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錦集7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設計】
現在,正是玉米豐收的時節(jié)。玉米對于孩子來講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在幼兒園里都吃過,對玉米也十分熟悉。在一次,吃點心(玉米)時,孩子們邊吃邊在討論,一根玉米上到底有多少粒玉米?“數一數不就知道了”“這么多很難數的!甭犞⒆觽兊淖h論,當時我就在想:這可是件很容易的事,只要細心、仔細點就能數清楚了,我自己嘗試著數,但數著數著,要不就忘了數到哪兒了,要不就忘了這粒到底是數過還是沒數,再不然一打岔又忘了自己數到幾了……當我再次數玉米的時候,我拿了一支筆,每數過一粒玉米就用筆做一下標記,這樣等滿棒的玉米上都做滿了標記的時候,玉米的總數就出來了,連數了三次,總數都是一致!
后來我想其實要讓大班的孩子弄清楚一根玉米棒上到底有多少粒玉米是沒必要的,因為玉米長得可不那么規(guī)整,中間部分還可以,但是首尾兩端可就麻煩了,還因為孩子們的能力還沒有達到這一程度。不過想想玉米是一個很好的本土材料,而且每一根玉米的排數都是雙數。何不利用我自己數玉米的方法遷移到讓孩子來發(fā)現玉米的排數呢!因此,我設計了本活動《數玉米》。
【活動目標】
1、感知玉米排列的方式,嘗試數清圓形排列的玉米排數。(重點)
2、通過活動,發(fā)現玉米的排數都是雙數的這一排列規(guī)律。
3、知道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能積極關注身邊事物的數學知識,激發(fā)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活動難點】
通過紀錄、匯總發(fā)現玉米的排數都是雙數的排列規(guī)律。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掌握1—20以內的單、雙數。
2、玉米棒、記錄紙、水彩筆幼兒人手一份;小圓點、小圖釘、毛線等。
【活動過程】
(一)多吃玉米有益處。
1、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呀?(出示一個完整的玉米)問:“玉米可以干什么。浚ǹ梢猿裕
2、讓幼兒了解吃玉米的好處。
師:我們都很喜歡吃玉米,你知道吃玉米有什么好處嗎?
3、教師小結:多吃玉米有利于我們的健康,可以預防高血壓、高脂血癥、肥胖癥的人,現在這種人很多的,我們應該多吃,這樣有助于預防。
(二)幼兒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數出玉米的排數。
1、師:今天,玉米寶寶們排著隊,要來做早操了,你們看,一排、一排、一排的隊伍整齊嗎?(整齊)
2、引導幼兒猜測玉米的排數。
師:“請你來猜一猜,這個玉米一共有幾排隊伍呀?(幼兒猜10、30、26……)
3、引導幼兒嘗試數玉米的排數。
師:大家都猜的不一樣,玉米到底有多少排呢,我們來數一數。老師為你們準備了玉米,請你們仔細數一數手中的玉米有多少排。
4、幼兒操作:數玉米,教師觀察幼兒是怎樣數的。
5、引導幼兒交流并討論數玉米排的方法。
師:你們數得清楚嗎?哎呀,我也數不清楚了,誰數清楚了?你是怎么數的?(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自己數玉米排數的方法)
6、出示講解圖并小結。
師:以前我們數的都是從第一排開始,第一排、第二排……;圓形排隊的,先要做個記號確定起點,再數第一排、第二排……這樣數就不容易數錯或者漏數。
7、引導幼兒討論:
師:我們用什么方法來確定起點呢?在我們周圍找找看可以用什么材料來幫忙,并說出如何使用材料。(請幼兒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
。ㄈ┯變簢L試運用輔助材料的方法,數出玉米的排數。
1、今天,老師還幫你們準備了一些小東西,看一看有什么呀?(出示輔助材料:黑筆、小圓點、小圖釘、毛線)
2、出示紀錄紙。
(1)師:今天,我們要把數出來的玉米排數紀錄下來,請你來看看應該怎么記?
。2)與幼兒一起討論紀錄的方法
3、幼兒操作,借助輔助材料數玉米的排數并做相應的紀錄,教師巡回指導,并鼓勵數的快的小朋友與同伴交換數,相互檢查。
4、集體交流,發(fā)現玉米排數的規(guī)律。
。1)師:你是用什么方法數的?有幾排?教師并將幼兒的結果紀錄在一張大表格中。
(2)引導幼兒討論哪種方法數起來最方便?(用筆畫、用圖釘做記號)
(3)請幼兒觀察玉米排里的秘密。
師:請你來看看,你發(fā)現了什么?(幼:16排的玉米最多,10排的玉米最少……引導幼兒觀察玉米的排數都是雙數的規(guī)律)
。4)教師小結:其實玉米的排數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的,都是按照一排一排這樣排隊的,并且排數都是雙數。
。ㄋ模┭由旎顒樱
師:你們看,老師這里有什么呀?(出示橘子)
師:請你來猜猜看這只橘子會有多少橘子瓣呢?(幼兒猜測)
師:好,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找到起點,做上標記,一、二、三……一共有多少瓣?它是雙數的還是單數的呢?
師:是不是所以的橘子都是單數(雙數)的呢,請你回家再去數數看,明天來告訴老師!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泥鰍是我們身邊常見的動物之一,也是幼兒園的自然角中經常投放的,孩子們常常喜歡站在旁邊看泥鰍,但卻不敢給泥鰍換水,換水的時候泥鰍跑出來了,有的女孩子嚇得尖叫,不敢靠近,更不敢捉泥鰍。根據孩子們喜歡觀察又害怕泥鰍的特點,我設計了科學活動《捉泥鰍》,消除幼兒對動物的恐懼心理,鼓勵幼兒大膽勇敢地與動物交往。
活動目標:
1、在探究活動中發(fā)現粗糙材料及有兜的材料易抓泥鰍的現象。
2、認識泥鰍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其生活習性。
3、消除對動物的恐懼心理,能大膽勇敢地與動物交往。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現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泥鰍每組五到六條,
2、操作材料每組一份(包括:毛巾、網兜、食品夾、一次性手套、保鮮袋、筷子),
3、實物投影儀,塑料筐、記錄表格
活動過程:
一、出示泥鰍,激發(fā)幼兒捉泥鰍的興趣。
1、師:今天,黃老師帶來了一群動物朋友,猜猜,是誰?
小結:這是一群調皮可愛的小泥鰍。
2、教師和個別幼兒嘗試捉泥鰍,讓孩子感知泥鰍不可怕,從而激發(fā)幼兒捉泥鰍的興趣和勇氣。
3、請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說說用什么方法能捉住泥鰍。(教師肯定孩子的想法。)
二、介紹材料,幼兒第一次探索:使用什么材料能將泥鰍捉住。
1、師:剛才,小朋友說了很多的方法,使用許多的材料能將泥鰍捉住,黃老師也準備了一些工具有……(逐一介紹材料),請你用這些材料來試一試,玩一玩,用什么材料可以把泥鰍捉起來。請你把捉到的泥鰍放到綠色的框子里。
2、幼兒操作。(放背景音樂《捉泥鰍》)
3、互相交流捉泥鰍的經驗。
師:你捉到泥鰍了嗎?你用什么方法把泥鰍捉起來的?
出示“捉泥鰍紀錄表”,集體記錄能夠捉起泥鰍的工具。
看著記錄表集體說說操作結果。
4、教師小結:
毛巾等材料表面比較粗糙,碰到滑滑的泥鰍,能增加摩擦力,這樣泥鰍很容易捉起來;
而網兜、保險袋他們都有一個兜,能將泥鰍兜住,所以也能捉起泥鰍。
三、幼兒第二次探索:用什么材料捉泥鰍最快最方便。
1、設疑:用哪種方法捉泥鰍最快最方便?(幼兒自由猜測)
2、幼兒第二次操作(放背景音樂捉泥鰍),教師鼓勵幼兒每一種工具都玩一玩,比一比到底哪一種最快最方便。
3、幼兒交流操作經驗。
師:剛才,你們把每一種工具都試過了嗎?到底哪一種最快最方便呢?
4、捉泥鰍比賽。
根據幼兒的回答,每一種材料選一個代表進行比賽,其他幼兒當評委,使用哪一種材料的幼兒第一個捉起,哪種材料就最快。
5、教師小結:通過比賽,我們可以看到,用毛巾來捉泥鰍是最快最方便的,而用網兜也很方便,因此,賣魚的地方都用網兜來捉。
四、簡單認識泥鰍。
1、了解泥鰍身上有粘液,及作用。
師:小朋友,剛才我們玩了捉泥鰍,你們高興嗎?泥鰍為什么會那么難捉?(身上有粘液)泥鰍身上滑滑的粘液有什么用呢?(減少摩擦、保護自己)
2、認識泥鰍身上其它的寶貝及他們的作用。(采用實物投影儀)
頭上有眼睛、腮(呼吸)
身上有花紋、鰭
3、簡單了解泥鰍的生活習性。
泥鰍喜歡生活在什么地方?
五、設疑,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玩了捉泥鰍,還認識了我們的泥鰍朋友,我們把泥鰍放到自然角里飼養(yǎng),看一看他們喜歡吃什么。
活動反思:
通過精心地準備材料,設計教案,到活動的實施,我都認真地對待,活動中孩子們非常地投入,效果較好。通過這一活動,我也悟出了以下幾點:
1、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的生活,要順應幼兒的興趣。其實,一開始,我設計的活動是科常類的《認識泥鰍》。而捉泥鰍這一活動是從我試上后才生成的。試上時,我按原來的設計按部就班地進行,由于天熱,泥鰍顯得特別的調皮好動,不停地在托盤里游來游去,最后竟從托盤里跳了出來,這下我可傻眼了,因為我自己害怕泥鰍,不敢捉泥鰍。在我的影響下,幾個女孩子也尖叫起來,可大部分孩子都顯得特別興奮,紛紛沖過去捉泥鰍,特別眼看就要捉住了,可泥鰍一滑又逃走的時候,孩子們更是激動,看得我都忍不住想去試一試?粗⒆觽兊谋憩F,我也有了新的想法,活動也從科常類的認識泥鰍改為科探類的捉泥鰍。
活動中,孩子們的表現也如我所料,活動場面可以用熱火朝天來形容,孩子們個個興趣濃厚,積極主動。
2、教師要以積極的情緒感染孩子。一開始我也害怕泥鰍,可活動開始時,有教師捉泥鰍這一環(huán)節(jié),為了克服自己對泥鰍的恐懼,我事先買了泥鰍在家里練習,先是戴了手套捉,適應一點后再把手套拿掉,到上課前,我已不再害怕,同時覺得泥鰍還蠻可愛的。我想也正是我這種情緒感染了孩子,活動中每個孩子都大膽探索,沒有一個孩子因為懼怕泥鰍而不參加活動。
活動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雖然活動中孩子們能與材料充分地互動,但教師缺乏向孩子傳遞愛護小動物的思想,因此活動時,孩子們的表現顯得有點殘忍,用食品夾夾泥鰍時,有的泥鰍就被夾得出血了,但孩子們還是不放過。當時我也看見抹布上的血,雖然當時我及時鼓勵孩子捉泥鰍時要注意保護泥鰍,玩的時候不要讓泥鰍受傷了,孩子們后面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但現在想想,如果我在活動前就要求孩子們要注意保護動物,不要讓泥鰍受傷了,那孩子們肯定會注意,不至于把泥鰍夾出血來還不放過,那活動就更完美了。這是我在活動前考慮不周,以后要吸取教訓,活動前要考慮周到一點。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學唱歌曲,感受東北說唱曲調的歡快風格。
2.掌握歌曲,能根據動物的特性創(chuàng)編歌詞進行演唱。
3.熱愛運動,向往運動會,感受其歡樂的情境。
二、活動準備
鋼琴伴奏,動物圖譜
三、活動過程:
。ㄒ唬┌l(fā)聲練習
1.師:彈:12345。
唱:小朋友們好。
(二)學習歌詞,理解歌詞內容
2.教師范唱,幼兒初步欣賞歌曲。
師:小動物們召開了運動會,聽一聽都有誰參加了什么比賽?
3.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動物圖卡,引導幼兒學習說唱部分
師:你聽到了誰?它參加了什么比賽?
、傩∏嗤,在游泳
、谛『镒,在爬樹
、坌⌒苄⌒茉谂e重
除了運動員,運動場上還有誰呢?
、芾怖碴,大聲喊,加油加油加油。ㄒ龑в變豪斫馊齻加油的音量是逐漸上升的)
4.教師再次范唱,引導幼兒跟著琴聲練習自己打節(jié)奏
師:我們來看一看是不是這些小動物在參加比賽。
5.引導幼兒學習完整的歌詞,并用多種方式熟悉歌詞
師:開運動會之前會發(fā)生什么?有人在招呼小動物們來參加比賽呢!"嗨~運動場上真熱鬧,比賽項目真不少""參加的小動物,個個本領高。
師:"有哪些小動物參加了比賽呢?"(引導幼兒自己根據圖卡來說)小猴子。。。小青蛙。。。小熊。。。啦啦隊。。。"鍛煉身體真正好!
。ㄈ⿲W唱歌曲,體會歌曲的歡快風格
6.介紹說唱形式,帶領幼兒感受說唱歌曲的歡快風格
師:這首歌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東北歌曲的說唱形式,有唱的地方,還有的地方是說的。哪些地方?一起來說一說。跟著琴聲,老師唱,你們來說。
師:有一個地方請你們聽一聽哪里是唱的哪里是說的?(練習難點句式"參加的小動物,個個本領高")
7.引導幼兒嘗試用動作記唱的部分,教師帶領幼兒歌唱整首歌
師: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唱的部分?一起來唱唱看。
8.用多種方式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師:你們有沒有學會了呢?老師現在輕輕唱,請學會的小朋友大聲唱出來。
師:看來好多小朋友都會唱了,那我要來考考你們了。請女生唱念的地方,男生唱唱的地方。想一想,哪些是念的,哪些是唱的.
師:請幾個小朋友表演唱給大家聽,其他的小朋友做小裁判,聽聽看他唱的怎么樣?
9.加入演唱情感,整體練習,嘗試不用琴聲伴奏演唱
師:開頭招呼小伙伴的"嗨"怎么唱?三個"加油"的音調要慢慢加重。
。ㄋ模﹦(chuàng)編
10.引導幼兒嘗試用不同的動物帶入歌詞演唱
師:運動場上還有什么小動物也在比賽?說一說,加入到歌詞中試試看唱出來。大家一起來唱唱看。
(五)結束部分
11.結束
師:請你們課后找找還有哪些小動物在運動場上參加比賽,把他們唱進歌曲里吧。
四、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所選擇的歌曲對于大班幼兒來說并不是非常困難,重點在于把握歌曲的說唱形式之間的轉換,我運用了圖片的形式幫助幼兒記憶說的部分的歌詞,但是忽略了整首歌曲的完整練習,但是孩子們在創(chuàng)編歌曲的過程中非常具有想象力,如果我能對其中的歌詞稍微進行一點引導會更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自制墨跡圖進行創(chuàng)造性想像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動口、動腦能力。
2、利用輔助物在墨跡上進行拼砌,發(fā)展編講能力。
二、活動準備
1、教師曾示范制作墨跡圖,以引起幼兒操作和想像的興趣。
2、白紙、顏色水、輔助物、鋪墊的桌布。
三、活動過程
1、自制墨跡圖,引起幼兒興趣。
(1)回憶墨跡圖制作的方法。
。2)提出制作墨跡圖應注意的事項。
。3)幼兒自制墨跡圖,教師巡回指導。
2、根據墨跡圖上的墨跡進行想像。
。1)啟發(fā)幼兒看一看,說一說自己的墨跡圖像什么,并說出想像依據。
。2)動墨跡圖,變換角度看看它還像什么?鼓勵幼兒盡量想得和別人不一樣。
。3)教師小結:從不同角度看墨跡圖,它所表現的內容也跟著發(fā)生了變化。
3、利用輔助物豐富墨跡圖后進行編講。
。1)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想像,利用輔助物在墨跡圖拼砌,使畫面更完整、更豐富,并提出講述要求,如什么時候?有誰?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或在什么地方?有誰?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等。
。2)請幼兒根據豐富后的墨跡圖進行編講。
4、向同伴或老師講述自己圖畫中的小故事。
四、活動延伸:
。ńM合編故事)將幼兒制作的墨跡圖布置在語言區(qū)中,引導幼兒與同伴的墨跡圖組合在一起,編出一個更好聽的故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發(fā)現不同透鏡的特征,并用語言表達其發(fā)現。
2、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探索興趣。
3、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4、培養(yǎng)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凹透鏡、凸透鏡、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望遠鏡、放大鏡、顯微鏡、一副眼鏡。
【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嘗試:玩透鏡
1、教師:小朋友,教師為大家每人準備了兩塊奇妙的鏡片,請你們用鏡片放在眼睛前看看,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2、幼兒操作嘗試。
3、引導幼兒討論:剛才用兩塊奇妙的鏡片看的東西一樣嗎?
4、得出結論:不一樣,有的放大,有的縮小。
二、第二次嘗試:
引導幼兒發(fā)現:凹面鏡、凸透鏡的特征
1、教師:兩塊小鏡片看到的東西都不一樣,真有趣,那為什么用它們看東西會不一樣呢?
哪種鏡片看東西會變?哪種變大?請你們再仔細看一看、摸一摸,它們的樣子是不是一樣?
2、幼兒嘗試操作,發(fā)現不同的原因。
3、引導幼兒討論。
(1)哪種鏡片看東西會變。浚ㄖ虚g薄的鏡片看東西會變。
教師告訴幼兒:這種就叫凹透鏡(幼兒學說)
(2)哪種鏡片看東西會變大?(邊上薄中厚的鏡片看東西變大)
教師告訴幼兒:這種就叫凸透鏡(幼兒學說)。
。3)得出結論:不一樣的透鏡看東西也不一樣。
三、第三次嘗試:
1、教師:小朋友真了不起,發(fā)現了這么多奧秘。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幾面奇妙的鏡子,你們看是什么?
2、請幼兒看看這三面鏡子里看到人是一樣的嗎?為什么會不一樣?
3、引導幼兒討論:
這兩面鏡子和我們剛才看到的透鏡有什么不一樣?
4、得出結論:
這兩面鏡子是工人叔叔們利用凹透鏡、凸透鏡的原理,只是它在透鏡的后面涂上了一層水銀,而這就不是透鏡了,叫凹面鏡、凸面鏡。
5、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些鏡子真奇妙,能把東西放大、縮小,你還在什么地方見過這種鏡子呢?
(望遠鏡、放大鏡、顯微鏡、眼鏡等等)幼兒說出各種鏡子,教師出示。
6、幼兒自由地玩望遠鏡、放大鏡、哈哈鏡等(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奇妙的透鏡》實質上是《光的折射》的一個應用實例。由于透鏡在生產和生活中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所以這第一節(jié)主要向學生介紹透鏡的基本知識,引導學生探究透鏡對光的作用,這是后續(xù)知識“透鏡成像極其應用”的基礎,因此,它是本章的中心內容。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本節(jié)知識的理解,按照《課程標準》對本節(jié)課的要求,我盡量從日常生活現象引入,引導學生親自動手探究出透鏡對光的作用,以期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習慣和用探究實驗研究問題的能力。
有了以上的想法,教學過程我是這樣設計的:引入新課時,我考慮到老師和學生合作,調動學生,活躍課堂氣氛就顯得很關鍵,所以我盡力從生活實際出發(fā),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把見過的鏡子說出來并分類。這樣可以讓學生放松一下心情,問題簡單了,方便學生回答?蓪嶋H教學時,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就顯現出來了,學生隨便分組,我費了好長時間才把學生引導到按透光和不透光分類。耽誤了很長時間。
新課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透鏡的基本知識。我先讓學生自由提出“透鏡”的有關問題,然后鑒別出桌上的凸透鏡和凹透鏡,識別出老花鏡和近視鏡,老花鏡是臨時借來的,時間匆忙,也沒準備出太多,目的是進一步明確本節(jié)的“知識與技能目標”,同時讓學生體驗知識,將知識活化。可沒想到:學生拿到鏡子就摸起沒完。又耽誤了不少時間。第二部分:透鏡對光的作用。我把它作為本節(jié)課的重點。教材上是以演示實驗的形式出現的。由于農村中學條件有限,光學這部分教學一直都是難點,因為它的現象不便觀察,實驗不好操作,很多實驗都被老師用嘴代替了,而我考慮到透鏡對光的作用既是重點又是難點,畫透鏡光路圖更是學生易混淆的地方,還是讓學生從感性到理性比較容易接受,所以我把它設計為學生親自動手的探究實驗,而光學實驗應該在暗室中進行,對于農村中學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想了很多,也做了很多實驗,最后我發(fā)現:用燒杯裝上洗衣粉水,既安全又好清理。沒有平行光源怎么辦呢?所以我又想到:光具盒中的光源,效果很好。最后,透鏡怎么放又成了難題,我實施了很多方案,后來發(fā)現用一個燒杯,兩個同學配合,現象非常明顯。由于有了感性認識,透鏡光路圖也就好理解一些。對透鏡的焦點和焦距也就迎刃而解了,而且對學生以后畫光路圖有幫助。我認為本節(jié)課最成功的地方也就在此。
課堂上要想學生實驗到位,那是需要時間的,所以我就想到時間的安排,由于用太陽光粗測凸透鏡焦距,學生在生活中有體驗,所以我決定把它拿到課后進行,但我要求學生會敘述測凸透鏡焦距的實驗過程。
我認為課件只是輔助課堂教學的,它不應該主導教學,所以我只是做了幾個簡單而又能說明問題的圖片。在一天的準備過程中難免出錯,加上微機水平有限,不能按照要求的角度完成,效果不是很好。
我這樣設計的宗旨就是:重視學生過程體驗、研究方法和能力的培養(yǎng)。
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強和學生的交流,溝通。
2、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因素考慮得再全面一些。
3、微機水平亟待加強。
4、工作還要再仔細一些,再忙也不能出問題。
5、專業(yè)素養(yǎng)、教學水平、控制課堂的能力還需要加強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表演,讓幼兒掌握急救電話的用法。
2、在電話的學習中掌握1、2、9和0這4個數字的英語讀法。
3、讓幼兒養(yǎng)成與同伴之間樂于合作,喜歡表演。
4、引發(fā)幼兒學習打電話的興趣。
5、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教學重點、難點
幼兒在活動中掌握常用急救電話的用法,110報警電話,119火警電話,120急救電話.
幼兒在表演中的語言表達。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110、119、120電話的不同用法。
2、物質準備:電話,電話號碼的圖片,
活動過程(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huán)節(jié)、基本環(huán)節(jié)、結束環(huán)節(jié)、延伸環(huán)節(jié)。注:重點表述基本環(huán)節(jié))
一、熱身運動
導入,師:孩子們讓我們去欣賞一首新歌吧。(英語數字歌視頻)
隨著音樂老師和孩子們進入今天的活動。
二、自主探索
1、 讓孩子們回味剛才的視頻,讓他們有想學英語數字的激動。
2、有意識的教給孩子們4個數字
One—1 two—2 nine—9 zero—0 (?u)
用可愛的卡通圖片展示這4個數字,讓孩子們大聲的讀一讀。
3、師生共同學習幷練習英語讀法(110,119,120)
4、做游戲
讓孩子們拿著英語數字卡片,大家讀到哪個數字相應的孩子就舉起手里的卡片,看看誰最厲害!
三、創(chuàng)意活動
1、老師展示出電話,孩子們都認識。告訴他們除了給家長打電話以外,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幾個常用的電話號碼應學習。我們應該在什么時候用相應的電話號碼呢?先在我們就學習這幾個電話號碼的用法。
2、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激發(fā)幼兒學習電話號碼的使用。
情景一,一位老奶奶的手提包被壞人給搶走了,你應該給誰打電話呢?電話號碼是多少呢?(警察叔叔 110)
情景二,一個餐館突然起火了,你又應該給誰打電話呢?電話號碼是多少呢?(消防叔叔 119)
情景三,一位老爺爺暈倒在了那路上,你應該給誰打電話呢?電話號碼是多少呢?(醫(yī)生叔叔 120)
不過老師要強調的是,孩子們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在保證了自己的安全情況下才能幫助別人,撥打相應的電話號碼。
四、分享交流
1、觀看視頻,視頻中的小朋友的做法正確嗎?
2、讓孩子們在一起討論,正確與不正確的原因。
五、放松活動
再次播放英語數字歌視頻,讓孩子們在音樂中放松。
讓孩子們再讀讀電話號碼。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努力創(chuàng)設情景,并運用課件幫助幼兒學習電話號碼的應用。在音樂和游戲中學習簡單的4個數字的英語讀法,不過孩子們掌握的不是很好,在讀的上面還要多練習才好。不過在情景中學習電話號碼的應用,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而且會應用了。知道不同的電話號碼應該在什么時候用,在學習中讓孩子們還培養(yǎng)了樂于幫助別人的好習慣,不過就怕孩子們不注意自身的安全,所以在分享視頻中出現了幾個有錯誤的做法,這個是很重要的。激發(fā)了幼兒主動學習思考,自主創(chuàng)新,從而獲得了新經驗的提升。
小百科:歷史上對電話的改進和發(fā)明包括:碳粉話筒,人工交換板,撥號盤,自動電話交換機,程控電話交換機,雙音多頻撥號,語音數字采樣等。近年來的新技術包括,ISDN,DSL,網絡電話,模擬移動電話和數字移動電話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探索在清水里加入一定量的鹽后,雞蛋沉浮狀況的變化,初步感知懸浮現象的存在。
2.幼兒能兩兩合作進行操作實驗,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學習記錄和描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實驗結果。
活動準備:兩只透明玻璃杯(分別裝有等量的淡水和鹽水)、雞蛋、鹽、勺子、碗,水彩筆,記錄表,抹布等,每組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fā)興趣,猜猜蛋寶寶沉浮的狀態(tài)并記錄。
1.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兩杯水,你們仔細看看,這兩杯水一樣多嗎?(出示裝有等量淡水、鹽水的杯子,引導幼兒比較。)
2.師:老師還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是誰呀?(出示一個雞蛋,教師以蛋寶寶的口吻講話)。大家好,我是蛋寶寶,今天我想和水做個游戲。你們猜猜看,我到了兩個水杯里會怎么樣?
3.教師設疑:雞蛋寶寶到了第一杯水里(淡水)會怎么樣呢?它是沉下去還是浮上來?請你們把猜想的結果寫到記錄表上。(↓表示下沉,↑表示上浮。)等會我們再來比比看,你們猜的和操作結果是否一樣。(幼兒猜測雞蛋在淡水里的沉浮狀態(tài)并記錄。接著實際操作,記錄雞蛋的沉浮現象。教師給予指導。)
4.教師繼續(xù)設疑:雞蛋寶寶到了第二杯水里(鹽水)會怎樣?它在水里是沉下去還是浮上來?(幼兒再次猜測雞蛋在鹽水里的沉浮狀態(tài)并記錄。實際操作,記錄雞蛋的沉浮變化,初步感知懸浮現象。)
二、引導幼兒對探索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找找雞蛋寶寶懸浮的秘密。
1.師:小朋友剛才都將自己的猜測和實驗結果記在了記錄表一上。那么,你們的猜測
到底對不對呢?通過剛才的實驗,把你的想法和問題提出來好嗎?(幼兒針對自己觀察的現象自主提問。)
2.教師順應幼兒提出的問題設置懸念:為什么雞蛋寶寶在第一個杯子里是沉在水底的,到了第二個杯子里卻浮上來呢?這里究竟有什么秘密?小朋友快快想一想,找一找。
3.引導幼兒通過各種感官尋找雞蛋寶寶懸浮的原因,啟發(fā)幼兒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區(qū)分出淡水和鹽水的不同,從而找到問題的緣由:雞蛋裝在淡水杯里是沉下去的,在鹽水杯里是浮上來的。
4.進一步把問題引向深入,探索懸浮秘密:是不是雞蛋寶寶只要在鹽水里都會浮上來呢?加了多少鹽后才會浮上來呢?我們再一起猜猜看,動手試一試,記錄下來好嗎?(幼兒猜測并在記錄表上畫上自己猜想的位置――實驗驗證――觀察結果――記錄雞蛋在水中的位置)
三、討論與交流實驗情況,說說雞蛋寶寶懸浮的規(guī)律。
1.提出實驗要求:兩兩分工合作,明確怎樣加鹽、攪拌、記錄注意點等等。
2.展示幼兒記錄紙,幼兒實驗操作,教師觀察幼兒實驗并根據具體情況給予適時適度的指導。
3.交流實驗情況。師:為什么雞蛋寶寶在加入1勺、2勺鹽的水中沒有浮起來,在加入第3勺、第4勺鹽后會浮起來呢?(幼兒根據記錄表二中講述自己的實驗感受,發(fā)現雞蛋的懸浮規(guī)律。)
4.師:雞蛋寶寶除了在鹽水里能浮起來,你還有什么辦法能讓雞蛋寶寶浮起來?(幼兒回憶生活經驗,自由講述。)
活動延伸:
如果在鹽水里不斷地加鹽,雞蛋還會往上浮嗎?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錦集7篇】相關文章: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錦集七篇03-19
【精華】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錦集五篇03-11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8篇03-18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6篇03-14
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錦集七篇03-14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錦集五篇03-13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錦集7篇03-13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模板錦集8篇03-20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7篇03-19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8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