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刀殺人的成語故事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用過成語吧,成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從其起源,經過演變,直至在漢語中沉積下來,都有哪些經典的成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借刀殺人的成語故事,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漢字書寫】
借刀殺人
【漢語注音】
jiè dāo shā rén
【成語出處】
明.汪廷訥《三祝記.造陷》:“恩相明日奏(范)仲淹為環(huán)慶路經略招討使,以平(趙)元昊,這所謂借刀殺人!
【成語語法】
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指借別人的手去害人。
【意思】
借:利用、借用;利用間接的方法去傷害別人,自已卻不拋頭露面。作為一種計策核心在于制造和利用矛盾,經常在官僚們之間爾虞我詐互相利用時使用的權術。這一計是三十六計中的第三計。
【近義詞】
暗箭傷人、假手于人、以夷制夷;
【反義詞】
借花獻佛、親歷親為;
【故事1】
春秋時期,齊國齊簡公起兵討伐魯國,魯國實力較弱無法與齊國抗衡,孔子的徒弟子貢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借吳國的力量挫敗齊國。子貢找到齊相田常,田常當時正想篡位奪權,子貢以“憂在外者攻其弱,憂在內者攻其強”的道理勸田常應該攻打吳國,借強國之力鏟除異已。田常被子貢說得心服口服但怕轉攻吳國師出無名。于是子貢答應去勸說吳國救魯伐齊,這樣田常便興高采烈地答應了。子貢到了吳國跟吳王夫差說:“魯國一旦被齊國攻下,齊國必然伐吳,如此吳國不如先下手為強,聯合魯國一起攻打齊國,這樣吳國便可跟晉國相抗衡了!弊迂曈竹R不停蹄的來到趙國說服趙國跟吳國一起討伐齊國,這樣吳國就沒有后顧之憂了。子貢游說完三個國家后又來到晉國跟晉定公說:“吳國如果討伐魯國成功了肯定會來攻打晉國,晉國應該加強操練,以防吳國前來侵犯!惫484年,吳王率領十萬精兵攻打齊國,魯國按約派兵助陣,齊軍陷入重重包圍,被打得潰不成軍,齊國只好求和。吳王夫差打了勝仗便驕傲自滿,馬上轉兵去打晉國,但晉國此時早有準備輕而易舉的便把吳軍擊退了。子貢利用齊、晉、吳、越四個國家的矛盾,借國王之力打敗齊國,借晉國之刀滅了吳國的威風,救魯國于危難之中。
【故事2】
努爾哈赤父子親率十數萬滿兵,聲勢浩大,銳不可擋,進犯明朝,志在必得。明天啟六年,努爾哈赤親自率部攻打寧遠,以十三萬之眾圍攻寧遠守兵萬余人。十三比一,力量懸殊。寧遠守將袁崇煥,身先士卒,奮勇抗敵,擊退滿兵三次大規(guī)模進攻。明軍的奮勇抵抗,力挫驕橫的滿兵。袁崇煥乘滿軍氣餒之時,開城反攻,追殺數十里,擊傷努爾哈赤,滿軍慘敗。怒爾哈赤遭此敗績,身體負傷,攻占明朝的壯志難酬,羞愧憤懣而死;侍珮O繼位,第二年,又率師攻打遼定。袁崇煥早有準備,皇太極又兵敗而回。
又經過幾年的準備,皇太極再次攻打明朝。崇禎三年,他為避開袁崇煥守地,由內蒙越長城,攻山海關的后方,氣勢洶洶,長驅而入。袁崇煥聞報,立即率部入京勤王,日夜兼程,比滿兵早三天抵達京城的廣渠門外,作好迎敵準備。滿兵剛到,即遭迎頭痛擊,滿兵先鋒巴添狼狽而逃。
皇太極視袁崇煥為從未有過的勁敵,又忌又恨又害怕,袁成了他的心病;侍珮O為了除掉袁崇煥,絞盡腦汁,定下借刀殺人之計,他深知崇禎帝猜忌心特重,難以容人。于是秘密派人用重金賄賂明廷的宦官,向崇禎告密,說袁崇煥已和滿州訂下密約,故此滿兵才有可能深入內地。崇禎勃然大怒,將袁崇煥下獄問罪,并不顧將士吏民的請求,將袁崇煥斬首;侍珮O借崇禎之刀,除掉心腹之患,從此肆無忌憚,再也沒有遇到哀崇煥這樣的勁敵了。
【造句】
小到家庭大到世界,每天都在上演著借刀殺人的故事樂此不疲地上演著,哪里還顧得上人言可畏。
【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成語故事11-19
經典成語故事11-04
成語故事范文11-18
有關成語故事11-20
動物的成語故事11-22
兒童經典成語故事11-24
推薦成語故事11-27
中華成語故事12-01
中國成語故事12-17
成語故事大全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