā)幼兒大膽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續(xù)編故事結尾,并完整、連貫地講述故事。(10分鐘)
要使幼兒明確:不同的排列方式,有不同的結尾;每一種排列方式也可以編成多種有趣的結尾。要讓幼兒大膽想象,合作交流,將思維拓展開來,利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編出合理的故事情節(jié)。
老師的過渡語是:“我們講了這么多有趣的故事,小老鼠后來怎么樣了?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請小朋友想一想,然后講給你小組的小朋友聽!
在小組討論交流的過程中, 首先提出問題,但不急于讓幼兒回答,而是留給孩子充分思考的時間,讓他們在小組內相互討論、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將零散的生活經(jīng)驗、思維靈感系統(tǒng)化。在幼兒合作研究的同時,老師參與到孩子中,支持、鼓勵孩子的各種想法,了解他們的個體差異,引導沉默的孩子說話,鼓勵人人動口,參與討論,運用啟發(fā)性的語言引導他們動腦筋、用老師教給的方法,去編出不同的故事結尾,如:“由于小老鼠貪吃將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小鳥、小魚、小朋友是怎么做的?”等。對幼兒創(chuàng)編的不同結尾類型作到心中有數(shù)。
再組織個體與集體交流: 請編出不同類型的、有代表性的幼兒向全體幼兒展示講述,大家借鑒、分享創(chuàng)造成果。
在師生交流過程中,引導幼兒思考:“小老鼠為什么會掉進河里?”“你想對小老鼠說些什么?” 體會“貪吃”的意思,教育孩子做事情前要考慮好后果,不能像小老鼠那樣,要注意安全。
設計此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
1、在生生、師生間充分的互動中,通過互相交流和啟發(fā)性語言的運用,引導幼兒續(xù)編多種多樣的故事結尾,解決本課難點。
2、為每一個幼兒提供討論交流,相互學習的機會。全面完成本課教育目標。
第四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延伸活動
1、把圖片放在語言活動區(qū)內,以備幼兒繼續(xù)觀察、講述。
2、準備畫紙、畫筆,讓幼兒將續(xù)編的故事結尾畫下來,和原來的四幅圖片裝訂成冊,進行完整講述。
設計此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
1、是為了繼續(xù)擴展本課的外延,因為下課不是學習的結束,而是進一步探索的開始。
2、創(chuàng)設發(fā)展語言的環(huán)境,讓每一個幼兒有充分的觀察、講述的時間和機會。
3、用各種形式激發(fā)幼兒感受美、表現(xiàn)美的情趣。
四、教學特色
1、從情感態(tài)度、知識技能、過程方法等多角度體現(xiàn)了《綱要》的精神。
2、注意將老師的“教”轉為孩子的“學”,將培養(yǎng)孩子的能力貫穿活動始末。
3、課上課下相結合,充分利用集體教學和語言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兩種形式,最大限度地為每一個幼兒創(chuàng)造理解和表達的時間和機會。
4、讓孩子學會研究性學習,為終身教育奠定基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激發(fā)幼兒探索種子奧秘的興趣。
2、引導幼兒在認識各種種子的基礎上,了解種子的生長和作用。
3、鼓勵幼兒大膽說己的觀點,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種子(黃豆、綠豆、赤豆、黑豆、白蕓豆、花蕓豆、花生、瓜子)
2、蘋果、梨子、石榴、刀四把、石磨六個、白紙、木棍、水
3、種子生長圖、音樂磁帶
4、食物“豆?jié){”一袋
活動過程:
一、游戲環(huán)節(jié)
1、問好:嘿!小朋友好,我是李老師。今天一起來到智慧屋,我們的口號是:“智慧樹下智慧果,智慧樹下你和我,智慧樹下做游戲,快樂多又多。
2、游戲“公雞頭、母雞頭”
二、引導幼兒觀察種子,了解種子的特征
1、秋天,兔媽媽收獲了許多的豆寶寶,它想請你們去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它們是什么豆寶寶?長得什么樣?有什么不同?(幼兒觀察種子)
2、提問:請你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這些豆寶寶是什么樣子的?象什么?
3、問:“這些豆子都是一樣嗎?那些地方不一樣?
4、除了你們發(fā)現(xiàn)的XX不同,還有哪些是不同的?
5、師:我們剛才說的豆寶寶有個好聽的名字叫種子,它們是各種各樣的,有的顏色不同,有的'大小不同,有的形狀不同,很有趣。
三、了解種子的生長
1、說了種子的特征,你猜猜種子是長在什么地方的?(幼兒猜想)
2、誰說說你知道書上的種子有哪些?(板栗、松果、白果)
3、誰說說你知道泥土里的種子有哪些?(花生、土豆)
4、誰說說你知道藏在果實里的種子有哪些?(蘋果、梨子、石榴)
5、到底種子怎么長大的呢?(師出示種子生長圖,幼兒講述)
6、師:種子是種在地里,生根、發(fā)芽、長葉、開花、結果、又長出新的種子的,真奇怪。
7、那我們用自己的身體動作一起來表演(放音樂,師幼互動)
四、探索“種子變變變”,了解種子的作用
1、師:老師這有一袋豆?jié){,你知道它是怎么變的?(幼兒答)
2、那老師變給你們看看(師示范磨豆?jié){)
3、師說:“除了黃豆可以磨成豆?jié){,你們還知道其他種子還有什么用?
4、幼答:瓜子好吃,你還知道哪些種子可以吃?
芝麻榨油,你還知道哪些種子可以吃?
5、師:種子除了可以做成食品、做藥給人治病,榨油,還可以種植,有的人還動腦把它們做成工藝品來美化打扮我們的生活。
五、幼兒操作,嘗試尋找種子的新秘密
1、幼兒分小組活動(教師提要求)
2、A磨豆?jié){
B在果實里尋找“種子”
C瓜子榨油
D為豆子磨粉
3、教師
延伸活動:
請食堂里的工作人員為小朋友加工豆?ji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教育目標:
1、經(jīng)歷把物體平均分的過程,體會平均分配的涵義。
2、在活動中,能按要求進行數(shù)量分配。
3、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準備:
教具:猴子圖片若干,桃子圖片若干,記錄紙若干。
學具:幼兒每人操作材料一份。
重難點:
體會平均分配的涵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初步感知平均分配。
師:今天來了多少個小朋友?分成了幾組?每組都有幾個小朋友?幼兒觀察回答。
小結:我們把32(28)小朋友,分成了3,4組,每組人數(shù)一樣多,都坐了8個小朋友。
二、在“分桃子”游戲中,進一步感知平均分配。
1、師:今天是猴寶寶們的生日,猴媽媽給猴寶寶買了一些桃子,請小朋友幫忙分桃子,小朋友愿意幫忙嗎?小朋友分桃子的時候一定要公平,每個猴寶寶要分的(一樣多)。要不兔寶寶會不高興的。
2、幼兒嘗試“分桃子”
(1)師:4個桃子分給兩只小猴子怎么分?幼兒分,老師提問記錄,強調每只小猴子分得桃子一樣多。8個桃子呢?12個桃子呢?
。2)觀察記錄紙,發(fā)現(xiàn)了什么?提示: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小結:我們把越來越多的桃子分給兩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得桃子一樣多。
。3)師:就在我們把12個桃子分給3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會分得多少桃子?分給4只小猴子呢?幼兒分老師記錄。
幼兒觀察記錄情況,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結:把桃子分給許多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到了一樣的.桃子
3、總結;像這樣把許多物品分成幾份一樣多的方法叫平均分配。
三、在“分食物”游戲中,練習平均分配。
師:剛才小朋友幫猴子分桃子的事讓許多動物知道了,他們也想讓小朋友來幫忙。小朋友們高興嗎?
第一組:“幫小白兔分食物”
第二組:“幫小貓分魚”
第三組:“幫小狗,小猴分食物”
第四組:“幫許多動物分食物”
四、延伸活動
老師發(fā)現(xiàn)小朋友特愛幫助別人,(自己鼓勵)回家后用我們學過的平均分配的方法幫媽媽分一些東西好嗎?
活動反思:
幼兒對平均分配這一概念的理解與應用是建立在具體的操作體驗中,通過一系列的情境體驗,幼兒興致很高,在快樂的分食物游戲中輕松的完成了目標,實現(xiàn)了玩中求學,學中求樂的學習理念。4、5個孩子注意力易轉移。需老師多加關注,及時調動孩子活動興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演練,訓練幼兒在地震的狀況下根據(jù)幼兒園的環(huán)境有序通過安全疏散通道。
2、教育幼兒遇到地震時能聽從老師的指揮,做出基本的自救行為。
3、培養(yǎng)幼兒防震減災的安全知識的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師幼兒共同收集報刊、雜志中有關汶川、雅安地震的資料。
2、了解地震自救的基本常識。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
1、請孩子閉上眼睛聽音樂,感受地震時天崩地裂的'感覺。老師觀察孩子的表情。 孩子聽完音樂后提問:聽了這段音樂有什么感覺?(害怕、擔心)引導孩子說說自己的感受。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地震發(fā)生時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幼兒自由發(fā)表對地震的看法。
小結:是呀,你們知道地震是怎么產(chǎn)生的嗎?
2、討論,地震給人類帶來了多大的災難,地震來了怎么辦?
。ú换艔,聽老師的指揮,有序撤離到安全地帶)
二、幼兒自主進行逃生演練
三、觀看PPT――地震活命三角區(qū)
1、評價一下自己逃生的途徑
正在上課時,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躲在課桌下,一只手抱頭、閉眼、一只手緊緊抓住桌腿,以免震時摔倒或因身體失控移位而受傷;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不要回到教室去。 游戲時及時躲到兩個承重墻之間最小的房間,如洗手間、廁所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下面以及房間內側的墻角,并且注意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去窗下躲避;趴下時,頭靠墻,使鼻子上方雙眼之間凹部枕在橫著的雙臂上面,閉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正在睡覺要叫醒幼兒并有序組織幼兒躲在床底下或墻腳下。千萬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邊! 不要到陽臺上去!
2、尋找教室里的活命三角區(qū)
首先要鎮(zhèn)靜,選擇好躲避處后應蹲下或坐下,臉朝下,額頭枕在兩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邊牢固的物體,保護頭頸部,低頭,用手護住頭部或后頸;保護眼睛,低頭、閉眼,以防異物傷害;保護口、鼻,有可能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氣。
3、教師分析幼兒撤離的線路
4、幼兒模仿安全撤離的動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7的分合,知道7分成兩份有6種分法,嘗試記錄其結果。
2、在觀察和探索操作活動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數(shù)字。
3、會用語言講述操作過程。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1、教具:人手一個小盤子,7個雪花插片,數(shù)字卡片1--7。
2、學具:幼兒用書、鉛筆。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復習"碰球"游戲。
教師出示數(shù)字卡片5,與幼兒共同玩"碰球"游戲。 教師:嘿、嘿,我的2球碰幾球?
幼兒答:嘿、嘿,你的2球碰3球。
教師可以變換數(shù)字卡片,與集體、小組、個別幼兒玩,也可以請個別幼兒上來出示卡片帶領大家玩碰球游戲。
。2)學習7的組成。
、僖龑в變簣蟪霰P子中雪花插片的總數(shù),并將自己盤子中的雪花插片分成兩份,鼓勵幼兒嘗試多種分法。每當幼兒說出一種分法,教師就記錄下來,直至幼兒講完所有的分法。
、谧層變簲(shù)一數(shù)共有幾種分法,想一想,如何能記得又快又好。幼兒想辦法,師幼共同商量并有序地進行排序,就不易錯漏。
③帶領幼兒找一找前后數(shù)字的排列關系,通過觀察感知并發(fā)現(xiàn)前后數(shù)字變化的規(guī)律:前面的數(shù)字逐漸變大,而后面的.數(shù)字卻由大變小。
2、操作活動。
(1)依樣涂色進行7的分合,并記錄7的分合式。 引導幼兒觀察圖上辣椒的數(shù)量及顏色的變化,請你按序涂色,并看圖記錄7的分合式。
。2)看分合式填空。觀察點卡分合式,請你在方框內,畫出相應數(shù)量的圓點填寫分合式。
。3)觀察數(shù)字7,學習在日字格中,正確地描寫數(shù)字。
3、活動評價。
(1)請個別幼兒上來講述自己的操作活動,其他幼兒邊看邊念分合式,鞏固對7的認識。
(2)教師展示幼兒的操作材料,對書面整潔、操作正確的幼兒給予表揚和肯定。
活動反思:
在學習7的組成時,我先以“看數(shù)拍手”的游戲的形式引入幼兒興趣,孩子們在拍手游戲過程中都顯得很有興趣,也特別喜歡這樣的游戲形式。在用故事《水果成熟了》引導幼兒幫助小動物分水果。在分水果的過程中,孩子們都想上來分,爭先恐后的舉手。邊分邊引導幼兒說左邊分了幾個,右邊分了幾個等。在這個游戲過程中,孩子們基本能正確分配。也能很好的說出7可以分成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為了讓每個孩子都有操作的機會,我利用操作材料(玩具)讓每個孩子都和我一起來分一分,提高孩子參與的興趣,讓每個孩子對數(shù)學更有興趣。從孩子的操作過程中看,她們基本上都能進行獨立操作了,并能進行口頭表述。
小百科:組成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為zǔ chéng,用于較大事物的個體部分,這個詞匯是相對于宏觀描述的,是在分割的基礎上表達宏觀意象。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依據(jù)兔奶奶進城找松鼠奶奶這一線索,理解故事內容。
2.通過觀察、對比,找出新、舊地圖的不同,了解城市發(fā)生的變化。
3.感受城市發(fā)展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喜歡城市的變化。
【活動準備】
1.故事圖片6幅;新、舊地圖兩張。
2.幼兒在生活中已接觸過地圖,能夠看地圖找到地址。
【活動建議】
一、組織談話,引發(fā)幼兒關注城市變化。
師幼共同交談:什么是城市的變化?鼓勵幼兒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談談自己的理解。
二、閱讀故事《兔奶奶進城》,對比觀察新舊地圖,感知城市的變化。
1.教師結合圖片1、2,講述故事第1部分,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兔奶奶的舊地圖。
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30年前舊地圖中的環(huán)境和設施,重點交流:從兔奶奶家到松鼠奶奶家經(jīng)過了哪些地方?它能找到松鼠奶奶的家嗎?為什么?
2.教師結合圖片3,講述故事第2部分,引導幼兒思考并交流:兔奶奶遇到了什么困難?它為什么找不到松鼠奶奶的家?鼓勵幼兒大膽猜想:松鼠奶奶生活的城市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3.教師結合圖片4-6,講述故事第3部分,幼兒在對比[觀察中感受城市的變化。
教師重點引導幼兒尋找到兩張地圖的相同與不同之處,觀察兔奶奶在去松鼠奶奶家的路上,周圍環(huán)境發(fā)生的變化。
小結:30年前、后的這兩張地圖,城市的道路是相同的,但道路周圍的'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低矮的居民屋變成了高樓大廈,簡陋的學校變得寬敞明亮,增添了電視塔、游樂場等多處設施,整個城市變得更美麗廠。
三、結合生活經(jīng)驗開展討論,理解并喜歡城市的變化。
討論:我們的城市有哪些變化?城市的變化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方便與舒適?
活動小結:我們的家鄉(xiāng)——青島發(fā)生著許多新變化。道路越來越寬闊,房子越蓋越漂亮,小區(qū)里的配套設施越來越完善……我們生活在這樣的城市里,會越來越方便、越來越舒心。
附故事:兔奶奶進城
兔奶奶和松鼠奶奶分開已經(jīng)有30年了。這一天,兔奶奶決定去看望松鼠奶奶。兔奶奶拿出了30年前的地圖,按原地圖去找松鼠奶奶?墒且磺卸甲兞,兔奶奶怎么也找不到,急得滿頭大汗兔奶奶只好向貓警官求助,貓警官給了它一張新地圖。兔奶奶按照新地圖的路線找啊找,很快就找到了松鼠奶奶的家,兩個老朋友見面后,高興地擁抱在一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設計意圖:
《綱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蔽疫x擇這個活動源于班中遇到的一些現(xiàn)象:我們小朋友收集的圖書有兩種形狀,一種是正方形的,一種是長方形的。那天請小朋友幫忙整理的時候,要求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這時有兩個小朋友爭論開了,一個說“正方形的書大!”另一個卻堅持說長方形的書大,一直爭不出個所以然來。在拼圖活動中,當一個圖形改變,或者把它分成幾份,拼成另一個圖形時,幼兒就認為原來的圖形和現(xiàn)在的不一樣大了等等,針對這些現(xiàn)象,我發(fā)現(xiàn)面積守恒對于大班孩子來說還是個比較抽象的概念。
《綱要》中指出5—6歲幼兒能夠在感知大量事物的基礎上,自己整理、加工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淺顯的規(guī)律,并且部分的開始理解守恒和包含的關系。但是,他們的思維特點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并且幼兒的語言表達就是他們思維的體現(xiàn),所以這次活動中,我將給幼兒充分的自由,請他們動手操作,同時為幼兒盡可能多的提供表達的機會,通過他們的親自嘗試,通過拼擺圖形的系列活動,訓練幼兒感知面積守恒的能力。
活動目標:
1、借助多媒體課件,通過操作拼擺圖形,感受圖形的組合及變化,體驗圖形面積的守恒。
2、喜歡探索,在拼擺游戲中發(fā)展邏輯思維能力,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電子白板課件
視頻轉換儀
背景音樂《安妮的仙境》、《月光》
學具:長方形、正方形、梯形模板人手一份
小三角形若干
鉛筆、記錄表人手一份,如圖:
活動重點: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操作性,通過實際操作,初步體驗圖形面積的守恒。
活動難點:理解圖形的面積不會受其擺放形狀的變化而改變,在拼擺游戲中發(fā)展邏輯思維能力,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激起興趣
師:小朋友們,喜歡玩拼圖游戲嗎?小猴和小兔也喜歡玩這種游戲。 師:游戲開始了,他們每人從盤里拿出一個三角形,這兩個三角形大小怎么樣?為什么?(一樣)有不同意見嗎?
師:看著差不多,怎么比大小呢?(重疊起來)
。ㄔu析:從小動物們玩拼圖游戲導入,很自然的引出拼圖時用到的材料——三角形,而數(shù)學活動一向追求科學、嚴謹性,若教師直接說給出的三角形大小是一樣的,對孩子而言缺乏科學依據(jù),而且難以置信,為此通過重疊的方法讓孩子進行操作、比較,親身實踐明白所給的三角形大小都是一樣的,為下面比較圖形大小做好鋪墊。而在重疊的時候,教師不再單一的`將一個三角形疊在另一個三角形上,而是在兩個三角形上做上了標記“1”和“2”,通過正反重疊,即雙向驗證,以此來證明兩個三角形大小是一樣的,遵循了數(shù)學的科學、嚴謹性原理。)
師:桌上也有一盤三角形,請小朋友任意選兩個來比一比,看看大小怎么樣?
師小結:當兩個圖形看著差不多比不出大小的時候,重疊法真是個好方法。
二、比較圖形大小,感知圖形面積的守恒
1、師:小猴和小兔就用這些大小一樣的三角形拼出了正方形、長方形和梯形,看看這三個圖形之間藏著什么秘密?他們大小怎么樣?
師:有什么辦法比出來嗎?看看桌面上有些什么材料?(長方形、正方形、梯形的模板,還有一盤相同大小的小三角形。)
師:請你任意選擇兩個圖形來比一比,看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ㄔu析:考慮到兩次操作“比較正方形和長方形”、“比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是在相同層面上的比較,沒有遞進關系,為此把兩個環(huán)節(jié)縮成一個環(huán)節(jié),四個圖形縮成三個圖形即正方形、長方形和梯形,同時在時間上也能更好的把握。另外,平行四邊行對于大班幼兒來講還是存在一定的難度,幼兒之間存在個體差異,不妨將老師提供的平行四邊形放到延伸部分,放在班級區(qū)角讓孩子操作,方便教師對幼兒進行個別指導,從而使每個孩子都有一定的提升。)
2、幼兒操作
。1)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自由探索,嘗試如何將四個三角形不重復、不覆蓋的放入這兩個圖形中,讓幼兒自己摸索掌握方法。
。2)拼好后提醒幼兒觀察自己選用的兩個模板是由幾個三角形拼成的。
3、討論:
。1)你拼了哪兩個圖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個別、師幼集體驗證)
。ㄔu析:活動中增加了一個視頻轉換儀。視頻轉換儀能較直觀的表現(xiàn)幼兒在操作中出現(xiàn)的錯誤,教師也便于進行糾正。利用視頻轉換儀的演示功能,讓不成功的孩子把自己的模板拿上來,集體檢驗后,讓大家一起來幫他,最后集體總結出規(guī)律:如正方形的拼法,是三角形的長邊對著正方形的邊等等。最后小組成員間相互檢查,糾正,讓大家都獲得成功,體驗數(shù)學的科學、嚴謹。)
。2)三個圖形一樣大嗎?為什么?(三角形數(shù)量相等,三個圖形面積大小一樣,
沒拼好的孩子馬上調整過來)
(評析:這里增加了一個“自我調整”的環(huán)節(jié),考慮到孩子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特別是一些能力弱的孩子,當教師講解方法之后,給予這些孩子思考的空間,調整自己的構思,積累經(jīng)驗。同時本領大的孩子也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進行思考,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秘。)
。3)師小結:小朋友用同樣的四個三角形拼成了長方形,又拼成了正方形、梯形,形狀變了,但大小沒有變,他們是一樣大的。
三、圖形組合、變化,體驗圖形面積守恒
1、師:小朋友們真愛動腦筋,幫助小猴和小兔解決了難題,現(xiàn)在它們還想來考考我們,它們將這三個圖形進行了組合,拼成了房子的屋頂和墻面,小猴說:“小兔,我拼的房子的屋頂和墻面合在一起的面積比你的大!毙⊥谜f:“不對、不對,我拼的才比你的大呢?”就這樣,兩個人又發(fā)生了爭執(zhí)。
小兔1: 小猴2:
相應的問號處。
2、幼兒交流: 師:請你們來猜一猜,它們需要幾個三角形才能拼成?將你們的猜測填在表格中
師:你覺得小猴拼的房子的屋頂和墻面合在一起的面積大還是小兔的大?為什么?(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師 :那么結果到底是誰大誰小呢?請你選擇一個圖案來拼一拼,拼的時候先把房子的屋頂和墻面的形狀拼好,再把三角形拼在上面,拼好后數(shù)一數(shù)每個圖案用了幾個三角形?將結果填在記錄表中。
3、幼兒操作
4、幼兒再次交流:
師:一共用了幾個三角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
5、出示記錄表
小結:雖然這些圖案他們的形狀不一樣,但他們都是用相等數(shù)量的同種三角形拼成的,他們的面積大小是一樣的。
(評析:從三個圖形中任意選兩個圖形組合變成了房子,先讓幼兒猜測,發(fā)展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然后通過“做中學”的方法進行驗證,從記錄表中清晰、明了的得出結論,再一次理解圖形面積的守恒。)
四、活動延伸:將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等圖形投放到區(qū)域
師:后來小猴和小兔又拼出了造型不一樣的房子,這次結果又會怎么樣呢?老師將這些圖形的模板放在區(qū)域中,感興趣的孩子可以去研究一下,下次我們再來討論。
。ㄔu析:引入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等特殊圖形再次組合拼出造型不一的房子,以此吸引孩子的眼球,將“問題”拋給孩子,鼓勵孩子大膽探索,找尋奧秘。)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關注的是幼兒的自身操作,在幼兒操作中發(fā)現(xiàn)結果,寓知識于現(xiàn)象中。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加入了一個“三角形比大小”的環(huán)節(jié),目的就是讓孩子通過操作比較,知道我們今天所用的三角形材料都是一樣大的,只有操作材料相同的情況下,用4個三角形拼出的圖形面積才是一樣大的,教學具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的為教學服務。整個活動中,考慮到了孩子的主體作用,始終把孩子放在首位,孩子們通過多次層層遞進的操作與探索,發(fā)現(xiàn)雖然這些圖形的形狀各不相同,但它們都用了4個相同大小的三角形,所以它們的面積大小是一樣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教案大班10-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5-28
幼兒園大班教案02-19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25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20
(經(jīng)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0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29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9
[經(jīng)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