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漢紀》后漢光武皇帝紀卷第一
孝景帝生長沙定王發(fā)。武帝世,諸侯得分封子弟〔一〕,以泠道縣舂陵封發(fā)中子買,為舂陵節(jié)侯。買生郁林太守外,外生鉅鹿都尉回,回生南頓令欽,欽生光武皇帝。元帝時,節(jié)侯之孫孝侯以南方卑濕〔二〕,請徙南陽。于是以蔡陽白水鄉(xiāng)為舂陵侯封邑,而與從昆弟鉅鹿君及宗親俱徙焉。湖陽人樊重女曰歸都〔三〕,自為童兒,不正容不出于房。南頓君聘焉,生齊武王縯、魯哀王仲、世祖、〔湖陽〕、新野、寧平公主〔四〕。
〔一〕 漢書主文偃傳曰:“偃說上曰:‘古者諸侯地不過百里,彊弱之形易制。今諸侯或連城數(shù)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彊,而合從以逆京師。今以法割削,則逆節(jié)萌起,前日朝錯是也。今諸侯子弟或十數(shù),而適嗣代立,余雖骨肉,無尺地之封,則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實分其國,必稍其銷弱矣。’于是上從其計。”
〔二〕 按:范曄后漢書城陽恭王祉傳曰(以下簡稱范書):“熊渠卒,子考侯仁嗣。”文選卷四南都賦李善注曰:“東觀漢記曰:‘舂陵節(jié)侯,長沙定王中子買。節(jié)侯生戴侯,戴侯生考侯?己钊室詾轸┝甑貏菹聺瘢y以久處,上書愿徙南陽,守墳墓。元帝許之,于是北徙。’考或作孝,非也。”范書祉傳李賢注引東觀記亦作“考侯”。清人編四庫全書,改東觀漢記原輯文“孝侯”為“考侯”,即以范書和李善注為據(jù)。殊不知漢書王子侯表明載:“元康元 年,孝侯仁嗣。”東觀記之光武帝紀,乃班固主持撰寫,自不當與漢書相抵牾。且范書安城孝侯賜傳、藝文類聚(以下簡稱類聚)卷十二引東觀記均作“
孝侯”。孝、考形近易訛,恐當以孝侯為是。袁紀此文亦可謂有力佐證。
〔三〕 范書北海靖王興傳作“嫻都 ”。
〔四〕 范書北海靖王興傳曰:“生三男三女:長男伯升,次仲,次光武;長女黃,次元,次伯姬。”又曰:“建武二年,封黃為湖陽長公主,伯姬為寧平長公主。元與仲俱歿于小長安,追爵元為新野長公主。十五年,追謚仲為魯哀王。”據(jù)此則袁紀脫“ 湖陽”二字,故補之。
世祖諱秀,字文叔。初,南頓君為濟陽令而世祖生,夜有赤光,室中皆明。使卜者筮之,曰:“貴不可言!”是歲,嘉禾生,縣界大熟,因名曰秀。為人隆準,日角,大口,美須眉,長七尺三寸。樂施愛人,勤于稼穡。嘗之長安,受尚書,大義略舉〔一〕。兄縯,字伯升,慷慨有大節(jié)。王莽篡漢,劉氏抑廢,常有興復之志,不事產(chǎn)業(yè),傾身以結豪杰,豪杰以此歸之。
〔一〕 東觀記光武帝紀曰:“年九歲,而南頓君卒。隨其叔父在蕭,入小學。后至長安,受尚書于中大夫廬江許子威。資用乏,與同舍生韓子合錢買驢,令從者僦以給諸公費。大義略舉,因學世事,朝政每下,必先聞知,具為同舍解說。高才好學,然亦喜游俠,斗雞走馬,具知閭里奸邪,吏治得失。時會朝請,舍長安尚冠里,南陽大人賢者,往來長安,為之邸,闇稽疑議。”按:“其叔父”者,趙孝王劉良也。良,漢平帝時舉孝廉,為蕭令。光武兄弟少孤,良撫養(yǎng)甚篤。
新野人鄧晨,字偉卿,家富于財。晨少受易,好節(jié)義。世祖與之善,以姊妻之,是為新野公主。世祖與晨游宛,穣人蔡少公,道術之士也,言“劉秀當為天子 ”;蛟唬“是國師公劉子駿也。”〔一〕世祖笑曰: “何知非仆耶?”坐者皆笑。當是時,莽行一切之法,犯罪輒斬之,名曰“不順時令”〔二〕。晨謂世祖曰: “王莽暴虐,盛夏斬人,此天亡之時,宛下言儻能應也。”世祖笑而不應。
一〕 子駿,劉歆之字。漢書楚元王傳曰:“初,歆以建平元年改名秀,字穎叔。及王莽篡位,歆為國師。”應劭注曰,“河圖赤伏符云‘劉秀發(fā)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龍斗野,四七之際火為主’,故改名,幾以趣也。”
〔二〕 漢書王莽傳下曰:“地皇元年正月乙未,赦天下。下書曰:‘方出軍行師,敢有趨讙犯法者,輒論斬,毋須時,盡歲止。’于是春夏斬人都市,百姓震懼,道路以目。”又曰:“自莽為不順時令,百姓怨恨,莽猶安之,又下書曰:‘惟設此壹切之法以來,常安六卿巨邑之都,枹鼓稀鳴,盜賊衰少,百姓安土,歲以有年,此乃立權之力也。今胡虜未滅誅,蠻僰未絕焚,江湖海澤麻沸,盜賊未盡破殄,又興奉宗廟社稷之大作,民眾動搖。今復壹切行此令,盡二年止之,以全元元,救愚奸。’”師古曰:“一切者,權時之事,非經(jīng)常也。猶如以刀切物,茍取整齊,不顧長短縱橫,故言一切。”據(jù)上可知,王莽因起義所在蜂起,故行一切之法,凡犯法者立斬決,不待秋后。于是春夏斬人,故又稱之曰“不順時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