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jīng)
rén zhī chū | xìng běn shàn | xìng xiāng jìn | xí xiāng yuǎn |
人之初 | 性本善 | 性相近 | 習相遠 |
【解釋】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長過程中,后天的學習環(huán)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 〖啟示〗 人生下來原本都是一樣,但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所以,人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區(qū)分善惡,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
|||
gǒu bú jiào | xìng nǎi qiān | jiào zhī dào | guì yǐ zhuān |
茍不教 | 性乃遷 | 教之道 | 貴以專 |
【解釋】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為了使人不變壞,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專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啟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頭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必須時刻注意對孩子的教育,專心一致,時時不能放松。 |
|||
xī mèng mǔ | zé lín chǔ | zǐ bù xué | duàn jī zhù |
昔孟母 | 擇鄰處 | 子不學 | 斷機杼 |
【解釋】戰(zhàn)國時,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為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割斷織機的布來教子。 〖啟示〗 孟子所以能夠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大學問家,是和母親的嚴格教育分不開的。做為孩子,要理解這種要求,是為了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 |
|||
dòu yān shān | yǒu yì fāng | jiāo wǔ zǐ | míng jù yáng |
竇燕山 | 有義方 | 教五子 | 名俱揚 |
【解釋】五代時,燕山人竇禹鈞教育兒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個兒子都很有成就,同時科舉成名。 〖啟示〗僅僅教育,而沒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嚴格而有道理。竇燕山能夠使五個兒子和睦相處,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學業(yè)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開的。 |
|||
yǎng bú jiào | fù zhī guò | jiào bù yán | shī zhī duò |
養(yǎng)不教 | 父之過 | 教不嚴 | 師之惰 |
【解釋】僅僅是供養(yǎng)兒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親的過錯。只是教育,但不嚴格要求就是做老師的懶惰了。 〖啟示〗嚴師出高徒,嚴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徑。對孩子的嚴格要求雖然是做父母和老師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應(yīng)該理解父母和老師的苦心,才能自覺嚴格要求自己。 |
|||
zǐ bù xué | fēi suǒ yí | yòu bù xué | lǎo hé wéi |
子不學 | 非所宜 | 幼不學 | 老何為 |
【解釋】小孩子不肯好好學習,是很不應(yīng)該的。一個人倘若小時候不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無知識,能有什么用呢? 〖啟示〗一個人不趁年少時用功學習,長大后總是要后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記住這樣一句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要趁視自己生命的黃金時刻。 |
|||
yù bù zhuó | bù chéng qì | rén bù xué | bù zhī yì |
玉不琢 | 不成器 | 人不學 | 不知義 |
【解釋】玉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 〖啟示〗一個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樣,玉在沒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頭沒有區(qū)別,人也是一樣,只有經(jīng)過刻苦磨練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
|||
wéi rén zǐ | fāng shào shí | qīn shī yǒu | xí lǐ yí |
為人子 | 方少時 | 親師友 | 習禮儀 |
【解釋】做兒女的,從小時候就要親近老師和朋友,以便從他們那里學習到許多為人處事的禮節(jié)和知識。 〖啟示〗學會親近好的老師、好的朋友,并從他們身上學到許多有益的經(jīng)驗和知識。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不斷地豐富自己的頭腦。 |
|||
xiāng jiǔ líng | néng wēn xí | xiào yú qīn | suǒ dāng zhí |
香九齡 | 能溫席 | 孝于親 | 所當執(zhí) |
【解釋】東漢人黃香,九歲時就知道孝敬父親,替父親暖被窩。這是每個孝順父母的人都應(yīng)該實行和效仿的。 〖啟示〗每個人從小就應(yīng)該知道孝敬父母,這是做人的準則。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順父母,并激勵自己刻苦學習。 |
|||
róng sì suì | néng ràng lí | dì yú zhǎng | yí xiān zhī |
融四歲 | 能讓梨 | 弟于長 | 宜先知 |
【解釋】漢代人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和友愛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yīng)該知道的。 〖啟示〗從尊敬友愛兄長開始,培養(yǎng)自己的愛心。要以友善的態(tài)度對待他人,就不應(yīng)該計較個人得失,才會受到別人的尊敬和歡迎,也才會感受到他的溫暖。 |
|||
shǒu xiào tì | cì jiàn wén | zhī mǒu shù | shí mǒu wén |
首孝悌 | 次見聞 | 知某數(shù) | 識某文 |
【解釋】一個人首先要學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愛的道理,接下來是學習看到和聽到的知識。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術(shù)和高深的數(shù)學,以及認識文字,閱讀文學。 〖啟示〗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是做人的基礎(chǔ);能文會算是做人的本錢。要做一個德才兼?zhèn)涞娜耍捅仨氝@從兩點做起。 |
|||
yī ér shí | shí ér bǎi | bǎi ér qiān | qiān ér wàn |
一而十 | 十而百 | 百而千 | 千而萬 |
【解釋】我國采用十進位算術(shù)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數(shù)字,然后十個十是一百,十個一百是一千,十個一千是一萬……一直變化下去。 〖啟示〗一到十看來很簡單,但變化起來卻無窮盡,算術(shù)這門學問越來越深奧了。幾乎各個科學門類都離不開數(shù)學,所以必須認真地從簡單的數(shù)目學起,為將來學習其他知識打好基礎(chǔ)。 |
|||
sān cái zhě | tiān dì rén | sān guāng zhě | rì yuè xīng |
三才者 | 天地人 | 三光者 | 日月星 |
【解釋】還應(yīng)該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識,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個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陽、月亮、星星。 〖啟示〗人類只有認識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世界太大了。天空中的星辰以及雷、電、風、雨,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樹木、魚蟲百獸,而人又是萬物之靈。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運用掌握的知識去改造世界。 |
|||
sān gāng zhě | jūn chén yì | fù zǐ qīn | fū fù shùn |
三綱者 | 君臣義 | 父子親 | 夫婦順 |
【解釋】什么是“三綱”呢?三綱是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應(yīng)該遵守的三個行為準則,就是君王與臣子的言行要合乎義理,父母子女之間相親相愛,夫妻之間和順相處。 〖啟示〗要使人與人之間有一個良好和諧的關(guān)系,每個人都要認清自己的地位,人人從我做起,才能天下安寧,人類永遠和平。 |
|||
yuē chūn xià | yuē qiū dōng | cǐ sì shí | yùn bù qióng |
曰春夏 | 曰秋冬 | 此四時 | 運不窮 |
【解釋】再讓我們看一看四周環(huán)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這四時季節(jié)不斷變化,春去夏來,秋去冬來,如此循環(huán)往復(fù),永不停止。 〖啟示〗 春、夏、秋、冬是因為地球在繞著太陽運轉(zhuǎn)時,有時面向太陽、有時背向太陽、有時斜向太陽,因此有了溫度不一樣的四季變化。 |
|||
yuē nán běi | yuē xī dōng | cǐ sì fāng | yìng hū zhōng |
曰南北 | 曰西東 | 此四方 | 應(yīng)乎中 |
【解釋】說到東、南、西、北,這叫作“四方”,是指各個方向的位置。這四個方位,必須有個中央位置對應(yīng),才能把各個方位定出來。 〖啟示〗我們的祖先最早用鐵發(fā)明了“羅盤”,也就是我國四大發(fā)明之一的指南針,從而使確定方位變得十分簡便,尤其在航海中指南針的作用太大了。在我們?nèi)祟惿钪蟹较蚴欠浅V匾摹?/div> |
|||
yuē shuǐ huǒ | mù jīn tǔ | cǐ wǔ háng | běn hū shù |
曰水火 | 木金土 | 此五行 | 本乎數(shù) |
【解釋】至于說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這是中國古代用來指宇宙各種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據(jù)一、二、三、四、五這五個數(shù)字和組合變化而產(chǎn)生的。 〖啟示〗“五行”學說包括很深的哲學道理,非常復(fù)雜、我們只要知道一些就行了。 |
|||
shí gān zhě | jiǎ zhì guǐ | shí èr zhī | zǐ zhì hài |
十干者 | 甲至癸 | 十二支 | 子至亥 |
【解釋】“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記時的標記。 〖啟示〗 和“五行”一樣,天干、地支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但今天,人們除了十二支的生肖記年外,記時已多不用了。 |
|||
yuē huáng dào | rì suǒ chán | yuē chì dào | dāng zhōng quán |
曰黃道 | 日所躔 | 曰赤道 | 當中權(quán) |
【解釋】地球圍繞太陽運轉(zhuǎn),而太陽又圍繞著銀河系中心運轉(zhuǎn)。太陽運行的軌道叫“黃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條假想的與地軸垂直的大圓圈,這就是赤道。 〖啟示〗地球在不斷自轉(zhuǎn)運動中,同時繞著太陽轉(zhuǎn)動,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而太陽系又繞著銀河系轉(zhuǎn),而銀河系只是宇宙的一個小點點,天地之大實在是不可想象的。 |
|||
chì dào xià | wēn nuǎn jí | wǒ zhōng huá | zài dōng běi |
赤道下 | 溫暖極 | 我中華 | 在東北 |
【解釋】在赤道地區(qū),溫度最高,氣候特別炎熱,從赤道向南北兩個方向,氣溫逐漸變低。我們國家是地處地球的東北邊。 〖啟示〗我們國家所處的位置在整個地球的東北邊,由于面積遼闊,熱帶、溫帶、寒帶三個溫帶都有。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是有五十六個民族的國家。 |
《三字經(jīng)》,是中國的傳統(tǒng)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jīng)典當中,《三字經(jīng)》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度纸(jīng)》取材典故范,包括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jié)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背誦《三字經(jīng)》的同時,就了解了常識、傳統(tǒng)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nèi)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三字經(jīng)》原名《訓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以《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分為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yīng)該恪守的守則規(guī)范。后來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訓蒙文》,并改名《三字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