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心得體會必備15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fā)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么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校共育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1
教育是一個非常深遠而又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家校共育是家庭和學;ハ鄿贤,相互合作,為教育每個學生能夠健康成長的平臺。
很多人認為,實行家校共育后,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都能夠拿到家長們理想的分數(shù),給孩子兩點一線的空間來思考怎樣才能夠考出令人滿意的分數(shù)。其實這樣的教育觀點是存在誤區(qū)的,孩子總有一天要長大,要步入社會,要參加社會中各類形形色色的活動,在這之前家校共育的目的就不僅僅是為了一個分數(shù)而實行的。我們必須要教會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自我學習的能力。學會一定的交往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人格,這些與考試分數(shù)無關的教育,卻是關心孩子們幸福一生的籌碼。
我們不是為了培養(yǎng)一個考試機器在努力,我們要通過各種渠道,各種教育方式把孩子培養(yǎng)成人格健康,自理能力強,處事和生存能力強,而且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不要求琴棋書畫都精通,但孩子都要會。這對每個孩子以后的人生都是一種鼓勵,在偌大的社會群體中,我們的孩子才不至于自卑,沒有信心。
下和諧發(fā)展的希望火種。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好壞,不僅關系到個體的未來成長,更是間接影響到整個民族素質的高低,乃至國家整體文明的'優(yōu)劣和續(xù)斷。
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學生德育的影響不可忽視。伴隨身體與智慧的成長,學生的思想、品性日趨成熟,道德觀、人生觀也會逐漸完善。俗話說,“身教勝于言教”,這就需要家長率先垂范,以身作則,時刻正確引領,把學生帶入到德智兼?zhèn)涞娜松壍郎蟻怼?/p>
學校為了把體美勞教育真正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在現(xiàn)有背景下,開展好學校課后服務,讓學生從過重的課業(yè)負擔中解放出來,更多地去親近自然、接近生活、靠近勞動,不失為一個求真固本的理想選擇。只有加強認識,主動作為,因人、因時、因地制宜,才能有效落實課后服務要求,才能為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為寬松、更為個性化的成長環(huán)境。
很榮幸為孩子選擇了朔城區(qū)五中,在教育教學的基礎上,注重課后服務,加強全面發(fā)展,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中,按照教學的自身規(guī)律,自覺地培養(yǎng)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靈和豐富知識的一代跨世紀新人。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2
對于每個家長而言,都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成長的道路中變得越來越好。我們作為家長教育孩子,首先我們在生活中要留意言行舉止。我們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的好壞直接影響孩子的健康。
人們常說:“習慣成自然”,一個好的習慣會讓一個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受益終生,一個壞的習慣會徒增很多彎路和挫折,作為學校要加大對同學習慣的培育,作為家長應當以身作則,這樣才能起到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作用。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要多給他鼓舞和贊揚。在他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要用正確的方式引導他,而不是一味的責備他。這樣能夠多激發(fā)孩子的自信念。同時,家長也得敬重和理解孩子。常常和孩子溝通,一點一點的'讓孩子進步,培育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念。
我們讀了家校教育心得,作為家長應樂觀協(xié)作學校和老師的各項工作。準時的解決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消失的問題。讓孩子健康成長。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3
很高興在這里與大家分享關于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一年的學習時光過的很快。家庭是孩子的啟蒙,學校是孩子的培養(yǎng),在這一年里孩子的進步很明顯同時作為孩子的`家長我們也是收獲滿滿。
孩子的教育一定是家庭和學習兩方面共同發(fā)展,作為一個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來說,家庭作業(yè)一定是一個挑戰(zhàn),孩子天性活潑,讓他安安穩(wěn)穩(wěn)的坐在那里學習寫作業(yè)無疑是一個難題,這時候家長得起到一個榜樣和引導作用,每晚寫作業(yè),我都會陪在孩子身邊,他寫作業(yè),我忙工作的事,我與孩子共同進步,讓他覺得父母在陪伴著他,等他寫完作業(yè)我也會放下手頭的工作陪他玩耍,陪伴對于孩子很重要。
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但是不以家長的想法強加給他,我們給孩子報興趣班從來不會是我們覺得應該給他報什么,而是會問問孩子的意見,先問問孩子愿不愿意去,如果他不愿意我們一定不會強求他去,因為只有喜歡和熱愛才能讓孩子堅持下去,如果他不喜歡,就算他堅持下去心底里也會排斥。多培養(yǎng)孩子的課外興趣也算是給孩子的童年多添加一些色彩。
平等與孩子交流,耐心聽取孩子的不同意見,有時候孩子的想法會給你帶來驚喜,對于孩子犯錯,家長不必太多激動或者吼罵,每個孩子小時候都會犯錯,家長應該起到引導并教育孩子知錯能改就好,可以采用擺事實,明道理的說服教育,因為家長的脾氣和習慣孩子也都會看在眼里。
學校是孩子學習的搖籃,老師是孩子成長的指路燈,家長是孩子生活的啟蒙者,讓我們通過家校共育,締造孩子的好習慣和好品德!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4
每個人的童年都特別的珍貴和短暫,我作為家長有時回憶自己的童年,往往那份記憶已經特別的糢糊了,但長大后許多的習慣和認知都是在那段時間學習來的。古話也常說“三歲看到老”,F(xiàn)在以身為人母,我也是盡可能的努力讓孩子在這個珍貴并短暫的童年中多學習些良好生活的習慣,多感受一些大自然的漂亮,和多獵取一些獨立生活的'技能。在此和各位家長溝通下我的育兒心得,如有缺乏也請各位家長見諒。讀萬卷書是提升思想熟悉的深度,那行萬里路就是開闊你視野的廣度。海明威曾說過:“假如你有幸在年輕時到過巴黎,那么以后不管你去哪里,它都會跟著你一生一世。”
在平常的生活時間里,我們一般都會利用空閑的時間帶孩子處處走走,通過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讓孩子去不同的地方感受自然,人文,動物等。讓孩子在大自然中觀看不同的植物和樹木,盡可能把他看到未知的植物通過一些軟件和自己的學問告知孩子。加深了孩子的學問庫的同時,他的自信念也會提升許多。這樣他就會更喜愛和親近大自然,會去愛護大自然和懂的珍惜一草一木。
通過游玩讓孩子在人群中,社會中嘗試自主開口,增加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在此舉個小例子,有時候問路可以嘗試鼓舞讓孩子去問,家長作為幫助在一旁幫助。當他感受到別人的關懷和幫忙后,一是要感謝別人,學會感恩。同時孩子也會懂得將來當自己有了力量后也應當張開雙臂幫忙別人。
在童年中一點一滴的積存不僅讓孩子汲取了學問,把握了技能,還感受到了自然得美,社會得愛,讓這個短暫得童年變得更有意義,為將來的成長打下一個良好的根底!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5
要不是看到孩子挑燈夜戰(zhàn)備考生物,我甚至都不知道孩子考試的事情;要不是孩子說學校給家長布置了閱讀和寫作任務,我也不會去讀楊東平教授的文章《什么才是理想的教育》;要不是我愛人非把讓家長寫學習心得的作業(yè)留給我,我可能到現(xiàn)在也不會反思自身在家庭教育中角色的缺失。
一直都以為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作為家長,只要把孩子送進學校之后,孩子接受教育的任務就交給老師了,自身做甩手掌柜也樂得輕松。細思之,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有缺失的陪伴最后都需要加倍來償還。孩子上幼兒園讀小學低年級時,因為年齡原因,還需要家長事事親力親為,不厭其煩地講故事、耐著性子陪伴寫作業(yè)、出去玩耍目光時時不敢偏離……但等孩子上了小學四年級之后,我想當然地認為小小男子漢長大了,完全可以合理安排自身的學習,照顧自身的安全,而且不是經常聽到“家長要學會放手”之類的呼聲嗎?于是,我也就理所當然地學著放手,不再事無巨細地去關心孩子的學習、生活和成長。書還是會買很多,讓他自身讀吧,但讀了什么,讀了多少,效果怎樣,基本上不曾過問。漸漸地,我對孩子學習的關注也僅限每一學期對考試成績的詢問。孩子的吃穿住行、心理變化,自有她媽媽負責,我這個爸爸做的好像很輕松,基本上什么都不用管。
直到六年級,在一次和老師的交談中,我才知道其實孩子有很多不好的習慣,例如愛偷懶、不認真寫作業(yè),不主動改錯題等等。我眼中聽話的孩子,其實已經在成長過程中開始叛逆了,只不過我被兒子乖巧的表象遮蔽了雙眼,沒有及時看到事情的真相。事實給了我當頭一棒,我意識到這樣下去只會把孩子推得越來越遠?墒羌彝ソ逃淖罴褧r間錯過了就是錯過了,任你多么后悔也也于事無補。
孩子上初中,選擇了離家最近也最好的五中,也是我的'母校。我想讓孩子的夢想重新在這里起航。作為父親,一定要和青春期的孩子有足夠的交流溝通,多些陪伴,多些耐心,多些正面引導。教育的終極目標應該是塑造和培養(yǎng)一個健全的人。于是我開始推掉一些不必要的應酬,盡量在孩子放學之前回家,盡量在他學習的時候放下手機,捧著書讀,做一個合格的爸爸。言傳身教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不久我就欣喜地看到了孩子的轉變。他開始主動和我談學校的事情,有不會的題也愿意向我請教,我突然感覺到了自身存在的價值,自身的形象在兒子眼里又重新變得高大起來。孩子很快就要升初二了,現(xiàn)在我看到他身上的閃光點越來越多,而且不管對于什么事情,都有一股沖勁,還跟我說要做就要盡力做到最好。
我愛人曾經推薦我閱讀《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當時我還不屑一顧,竟然說做媽媽的為什么要把教育的責任推到爸爸身上?如今我算是明白了,父母是孩子的朋友,是孩子的老師,是孩子的引路人,缺一不可,我們的行為常常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明智的家長一定不會忽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今天借學校給予的這個學習機會,我開始自我反思:只有家長的改變,才能有孩子的改善。從此時此刻起,我下定決心不再推卸責任,要給孩子積極的影響,愿不錯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能為每一個孩子鋪設一條寬廣大道,讓他們帶著理想和憧憬,帶著對生活的熱愛與感激,走出校門,去創(chuàng)造屬于他們的美好人生!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6
教育是一個非常深遠而又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家校共育是家庭和學校互相溝通,相互合作,為教育每個學生能夠健康成長的平臺。
很多人認為,實行家校共育后,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都能夠拿到家長們理想的分數(shù),給孩子兩點一線的.空間來思考怎樣才能夠考出令人滿意的分數(shù)。其實這樣的教育觀點
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每個學生都是可以找到自己理想的起點的。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7
此刻有很多家長都在感嘆小孩難教,其實假如家長們仔細觀察和思量的話,就會發(fā)明問題大多出在我們成人身上,而不是小孩子身上。下面轉一位教師的經驗,我們共同學習一下
1、蹲下去
這不僅指身體上的蹲下去,而是指心態(tài)上的蹲下去。有時候你提的很好的建議小孩不接受,一般的家長就會大發(fā)雷霆。其實,你應該考慮一下你的建議對于小孩來說是否合適。不妨換一個角度,從小孩的角度去想一想。一般的母親都喜愛逛商場,但小孩子不一定喜愛,為什么?你蹲下去看一看,你就會發(fā)明:你看到的是琳瑯滿目的商品,他(她)看到的是琳瑯滿目的腿。你假如埋怨他(她)不聽話,你有道理嗎?所以,在小孩不聽話的時候,換一個角度去想,這樣,教育的效果可能會更好一點!
2、走過去
小孩為什么不愿與大人們交流,不僅僅是什么代溝的問題,更主要的'是我們這些成人總是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呈現(xiàn),不愿做他們做朋友。試想你整天擺出一幅長者的臉孔,以一種教訓的口氣,不停的抱怨,不停的責備。他怎么會聽你的話呢?我開家長會的第一句話就是:請大家關上手機,認真的聽兩個小時;假如你連兩個小時都堅持不下來,你有什么資格來責備你的小孩,要知道他(她)天天在教室里要坐上x小時,不說學習,光只是坐都不好受,可是我們有哪位家長能體會小孩的苦處呢?
我與自己的小孩是的朋友。我從不責備他,當然有問題的時候,我只是幫他分析產生的原因。所以我與小孩的關系很好,他也很樂意向我講一些他的趣事或苦惱,和我探討一些他這個年齡不懂的問題。這樣做當然不夠。我一星期,不管工作多忙,總是要抽出一兩個晚上的時間與他一起活動活動。比如,打球,散步,讀書,看電視什么的。所以要想小孩與你交流,作為家長,必須學會與他成為朋友。
3、放開手
此刻的小孩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差是不爭的事實。怎么造成的呢?還不是我們大人們的原因。在家里,你什么事都給他代勞了,他用什么來鍛練自己的能力?而我們往往卻給自己找一個借口:只要你學習搞好了,其他事不用你操心。這里,我們恰恰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生活的能力與學習能力的相通性,或者說相互促進性。一個自理能力強的人,就是一個做事有條理的人,也是一個思維有特點的人。這些素養(yǎng)表此刻學習中,其潛力是無法想象的。所以我奉勸家長們盡量放開手去,讓小孩自己完成他自己的事。這樣對小孩是有百益而無一害的。
4、多激勵
一個人的健康成長總是離不開激勵的。我想這一點家長們都知道。要害是如何激勵,以什么方式激勵,在什么時候激勵。這些家長們未必都十分清晰。這里有幾個誤區(qū):第一,一味地強調物質激勵。小孩考好了,他提什么要求都可以,考差了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了。第二,不適當?shù)募。有些家長機械地認為,提倡激勵就是不管小孩做得怎么樣,都是一樣的激勵。到最后,可能你的激勵對你自己而言都沒有什么公吸引力。第三,從來不激勵。認為嚴肅可以讓小孩更好的成長。
5、給自由
一般地說,自由的空間更有利于個性特長的發(fā)揮。戴著鐐銬跳舞對小孩來說未免太過于嚴格了。處于生長發(fā)育期的小孩,由于生理心理年齡的逐步成熟,他的自我意識也在不斷增強,他需要有更多的私人空間(尤其是13—18歲的中學生)更多的個人自主權。因此,家長除了不能一一代勞他的日常事務之外,更要學會尊重他的自我空間,給他一定的自由選擇自由安排的時間和權力。我們經常看到有些家長偷聽小孩的電話,盤問與小孩交往同學的情況,操縱他學習的時間和學習內容,(比如晚上小孩學習時時不時地過去看他做什么)等等。這些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小孩隱私的干涉是對他的不尊重,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假如嚴重的話,可能會傷害小孩的自尊,引起他的逆反心理。到這時,再來挽救恐怕就很麻煩了。
6、作學生
好為人師是人的共同特點。不僅大人有,小孩也有。過去我們總是以批評的眼光來看待好為人師,其實任何事都有正反兩面。在我們對小孩的教育中,假如較好的運用人的這種好為人師的思想,教育效果可能連我們都想不到。要提高小孩學習的積極性,方法是很多的。有時候降低一下我們家長的身份,做自己小孩的一名學生,其樂真是無窮呀!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8
隨著愛心教育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孩子懂得了要關心他人,幫助他人。這其中,“家長園地”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溝通家園聯(lián)系、促進家園共育的重要橋梁。
一、有針對性地對家長進行宣傳,并給以教育方法上的指導
在對幼兒進行愛心培養(yǎng)的初期,很多家長不太理解我們的教育工作,存在著許多不正確的觀念。如,有的認為愛心培養(yǎng)可有可無;有的雖然表示有培養(yǎng)的必要,但認為無需進行專門的教育活動;有的希望幼兒園加大智力開發(fā)的力度與知識、技能的傳授;還有的甚至認為培養(yǎng)助兒的愛心,會使孩子從小吃虧,長大窩囊……針對各種各樣的認識,我們在“家長園地”中向家長宣傳了愛心培養(yǎng)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愛心培養(yǎng)的目標、內容,使家長對愛心的培養(yǎng)工作有個初步的認識,并幫助家長分析幼兒忽視長輩的辛苦、任性、亂發(fā)脾氣、不知體貼大人、隨意對待小動物等缺乏愛心的表現(xiàn),對幼兒今后社會性、人格發(fā)展的危害,促使家長轉變他們的一些不正確的觀念。
同時,我們還經常通過“家長目地”向家長介紹一些培養(yǎng)幼兒愛心的方法。如:如何在家庭中營造友愛和諧的精神環(huán)境、如何樹立正確行為榜樣、如何強化幼兒的同情行為等,使家長逐步掌握合適的教育方法,從而更有力地配合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組織交流,讓家長共享愛心培養(yǎng)的經驗
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家長們欣喜地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變得會理解大人、會心疼父母了。同時,家長們對培養(yǎng)孩子愛心的。興趣、積極性也隨之提高,內心的感觸也越來越多。
為了促進家園之間、家長之間的相互交流,我們開設了“我的教育經驗”、“夸夸我的好寶貝”、“小信箱”等欄目,很多家長紛紛投稿。胡亦秋小朋友的媽媽談她如何引導孩子體諒奶奶;張懷之小朋友的媽媽講了張懷之在家中的可喜變化……大家分享著培養(yǎng)孩子的經驗與收獲。
此外,我們還組織家長就“當孩子做出關愛行為時,我們應該怎么辦”這一問題展開討論,使家長了解到用正確方法適時地強化幼兒的良好行為,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積極行為的鞏固和內化。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9
我們都知道,家庭教育是我們每個人的啟蒙教育,為我們一生的成長奠定基礎。所以,我們應當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科學、快樂的成長空間。夫妻之間的相互尊重,長幼之間的關愛和互敬,家庭成員之間的和睦相處,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身心發(fā)展。我們不能把工作中的煩惱和不愉快帶進家中,帶給孩子。不要隨意向孩子承諾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從小培養(yǎng)孩子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現(xiàn)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更加聰明、活潑,孩子在成長,我們家長也必須得不斷的學習成長,汲取嶄新的事物和知識。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他們時常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模仿身邊的人或事物,因此,家庭的生活環(huán)境、家長的榜樣作用便是一種“無聲的教育”。我女兒今年七歲,剛上二年級。有一次,先生問女兒:“凡凡,你長大后,希望做什么樣的工作呢?”當時我也在場,我對這個謎底充滿了期待。只見女兒作了片刻思考,大眼睛骨碌一轉,以極快的語速和輕松的神情回答道:“在家炒股!蹦且粍x那,我懵了!我是個自由職業(yè)者,時間比較自由靈活,經常在電腦前看股票。她一定是覺得坐在電腦前炒股是輕松愉快的事情,進而把它選作自己將來理想的職業(yè)。從那時起,我開始重新反省自己的日常言行,緊接著在這方面作了一些增減與調整。爭取做到:在孩子面前,不看股票、不玩游戲、不網聊,不給孩子帶來任何不良影響。這樣一來,我的空余時間也就多了起來,我開始嘗試做些各種各樣的小點心,F(xiàn)在,絕大多數(shù)中式點心對我來說都不是難題,自夸一下啊,手藝還不錯,呵呵。最近,我還學會了做生日蛋糕。我自己多掌握了一門技能,孩子也很喜歡觀看我制作點心的過程,有時還一起幫忙做,加上她自己的創(chuàng)意,我們彼此都開心,吃起來也就更有一番味道了。由此可見,平時,我們家長的所作所為,孩子們都在看著,同時也會影響孩子,我們應該用良好的環(huán)境和榜樣去影響、熏陶孩子。
非常感謝學校、老師能提供這個機會,與各位家長共同分享和探討教育孩子這個對我們來說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校和我們每一個家長都希望把孩子培養(yǎng)成對社會、對人類有貢獻的人。分析一個人的成長歷程,幼兒階段的教育非常重要,將為孩子今后更好地接受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由于現(xiàn)在家庭基本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在對孩子教育這件事上,“初為人父、初為人母”的我們只能夠說是在“摸著石頭過河”,一步一步摸索和研究,總結幾年來對孩子的教育,盡管不夠全面,但我非常愿意和老師以及其他家長一起來探討,希望能夠借此改善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水平。
每位家長都殷切希望通過自己的培養(yǎng)和教育,能創(chuàng)造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卻往往忽視了孩子有自己成長的道路,在現(xiàn)今面臨的就學、就業(yè)、生活的壓力下,家長一味的把憂慮和負擔灌輸給孩子,以致孩子對學習產生了厭煩和恐懼心理,結果適得其反,我們所堅持的教育方式是建立在自覺自愿和引導,配合興趣取向,在完成最基本的文化學習情況下,自由支配課外學習和閱讀。加強鼓勵、贊許和鞭策,并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自覺自愿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情緒,有的放矢的引導孩子加強不足方面的訓練。每個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這是人之常情,只有在父母偉大而無私的愛的澆灌下,子女身心才能得到健全的發(fā)展。但愛要把我一個度,過度的愛就變成了溺愛,溺愛是無原則的、過分的`愛。如在物質生活上,可以盡量滿足孩子健康成長的需要,但對孩子的無理要求,不能處處遷就,應講道理說清楚。在溺愛型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容易逐漸養(yǎng)成孩子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任性、專橫、執(zhí)拗的壞脾氣和不良習慣。每個家長,都會細心地去照顧自己的寶貝,比如像正常的日常生活料理,這些應該早些讓孩子去體驗,去學會。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家庭都由老人帶孩子,老人往往是一無巨細,從穿衣到吃飯,基本全包,造成孩子的自理能力差、社會適應能力差,也會摧殘和壓抑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險精神,剝奪了孩子堅定信心通往超前的機會以及鍛煉孩子排除萬難的堅強意志的機會。要學會讓孩子自己親所為,有所為,孩子在做的過程中,一定會為自己的成功而興奮,為自己的經歷而感到驕傲。
教育子女的責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擔,哪一位都不能放棄自己的責任;同時,父親和母親要為對方承擔教育責任創(chuàng)造條件,在教育孩子上有分工有合作,不應單方獨攬“大權”;只有在父母共同承擔教育責任、對子女的教育影響力和諧互補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全方位發(fā)揮家庭的教育功能。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10
《大學》云“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yǎng)子而后嫁者也”,相信天下所有父母都是懷著赤子之心培養(yǎng)孩子的。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道路上,見解不同、方法各異,但誠然愛子之情終會在孩子成長道路上助以一臂之力。在此,我將陪伴女兒成長過程中的一點感悟和收獲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味方——父母高質量的陪伴,是給孩子的禮物。
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啟蒙老師,是孩子人生征途上的引路人,是孩子最親密和信任的人。在女兒小的時候,陪伴女兒成長就是我和先生的生活重心,凡事都親力親為,通過學習了解孩子的敏感期及需求,將良好行為習慣的建立和志趣發(fā)展糅合在衣食住行玩的陪伴中。專注、專心、專情的陪伴,換來了女兒對我們良苦用心的理解,女兒也自覺、自律地成長為一個陽光燦爛的好學生。
莎士比亞曾說過:“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像鳥兒沒有翅膀!睆暮⒆映錾詠淼氖嗄陙恚瑸榱擞袝r間多陪孩子玩耍和閱讀,家里就將電視、電腦等“電子保姆”打入了“冷宮”,并制定了在家不得玩手機的家規(guī)。慢慢地,閱讀就成為了家中的生活常態(tài),愛書、買書、讀書已成為我們家的固定項目。記得在女兒還沒上學時,老公為了女兒早點接觸經典文學,每天早晨在家大聲誦讀《大學》《論語》《黃帝內經》等,并慢慢引導女兒一起誦讀,現(xiàn)在孩子對經典文學、歷史、科幻、小說等興趣濃厚,《紅樓夢》《哈利波特》是她的最愛。多年閱讀的累積,讓我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聞、豐富了學識、陶冶了情操,使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充滿了快樂,也讓我和先生在工作崗位上能獨當一面,孩子在學業(yè)上日有所長。
三味方——以孩子的興趣為出發(fā)點,在取舍之間做好抉擇。
做父母的總想讓孩子接受到的教育,但孩子的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一昧地給孩子報各種特長班,可能在專業(yè)技能和知識方面會有所提高,但是在思考力、創(chuàng)造力、個人興趣等方面應會有所弱化。記得女兒小的時候,看周圍的孩子都上各種特長班,我也有些坐立不安了,先后給女兒報了古箏、繪畫、舞蹈等多門課程。后來,當我看到女兒在奔波于各種課程的途中漸漸沒了笑臉時,當女兒哭著說我不要練琴我要看書時,當女兒舞蹈課上偷偷落淚時,我自問:到底想將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什么樣的`人?后來我征求女兒的意見,將古箏、舞蹈等課暫停,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去看書,去擁抱自然!當女兒游刃有余地順利升至5年級的時候,竟在假期主動要求重拾古箏,而且學習興趣濃厚、勁頭十足,僅用1年時間便順利通過古箏十級考試。所以,懂得取舍,根據孩子的能力與接受程度,以興趣愛好為出發(fā)點,可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四味方——重視體育鍛煉,讓孩子有個健康的體魄。
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才能更好地學習和生活。女兒自小脾胃虛弱,身體偏瘦,在給孩子進行中醫(yī)藥物調理的同時,我們格外注重女兒的體育鍛煉,比如帶孩子跑步、爬山、游泳、羽毛球等,一直堅持到孩子上初中。經過不懈的努力和堅持,女兒的身體素質明顯好起來,食量大了、身體壯了,身高也如春筍般悄然生長了。
五味方——熱心公益,給孩子心中種下一粒愛的種子。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和先生從女兒小的時候就告訴她,要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向弱小有難的群體,伸出援助之手。近年來,我們先后多次帶孩子參加民間慈善活動,到“天使福利院”等機構,帶著孩子們喜歡的圖書、玩具、生活物資等,幫助智力殘疾兒童。在熱衷公益的過程中,不僅培養(yǎng)了女兒善良無私的品性,而且讓女兒學會了感恩,更加懂得珍惜自己現(xiàn)在擁有的一切!
古人云:至要莫若教子。我們家的五味良方,著實帶來了教育的驚喜和女兒的成長。同時,陪伴孩子的過程,也是我們家長修煉、成長、提高的過程。當發(fā)現(xiàn)孩子的行為舉止不合禮數(shù)時,往往需要回頭反省是不是在我們身上存在。身體力行給孩子做好榜樣和示范,是一個長期、持續(xù)的過程,也是我們一生的修行。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11
我的孩子今年已經5歲了,正在上中班,孩子從小到大都是我一
手帶大的,雖然苦了點,但是苦中有樂,母子之間有一種永遠無法割舍的情感。我天生樂觀、開朗,我的孩子活潑好動,我與兒子之間有時不分大小,常常與他一齊光著腳在草地上(摔跤)、翻跟頭。與他玩游戲我還會耍賴,他的娃哈哈、果凍我會與他搶著吃。有時音樂聲起,我會情不自禁地舞起來,兒子也與我一齊同舞,我們倆常常鬧得滿頭大汗。有時我們倆也鬧矛盾。比如我把兒子弄哭了,說話語氣重了,或不講理打了他,我都會抱住他吻干他的小眼淚,仔細地對他說一句兒子對不起。而每次兒子做錯了事,他也會對我說媽媽對不起,然后親我一口,就什么都化解了。
我覺得做個快樂的母親很重要,盡管生活中有那么多不盡人意之處,生活有那么多酸甜苦辣,但是這個完美的生命會讓你覺得這個世界上什么苦、什么困難都是不可阻擋的。哪個母親不愿意看到自我的孩子快樂得小眼睛放亮、食欲大增,帶著快樂的微笑入夢?
兒子小的時候,我常常牽著他的手步行送他上幼兒園,一路上我總是給他講(故事),談天說地,他的情緒很愉快,不知不覺就進了幼兒園。為了讓他學會與叔叔阿姨打招呼,有時我有意先爬上樓,然后再從樓上一本正經地走下來與他打招呼:“嗨!小朋友你好!彼矔苌駳獾卣f:“你好!媽媽阿姨!边@種禮節(jié)就這樣很生動地訓練出來了。
做母親的我常常給孩子講他兒時的`事,講他在媽媽肚子里時,媽媽為了他每一天要吃很多不愿意吃的東西,講媽媽在夜里抱著大哭不止的他不能入睡。孩子會感受到媽媽的辛苦,他會很心疼自我的母親。此刻每當我身體不舒適或累了的時候,兒子都會說:“媽媽你休息吧,
我來干。”他會把自我的房間收拾好,有時搶著要自我洗衣服。一個孩子要讓他學會愛別人,為別人付出,就要讓孩子首先學會愛自我的母親。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12
我在4月23日晚上7點和家人一起參加了潘老師的家庭教育講座,講座內容令我深有感觸。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我也收獲了很多思考。聽了潘老師的講座,更是引發(fā)了我的共鳴。在這里,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與大家一起探討。
一、我覺得讓孩子從小就喜歡上閱讀很重要。因此,我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買了很多繪本,經常和她一起看,給她朗讀原話。有時候我和她爸爸沒時間,她也會自己拿著書看,拽啊咬啊扔啊,我們也不阻止她。因為我們想讓她覺得書是玩具,沒有距離感。隨著孩子慢慢地長大,我也開始更多地閱讀,這樣孩子能看到家長也喜歡看書,她覺得看書是個有意思的事情,對書又產生了好奇心。在這個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很自然地愛上了閱讀。
二、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注意自己說話時的潛在含義。每一句話都可能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家經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孩子記得我說過什么,但我卻已經忘了。因此,作為家長,我們需要細心地選擇我們的用語,先感受一下話語的潛臺詞是什么。比如,當我想要提醒孩子寫作業(yè)時,我不應該說“趕緊寫作業(yè),你怎么還不寫?”這句話可能讓孩子認為我覺得她不愛寫作業(yè),把它看作是一項任務和負擔。相反,我可以說:“寶貝,你的作業(yè)寫得差不多了吧?寫完后,跟媽媽聊聊天吧。我很喜歡聽你在學校的故事!”這樣,孩子就會覺得,她是個愛寫作業(yè)的孩子,而不是一個被強制完成作業(yè)的孩子。
三、我們家營造了一個寬松的'家庭環(huán)境。我們沒有嚴格的家規(guī),而是常常一起探討各種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也會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反駁。我們從不指責孩子,而是認真傾聽她們的意見,并與她們一起思考解決方案。雖然我們不是權威,但我們一直是孩子們的支持者和后盾。我們希望讓孩子們感到無論發(fā)生什么事情,都能夠依靠我們。這樣孩子們會覺得心里很穩(wěn)定,也會有更強大的安全感。此外,我們也非常尊重孩子們的意見。例如,當我們要出去玩時,我們通常會一起商量時間、地點、方式以及選擇的活動項目等細節(jié)。雖然孩子們的意見很重要,但我們同樣會考慮父母的建議。
這就是,我在聽曾老師的講座時,深刻地聯(lián)想到了自己育兒過程中的一些情況。聽完講座后,我感到每天都能有新的體悟,這讓我非常開心。同時,我也很榮幸能夠認識曾老師!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13
每個家長作為初學者,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是摸索著前進的。我也和所有的父母一樣,望子成龍”理想”可是怎么教育卻感到非常困惑甚至是棘手,可這僅僅只是育兒漫長過程中最基本的一步,除此之外。
《父母課堂》告訴我:兒童心靈的啟蒙是從家庭教育開始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我們不是要培養(yǎng)一個什么樣的孩子,來好好發(fā)現(xiàn)我們的孩子是什么樣的,并鼓勵他成為的自己,我們要給孩子提供好的土壤。
楊絳先生說過“好的教育首先是激發(fā)人的學習興趣,學習的自覺性,培養(yǎng)人的而上進心,引導人們好學和不斷完善自己!边@就要求做父母的我們平日從自身做起,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共同學習進步。
學習方面,我們要求他上課會聽講,學會基本知識并會應用就行,不是特別在意考試的分數(shù),而是針對孩子對各個科目的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和情況與孩子進行交流,針對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輔導,盡量讓孩子帶著興趣主動學習;同時,我們也會不定期的就孩子在校的表現(xiàn)與老師進行溝通,做到有問題及時督促改正。讓孩子快樂學習,享受學習的過程。
為了開拓孩子的視野、增長知識,我非常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閱讀是一扇開啟智慧之門的窗口,它能夠幫助孩子在求學路上不斷前行。為此,我鼓勵孩子每天堅持閱讀,定期給他選購新書,讓他接觸更多優(yōu)質的`閱讀材料,以豐富他的知識儲備和閱讀體驗。我們家每周都有親子閱讀和討論時間,一起探索書中世界,分享思想感受,這樣可以幫助他更好地理解書籍內容,發(fā)現(xiàn)書中的美妙處,從而提高寫作水平。同時,我也鼓勵孩子嘗試各種類型的書籍,如小說、傳記、歷史等,讓他更全面地了解世界和人生。總之,閱讀不僅可以給孩子帶來知識上的豐富,更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他們成為獨立、自信、開放的未來之星。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旅行可以讓孩子學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邊走邊聽邊看,那種感受是入了骨髓的,是可以存在記憶里的,從孩子上幼兒園起。每年的寒假和暑假我都會帶他去外地旅游自由行,自己提前做好攻略,網上自訂住宿,機票,但是適合親子游,一切都是慢節(jié)奏的,有名勝古跡的地方就多停留一會兒,講講歷史典故,讓他自己通過自己的語言把旅途所見所聞以錄音、日記或者作文的形式記錄下來,是一個很不錯的學習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開始適當?shù)淖寪勖朗车乃约鹤雒朗彻ヂ,今年帶他去西安、重慶、北京等。
在孩子的家教上,我特別注意行動力的培養(yǎng)。做孩子的游戲玩伴,不僅增進親子感情,還能培養(yǎng)他的行動力和學習能力。玩和學習是統(tǒng)一的,有益的玩和科學的學習是可以相互促進的;在游戲中孩子可以保持平和心態(tài),勝不驕敗不餒。實踐出真知,沒有實踐就沒有發(fā)言權。很多時候,我們往往知道該做什么,卻沒有做的力量,或者不知道如何做到。
光想不做、只靠說教和情緒-driven 的行為,是不可靠的。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我們不能僅僅依靠講授知識,更應該給予孩子實踐行動的機會和環(huán)境。通過實踐,孩子們可以培養(yǎng)出自己的行動力,這樣才能讓他們學得更好、走得更遠。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14
幼兒的社會性是指幼兒與人交往,融入社會、適應社會所需要的品質。
它包括:能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樂意與人交往,遵守規(guī)則,有初步的責任感,懂禮貌,懂得感恩,有自信等!毒V要》中明確指出,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是一個漫長積累的過程,需要幼兒園、家庭和社會密切配合,協(xié)調一致,共同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幼兒初期社會性發(fā)展的主要教育者,孩子在此期間受到的影響,甚至可以影響一生,因此家庭教育在幼兒發(fā)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紐帶,為了共同促進幼兒健康的成長。下面談一下我的幾點感受。
一、平等對待,把孩子看作家庭中普通的成員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都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空閑的時間就多了,他們就會把所有的時間用在孩子身上,孩子就成為了他們的精神寄托,寄與厚望。家庭成員對孩子的愛存著片面的,單向的,溺愛的現(xiàn)象,無條件的滿足他們的一切要求。使孩子只懂得享受,得到快樂和幸福,這樣就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及別人感受,自私自利,“眾人為我”的心理定勢。這種“優(yōu)勢”心理,與正常的社會交往所需的平等合作精神相違背。進入社會就會表現(xiàn)出與人交往困難,孩子極端自私,難以控制自己,不能與人友好相處,爭搶玩具等。要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就應讓幼兒成為家中的普通一員,按社會的基本準則要求他們,讓幼兒明白愛是相互的,讓他們學會關心別人,主動幫助別人,樹立平等合作的意識,為幼兒今后走向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杜絕包辦,注重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
幼兒園的孩子,家長總是認為他們太小,做事總是慢吞吞的,為了節(jié)約時間,怕麻煩,所以很多家長都選擇了,包辦的孩子的一切事務。早上,孩子掙開眼睛,你們就忙著給他們穿衣服,擠上牙膏,替他們涮牙,甚至吃飯也是你們喂的。你們忙得不亦樂乎,卻不知你們的孩子還嫌你早點不夠好吃,飯燙到嘴巴了等等。包辦只會讓孩子從小就有依賴,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等于打擊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告訴他“你還小,等你長大了,你就會了”。等孩子長大以后,被認為應該懂得做什么的時候,他們卻學會的逃避。我們應當讓孩子學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學習自己照顧自己,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fā)展。
孩子總是要長大,總要離開家庭、父母、獨立于社會生活當中,讓孩子早一點樹立“盡量不給別人添麻煩”的思想,掌握基本的生活能力和別人相處的能力是必要的。我們的教育就少這種“培養(yǎng)”精神,缺乏給孩子錘煉的機會,所以家長應在日常生活中,應讓他們盡量去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他們慢慢學會,拿怕他們第一次沒做好,作為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多鼓勵孩子,讓他們學會更多的本領,體會成功的樂趣。
三、讓孩子盡早的接觸社會
讓孩子多接觸社會,是為了讓孩子了解真正的社會。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成功與失敗、正義與邪惡并存,這是社會生活的本來面目。家長不應為幼兒營造一個“安樂窩”。否則,當困難、痛苦降臨他們時,他們就是不知所措,無法適應。在生活中,我們應培養(yǎng)幼兒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的品質;培養(yǎng)他們熱愛生活,積極向上,明辨是非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戰(zhàn)勝困難,有自我保護的意識。給孩子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接觸社會,鼓勵孩子與周圍人的交往,多提供獨自出門辦事的機會。當孩子間有矛盾時,家長不要急于出面處理,應多給予孩子機會和充分時間,讓他們自己去解決。當孩子受到委屈時,我們引導幼兒正確的看待問題,切不能以怨報怨。
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孟子說過這樣的一句話“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在生活中,我們不能一味的鼓勵孩子,表揚孩子,讓他們體會成功的樂趣,同時也要讓他們體會失敗,被人冷落的悲傷,讓孩子找到生活的極限,讓孩子捕捉到現(xiàn)實的殘酷。
四、注重幼兒的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yǎng)
孩子們與同伴交往的愿望是非常強烈的,但他們社交能力差,因而與同伴間易發(fā)生矛盾沖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社交教育,能幫助幼兒克服自我以中心,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注重幼兒文明用語,以商量的口吻與人講話,幼兒的禮儀習慣的養(yǎng)成重在培養(yǎng)和實踐,實施過程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開展家長禮儀講座,讓家庭和幼兒園真正的實行家園共育的效果,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禮儀習慣。
在交往中,讓鼓勵幼兒積極主動與人交往。如主動把自己的玩具給同伴玩,邀請他們一起玩游戲,說說自己的興趣、愛好等。讓他們學會傾聽和學會與人分享,尊重同伴想法。在游戲中,應遵守游戲規(guī)則,公平競爭,樂于幫助別人,照顧別人,要做到勝不驕,敗不餒。當聽人遇到困難時,要有同情心,對別人的正當要求和困難提供幫助。注重自己的形象,穿著整潔大方。
五、家長應以身作則,做好榜樣
孩子從呱呱落地來到這個世界,家長的言行舉止對他們起著無形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擁有超強的模仿能力,對于新鮮事物都充滿好奇心,他們難以辨別好與壞,對與錯,是起非,因此,作為家長應做好榜樣,你是他們模仿的對象。在幼兒園,孩子們喜歡玩“娃娃家的游戲”,他們總是爭著當“爸爸”、“媽媽”。在游戲中,扮演媽媽的在掃地,洗衣,買菜,做飯,照顧“孩子”。扮演爸爸的在開車,在邊打麻將邊吸煙,在劃拳喝酒,喝醉了,還有學著表演醉拳的。孩子們的這些表現(xiàn),就是從家里學來的。
有人說“家庭是孩子的一面旗幟,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备改甘菍⒆佑绊懽钕、最深的人,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人。為人父母者,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須從自身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做起,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好孩子的表率。
總之,家長應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給孩子社會性發(fā)展積極的影響。決定一個人成才的條件是多方面的,它不僅需要健康強健的身體、聰明的大腦,更需要高尚的品德、良好的性格堅忍不拔的毅力。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15
賀芊芊是一個品學兼優(yōu)、樂于助人的好學生,老師同學都十分喜歡她。她還是一個多才多藝的好孩子,課余時間學習古箏、舞蹈,參與各種各樣的校、內外興趣活動;她獨立能力極強,學習習慣非常好。賀芊芊家長十分重視子女教育,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好榜樣,他們尊重和欣賞孩子,在陪伴和鼓勵中助力孩子的成長。
對于第一次當父母的我們更多的是把中國教育在我們自身成長中缺失的'部分做一些完善。給大家分享我在和賀芊芊相處中的教育方法:
1.閱讀習慣,閱讀方法和閱讀量的疊加是小學生的關鍵。小學期間的孩子我們認為可以看各類有益書籍,不限年齡階段的書,只要她能接受就可以。當然閱讀要有方法和形式,這樣才能讓孩子保持新鮮感和接受這個習慣。
2.陪伴是關鍵。從賀芊芊2歲還不識字起便開始每晚堅持給她讀書,直到6歲她可以自己讀書為止。沒有刻意的去交認字,在聽書,看書的過程中增加了識字量。所以家長的陪伴很重要,陪伴讀書,陪伴玩游戲,陪伴參加活動。這里要強調孩子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一定是父母陪伴的結果,絕不可能是孩子天生的本能。
3.平等的溝通。把賀芊芊當做一個小大人對待,是我一直以來的做法,這個對她開朗性格的養(yǎng)成有很大的好處。她會和我說學校里的事情,我會和她分享我在她這個年紀的糗事。她會主動和我說最近什么學科下降了,考試后無論好壞會自己分析一下原因,總結經驗。
4.多參加活動,多出去增長見識。每年不管遠近,我們都會帶她出去旅行,積極參加各類文體活動,比賽。每一次活動或比賽都是一次歷練,都會有不同的感悟,這些對她的學習都有好處。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家校共育心得04-22
家校共育心得03-29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10-08
家校共育的名言標語11-20
家校共育家長心得09-01
家校共育活動方案03-26
家校共育的活動方案02-05
家校共育學生心得01-23
家校共育的活動總結05-27
家校共育培訓心得07-22