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對“死”主要有哪些叫法?
古代指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之前的中國,都屬于古代;1840年-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近現(xiàn)代,1949年以后則為當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代對“死”的叫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代對“死”主要有哪些叫法? 篇1
古時不同階級對死的不同叫法有:崩、襄、薨、卒、不祿、死、殤。
1.崩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來比喻,由此從周代開始帝王死稱“崩”。后又衍生出“駕崩”一詞,有“皇駕崩塌”的含義,用以稱帝王或皇太后、太皇太后之死。
2.襄、薨古代稱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級妃嬪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貴族。
3.卒古代指卿大夫死亡,后為死亡的通稱。
4.不祿古代稱士(統(tǒng)治階級中次于卿大夫的一個階層)死為不祿,意指不再享有俸祿。
5.死古代指庶人(泛指無官爵的平民;百姓)死亡。
6.殤古代稱未成年人死為殤。年十九至十六為長殤,十五至十二為中殤,十一至八歲為下殤,不滿八歲以下為無服之殤。至唐代以后,“卒”的用法不及過去嚴格,常用來泛指死。然“崩”與“薨”仍然只能用于帝后王侯等。
此外,由于人們對死的惡厭心理而使用一些諱代詞代指死,如物化、物故、就木、捐館、不諱、殞墜、歸道山等。
殤及夭則用于稱未成年者的死。死后,因身份的不同而有各自的專稱,如父親死后稱考,俗稱先考,母親死后稱妣,俗稱先妣,合稱考妣。
其他對死的叫法:
1.殞古代泛指死亡。
2.縊吊死,用繩子勒死。
3.殪(yì)死,殺死。
4.殂(cú)迅速死亡。
5.圓寂指僧人死后升天。其他諸如:歸寂、示寂、入寂、入滅、滅度、示滅等皆入此類。
6.登仙稱人死亡的婉辭。
7.坐化指和尚盤膝坐著安然死去。
8.羽化用作道教徒死亡的婉辭。
9.犧牲為堅持信仰而死。
10.捐軀為國家、為正義而舍棄生命。
11.逝死,多用于對死者的敬意。
12.涅盤作為死亡的美稱。
13.駕鶴西游死的婉稱。
14.香消玉殞比喻美麗的女子死亡,含貶義。
15.一命嗚呼指人死亡。
古代對“死”主要有哪些叫法? 篇2
1、按身份等級
謂天子死為“崩”或“駕崩”,諸侯死為“薨”,大夫死為“卒(zu)”,一般官員死稱“逝”,士死曰“不祿”,庶人(平民)死曰“死”。
清代對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稱為“薨”;有官職、有名望的死曰“卒”。
2、按年齡
不滿20歲死曰“殤”,此又分三類:8~11歲為“下殤”,12~15歲“中殤”。16~19歲為“上殤”。但男子已訂婚,女子已許嫁者則不為“殤”。
青壯年死謂之“夭亡”,但于訃告上寫“疾終”,引魂幡、《薦亡文疏》上均寫“云終”、“告終”。
老年死謂之“壽終”。如系家族最高長輩,男加“正寢”,女加“內(nèi)寢”字樣。故后世“正寢”二字已成為死的代名詞。
3、按特殊原因
為某事舍命為“殉”,戰(zhàn)爭中死于陣地者謂之“陣亡”,現(xiàn)作“犧牲”。死于外地謂之“客死”,死于非命謂之“兇死”。
4、按不同宗教
和尚死謂之“圓寂”、“云寂”;喇嘛死謂之“涅磐”;道士死謂之“羽化”;基督教教徒死謂之“歸主”。
5、其他
民間對死的敬稱,有借道家“仙逝”、“返真”、“登遐”者,有引用陰陽家“就本”、“星隕”者。
一般稱人死為“辭世”、“過世”、“去世”、“逝世”、“作古”;在吊唁時見之于書面的一律稱“千古”;靈牌、引魂幡上一律寫“已故”。
6、土語、俏皮話
“見閻王爺去了”,“撂挑子了(言已放下人生重擔)”,“聽蛐蛐叫喚去了(言已入土與秋蟲為伴了)”,“艮兒屁著涼”,“翹辮子”,“踹腿”,“蹬腿兒”等等,多具貶義,不能用在喪禮和其他正式場合上。
擴展資料:
1、死,指原有物質(zhì)的新陳代謝停止,且在可預見的未來不能恢復。是一種生命物質(zhì)失去活性的狀態(tài)。死亡是相對于生命體存在(存活)的生命現(xiàn)象,意指維持一個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學功能的永久終止。能夠?qū)е滤劳龅默F(xiàn)象一般有:衰老、被捕食、營養(yǎng)不良、疾病、自殺、被殺以及意外事故,或者受傷。所有已知的生物都會不可避免的經(jīng)歷死亡。
2、死亡的其他說法
壞人死了叫翹辮子或回老家,親人或朋友死了叫去世、逝世,小孩子或未滿18歲的死了叫夭折,突發(fā)死亡叫遇難,高僧之死叫坐化。
【古代對“死”主要有哪些叫法?】相關文章:
關于死的成語有哪些11-14
古代形容女子的詞語有哪些?10-31
古代田園詩人有哪些03-01
山水田園古代詩人有哪些04-28
屈原以死報國04-22
古代人生哲理諺語有哪些06-05
《野草死火》全文閱讀02-06
屈原以死報國的故事03-21
竹子為什么開花后會死03-30
李開復《向死而生》讀后感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