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課《橋之美》教學設計
教學設想
中學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八年級(上)第三單元是說明文單元,所選的五篇課文中,《中國石拱橋》《蘇州園林》《故宮博物院》是比較規(guī)范的說明文,《橋之美》《說“屏”》則是帶有一定說明性的小品。
學習本課之前,通過《中國石拱橋》的學習,學生已初步了解了說明文的特征、常用的說明方法,也了解了說明文語言應準確、周密的特點。學習本文,要仔細品味文中詩意的描寫性文字,它與帶有說明性的文字相間雜出,讓人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時,也獲得了一些美學常識。
《橋之美》雖然是“帶有說明性質(zhì)的小品文”,但很顯然是不能把它作為純粹的說明文來教,說明對象、說明方法、說明順序,在這一課教學中可以不必過于強調(diào)。如何定位呢?還是在于:要用語文的方法教語文。作者從畫家的角度介紹了自己喜愛橋的原因。我們不是從畫家的角度學習語文,我們還是應該從語文的角度把這一篇文字作為語言學習和訓練的好材料。本文無論從語言的理解,還是美學的欣賞,都覺得難。難在畫家眼中的美,我們多數(shù)人只可仰望,如天上的彩虹,可望不可及。但作為教師,除了仰望,還要架起文本與學生之間的橋,引導學生欣賞那道絢麗的彩虹。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理解課文內(nèi)容——橋之“美”美在什么地方。
提高學生篩選、整合信息的閱讀能力。
品味本文優(yōu)美有情味的語言以及在內(nèi)容和表達上都較具作者個性色彩的句子,并能在教師的指導下結(jié)合自己的知識和生活體驗進行感悟理解,鍛煉表達能力。
過程與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認識橋之美,進而感悟美,欣賞美。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對橋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不同審美效果分析,指導學生獲得一些美學基本知識;品味文中詩意的語言
教學重、難點突破
初讀課文,感覺語言很美,情趣高雅,但內(nèi)容較散,初中學生不好把握。再讀課文,研究教法,創(chuàng)設情境,以喚起學生的審美需求,激發(fā)學生探求美的欲望。同時積極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以把握文本所蘊涵的審美特色。
《橋之美》的語言畫面感很強,修辭靈活,具有抒情般的感染力,學生結(jié)合語境,由粗到精,由此及彼,反復誦讀,整體把握,力求使學生既欣賞了橋之美又學習了語言之美。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文人筆下的“橋之美”
1.媒體出示“小橋流水人家”的圖片及《天凈沙· 秋思》的內(nèi)容。
天凈沙· 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2.媒體出示艾青詩《橋》的內(nèi)容)
橋
艾 青
當土地與土地被水分割了的時候,
當?shù)缆放c道路被水截斷了的時候
智慧的人類佇立在水邊:
于是產(chǎn)生了橋。
苦于跋涉的人類,
應該感謝橋啊。
橋是土地與土地的連系;
橋是河流與道路的愛情;
橋是船只與車輛點頭致敬的驛站;
橋是乘船者與步行者揮手告別的地方。
3.媒體出示徐志摩詩《再別康橋》(節(jié)選)的內(nèi)容)
再別康橋(節(jié)選)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教學創(chuàng)意:多媒體展示多幅橋的優(yōu)美畫面,并配上優(yōu)美的音樂,讓學生朗讀,創(chuàng)設情景,渲染氣氛。教師導入,艾青的橋有了故事;馬致遠的“小橋流水人家”讓人聯(lián)想到家的溫馨;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使人產(chǎn)生無限的惆悵……在詩人的眼中“橋”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載體;在畫家的眼中,橋則別有一番韻味。)
(板書課題:橋之美 吳冠中)
二、畫家眼中的“橋之美”
1、感知“橋之美”。
閱讀第4、5自然段,思考:
課文重點寫了哪些橋?橋周圍的環(huán)境如何?兩者以怎樣的形式存在?產(chǎn)生了怎樣的美感?勾畫相關(guān)語句 。
學生勾畫相關(guān)語句,合作交流,教師適時點撥板書,明確:
烏鎮(zhèn)石橋———密密葦叢———疏密相間——舒暢
江南石橋———細柳飄絲———剛?cè)嵯酀?mdash;—銷魂
長橋臥龍———水天一色———面線相融——滿足
風 雨 橋———飛瀑流泉———動靜相生——欣賞
(教學創(chuàng)意:這一環(huán)節(jié)最大的創(chuàng)意有二,其一是跳開開頭三段,直接進入課文重點“橋之美”的解讀。其二是根據(jù)課文的描述,把橋與周圍環(huán)境的對照,分別用一個字提煉,為后文學習做好鋪墊。
作者借第四段里寫的幾座橋向我們介紹了這樣的四種美:密密的蘆葦蕩中突現(xiàn)一座小石橋,這是疏密相間之美;石橋細柳則表現(xiàn)出剛?cè)嵯酀?水天一色中的長橋,則讓我們欣賞到面線相融之美;風雨橋和飛瀑流泉有的是另一番的動靜相生之美。再稍微讀一讀原文就可以看出,“舒暢”、“銷魂”、“滿足”、“欣賞”,這幾個詞很巧妙地表現(xiàn)了不同形式的橋的美帶給人們的美好感受。這一段文字,描寫、議論、抒情很好地結(jié)合。介紹每一種橋的手法也不太相同。
教學中就可以引導學生好好地感知這一段的文字美和手法妙的特點。這樣才能用足文本的價值。教學中,在了解了畫家提出的美學原則之后,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要緊扣文本,讓學生活動起來,訓練起來,發(fā)展起來。一切圍繞“語文”和“學生能力培養(yǎng)”來設計。)
2、欣賞“橋之美”。
朗讀與欣賞:多媒體顯示和朗讀段文字相一致的景色和橋的畫面,并配有“蘇提春曉”背景音樂,讓學生從課文的感知回到畫面的欣賞。
(教學創(chuàng)意:由于文章語言生動,極富表現(xiàn)力,讀來朗朗上口,畫面感很強。因此,學生欣賞豐富多彩的畫面,使抽象的文字更形象,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活躍了思維。 透過畫家的眼神,我們眼前浮現(xiàn)的不僅僅是一座座精美的橋,更是一幅幅完美的圖畫啊。從而使“橋之美”具備了內(nèi)容和形式的完美和統(tǒng)一。)
3、品析“橋之美”。
橋與周圍的景物相配合就形成了一幅完美的圖畫,通過閱讀,你最喜歡哪座橋呢?是因為景物描繪的美,還是因為語言美呢?
(1)賞析美景
例如:烏鎮(zhèn)石橋:厚實的平面鋪開的葦叢使空間顯得狹窄擁擠,令人產(chǎn)生憋悶感;間或出現(xiàn)的石橋輪廓簡單鮮明,能使空間陡然顯得疏朗開闊,令人覺得神清氣爽.
鄉(xiāng)間石橋:柳枝的動、細弱、年年發(fā)芽和石塊的靜、厚重堅硬、歷久不變形成對比。
在寬闊的水面上的長橋,打破了單調(diào)的背景,整個環(huán)境充滿了靈氣和生命。
廊和廳的安閑自在和亭下水流的湍急、山峰的險峻又形成對照。
(教學創(chuàng)意:通過閱讀課文,我們不難看出,作為畫家,作者看橋淡化其結(jié)構(gòu)、種類、功能,更重視其美學價值。怎樣來欣賞一幅畫面?關(guān)鍵看其中的景物與周圍的環(huán)境是否既對照又和諧。這也是本文揭示的全新的審美角度)
(2)對比之美
在講到橋的不同環(huán)境中所表現(xiàn)的不同的形式作用時,引導學生做這樣的思考:如果在險峻的山峰間造一座古樸堅硬的石拱橋會有什么感覺呢?
讓學生明白了堅毅的山峰間適宜休閑的`風雨橋,卻不適合厚重的石拱橋,也因此明白了,溫柔的江南為何多古樸的石拱橋。從而明白了,不同的環(huán)境中需要不同形式的橋。
在講到橋的建造需要注意與環(huán)境的對立統(tǒng)一的和諧美時,為了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強與弱,剛與柔形成的對立統(tǒng)一美。可做一個類比:這堅硬的石橋與輕緩的河水,與橋頭纖細的柳絲構(gòu)成了一副和諧的圖畫。這份和諧就如強健的男性與柔美的女性所組成的那份剛?cè)嵯酀拿,這份和諧就如壯偉的高山與清幽的流水所形成的山水相依的美。
(教學創(chuàng)意:教學的過程中,我主要是引導學生去對比欣賞一副副圖畫,假如這樣的環(huán)境里沒有這座橋會怎樣?有了這座橋后又怎樣?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不僅橋的這個形式美就有了比較清楚地了解。而且還懂得了欣賞這類圖畫的方法。學生對于對立統(tǒng)一的和諧美有了比較真切的了解。)
(3)品味雅詞
如:舒暢、銷魂、搏斗、曉風殘月等詞語的妙處。
資料鏈接:
“銷魂”出自江淹的《別賦》,“黯然銷魂者,惟別時而已矣”。意思是說人們在分別的時候非常悲傷、愁苦。
“楊柳岸,曉風殘月”是宋人柳永《雨霖鈴》的名句。“多情自古傷離別,又哪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柳枝在古人眼里是離別的象征,有淡淡的凄清感。
卞之琳的《斷章》:“我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下看你”。
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
4、可是現(xiàn)實中,并非所有的橋都美,文章提到不美的橋有哪些?不美的原因是什么?
引導學生閱讀學習第6自然段。
(1)南京長江大橋
(2)錢塘江大橋
(3)成昆路上的直線橋
不美的原因:沒有與周圍環(huán)境呼應和襯托。
5、畫家眼中美與不美的標準到底是什么呢?
引導學生回歸第2自然段學習,學生能很容易地理解,即“橋在不同環(huán)境中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
三 我心中的“橋之美”
1、文中提到鵲橋的真正意義是什么?
2、“凡是起到構(gòu)成及聯(lián)系之關(guān)鍵作用的形象,其實也就具備了橋之美!”請說說你的理解。
3、凡是起到構(gòu)成及聯(lián)系之關(guān)鍵作用的形象,其實也就具備了橋之美!那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沒有看不見卻具有“橋之美”的橋呢?
(教學創(chuàng)意:拓展延伸:尋找、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讓同學們深刻感悟到橋之美的內(nèi)涵。)
板書設計
橋 之 美
吳冠中
橋 環(huán)境 形式 美感
烏鎮(zhèn)石橋———密密葦叢———疏密相間——舒暢
江南石橋———細柳飄絲———剛?cè)嵯酀?mdash;—銷魂
長橋臥龍———水天一色———面線相融——滿足
風 雨 橋———飛瀑流泉———動靜相生——欣賞
不同環(huán)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
【公開課《橋之美》教學設計】相關(guān)文章:
《橋之美》教學設計10-06
橋之美教學設計12-25
課文橋之美教學設計04-08
求《橋之美》教學設計!05-06
人教版《橋之美》教學設計11-30
《橋之美》人教版教學設計12-25
《橋之美》教學設計人教版12-25
中學語文《橋之美》教學設計05-18
《橋之美》教案設計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