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善如流的故事
每一個成語的背后都會有它蘊含的故事,相信廣大讀者對從善如流和班門弄斧這個兩個成語并不陌生,但是可能就不清楚它的由來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從善如流的故事,歡迎閱覽。
從善如流的故事 篇1
鄭國是春秋時的小國。它為了防御楚國,和晉國簽訂了盟約。結盟的第二年,楚國即發(fā)兵進犯鄭國。晉軍有約在先,便派兵救援,路上與楚軍相遇,楚軍不戰(zhàn)而退。晉將趙同等人主張乘機攻占楚國的蔡地。他們催請欒書元帥下令行動,但“中軍佐”知莊子不讓欒書元帥發(fā)兵,說:“楚軍已撤,鄭國轉危為安,我們就不該進攻楚國!睓钑獛浻X得有理,毅然命令大軍撤回晉國。
對此,《左傳》稱贊欒書的舉動是“從善如流宜哉”!
“從善如流”指聽從好的、正確的意見,就像流水向下那樣迅速、自然。
【出處】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蹲髠鳌こ晒四辍
【解釋】從:聽從;善:好的',正確的;如流:好像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別人的好意見。
從善如流的故事 篇2
釋義
從:聽從。善:好的、正確的。如流:像流水一樣迅速。形容聽取正確的意見及接受善意的'規(guī)勸像流水那樣暢快而自然。
出處
《左傳·成公八年》:“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
故事
春秋時期,楚國發(fā)兵攻鄭,鄭國不敵趕緊求救于晉。晉國派出大將欒書增兵援助,楚國不敢與之交戰(zhàn),立即撤軍而走。欒書轉而攻打楚國的盟友蔡國,蔡國告急,楚國來不及調集大軍,只好派公子申和公子成兩支小部隊前去救援。
晉軍大將趙同與趙括向欒書請戰(zhàn),這時,謀臣知莊子、范文子、韓獻子上前勸阻道:“如果這次與楚軍對陣,即使打贏了也不過只勝了兩小股楚軍而已。如果輸了,那晉國可就被人恥笑了!碑敃r,欒書的部下主張進攻的有八人,主張收兵的只有這三位,按理說應以多數(shù)人意見為準,但欒書最終還是采納了知莊子三人的意見,退兵回國。第二年,欒書趁楚不備,率軍攻下了蔡國,繼而又發(fā)兵攻向楚國。知莊子、范文子、韓獻子三人分析了具體情況,再次建議暫時不要陳兵楚國而去攻打沈國,結果此戰(zhàn)大獲全勝。當時有人稱贊欒書說:“這個人能聽從好的、正確的意見,就像流水向下那樣,不僅快而且非常自然。”
【從善如流的故事】相關文章:
亞麻的故事睡前故事05-11
聶耳的故事的名人故事01-17
愛國故事:華羅庚的故事04-14
經(jīng)典寓言故事睡前故事12-17
故事睡前故事(精選62個)07-09
太陽山的故事睡前故事06-19
刺猬的故事童話故事02-28
精選童話故事:停電的故事08-16
小兔子的故事睡前故事11-30
狼來了的睡前故事經(jīng)典故事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