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語故事
四字成語故事1
《一鳴驚人》
戰(zhàn)國時代,齊國有一個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會說話。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隱語,來規(guī)勸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氣,而且樂于接受。
當時齊國的威王,本來是一個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卻沈迷于酒色,不管國家大事,每日只知飲酒作樂,而把宜切正事都交給大臣去辦理,自己則不聞不問的。因此,政治不上軌道,官吏們失職,再加上各國的諸侯也都趁機來侵犯,使得齊國瀕臨滅亡的邊緣。
雖然,齊國的一些愛國之人都很擔心,但是,卻都因為畏懼齊王,所以沒有人趕出來勸諫的。
其實齊威王室一個很聰明的人他很喜歡說些隱語,來表現(xiàn)自己的智慧,雖然他不喜歡聽別人的勸告,但如果勸告得法的話,他還是會接受的。淳于髡知道這點后,便想了一個計策,準備找個機會來勸告齊威王。
有一天,淳于髡見到了齊威王,就對他說:“大王,為陳有一個謎語想請您猜一猜:其國有汁大鳥,住在大王的宮廷中,已經(jīng)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飛翔,也不發(fā)生名叫,只是毫無目的的蜷夫著,大王您猜,這是一只什么樣的鳥呢?”
齊威王本是一個聰明的人,亦聽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諷刺自己,向那只大鳥一樣,身為一國之尊,卻毫無作為,只知道享樂。而他時再也不是一個昏庸的'君王,于是沈吟了一會兒之后便毅然的決定要改過,振作起來,做一番轟轟烈烈的是,因此他對淳于髡說:
“嗯,這一只大鳥,你不知道,它不飛則已,亦非就會沖到天上去,它不鳴則已,一鳴就會驚動眾人,你慢慢等著瞧吧!”
從此齊威王不在沈迷于飲酒作樂,而開始整頓國正。首先他召見全國的官吏,盡忠負責的,就給予獎勵;而那些無能的,則加以懲罰。結果全國上下,很快就振作起來,到處充滿蓬勃的朝氣。
另一方面他也著手整頓軍事,強大武力,奠定國家的威望。各國諸侯聽到這個消息以后都很震驚,不但不敢再來侵犯,甚至還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歸還給齊國。
齊威王的這一番作為,真可謂是“一鳴驚人”呀!
所以后來的人便把“一鳴驚人”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一個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運用,一旦發(fā)揮出來,往往有驚人的作為。
四字成語故事2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襟坦蕩、具有遠大理想的`人。可他小時倒是個不愛讀書的調(diào)皮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缺少,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度,于是就奮發(fā)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于是就奮發(fā)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盛的知識,學問大有上進。他曾多少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幫助帝王管理國度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曾有人薦舉他去做官司,他沒有允許,仍舊不懈地努力讀書。
四字成語故事3
毛遂這人是個文學青年,經(jīng)常寫點小文章在網(wǎng)上發(fā)表一下,可是網(wǎng)易的版主和網(wǎng)友們都不喜歡他寫的'文章,因為文章寫得太爛了。在BBS上混了一兩年了,寫的文章沒幾個回帖,版主也不給個“薦”字,搞得毛遂很不爽。所以后來在BBS上發(fā)文章的時候,毛遂都要在文章題目后面自己加上一個“薦”字。比如《有了快感你別喊》“薦”!段沂且粋偉大的小丑》“薦”。寫手們和版主對他這種自欺欺人的做法哭笑不得,于是就把這種做法形容為“毛遂自薦”。
四字成語故事4
虛左以待
魏公子無忌是魏昭王的小兒子,魏安王的異母弟弟。昭王死后,安王即位,封公子無忌為信陵君。他為人仁愛且尊重人,不管是才高八斗還是資質(zhì)平平,他都謙虛而禮貌地與他們結交,不因自己身份高貴而傲慢待人。所以方圓幾千里內(nèi)的人士都爭著歸附他,他門下的食客竟有三千多人。因信陵君賢能,且門客本領高強,諸侯國有十幾年不敢興兵謀魏。
魏國有個隱士名叫侯嬴,七十多歲了,家境貧寒,是大梁城夷門的守門人。信陵君聽說了這個人,前往邀請,想送他厚禮,侯嬴不肯接受,說:“我?guī)资曛匾暡偈,決不會因貧困而接受公子的錢財!
于是信陵君擺酒大宴賓客。賓客就座之后,信陵君帶著車馬,空出左邊的座位,親自去迎接夷門的侯嬴。侯嬴撩起破舊的衣服,徑直登上車,坐在左邊的上位,并不謙讓,他想用這一舉動來觀察信陵君的反應。信陵君手執(zhí)轡頭,表情愈加恭候。侯嬴又對信陵君說:“我有個朋友在街市上的肉鋪里,能不能委屈您的車馬順路拜訪他呢?”信陵君便駕著車馬進入街市,侯嬴下車拜見他的朋友朱亥,斜著眼睛偷看信陵君,故意久久站著與朋友閑談,暗中觀察信陵君的表情。信陵君的臉色更加溫和。這時,魏國的將相、宗室等賓客坐滿了廳堂,等待信陵君開宴,而此時街市上的人們都看到信陵君手拿著轡頭等人,隨從的人都偷偷地罵侯嬴。侯嬴看信陵君的臉色始終沒有變化,才辭別朋友上車。到了信陵君家中,信陵君引侯嬴坐在上座,把賓客一個個介紹給他,賓客們都驚訝于信陵君的舉動。酒興正濃的時候,信陵君起身,到侯嬴面前祝酒。
侯嬴對信陵君說:“今天我已經(jīng)為您做了很多事情。我本是夷門的守門人,您卻屈尊去迎接我,在大庭廣眾之下,我本不應該有訪朋友的要求,但您卻特意地同我去訪問朋友。我侯嬴是為了成就您的名聲,才故意使公子的馬車久久地站在街市里,我借訪問朋友來觀察您,您的態(tài)度卻愈加恭敬。街市上的人都以為侯嬴是個小人,而以為您是個寬厚的人,能謙恭地對待士人。”于是酒宴結束,侯嬴便成為信陵君的上等賓客。
后來,趙國邯鄲被秦軍包圍,趙平原君向魏求救。魏王雖然派大將前去準備援趙,但又因懼怕秦國而按兵不動時,是侯嬴幫信陵君謀劃,盜取魏王兵符解得邯鄲之圍。侯嬴為了報信陵君的知遇之恩,就在他離開魏國后自刎而死。
——《史記·魏公子列傳》
虛有其表
蕭嵩是唐朝開國老臣蕭瑀的曾侄孫,他身材魁偉高大,容貌秀美,還留著一把漂亮的胡子,見過他的人都說他相貌非凡。在唐明皇的近臣中算得上是名美男子,甚得明皇寵愛,開元初年被任為中書舍人(宰相助理)。
唐明皇對蘇瑰的兒子蘇珽也十分器重,想拜他為相。事前,曾向宰臣征詢意見。蕭嵩他們回答道:“任用賢能,皇上自有好眼力,非臣等所及。”經(jīng)過再三考慮之后,唐明皇決定任命蘇珽為宰相,第二天早朝宣布。時間緊急,于是派侍從去找個人來草擬詔書。侍從把蕭嵩請來,明皇把自己的意思告訴他,然后叫他寫一道任命蘇珽為宰相的詔書。蕭嵩不敢怠慢,就到一個書房里去起草文書了,過了一會兒,他把詔書草稿送給明皇審閱。
古人講話、作文,最忌直接犯用君王或父輩的名字,免獲不敬之罪。明皇見文稿中有“國之瑰寶”一句,對蕭嵩說:“蘇珽是蘇瑰的兒子,頒給蘇珽的詔命中不應干犯他父親的名諱,你得修改一下。”蕭嵩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疏忽。唐玄宗于是讓人撤出帳幕中的屏風給蕭嵩使用。蕭嵩萬分恐懼,又著急又害怕,汗把衣服都濕透了。他躲在屏風后面,心慌意亂,不知道怎樣修改才好。
唐玄宗以為蕭嵩思考了一段時間,應當是很周詳了,就走到蕭嵩的坐席去看,見他只把“國之瑰寶”換成“國之珍寶”,其余的文字根本沒有變動。明皇生氣地讓他離開,蕭嵩只好羞愧地走了。
等蕭嵩一走,皇上就把草稿揉成一團,狠狠地扔在地上,說道:“此人真是虛有其表,根本沒有用!”左右的人忍不住失聲笑了出來。
其實,蕭嵩也還不是那么窩囊。他雖然缺少學術,可是處理行政公務卻很慎密周到。后來出鎮(zhèn)邊關,又為朝廷立下許多軍功。唐明皇終于改變看法,不再說他“虛有其表”。
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蕭嵩被任為中書令(即宰相),他的兒子蕭衡也被明皇看中,招為附馬,匹配新昌公主。每逢蕭嵩夫婦進宮謁見,明皇總是親切地稱呼嵩夫人為“親家母”,賜贈珍貴禮品。蕭嵩晚年名位雖高,可是后人在使用成語“虛有其表”時,仍不免會牽扯到他,甚至誤以為他是個毫不中用的角色。
——《明皇雜錄》
掉以輕心
公元805年,唐代著名的文學家柳宗元被貶到永州當司馬。在永州司馬任上,柳宗元收到一個青年的來信,表示要拜柳宗元為師。這個青年叫韋中立,是潭州刺史韋彪的孫子。
柳宗元讀了這封信,非常感動,便寫了一封回信,這就是著名的《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信中寫道:“很久以來,拜師求學的風氣已經(jīng)不再存在了。如今有人收學生教授學問,就會受到各種攻擊,甚至被誣蔑為‘狂人’(這里指的是韓愈)。這種少見多怪的事是常有的。聽說蜀地南面雨下個不停,很少有晴天,以致太陽出來,那里的狗就會狂叫。當時我還以為這是傳聞而已。永州從來不下雪,誰知我到任的第二年就下了大雪。這一帶的狗日夜奔跑,對著雪不停地狂叫,直到雪化才停下來。有了這番親身經(jīng)歷,我才相信從前聽到的話并不過分!
接著,柳宗元又舉了一個有關禮節(jié)方面的例子:“古代男子二十歲算成年,要舉行加冠的禮節(jié),有學問的人對此非常重視。但是,幾百年來沒有人再舉行這種禮節(jié)。最后,有個名叫孫昌胤的青年行了冠禮,不料碰了壁。行冠禮的第一天,他和同事們談起了這件事,同事們都莫名其妙,有的甚至說,你行不行冠禮與我有什么相干,大家聽了都哄笑起來。這種現(xiàn)象,和現(xiàn)在人們一聽到拜師求學就覺得奇怪是一樣的。其實,雪和太陽有什么過錯?問題在那些狂叫的`狗。行冠禮的孫昌胤沒做什么錯事,可他的同事偏要嘲笑他!
下面,柳宗元把筆鋒轉(zhuǎn)回到韋中立拜師求學方面來:“在這種風氣下,你能拜師求學,使我受到感動,所以愿把我寫文章的體會告訴你。我年少時以為文辭好就能寫好文章,成人后才知道文章是表達思想、說明道理的,從此再也不單純?nèi)プ非笮问矫懒。以后我每次做文章,不敢不?jīng)意地、隨便地對待它,而力求像《書》那樣樸實,《詩》那樣永恒,《禮》那樣合理,《春秋》那樣是非分明,《易》那樣富有變化。這就是我寫文章的標準!
韋中立得到柳宗元的指點和啟發(fā),寫文章進步很快。后來,他中了進士。
成語“掉以輕心”即從柳宗元“故吾每為文章,未嘗敢以輕心掉之,懼其剽而不留也”的句子中得來。
——《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驚弓之鳥
戰(zhàn)國時期,魏國有一個叫更羸的射箭能手。
有一天,更羸與魏王在京臺之下,看見有一只鳥從頭頂上飛過。更羸對魏王說:“大王,我可以不用箭,只要把弓拉一下,就能把天上飛著的鳥射下來!薄吧浼苓_到這樣的功夫?”魏王問。更羸說道:“可以。”說話間,有雁從東方飛來。當雁飛近時,只見更羸舉起弓,不用箭,拉了一下弦,隨著“咚”的一聲響,正飛著的大雁就從半空中掉了下來。
魏王看到后大吃一驚,連聲說:“真有這樣的事情!”于是,好奇地問更羸不用箭是如何將空中飛著的雁射下來的。更羸對魏王解釋說:“其實也沒什么,我猜測這是一只受過箭傷的大雁!薄澳阍趺粗肋@只大雁受過箭傷呢?”魏王更加奇怪了。
更羸繼續(xù)對魏王說:“這只大雁飛得慢,叫得悲。”魏王還是一臉茫然。
更羸接著講:“飛得慢是因為它身上的箭傷在作痛,叫得悲是因為它離開同伴已很久了。傷口在作痛,還沒有好,它心里又害怕。當聽到弓弦聲響后,害怕再次被箭射中,于是就拼命往高處飛。一使勁,本來未愈的傷口又裂開了,疼痛難忍,再也飛不動了,就從空中掉了下來!
成語“驚弓之鳥”便由此而來。
——《戰(zhàn)國策·楚策四》
斷織教子
戰(zhàn)國時期,有一個很偉大的學問家孟子。他小時候,他的媽媽為了讓他能接受到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現(xiàn)在我們就來說說孟子小時候的故事。
他三歲時父親就死了,孟子便與母親相依為命。孟母非常疼愛自己的兒子,為給孟子找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搬過三次家。
起初,孟母為給孟子的父親守墓,就居住在離墓地很近的地方,后來,她發(fā)現(xiàn)孟子老玩一些喪葬、痛哭的游戲。孟母很是擔心,覺得這個地方不利于孩子的生長,就帶著孟子離開了,將家搬到一條街上住下?蛇^了段時間,孟母發(fā)現(xiàn)新搬的家離殺豬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孟母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庇谑牵謱⒓野岬綄W宮旁邊。夏歷每月初一這天,官員進入文廟,行禮跪拜,揖(yī)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記住。孟母想:“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啊!庇谑,就在這里定居下來了。
孟母給孟子解釋了幾次搬家的原因后,孟子終于明白了母親的良苦用心。從此,他走上了勤學苦讀的道路。盡管如此,他也跟別的小孩子一樣,有貪玩的天性。
有一天,逃學的孟子背著書包假裝從學堂回家。母親叫他過來,問:“娘織的布好不好?”“好啊!泵献诱谄婀帜赣H為什么問這個,卻見母親一聲不吭地拿出一把鋒利的剪刀,將織成的一段布“咔嚓,咔嚓”剪成兩段。
孟子更是奇怪了,便問母親:“為什么要剪斷布匹?”孟母解釋說:“一個人的求學就如同織布,現(xiàn)在只學一半便停下來不學,與在織布機上剪斷布匹是沒有什么差別的!薄皵嗫椂綄W”的一幕在孟子小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既驚又懼的鮮明印象,從此他日夜勤學不息,再也不貪玩了。
孟子十五歲時,孔子的孫子孔極,在曲阜(fù)教書,孟母便鼓勵孟子到曲阜求學。從此,他開始正式接受到儒學的精髓,在孔極門下埋頭讀書。經(jīng)過不斷的努力,他成了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圣”之稱,與孔子并稱為“孔孟”。有《孟子》七篇流傳下來,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
四字成語故事5
【成語】: 近水樓臺
【拼音】: jìn shuǐ lóu tái
【解釋】: 水邊的樓臺先得到月光。比喻能優(yōu)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種地位或關系。
【成語故事】: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范仲淹,在任杭州知州時,身邊任職的很多官員,大多得到他的推薦或者提拔。只有一個叫蘇鱗的人,因為他在杭州所屬的外縣做巡察,所以沒有被范仲淹推薦。一次,蘇鱗因事到杭州見范仲淹,趁機寫了一首詩,其中兩句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暗示范仲淹只提拔身邊的人。范仲淹看到詩后,立即寫了封推薦信,使蘇鱗的`愿望得以實現(xiàn)。這個成語比喻由于環(huán)境或職務上的便利而獲得優(yōu)先的機會。
四字成語故事6
這故事出自“戰(zhàn)國策”。戰(zhàn)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莊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你在宮里面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跟君又總是隨看你。你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北)一定要危險啦!”
襄王聽了,很不高與,氣罵道:“你老糊涂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
莊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
莊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今河南息縣西北)。這才覺得莊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莊辛找回來,問他有什么辦法;莊辛很誠懇地說:
“我聽說過,看見兔子牙想起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了才補羊圈,也還不遲。……”
這是一則很有意義的故事,只知道享樂,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結果必然是遭到悲慘的失敗無疑。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jù)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fā)生錯誤以后,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例如一個事業(yè)家,因估計事情的發(fā)展犯了錯誤,輕舉冒進,陷入失敗的境地。但他并不氣餒,耐心地將事情再想了一遍,從這次的錯誤中吸取教訓,認為“亡羊補牢”,從頭做起,還不算晚呢!
四字成語故事7
故事出自于《列子湯問》:“昔韓娥東至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戰(zhàn)國時,韓國有個姑娘叫韓娥,因家境貧寒,不得已背井離鄉(xiāng),一邊流浪,一邊賣唱。一天,她來到一座小城,見天色已晚,到一家客棧去投宿?蜅@习逡娝回毴缦,把她趕出了店門。韓娥悲從中來,不禁站在店門外唱了一首歌。歌聲剛起,就把店里店外的人都吸引過去。不一會兒,鎮(zhèn)上的男女老幼也都紛紛跑來聽歌。韓娥越唱越難過,再也無法停下來了。韓娥唱得哀婉凄愴,如泣如訴。人們聽了,個個眼圈發(fā)紅,鼻子酸酸的。他們相對流淚,三天三夜不思茶飯。老板見客人們不吃不喝,怕他們病倒在客棧里,影響了他的生意。于是,他們走到店門外,陪著笑臉,把韓娥請到客棧里,讓她住下,并對她說:“姑娘,你愛住多久就住多久,店錢我分文不收,只要你唱支歌讓大家聽了快活就行了! 韓娥只在客棧里住了一夜。臨離開小鎮(zhèn)時,她為鎮(zhèn)上的人唱了幾支歡快的歌兒。韓娥的歌聲傳到了森林,林間的小鳥紛紛飛到鎮(zhèn)上來聽歌;韓娥的.歌聲傳到云間,行云停在空中久久不愿離去。
韓娥走后,過了三天,她那悅耳的歌聲仍在客棧的梁上縈繞,在小鎮(zhèn)人們心中回蕩。
余音繞梁:歌聲余音環(huán)繞屋梁旋轉(zhuǎn)不去。喻指優(yōu)美的歌聲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回味。
四字成語故事8
程顥、程頤兄弟倆是宋代理學大家。進士楊時,為了豐富自己的'學問,毅然放棄了高官厚祿,跑到河南潁昌拜程顥為師,虛心求教。后來程顥死,他又跑到洛陽去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為師。
一日,他和朋友游酢一塊兒到程家去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yǎng)神,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肯離去。等程頤睜開眼睛時,門外的雪已經(jīng)積了一尺多厚了,兩個人仍然站在那里。
四字成語故事9
【成語】: 破鏡重圓
【拼音】: pò jìng chóng yuán
【解釋】: 比喻夫妻失散或離婚后重新團聚。
【成語故事】:
南朝陳的樂昌公主與丈夫徐德言非常恩愛,本來過著幸福的生活。后來隋文帝派兵滅陳,徐德言便將鏡子破成兩半,一半自己收著,一半交給公主,并和她約好,如他們分散了,就在每年的元宵節(jié),拿鏡子到市場上去賣,以求有重逢的機會。后來,將軍楊素虜去樂昌公主,使他們夫婦分散了。到了元宵節(jié),公主派老仆拿鏡子去市場上賣,結果真的'遇到了徐德言。楊素被他們兩夫婦的真情感動,便將公主還給徐德言,夫婦終于能夠團圓。
四字成語故事10
在我國宋朝的時候,有一個名叫孫山的才子,他為人不但幽默,而且很善于說笑話,所以附近的人就給他取了一個“滑稽才子”的綽號。
有一次,他和一個同鄉(xiāng)的兒子一同到京城,去參加舉人的考試。放榜的時候,孫山的名字雖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數(shù)第一名,但能然是榜上有名,而那位和他一起去的那位同鄉(xiāng)的兒子,卻沒有考上。
不久,孫山先回到家里,同鄉(xiāng)便來問他兒子有沒有考取。森山既不好意思直說,又不便隱瞞,于是,就隨口念出兩句不成詩的詩句來:“解元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
解元,就是我國科舉制度所規(guī)定的舉人第一名。而孫山在詩里所謂的“解元”,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舉人。
他這首詩全部的意思是說:“舉人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孫山,而令郎的名字卻還在我孫山的后面!
從此,人們便根據(jù)這個故事,把投考學;騾⒓痈鞣N考試,沒有被錄取,叫做“名落孫山”。
四字成語故事11
成語名稱:卷土重來
成語拼音:juǎn tǔ chóng lái
成語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壞人。
實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貶義詞
成語結構:偏正式
成語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卷土:揚起塵土;重:再。比喻失敗后組織力量重新猛撲過來。
成語來源:唐·杜牧《題烏江亭》詩:“勝敗兵家事不期,色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成語造句:魯迅《華蓋集續(xù)編·學界的三魂》:“若天津攻擊竟至失敗,則擬俟三四月間卷土重來。”
卷土重來的成語故事
楚漢相爭之時,最后劉邦取得了勝利,他包圍了項羽,雖楚霸王后來突圍,但只剩下了二十八名殘兵敗將,逃到了烏江(即現(xiàn)在安徽省烏江鎮(zhèn))。漢軍的數(shù)千追兵仍在窮追不舍。此時烏江亭長駕著一條小船來接應項羽說:“江東雖小,但是亦有千里土地,數(shù)十萬人口,你仍可在江東為王。所以,請你快上船渡江吧!”項羽苦笑著說:“天意要亡我,渡江還有什么意思呢?何況,當年同我一起渡江西進的八千江東子弟,而今無一生還,即使江東父老還能擁戴我為王,我已到今日這般天地,自己還有臉面見他們吧?”項羽說完,立即拔劍自刎而死。
卷字開頭的.成語
卷土重來
包含有卷字的成語
開卷有益 卷土重來 手不釋卷
四字成語故事12
這個成語出自《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后漢末年,劉備初起兵時,有一次,在汝南吃了曹操一場敗仗,所剩士兵,不滿一千人了,一時無路可走。部將孫乾建議,不如暫且投靠劉表。劉表是劉備的'同宗,當時官為“荊州刺史”。劉備同意了。
劉備投奔劉表后,劉表待他很好,分撥宅院,妥善安頓。劉備就在擁州閑住了一個時期。一天,劉表和劉備飲酒談天,談得正高興時,劉備忽然暗自傷心起來。劉表發(fā)現(xiàn)他面有淚容,驚問何故。劉備長嘆一聲,說道:“我往常身子不離馬鞍,髀肉皆散;現(xiàn)在很久都不騎馬了,髀里肉生。日月嗟蛇,我也快老了,可還沒有建立任何功業(yè),所以很悲傷!”
劉備這幾句話的大意是說:我往常天天騎馬作戰(zhàn),大腿的肉都消瘦了,但是覺得生活很有意義;現(xiàn)在閑居無事,大腿的肉重新長起來了,想想光陰空過,轉(zhuǎn)眼年老,而事業(yè)毫無成就,因此感到悲傷!
根據(jù)《三國志》記載,后來劉表就讓劉備到博望這個地方去抵抗曹操的大將夏侯惇去了。
髀肉復生,形容長久安逸,無所作為。
四字成語故事13
出自:《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評》,諸葛亮之相國也......開誠心,布公道。
解釋:人們把“開誠心,布公道”簡為成語“開誠布公”,用來比喻誠意待人,坦白無私。
成語故事:
三國時,蜀漢的丞相諸葛亮極得皇帝劉備的.信用。劉備臨終前,曾將自己的兒子劉禪托付給他,請他幫助劉禪治理天下,并且誠懇地表示,你能輔佐他就輔佐 他,如果他不好好聽你話,干出危害國家的事來,你就取而代之。 劉備死后,諸葛亮盡全力幫助平庸的后主劉禪治理國家。有人勸他進爵稱王,他嚴詞拒絕,并認為自已受先帝委托,已經(jīng)擔任了這么高的官職;如今討伐曹魏沒見什 么成效,卻要加官進爵,這樣做是不義的。 諸葛亮待人處事公正合理,不徇私情。馬謖(su)是他非?粗氐囊晃粚④,在攻打曹魏時當前鋒。因為違反節(jié)制,失守街亭,諸葛亮嚴守軍令狀規(guī)定,忍痛殺了 他。馬謖臨刑前上書諸葛亮,說自己雖然死去,在九泉之下也沒有怨恨。諸葛亮自已也為失守街亭等承擔責任,請求后主批準他由丞相降為右將軍。他還特地下令, 要下屬批評他的缺點和錯誤。這在當時是罕見的。 公元234年,諸葛亮病死于軍中。他一生清貧,并無什么產(chǎn)業(yè)留給后代。
四字成語故事14
在春秋時代,魯國有個大臣叫孟武伯,他最大的毛病是說話不算數(shù)。有一天魯哀公舉行宴會招待群臣,孟武伯參加了。在宴席上,孟武伯不喜歡另一位大臣鄭重,便故意問他:“先生怎么越來越胖了?”公聽見了,說:“個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諾言,當然會胖起來呀!”
四字成語故事15
成語名稱:分道揚鑣
成語拼音:fēn dào yáng biāo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書面語。
實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貶義詞
成語結構:偏正式
成語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道:道路;鑣:馬嚼子;揚鑣:驅(qū)馬向前。分路而行。才力相當,各有千秋。
成語來源:北齊·魏收《魏書·拓跋志傳》:“洛陽我之豐沛,自應分路揚鑣。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成語造句:王朔《空中小姐》:“復員后,我們可以說分道揚鑣了!
分道揚鑣的成語故事
出處:《北史·魏諸宗室·河間公齊傳》高祖曰:“洛陽,我之豐、沛,自應分道揚鑣。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贬屃x:“揚鑣”,舉鞭驅(qū)馬前進。分路前進,比喻各奔前程,各干各的事。故事:在南北朝的時候,北魏有一個名叫元齊的人,他很有才能,屢建功勛;实鄯浅>粗厮馑麨楹娱g公。元齊有一個兒子叫元志。他聰慧過人,飽讀詩書,是一個有才華但又很驕傲的年輕人。孝文帝很賞識他,任命他為洛陽令。不久以后,孝文帝采取了御史中尉李彪的建議,從山西平城搬遷到洛陽建都。這樣一來,洛陽令成了“京兆尹”。在洛陽,元志仗著自己的才能,對朝廷中某些學問不高的達官貴族,往往表示輕視。有一次,元志出外游玩,正巧李彪的馬車從對面飛快地駛來。照理,元志官職比李彪小,應該給李彪讓路,但他一向看不起李彪,偏不讓路。李彪見他這樣目中無人,當眾責問元志:“我是御史中尉,官職比你大多了,你為什么不給我讓路?”元志并不買李彪的.帳,說:“我是洛陽的地方官,你在我眼中,不過是洛陽的一個住戶,哪里有地方官給住戶讓路的道理呢?”他們兩個互不相讓,爭吵起來了。于是他們來到孝文帝那里評理。李彪說,他是“御史中尉”,洛陽的一個地方官怎敢同他對抗,居然不肯讓道。元志說,他是國都所在地的長官,住在洛陽的人都編他主管的戶籍里,他怎么同普通的地方官一樣向一個御史中尉讓道?孝文帝聽他們的爭論,覺得各有各的道理,不能訓斥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便笑著說:“洛陽是我的京城。我聽了,感到你們各有各的道理。我認為你們可以分開走,各走各的,不就行嗎?”
分字開頭的成語
分一杯羹 分崩離析 分道揚鑣 分庭抗禮
包含有分字的成語
入木三分 分庭抗禮 分道揚鑣 分崩離析 不安本分 不分勝敗 四體不勤 分一杯羹
【四字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塞翁失馬四字成語故事06-15
天經(jīng)地義四字成語故事08-26
重蹈復轍四字成語故事10-22
望梅止渴四字成語故事07-27
四字成語故事《爭先恐后》09-25
囊括四海四字成語故事10-08
四字成語故事:乘風破浪13個10-23
四字成語故事《膽小如鼠》(通用33篇)03-15
成語故事11-19
成語故事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